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非洲 非洲 微光中從南非出發 愛灑非洲大地

微光中從南非出發 愛灑非洲大地

E-mail 列印
花蓮靜思精舍德澍師父透過袁亞棋著作的《微光長旅:從南非出發》一書,帶著志工們走進南非的貧苦世界,看見本土志工的心靈風光。慈濟世界稱為「黑珍珠」的他們從一無所有中站起來,還能走出國境跨國去灑播愛的種子, 德澍師父說,因為他們深信慈濟的大愛、虔誠信仰證嚴上人的法,從見苦中啟發了愛心,努力付出,從而淨化人心。

◎在前行者的背影書寫愛的足跡

在非洲,慈濟最早耕耘的國家是南非。在1992年的時候,就有臺商在南非成立了慈濟的聯絡處,開始濟貧救苦的工作。之後慈善的工作就逐漸擴展到鄰近的國家,所以現在南部的非洲都有慈濟人。

當南非的志工開始跨國到鄰近的國家去愛灑時,袁亞棋主要的工作,就是幫忙協助一些會務上相關的工作,然後整合資料紀錄。雖然沒有在第一線跟著當地的志工,一起去做跨國擴展的工作,但是她在整理志工們手寫的紀錄,還有他們拍的照片及影片的時候,她就可以感受到志工們在外的種種遭遇,對他們所做的事情很感動,於是她就決定要把他們的慈濟足跡寫下來,就成了《微光長旅:從南非出發》這本書。

把時間拉回到1994年的南非,在此之前南非實行四十六年的種族隔離制度,這讓當地的黑人受到種族歧視,生活也處在貧窮當中。加上政治的鬥爭,人民互相的報復,所以社會常常都有暴動。1994年種族隔離的制度正式結束,但是和平並沒有真正降臨,很多人依然在暴力的當中求生,成為暴力下的受難者。

◎從「你們」慈濟到「我們」上人的因緣

剛好也是在1994年,南非的慈濟人在臺灣募集兩貨櫃的衣物「送愛到南非」,要發放給當地的貧民。書裡面提到:

「要發放很簡單,但是要如何尋得「最需要幫助的人」發放,就是件頗有難度的工作。」

當時臺灣慈濟志工莊美幸到了南非德本,開始在德本傳播慈濟志業,因此認識了在當地經商的潘明水。那時潘明水還沒有加入慈濟,莊美幸邀請他來協助慈濟的發放。潘明水問說:「你們慈濟發放都要注意些什麼?」莊美幸回他說:「我們上人說要直接、重點和尊重。」

就因為這一年裝滿了慈悲大愛的兩貨櫃衣物,開啟了潘明水走入當地部落的因緣,從此行入慈善。因為發放要造册,所以潘明水就親自走訪了很多當地的部落,也接觸到了這些貧苦的居民,過程中一幕又一幕如人間煉獄的場景,就真實呈現在潘明水眼前,觸動了潘明水的悲心。他一方面要忍住悲哀的情感,另一方面又要很理性地去思考,未來如何幫助這些苦難的人。

所以在衣服發放結束之後,他就去協助祖魯婦女成立職訓班。世人眼中的商人,應該市儈算計,然而潘明水卻心軟如水,應了他的名字。

◎其實無私的愛與關懷才是需求

潘明水很積極地在社區開班,想要改善他們的生活,可是在這當中他就遇到了挫折。書裡面有一段是潘明水自己寫的一篇,關於南非德本職訓班:

「臺灣人習慣事事求效率,當地祖魯居民卻非常散漫,他們雖心想、口說窮,需要賺錢,可是所呈現出來的學習態度、進度與加工效率是安於天命,完全不積極。這種不如預期成果的挫折感與無奈,偶爾會想放棄,但是當想到證嚴上人的大慈悲與慈濟的形象時,只能咬牙硬撐。」

潘明水的咬牙苦撐就是花更多時間,和他們分享上人的大愛與慈濟感人的故事。漸漸的,潘明水發現他們最需要的是「無私的愛與關懷」,而不是賺多少錢。

這個職訓班就一直持續,一直到了2001年的時候,德本已經成立了五百二十四個簡易的職訓班,也改善了許多家庭的收入;雖然他們的收入還是有限,但是大部分的人都已經很滿足。也就在那一年他們開始去關懷愛滋病患,這個職訓班就藉由這個因緣轉往社區志工的方向,也開啟了當地人的心靈的道場。

