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日本 積善之家培育傳法 陳麗芬行願東瀛

積善之家培育傳法 陳麗芬行願東瀛

E-mail 列印
王騰衛與陳麗芬是日本分會的夫妻檔,大小活動都能看到他們精進的身影,承擔志業不遺餘力是大家的典範。

王騰衛目前承擔分會的總務幹事,而陳麗芬是日本分會的副執行長之一,他們的慈濟之路開始得很早。當時不到三 十歲的兩人,結婚不久後就雙雙受證慈誠委員,至今已經超過二十餘年從未退轉,一切都恆持於當時的一念慈悲。

◎ 走入慈濟菩薩道 一念慈悲心起

王騰衛從小住高雄,長大後住臺北,家裡三男一女,排行老二。媽媽在他當兵時往生,後來弟弟也生了一場病,所以對於人生覺得健康快樂勝過金錢富足。爸媽雖然學歷不高,但是樂於助人不吝布施,耳濡目染中養成他行善為樂的性格。

陳麗芬1967年出生於南投。後來家人北上後住在三重,家裡有二個哥哥,她是最小的妹妹,備受疼愛。國中三年級時,五十五歲的爸爸突然離世,一家失去依靠後,媽媽得做零工持家,但依然沒有讓孩子荒廢學業,直到大學畢業。

陳麗芬很小時,就覺得家財萬貫不如一技在身,雖然很早就體悟人生無常,樂觀的她,相信命運是要自己去把握,而且是可以改變的。

十七歲時的陳麗芬,在會計師事務所工作時,偶然看到《慈濟道侶》與《慈濟月刊》,被當時一篇慈濟志工幫助板橋氣爆的救災報導感動,後來每個月一定仔細閱讀,進而主動劃撥捐款,還把看到的故事告訴同事及朋友們,就開始一起幫忙大家匯款,一收就是十年,只是一直沒有因緣進入慈濟。

1994年結婚後,王騰衛公司裡的一份「慈濟骨髓驗血活動」的文宣,串起兩人進入慈濟的因緣。陳麗芬當天雖然身體不適,但仍堅持參加。到了會場,她問:「你們的服裝都不一樣,請問你們哪位才是正牌?我想要當慈濟志工。」才知道原來慈濟志工有不同的制服,她就開始參加培訓。

原本王騰衛不想參加培訓。有一次,送陳麗芬參加在西門町的峨嵋街義賣水果,只是單純接送妻子去後就離開,沒想到抵達後正要離開時,機車突然壞了,但是假日沒有地方修理,只好留下來幫忙出力的工作,負責洗大西瓜,也因為這個因緣,他才開始加入慈濟的活動。

雖然一邊要兼顧工作,但是有心就會有時間,兩人一起培訓,善用週末假日時間付出,兩年後二人雙雙在新莊受證。

◎承擔人文真善美 用心就是專業

1997年兩人受證之後,因為各自忙於專業領域的工作,陳麗芬就在培訓組與人文真善美組,後來承擔副互愛組長,王騰衛也承擔人文真善美的勤務。當時懂電腦的人少,較年輕的可以幫忙打字,一開始接任務,就買齊兩臺電腦、照相機、掃描機等設備器材。

當時,要自己剪,剪完之後送給大愛臺,常常是陳麗芬負責寫新聞稿,王騰衛負責剪片,克難的做,但是樂在其中。回想當時,陳麗芬說:在臺灣時工作很忙,沒法與別人互動,只能利用文字為上人傳法,後來到了日本之後是全職志工,因為自己暗自發了一個願,希望能多一點時間與人互動。

1999年921地震的希望工程是個「大福田」,對於王騰衛與陳麗芬來說都是很大挑戰的一年。希望工程中,真善美三合一紀錄很需要人力,當時王騰衛每週假日一早就出門到工地,幾乎都無法照顧到家庭。這期間,陳麗芬經歷懷孕的不安及獨自照顧新生兒的壓力,現在想起來,還好有上人的法,才能熬過那段時間。

◎許多貴人的相助 行善植福修慧

放下兩人在臺灣優渥又穩定的生活,為何移住到陌生的日本付出?他們第一次到日本是2007年,因為王騰衛工作關係短暫停留一年。2011年,他們自動請調到日本。陳麗芬說:當時就是一股想要做全職慈濟志工的心,以及想為人手不足的日本分會出一分心力。

當時2011年5月轉調前,一家先到日本旅遊,王騰衛不管到哪裡,只要有機會從不錯過任何付出的機會。但一聽到當時311賑災的第二梯次「東北賑災」,有一個志工的名額,毅然決然放棄剩下的行程,加入發放的行列。

夫妻有共同行善、正確的價值觀,才能無礙的行善植福修慧。然而修行路上勢必充滿挑戰,當時一股傻勁舉家搬到日本,不料搬到日本後,支出比想像多,小孩教育問題、生活上語言不通的問題、買賣租房子問題等等都是考驗。

不過關關難過關關過,熬到買了自己的房子後,才安定下來,也激勵太太「DIY做麵包甜點」等來節省開支。要是沒有這十年在日本經驗,是沒有辦法體會到克勤克儉克苦克難的生活!每次歷經,還好也碰到許多貴人相助。

