全球社區網

05月1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醫療專業紓緩 宗教心靈陪伴

醫療專業紓緩 宗教心靈陪伴

E-mail 列印
「除了精舍師父在宗教心靈方面給予輔導,我們也請慈濟醫院兩位心理輔導醫師到現場……」慈濟慈善基金會副執行長何日生,在花蓮殯儀館慈濟服務中心,與在靜思精舍關心「0402臺鐵408次太魯閣號事故」的證嚴上人 及精舍師父、常住眾、志工等連線後表示。

4月5日,揮別昨日猝不及防的寒風襲人,在花蓮市立殯儀館內走動的人們也漸漸褪去了厚重衣裳,為關懷、陪伴、服務或助念……持續一念心,各自堅守崗位。

◎感同身受 尋求協助

一早,一群穿著慈濟制服的慈濟人,無論是同仁或是志工與花蓮縣警察局花蓮分局長郝心誠在殯儀館開放空間設置的臨時服務中心,大家在克難環境,藉由面前「方寸之境」微細柔語與精舍連線,除了報告援助情形,將大家合和互協的服務、關懷與陪伴,盡力就緒一切之外,也聆聽證嚴上人對救災的關懷、叮嚀與開示。

「第四天了,所有救難人員、警察消防人員,還有大體修復師等,每個人看到這麼沉痛的景象,看到這麼多悲痛的家屬和這麼多遺體,大家心裡的傷痛是難免的……」何日生說起幾天來,所有參與0402事故的工作人員,面對這難以言喻的悲痛場面,大家內心遭受如此巨大衝擊,難免會有壓力、緊張焦慮而睡不著、睡不好,甚或災後症候群。

他表示,慈濟在事故發生後同時,第一波加強對罹難家屬的協助與關懷、陪伴,今天(4/5),也對第一線救災人員或工作人員,做好齊全準備,除了有精舍師父在宗教上心靈精神面向的協助關懷外,更為他們展開專業醫學上的評估及協助。

慈濟希望透過醫療體系介入,給予現場人員一些非宗教關聯的協助,有需要都可以前來尋求輔導。「我們把這個訊息發給包括警察局同仁、消防救護人員、大體修復師,還有在場記者他們若願意,我們有提供這樣一個服務。」何日生分享稍後即將在服務中心,由花蓮慈濟醫院醫師前來為有需要的人服務。

一旁郝心誠就今天與上人連線,他也分享,主要是向上人報告,第一線同仁面對一些災難搶救過程,還有目前一些最新狀況。「上人也特別強調,他代表慈濟感謝我們第一線警察同仁;我也對上人表達特別感謝慈濟在物資和心靈層面,對我們警察同仁的幫助都非常大。」

郝心誠接著說起,他與上人連線中所談:「上人說他希望透過所有師父,給我們每一位同仁心靈上最大的安慰,他也會持續關心我們……」然而,他更感恩上人的體恤與慈悲,除了有師父及志工們的陪伴、關懷,上人又慈示安排慈濟醫院兩位主任前來,為同仁做專業協助。

◎宗教力量 愛與關懷

在慈濟服務中心前,一群穿著深藍色制服、戴著藍帽的整齊隊伍,一字排開,由花蓮分局長郝心誠帶領,接受靜思精舍師父代表上人為大家的祝福與關懷。

精舍師父一一致送精舍師父製作的靜思資糧盒裝五穀粉,並為他們腕上戴佛珠,項前掛上觀世音菩薩佛像,一句句溫言暖語給予祝福與關懷,期待這群救災英雄平安吉祥,為他們增加一股安心、安定的力量。

在眾位警察同仁離開後不久,只見精舍德勘師父也在服務中心前,為兩位剛從事故現場結束勤務來到殯儀館的女警官,戴上佛珠及佛像,並輕聲對她們說:「在幫忙處理每一個大體的時候,就是用祝福的心,因為我們就是幫他們圓滿最後這一程,也祝福他去找到一個好的下一生……」德勘師父勉勵她們,要忘卻驚恐害怕,希望她們面對大體時,內心就是用單純祝福的心,以誠意與罹難者對話,以善念克服心中障礙。

看見兩位警官摸著胸前的佛像,語氣神情似乎都輕鬆許多,德勘師父也較寬心。對於這些身處第一線的救難人員,他不捨地表示,最近的搜救,這些年輕人面對這樣的情景,難免心裡也會害怕、有壓力,會有一些創傷,會睡不好或睡不著。「剛剛來的都是男生,看起來都還蠻堅強的;這兩位是女生又年輕,可能她們是第一次面對,經驗不夠,可能比較容易受到影響。」

