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21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持齋防疫 造福行善

E-mail 列印
您知道您的身上有寶珠嗎﹖您知道腸是第二個腦嗎﹖您知道在疫情期間醫護人員的辛勞,但若沒有媒體真實的報導,您可以了解真實的狀況嗎﹖您有所不知,慈濟官方網站開通囉!這一些都在10月3日慈濟委員慈誠全球精進日 中,近萬人齊聚雲端一起聽聞。

◎身懷寶藏不相識

從6月到10月份共五個月,靜思精舍德禪師父在精進日為大家導讀《法華七喻》,今天講述的是〈衣珠喻〉。

〈衣珠喻〉分醉臥不覺及寶珠恆在兩章,寶珠如人人本具的真如本性,可是多數人如故事中的貧苦人,醉酩酊、神智昏,不知自己有寶珠。有人說抄經有功德,但在環保站會看到老菩薩將經文的白紙剪下來,因為白紙價錢較高;那麼如果將抄經本燒掉迴向,是不是會造成空氣汙染?

德禪師父再講述「三周說法」及「三轉法輪」。「三周說法」,周是周密、周詳、嚴謹。而所謂示轉、勸轉、證轉三轉,依現在的說法就是「很重要所以說三次」。上人每天說法,已經不只說三次,但各位聽見了嗎?德禪師父問大家:現階段最大的苦是甚麼?不是疾疫,而是改變不了口欲(齋戒)。大家要願意說,有說就有人了解,一起齊心共濟弭災疫,一起推素、捐輸疫苗。

轉一個觀念,人生就會有不一樣的景象。所謂「宗教」;宗是人生的宗旨,教是生命的教育。因為人人本具有佛性,只是被許多的煩惱習性所蒙蔽。德禪師父提醒:應該時時聞法,舊法新知,隨處聽法如上人在我們面前說法般的恭敬,且懂法要行法,實現人生的目標與夢想。

◎腸樂我淨 素無量心

「今日不養生,明日養醫生。」醫學結合科學實證再加上活潑的插畫,慈濟教育志業執行長王本榮與慈濟基金會編纂處組員凌宛琪(插畫家阿板),共同創作一本新書《腸樂我淨 素無量心》,內容透過生動有趣的圖畫,介紹人體腸道菌和疾病與飲食之間的關係。

主持人黃思浩以一問一答的方式與王本榮執行長、凌宛琪一起互動,透過淺顯說明讓線上學員更易懂。黃思浩問:「腸道為什麼稱為第二個腦?」王執行長表示,腸道有吸收跟消化的功能,有上億個神經細胞,還有數百萬感測器是最大的感覺器官;分泌最多血清素的地方是腸道,可促進腸道蠕動,安定睡眠、安定心情。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從腸道來看,有菌的地方就有江湖,腸道菌有江湖就會想到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心情。凌宛琪接著分享:「畫這本書的時候,很佩服執行長很有梗的諧音方式。」執行長把「藏鏡人」延伸成「腸菌人」。藏鏡人與史豔文是親切的布袋戲衍生,引用在腸與食的連結。「蔬食」好菌自然增加,聰明吃素,減少癌症,一切有情皆具佛性。

慈濟志工林玉瓊聽了這堂課,深有感觸:「腸胃道如果能夠健康,人體的免疫系統才能跟著健康;素食能夠清淨腸道,增加好菌的生成,能夠塑造乾淨的人體環境,讓身心獲得清淨。」在人類世界也是一樣,要做好菌或是壞菌,來幫助或是破壞社會、地球,選擇在己,人體的清淨,和心靈的善淨,好的行動要同步進行。

王本榮執行長說明《腸樂我淨 素無量心》一書,是以科學來印證上人所說靈方妙藥及為何要素食。慈濟志工蘇宣羽分享:「讓我們知道腸不好、心也好不了,人菌共生要有好心腸。所以素食對身體好處多多,我們要學常不輕菩薩,逢人讚歎,見人就力行推素、勸素、齋戒,這樣疫情早日平息,地球暖化也可以延緩,大家一起努力加油吧!」

◎最有福報的工作

根據2019年社會信任度調查排序,第一名是家人然後醫師,新聞記者排名第十四。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新聞部經理陳竹琪,常和夥伴們共勉:「其實我們自己做的是人文志業工作,也是世界上最有福報的工作,因為我們能夠在工作的過程當中,分分秒秒所說所做,都在利益人群。」

「大愛臺沒有相愛相殺、打打殺殺的新聞,沒有狗仔八卦,沒有無孔不錄各種監視器的新聞,更沒有政爭口水,也沒有吃喝玩樂的報導。」陳竹琪給予觀眾的期許,收看大愛臺,不會浪費一分一秒去看沒有意義的事情,確保眼根、耳根、心靈都能夠守在清淨的螢幕上。

