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3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社區志工見習圓緣 訪視個案分享菩薩大招生

社區志工見習圓緣 訪視個案分享菩薩大招生

E-mail 列印
(10/10)是台中北屯一、二、三區「2010年度社區志工見習圓緣」的日子,一大早,九十位學員陸續來到台中慈濟志業園區報到,整個工作人員超過九十人,可說是一對一的超級服務。園區裡熱鬧滾滾,彼此溫馨問候,歡喜迎接圓緣日。

10月10日是北屯一、二、三區社區志工見習圓緣日子,工作人員有九十幾位,學員九十位,是一對一的超級服務。[攝影者:劉金龍]
秋高氣爽,氣候怡人,是全家外出旅遊的好時刻。但有一群志工卻選擇精進,希望在個人生涯領域裡,發揮生命力,自利利他。

慈濟每年都會舉辦社區志工見習課程,期待引進更多人,為淨化人心,祥和社會而努力。今天(10/10)是北屯一、二、三區2010年度社區志工見習圓緣的日子,一大早,九 十位學員陸續來到台中慈濟志業園區,工作人員也超過九十人,可說是一對一的超級服務。園區頓時熱鬧滾滾,溫馨問候,歡喜迎接圓緣日。

學員中有幾位是小朋友陪著媽媽來上課的母子檔或母女檔,他們因在家沒人照顧而與媽媽一起來精進。司儀鄭秀雲看了很歡喜,讚歎學員是以大愛包容小愛(家庭),也感恩小菩薩成 就媽媽,並說,能夠付出的人,是世上最有福的人。

跟隨上人三十多年的資深志工林玉秀,雖已超過七十歲,仍身體硬朗,她專程從豐原前來與這群慈濟新生力軍愛的鼓勵,薪火相傳。她告訴在座的學員:「結訓是責任承擔的開始,不 是畢業典禮,畢業就脫隊了。」她也暢談自己從進入慈濟以來,在上人身邊真正體會到:「我們是生生世世,累世乘願再來,倒駕慈航,來到娑婆世界好修行。」所以當珍惜好因緣, 多付出。

「我們募款是在募他人一分心,不在金額多少,只要付出無所求,就能有所回饋。」玉秀師姊再次鼓勵大家,要多多人間菩薩招生,招募會員要從敦親睦鄰開始,才能結到好福緣。

玉秀師姊在訪視的領域經驗頗豐,她舉了一樁訪視團隊曾經關懷過的例子,那是一位被暱稱為「司令阿嬤」的故事,並放影片給大家看。有一位早年游擊隊司令官劉奶奶,晚年獨居, 生活打理已經不方便了,又與九隻狗睡在一起,屋內又髒又亂。

當慈濟志工多次造訪且表明可協助清理時,屢次都被劉奶奶拒絕了,因神智不清楚的阿嬤一直認為這些狗是她的忠心部下投胎來保護她的。正當慈濟志工不知如何是好時,玉秀師姊機 智地想起,阿嬤曾說,已故總統蔣介石曾是她的主婚人,於是,她心生一計。有一天,訪視團隊再度來到劉奶奶家,玉秀師姊機智地說出:「報告總司令!蔣總統要來看您了!特派我 們來幫您把家清理乾淨。」劉奶奶一聽,高興得很,馬上接受了慈濟人的安排,也化解了訪視團隊長期懸宕的一顆心。

玉秀師姊再說:「做訪視工作一定要團隊一起來,天下飯大家吃,好事大家做,而且要落實社區配合人醫會。」慈濟人走入鄉間陋巷,秉持愛心與耐心,不離不棄,不止濟貧,也度化 他們孤寂的心靈走向光明。

看完了影片,社區志工林素蘭感動的說:「從司令阿嬤堅拒慈濟人關懷,到最後因感動而願做個手心向下的人,我打從心裡佩服慈濟人慈悲大愛的精神。」

最後感人的時刻是「竹筒歲月回娘家」,志工一一排成一列,人手一支竹筒,依序捐出平日累積的涓滴愛心,在虔誠的氛圍裡,編織著慈濟家庭緊密的愛。經過四次靜態、一次動態的 學習課程後,對四大志業、八大法印已有初步認識,下一階段將是學會勇於承擔樂於配合的精進志工。

六十六歲的學員張秀琴很早就想加入慈濟,只是苦無人引領,有一次在女兒開的理髮廳認識了張銀昌師兄,從此張師兄夫婦開始關心她,並帶她去台中分會買制服,幫她報社區志工見 習課,她越上越歡喜,本有出家念頭的,現在也不想出家了,家人也鼓勵她在慈濟裡好好的做。她說:「因為我漸漸改變我的性情,學會善解包容,現在媳婦也和我有說有笑了。」

她靦腆的接著說:「慈濟不嫌我老,不嫌我不識字,進來還有用,實在真感恩!」

另一位學員黎環賓,是北屯二區被愛灑出來的社區志工,他說:「我一直不得其門而入,很欽佩慈濟人奉獻的精神,自己也很想出點力,所以愛灑到我家,我就把握當下,緊跟著學習 做。」他還期許自己往後朝人文真善美攝影組發展。

半天的圓緣課在中午圓滿結束,資深慈濟志工都紛紛勉勵大家要多出來走動,再次人間菩薩招生,也成為可以度人的菩薩。 .

圖左 : 資深志工林玉秀鼓勵社區志工要多多人間菩薩招生,招募會員從敦親睦鄰開始。她以個人訪視經驗為例,啟發志工們做好事要大家一起來。[攝影者:劉金龍]
圖右 : 張秀琴靦腆的說:「慈濟不嫌我老,不嫌我不識字,進來還有用,實在很感恩!」[攝影者:劉金龍]

圖左 : 圓緣結束時,學員們踴躍領取竹茼, 匯聚愛心 ,期待下次的付出。[攝影者:劉金龍]
圖右 : 「竹筒歲月回娘家」,志工們人手一支竹筒,依序捐出平日累積的涓滴愛心。[攝影者:劉金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