慈濟基金會慈善志業發展處同仁呂學正,看到精舍師父特別為警察同仁祝福,更是感同身受。他說起,在處裡事故現場從崇德車站轉移至新城車站後,慈濟協助設置一個鑑屍空間。在過程中,自己也親身經歷驗屍人員面對的悲慘狀況,看到一個經常處理意外事件的刑警,他在打開屍袋拉鍊以後,馬上衝出,離開現場。「我趕緊上去拍拍他的背,問,你還好嗎?他說很難受……」

看看四周,呂學正略顯憐惜的眼神,望著入口處正值勤的警察同仁:「這裡有很多工作人員,像刑警鑑識人員就有提出,需要一些心靈關懷;早上他們的分隊長也過來,請師父能夠一對一紓解他們的壓力……」他希望經過師父的關懷或醫療體系的幫助,讓警察同仁在勤務中,能夠更安心。

◎心靈諮商 卸下壓力

服務中心外,慈濟志工「藍天白雲」身影及深藍色制服警察同仁,協力搬來木屏風,合力在帳棚外圍起了隔屏,服務中心頓時成了活動診間,方便醫務人員為前來尋求身心幫助,留在現場的家屬或工作人員,並提供他們一個隱密、安靜的空間,安心接受舒緩與療癒。

為提供心靈安慰,花蓮慈濟醫院精神醫學部心理治療及諮商中心主任林喬祥表示,在花蓮殯儀館服務中心,為連日來辛勞的救災人員,設置關懷服務,以減緩大家的壓力,避免創傷壓力症候群(PTSD)發生。

創傷壓力症候群(PTSD)有可能是立即出現,也可能慢慢浮出症狀。急性壓力的反應有很多種,可能是情緒波動大、晚上靜不下來,焦慮、做惡夢或一直回想災難發生的景像。

創傷壓力自我檢測量表與加派心理醫師到場,希望有需要的民眾都可以不避忌諱,前往醫護站尋求幫助。林喬祥特別呼籲,無論是救難人員或是倖存者和家屬,只要有症狀出現,就要尋求協助。「服務中心有心理醫師進駐,從專業角度提供有需要的人協助與支持。」他並強調,若是有醫療需求,慈濟也將其安排門診治療,希望能將大家的心理衝擊降到最小。

一早結束門診後,就先到達殯儀館慈濟服務中心的花蓮慈濟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沈裕智,拿著手機傳送訊息。「我在我們科群組裡PO,讓有意願的同仁來填,醫師、社工、心理師、護理師都蠻踴躍報名。」他號召同仁一起來服務,希望每天安排兩位前來,早期給予協助就能減少精神疾病產生。

沈裕智表示,今天是帶著關心而來,在過程中可以看看大家是不是已經超出精神壓力的負荷,出現噩夢、易驚恐,甚至是負面想法……「這都暗示著他們面對急性壓力應已超過身心負荷,將來極可能會走上慢性化狀況,就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藉由快速介入,他希望可以早期安頓好他們的身心。「精神問題一旦走向慢性化疾病,很多時候就需要和這些症狀和平共處,更需要很多時間才有辦法完成治癒,所以我們寧可在早期就進來協助幫忙。」

在醫院也知道精舍師父和慈濟志工都有進駐在此,沈裕智認為,這一段時間師父和志工的陪伴是最重要的。「讓他們感覺自己不是孤單一個人,有人在身邊陪他們處理一些事情,那個陪伴真的是非常重要。」他也表達非常感謝師父和慈濟志工,在第一時間就給予大家協助及膚慰,這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舒緩筋骨 見證分享

除了提供心理諮商,花蓮慈濟醫院中醫師也在服務中心裡提供中醫問診和推拿服務,以減緩大家重重救災壓力、體力透支、身心疲累與面對的種種衝擊。

花蓮慈濟醫院中醫師蘇三華也帶來一箱溫熱本草飲包,分送給需要的人,她並於現場為刑警、工作人員把脈、問診,給予簡易治療,減輕疼痛、舒緩壓力,使大家有更好體力繼續服務。

下午,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副院長暨中醫師何宗融及醫務祕書李毅也抵達現場並至各單位加油打氣,分贈本草飲。一行人也分送慈濟志工痠痛貼布,以感恩大家連日來的勞心勞力。

回到服務中心,何宗融也以其專業為大家服務,只見服務中心內,無論醫者或「患者」,無論男女,正接受治療或等待,兩位醫師為前來尋求舒緩的人,或轉轉頭、拉拉手,或把脈、按壓穴道,在帳棚邊透入些許微光中,一幕及時行動服務,正為大家身心健康與各項照護把關的白袍身影特別感人,更顯亮麗。