◎不能辜負你千里迢迢而來的愛

潘明水帶志工們辦愛灑,照顧居家愛滋病患、重病患者、孤兒,接引愈來愈多的人去付出愛。意外發現志工們愈來愈歡喜去付出,甚至比為自己做手工賺錢還積極。

「許多原來遭受暴力迫害經歷而滿懷愁恨的人,漸漸地可以用愛化解仇恨,還有許多我們的關懷戶,本來躺在床上哭訴自己無望、快死了的居家愛滋病患,加入慈濟志工後走了出去,變成能量無窮的藍衣天使。她們一個個不但走出心靈的地獄,還進一步提升,化身為傳播愛的菩薩。」

關於這群職訓班的成員有這麼一個故事,有一臺運鈔車翻車了,現金散了滿地。他們竟然毫無貪念的保護著受傷的駕駛及現金,還通報了相關的單位,一直到警察抵達之後,把大量的現金一文不少地交給警察。潘明水讚歎這些志工真了不起,如果是換做別人的話,早就把現金抱走了,甚至可能還會殺了那個受傷的司機以滅證,但是沒有想到志工們的回答就是:

「在接觸慈濟以前,我們可能也會這麼自私,甚至傷害別人。可是你們外國來的白人(當時華人在南非是被歸類為高高在上的白人)跑那麼遠來愛我們,教我們如何去愛別人,如果我們還不知道愛自己的人就太慚愧了。」

這件事情給了潘明水很大的震撼和體悟為何上人三願「淨化人心」擺第一,還有「用愛啓發愛」、「自度度他與入群度眾」的教導。

◎行願無他法勇敢闖出去就是了

慈濟人在南非耕耘了二十年之後,志工們的精神理念也慢慢地鞏固了,他們在2012年開始往鄰近的國家去散播大愛的種子。書裡面就寫到:

「南非慈濟幾位本土老幹部們跟著潘明水一起闖……當時沒有人知道這條路會走得多辛苦?要走多久?又有多遠?如今一晃快20年了,還栽入另一條得來回跨越國境的路。該怎麼闖?好像很清楚,也好像很模糊。但每個人都不再疑惑一件事—願是用來『行』的,闖出去就對了。」

當年在史瓦帝尼一個本地志工都沒有,這群跨山越水的南非志工一切從「零」開始,他們在當地無論看到什麼人,譬如路邊喝酒的男人,或者盛裝打扮要去上教堂的女士,都會被他們網羅下來,與他們分享慈濟,希望能夠在他們的心裡面種下一顆善的種子,甚至期許他們直接成為社區志工。

通常在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國家,心裡多少都會忐忑不安,也會擔心害怕,不知道在一個陌生的國家會發生什麼事情。但是他們深信慈濟的大愛,這給了他們很大的勇氣,把願力化為行動。

◎資深幹部交心對話助突破瓶頸

再來是2015年從南非搭飛機去納米比亞,兩次都沒有成功,都直接被打了回票。到了2016年的時候,袁亞棋有一個大膽的想法,就是用背包客自助行的方式,看能不能順利的進入這個國家。

志工兩老兩少組成了一個本土跨國團隊,他們獨自拖著沉重的行李,穿著便服背著背包,喬裝成一般的旅客,就靠著坐巴士,步行三天兩夜,花了三十八個小時跨越二千三百五十公里到納米比亞。

要在納米比亞灑播愛的種子,其實有很多的挑戰。首先要先通過海關才能進到這個國家裡面,納米比亞的人他們的思想非常的保守,尤其是對於宗教的議題,都是充滿了防備感。他們常常在入境時行李會被要求打開搜查,也會被盤問。

就算進到納米比亞,志工跟他們講慈濟或尋找關懷戶的時候,也會遇到很多問題而被擋在門外。因為多數人都不願意沒有名義的人員,進入他們的家庭去瞭解他們的家庭狀況。所以志工在納米比亞做慈濟事的時候,常處處都碰壁,很多人因為受不了這個挫折感,所以就退出了。但是還是有一群不願意放棄的志工,在孤單中苦撐。所以每次德本的慈濟志工團隊去納米比亞的時候,當地的志工就非常期盼與這些資深的幹部們互動,藉由交心對話,陪伴他們跨出瓶頸與障礙。

