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美洲 美國 美國總會 大愛醫療車義診 為弱勢病患重見光明

大愛醫療車義診 為弱勢病患重見光明

E-mail 列印
為擴大美國慈濟醫療服務族群,美國慈濟醫療基金會的大愛醫療車在2021年9月15日來到南加州聖菲斯普林斯市的太平洋診所,再次對患有眼疾的病人進行醫療診治和配鏡服務。

太平洋診所是以服務有精神相關疾病的 病人為主的醫療機構。迄今為止,慈濟醫療基金會已經與太平洋診所合作多年。尤其在今年(2021年)8月份,肺炎疫苗普及以後,大愛醫療車終於能再度重啟出診服務,幫助有配鏡需求的病人。

◎配眼鏡心願得償

李斯奇(化名)二十年來一直有視力的問題,但是由於經濟條件的限制,從來沒有看過眼科醫生。為解決視力問題,通常只能在商場或超市購買現成的眼鏡使用。因此,在每次更換新眼鏡時,都因為沒有醫生正確地診斷,而無法購買到符合自己度數的眼鏡。因此必須忍受兩到三週的頭痛期,直到自己慢慢適應。

終於,李斯奇有機會看眼科醫生了。他感到既驚訝又興奮,當手裡拿着分別用來看近處和遠處的兩幅眼鏡時,激動地說:「經過了二十年,終於有醫生的處方配眼鏡了。非常高興!」

年過八旬的尼馬爾(化名)是一位肺癌患者。她的女兒因為孩子自殺,精神嚴重受創。因此,她常年拖着孱弱的身軀,開車去照顧女兒。此情此景,讓目睹的人都十分痛心和不捨。今天尼馬爾和她的女兒終於有機會到大愛醫療車,接受眼科檢查和配鏡服務而感到非常激動。

◎愛在行動中付出

太平洋診所的項目總監赫爾曼·科爾特薩(Herman M. Corteza)對前來贈送大批乾洗手液的慈濟醫療基金會董事長葛濟捨說:「非常感謝慈濟在這裡提供眼科的服務,並贈送患者乾洗手液。慈濟在去年(2020年)疫情期間,捐贈的個人防護用品(PPE)和口罩,讓我們診所運作方便許多,我代表太平洋診所對慈濟表示感謝之意, 感恩慈濟為社區的付出。」

「眾所周知,在美國醫療費用如此高的情況下,低收入者想要見醫生一面是很不容易的。」慈濟醫療基金會董事長葛濟捨解說:「配眼鏡不僅需要支付醫生高額的診斷費用,還需要支付眼鏡製作所需的材料費用,這確實是一筆不小的支出。正因如此,大多數低收入者即便遭遇眼疾問題,也只會選擇在市場上買廉價的眼鏡,以應付視力的困擾。」

能夠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配鏡,成了低收入族群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慈濟醫療車需要做的,就是永遠跟需要幫助的人在一起。

◎為弱勢拔苦予樂

負責大愛醫療車項目的志工游柏熙解說:「南加州慈濟大愛醫療巡迴車運作方式,在申請通過了「聯邦標準的醫療中心」(Federally Qualified Health Centers Look-Alike,簡稱FQHC Look-Alike)之後,從過去的社區義診服務,進行了服務方向的調整。

當前大愛醫療車主要是幫助使用『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俗稱:紅藍卡)和『聯邦醫療補助計畫』(Medicaid,俗稱:白卡)的患者,這類病患多為年長老人、殘障者與低收入戶,也是最需要醫療服務的族群。」

由於是與社區慈善組織或醫療機構合作出診,每當大愛醫療車出診時,都會遇到一些沒有保險的病人。游柏熙表示,慈濟的理念是不論國籍、種族、宗教或社經地位,只要民眾有醫療需要,慈濟均會提供醫療服務。

因此對待這類病患,大愛醫療車會採取「滑動收費」(slider fee)模式,對此類病人收取合理且可負擔得的醫療費用,若病患依舊無法承擔自付額,慈濟會依據病人狀態減免或豁免。

慈濟的大愛醫療車,就像移動的診所,能主動走入缺乏醫療資源的社區與人群,拔苦予樂,讓更多的病患看到未來的希望。

圖左 :志工醫師正在給患者診治。[攝影者:駱淑麗]
圖右 :李斯奇(化名)幸福地展示着剛剛配好的兩幅眼鏡。[攝影者:駱淑麗]

圖左 :李斯奇對志工醫師表示感謝。[攝影者:駱淑麗]
圖右 :志工許麗霜醫師在為尼馬爾的女兒檢查視力。[攝影者:駱淑麗]

圖左 :獲得新眼鏡的尼馬爾母女,非常開心。[攝影者:駱淑麗]
圖右 :慈濟醫療基金會董事長葛濟捨和志工們,捐贈大批乾洗手液給太平洋診所。[攝影者:駱淑麗]

圖左 :正在為患者服務的慈濟醫療基金會董事長葛濟捨和孫慈喜伉儷。[攝影者:駱淑麗]
圖右 :正在給患者做眼科檢查的志工游柏熙。[攝影者:駱淑麗]
圖左 :慈濟贈送的所有乾洗手液上,都印有接受紅藍白保險卡的字樣。[攝影者:駱淑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