女兒王譽蓁小六轉入學校時,語言不通與同學產生誤會被霸凌,因此轉到中華學校國中三年級之後,卻成績不佳,還好碰到適合的補習班老師與同學激勵,高中順利考入第一志願都立高校;當時的英文老師也是貴人,奠定好之後,女兒回臺就讀臺灣大學的基礎。

◎不斷地吸收法髓 從自己先改變

現在大家眼中充滿智慧的兩人,沒想到結婚後,前四個月磨合期,可是吵得非常兇,陳麗芬爆料原來柴米油鹽什麼都可以鬥嘴,而且吵架都用靜思語來對答,譬如「你要比誰更愛誰,不要比誰更怕誰」!甚至一度要離婚,還好對慈濟的信念一致,從佛法裡找到答案。

這十年在海外的改變更大,夫妻倆會有相依為命的情感,體會上人所講的,就能反省自己很多的不足和習性,兩個人都有改變,就更能互相在菩薩道上扶持。

陳麗芬從一開始接觸到慈濟,就很愛聽上人的法。當時,一套套《法華經》、《地藏經》,至少聽得大概有幾遍了,還有一系列《渡》的錄音帶,上人說的很多故事,從那個時候開始從不錯過。聽過了就會記到心裡,然後常常去跟別人講故事。日本分會志工們都知道陳麗芬總有說不完的佛法故事!

到日本之後,2012正式接培訓幹事,當時剛好是東北震災過後那一年,共二十人受證。陳麗芬是在精舍受證。

她還記得二十幾年前的那天晚上,拜經時與菩薩發的願:因為自己人脈不夠,募款戶數不優,要是有機會,我會努力照顧任何一粒善的種子。所以受證之後,就一直在培訓組當幹事,到了日本也不懈怠。在海外培訓志工,必須因地制宜有彈性,但是慈濟宗門的法,必須很紮實的入心入行。

在去年(2020年)臺灣推廣「遍地開花《法華經.序品》讀書會」前,早在2017年6月開始,陳麗芬與合心團隊就先從南關東和氣,舉辦「線上讀書會」,鼓勵志工們共修《法華經》,之後慢慢轉型成全日本分會的讀書會,一週兩次,分星期一的大愛臺「靜思妙蓮華」與星期四的「上人薫法香開示」進度,一直持續到現在。

一開始由合心團隊拋磚引玉導讀,到現在參加導讀的人,每一位說法愈來愈有自信,人人都成為傳法人。任何事情都走過辛苦的草創階段,陳麗芬提到開始的時候,用人工將電腦與電話方式接線擴音,讓更多人可以參加,真的是土法煉鋼,直到去年(2020年)推廣用Zoom,把分會的志工幾乎都教會了,還同時youtube直播,讓現在讀書會進行的更順利,大家群策群力,真的很感恩!

◎副執行長的挑戰 努力克服困難

這是一個出乎意料的課題,陳麗芬覺得承擔日本分會副執行長之後,也讓自己更努力去克服困難。而主要挑戰是如何去協助分會去做決策,還好日本分會有執行長與行政主任的經驗,帶領整個團隊;自己若沒有到海外,就不知道海外幹部們的辛苦與困難。

海外募款與就地取材不易,面對的事情更複雜面向多,但是也要感恩在海外才有這樣的機會,讓幹部能獨當一面,勇於付出的話,都可以承擔重大責任。

女兒王譽蓁目前就讀臺大領導學程政治系二年級,從小在慈濟家庭長大,看著父母付出無所求的耳濡目染之下,與團隊夥伴創辦「Refugee Network Taiwan」,著重於開設敘利亞「難民兒童線上英語課程」,希望在資源匱乏的環境中,孩子們依舊能擁有翻轉的勇氣。

陳麗芬說:回首這一路,還好有慈濟與上人的法水,陪著我們度過心靈乾枯的日子。一路上總感覺只付出一點點,但是收穫很多,得到很多人的關心與貴人的助緣。老實修行,內斂不多話的先生王騰衛,總是默默地維護著分會的大家庭。

去年疫情時,看到他與其他的志工們一起爬上爬下,花了三天把會所的外牆刷新,她也覺得很歡喜。「小愛充滿煩腦,大愛輕安自在」,因緣和合,冥冥之中都有主宰,每次的逆境考驗,都是能夠增加力量的機會,珍惜彼此成就眾人,才不枉走一回人間。

圖左 :王騰衛與陳麗芬是日本分會的夫妻檔,大小活動都能看到他們精進的身影,承擔志業不遺餘力,是大家的典範。[攝影者:李月鳳]
圖右 :目前就讀臺大領導學程政治系二年級的女兒王譽蓁,從小在慈濟家庭長大, 與團隊夥伴創辦「Refugee Network Taiwan」,著重於開設敘利亞難民兒童線上英語課程,希望在資源匱乏的環境中,孩子們依舊能擁有翻轉的勇氣。[攝影者:吳惠珍]

圖左 :到日本之後,2012正式接培訓幹事。她還記得二十幾年前與菩薩發的願:要是有機會,我會努力照顧任何一粒善的種子,所以受證後,就一直在培訓組當幹事,從不懈怠。[攝影者:陳文絲]
圖右 :陳麗芬回首這一路,還好有慈濟跟上人的法水,陪著我們度過心靈乾枯的日子。一路上總感覺只付出一點點, 但是收穫很多,得到很多人的關心與貴人的助緣。[攝影者:陳文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