◎生活匱乏與限制是試煉的禮物

資深的老幹部也會分享他們自己的轉變。其中有一位就說:「我和大家都一樣出身貧窮,但上人的精神讓我找回了自信愛,終於從苦難中走出來學會愛人。這也是為何今日的我會來到納米比亞,與大家同在。」

「當你愈來愈投入,漸漸發現做志工原來不是在幫助別人,而是幫助自己看清被貪瞋癡慢疑掩蓋的真心……當你能找回自性愛的能量,你會愈做愈有信心,走入人群面對種種挑戰就不會再有恐懼與困惑。」

透過了南非志工跟他們解惑,還有給予鼓勵,納米比亞志工就自己走入社區去做愛灑,還設立了供食站,開闢了愛心菜園,學會了自立更生。還有一位志工的兒子開了一間雜貨店,取名為「慈濟」,還把雜貨店粉刷成藍色,將部分的收入用來支持社區的供食站,就這樣慢慢地把他們社區的慈善工作就支撐起來。

德澍師父覺得這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在那麼貧窮的國家,當地的志工竟然還是有辦法從無做到有。」

書裡面其實就有寫到說:「匱乏與限制是試煉的禮物」、「如今的他們已經看到世界還有更多苦難,他們願意付出,他們也由付出的過程中,找回了原本靈魂深處早已擁有的無盡心靈寶藏。」

◎豐富心靈出離世間之苦惟佛法

德澍師父分享他在讀這本書的時候,看到非洲志工豐富的心靈的世界,除了讚歎也一直思考:「為什麼非洲的菩薩能夠做到這樣子?」德澍師父細思是他們有一個很深很虔誠的信仰,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有信仰還有證嚴上人的法在支撐著他們突破困境,另外就是他們是其實身處在很艱苦的環境,所以愛心也比較容易被啟發,因為見苦知福的動力,會想去拔苦,在實際付出的當下,就增長了他們的愛心。

「非洲志工其實本身也經歷到很多的事故,所以內心有很多的仇恨、有這些貪念。但是因為他們很努力把這些心靈的五毒去除,發覺他們的自性,還有心靈的寶藏,所以我們才有辦法現在看到他們所做出來的成果。」德澍師父感慨富有的國家,雖然物資很豐富,但心靈卻常是很貧窮,因為心裡面充滿了貪瞋癡慢疑,所以愛心也比較難啟發,回歸本性就是更難。

「怎樣讓我們的心靈變得豐富,就是要多學習佛法,還有上人的法,心裡面要常常想著這個世間的苦難,自己的欲望就會減少。要多付出,因為從付出當中,我們是可以培養愛心,然後淨化自己的心,也是淨化人的心。」

圖左 :當南非的志工開始在跨國,鄰近的國家去愛灑的時候,袁亞棋主要的工作,就是幫忙協助一些會務上相關的工作。(攝影者:南非志工)[攝影者:沈雅慧]
圖右 :德澍師父跟大家分享一本書,這本書叫做《微光長旅》,是講南非菩薩的故事。(攝影者:網路擷圖)[攝影者:沈雅慧]

圖左 :在非洲,現在有十個國家有慈濟的志工,最早耕耘的國家是南非。在1992年的時候,就有臺商在南非成立了慈濟的聯絡處,然後開始濟貧救苦的工作。[攝影者:沈雅慧]
圖右 :慈濟志工潘明水協助祖魯婦女成立職訓班。所以他很積極地在社區開班,想要改善他們的生活。(攝影者:南非志工)[攝影者:沈雅慧]

圖左 :潘明水帶志工辦愛灑,照顧居家愛滋病患、重病患、孤兒,接引愈來愈多的人付出愛。(攝影者:南非志工)[攝影者:沈雅慧]
圖右 :意外發現志工愈來愈喜歡付出,甚至比做手工賺錢還歡喜。(攝影者:南非志工)[攝影者:沈雅慧]

圖左 :加入慈濟志工後走了出去,變成能量無窮的藍衣天使。他們一個個不但走出心靈的地獄,還進一步提升,化身為傳播愛的菩薩。(攝影者:南非志工)[攝影者:沈雅慧]
圖右 :兩千三百五十公尺,兩老兩少組成組成跨國團隊,至納米比亞拓展慈善。(攝影者:南非志工)[攝影者:沈雅慧]
圖左 :志工也花許多時間和當地居民分享上人的大愛,與慈濟人感人的故事。(攝影者:南非志工)[攝影者:沈雅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