大愛臺工作是站在時代的渡口,能夠書寫歷史紀錄,更重要的是留下了愛的印證。一系列的《世界充滿愛》影片,是新聞記者在疫情期間採訪的真實動人故事。疫情期間記者採訪人力縮減,必著防護裝備,又要保持適當距離,採訪聽不清楚,增加作業難度,過程中的甘苦酸甜也是一籮筐。

每一位大愛臺夥伴都守住在採訪線上,是專業、是信念,也是一分責任感使然。下了班也是普通人,家裡有父母,有的有小孩,誰也不想把風險帶回家。觀眾的收看與支持是他們最大的動力。在採訪線上,縱使「疫百千劫」還是勇往直前。永遠記得人文志業,就是一個有機的電視臺,是一個健康的頻道,不論用什麼樣的設備收看,分分秒秒接收到的都是善。

身為人文真善美志工的江玉鳳,從陳竹琪經理的分享中,感受了這個世界真的是充滿了愛,不僅在疫情期間看到醫護人員的努力,更看見第一線辛苦的記者不顧自身安危,為愛留下紀錄,還有幕後團隊默默無名的英雄們,讓我們非常感動。

◎愛心強連結

「我好想有一個認識慈濟的懶人包!」在精進研習課程中,慈濟基金會資訊處財務處、工傳處、文史處、宗教處專案團隊,歡喜地告訴大家:慈濟慈善基金會官方網站開通囉!原本慈濟公開的資訊散在各個區域,要找資料有些不便利,專案團隊希望建立一個慈濟與委員、會員及社會大眾的「愛心強連結」,暢通慈濟資訊,內容包括個人專區、參加活動、心靈成長、關於慈濟還有捐款方式等等的連結。

臺灣有百分之九十一的民眾使用LINE社群, 為讓更多人可以快速找到慈濟活動及資訊,開辦官方網站,以循環的圓形模式,讓資訊可以更透明、快速。

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執行長辦公室主任王運敬,說明:慈濟官方網站的成立是達到善念循環的大目標,希望讓善念的美好,在你我生活中源源不絕的流淌永不間斷。有善念循環,才能讓慈悲資糧永不斷,菩薩道路恆久長。

加入慈濟LINE群組,可以透過行動條碼、專屬ID、點擊網址等方式,註冊委員、慈誠、會員及慈濟之友等身分,希望大家都能和慈濟LINE在一起。

經過一個上午的研習,慈濟志工孫保源有感而發:「這些課程對大家都非常重要,透過網路全球互動,將善的知識與訊息快速的向全球各個角落傳播。」他也領悟了證嚴上人對全球靜思弟子「茹素齋戒,非說不可,非推不可」的期待,以及一再提醒世人,對治人類世紀大提災難COVID-19的方法,唯有茹素。

人人都應該跟自己身體說感恩,心腦有好觀念,對準好的方向才能造福人間。改變飲食,少葷多素,甚至可以轉葷為素;從茹素做起,秉持尊重生命、護生的精神,降伏病毒;疾疫消弭,人類才能回歸平安的生活。

圖左 :10月3日慈濟委員慈誠全球精進日,近萬人與花蓮靜思精舍同歩,在雲端共同精進同沾法喜。[攝影者:孫保源]
圖右 :德禪師父為大家導讀〈衣珠喻〉。寶珠如人人本具的真如本性,可是多數人如故事中的貧苦人,醉酩酊、神智昏,不知自己有寶珠。[攝影者:孫保源]

圖左 :主持人黃思浩(右)以一問一答的方式,與王本榮執行長(中)、凌宛琪(左)一起互動說明,讓線上學員淺顯易懂。[攝影者:孫保源]
圖右 :人文志業新聞部陳竹琪經理,分享疫情爆發期間,記者絕對沒缺席,更是極盡全力的把疫情時代的甘苦酸甜的故事都紀錄下來。[攝影者:孫保源]

圖左 :在疫情的期間,記者全副防護裝備來記錄人間的真善美,讓世界充滿愛和感恩。[攝影者:孫保源]
圖右 :慈濟慈善基金會官方網站開通囉﹗原本慈濟公開的資訊散在各個區域,要找資料有些不便利,現在建立一個慈濟與委員會員及社會大眾的「愛心強連結」,暢通慈濟資訊。[攝影者:孫保源]

圖左 :十月份精進日課程對大家都非常重要,慈濟志工孫保源有感而發,透過網路全球互動,將善的知識與訊息快速的向全球各個角落傳播。[攝影者:孫保源]
圖右 :慈濟志工江玉鳳從陳竹琪經理的分享,感受到這個世界真的是充滿了愛,不僅在疫情期間看到了醫護人員的努力,更看見第一線辛苦的記者不顧自身安危,為愛留下紀錄。[攝影者:江玉鳳]
圖左 :王本榮執行長分享他的書《腸樂我淨 素無量心》,善用科學來印證上人所說靈分妙藥及為何素食。慈濟志工蘇宣羽分享:「讓我們知道腸不好、心也好不了,人菌共生要有好心腸。所以素食對身體好處多多。[攝影者:蘇宣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