綁著馬尾的羅警官與女同事一起前來,蘇三華除了依序為兩人把脈也為她們緩解經絡,三人更是聊起健康照護。而稍後郝心誠也到來,經過何宗融幫忙舒筋鬆骨,他鬆鬆肩,晃晃手,輕鬆分享:「手臂、頸肩,非常放鬆;相信連日來,我們同仁救難勤務,在一個高強度高壓力狀態下,慈濟醫院為我們放鬆經絡,謝謝。」他相信今天晚上,同仁會有一個好的睡眠品質。「我們看過中醫以後,又可以喝一包慈濟提供的精力湯,來補充我們體力與養分,再次感謝慈濟。」

看著場內師父及慈濟志工不同穿梭,郝心誠更有感而發:我們尊重各種宗教,各種宗教都有它的力量。他告訴所有同仁,要尋求適合自己的宗教力量,讓自己紓壓,不要把不舒服憋在心裡面。「其實有時候人有很多話不太敢直說,尋求宗教力量,會有情緒宣洩的管道。」

這是郝心誠第一次處理重大災難,他表示,雖然是指揮官,但是自己還是凡人,也有心理脆弱一面,有時候也會透過宗教力量,在晚上誦〈普門品〉。「還有師父和慈濟師兄、師姊給我們關懷,像今天送我們佛珠、佛像……」

他分享,不論是指揮官或是第一線同仁,經由慈濟人的陪伴與關懷,甚至是和好朋友,聊聊天、互相關心;我們都是常人,也會有情感的束縛,因而每個人都有需要有管道,從各方面舒壓。舉起手臂,露出佛珠,郝心誠笑瞇了眼,以更加輕快口吻,接著又說:「我也有戴佛珠,剛剛師父幫我們戴上佛珠,心裡瞬間就有一股安慰。」

然而,警察同仁,尤其是執行鑑定工作的年輕同仁,郝心誠明白這是大家的職責,分內該做之事,但面對這種大傷亡事故,他更體恤同仁所面對的景象,他也想在事後能夠透過慈濟醫院的專業,為這些第一線警察同仁紓解心理層面的壓力。

當慈濟醫院兩位精神醫學醫師到現場,郝心誠便前來了解如何配合,以求讓同仁們充分力用這樣好機會來釋放壓力、放下心中巨石。經過討論,他索取很多「自我檢測篩檢表」將一一發予花蓮分局及負責事故現場的新城分局所有同仁,讓他們以此量表,自我檢測。

為了避免造成同仁壓力,郝心誠表示,將會採取自由參加方式,先告訴大家,慈濟有提供專業的醫療協助。「只要有需要慈濟這方面幫助,我都會協助他們。希望有需要的同仁或是救難人員,有這一方面專業輔導,對他們日後身心狀況會比較好。」

無論慈善、醫療、教育或人文,慈濟人的愛不只是在隧道事故現場、車站處理現場或殯儀館現場,而是在各個角落多管齊下,持續陪伴、關懷,把愛源源不斷流傳出去。

圖左 :中醫師蘇三華(左)於現場為刑警、工作人員把脈、問診,給予簡易治療,減輕疼痛、舒緩壓力,使大家有更好體力繼續服務。[攝影者:鄭啟聰]
圖右 :醫護人員關懷羅警官(右一)身心狀況。[攝影者:鄭啟聰]

圖左 :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右二)、副院長暨中醫師何宗融(右一)也抵達現場並至各單位加油打氣,分贈痠痛貼布,以感恩大家連日來的勞心勞力。[攝影者:鄭啟聰]
圖右 :郝心誠局長(右二)在精舍師父及同仁陪同下在殯儀館現場與證嚴上人連線。[攝影者:吳亞馨]

圖左 :德勘師父(中)勉勵她們,面對大體時,內心就是用單純祝福的心,以誠意與罹難者對話,以善念克服心中障礙。[攝影者:陳榮欽]
圖右 :呂學正(右二)希望經過師父的關懷或醫療體系的幫助,讓警察同仁在勤務中,能夠更安心。[攝影者:吳亞馨]

圖左 :何日生(前左)表示,慈濟在事故發生後同時,第一波加強對罹難家屬的協助與關懷、陪伴。[攝影者:鄭啟聰]
圖右 :沈裕智(左)認為,這一段時間師父和志工的陪伴是最重要的。[攝影者:鄭啟聰]
圖左 :服務中心外,慈濟志工「藍天白雲」身影及深藍色制服警察同仁,協力搬來木屏風,合力在帳棚外圍起了隔屏。[攝影者:吳亞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