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美洲 美國 美國總會 慈濟路上 狄慈瑞以善以愛傳家

慈濟路上 狄慈瑞以善以愛傳家

E-mail 列印
「師姑,我認得您的聲音!」現在十一年級,亭亭玉立的劉芯蕾對慈濟志工王純瑾(慈洋)說。王純瑾疑惑地轉頭看著另一位志工狄月英 (法號:慈瑞),「外婆在家裡上zoom的品書會,我有聽到師姑的聲音喔!」劉芯蕾 一句話,解了王純瑾的疑惑。

2021年9月,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在美國持續蔓延,學校已經恢復實體上課,爾灣慈濟人文學校也不例外,回到長期租用的爾灣高中。從2020年3月起的網路上課,經過一年半後再相見,縱然學區的防疫措施嚴格,師親生仍難掩興奮之情,老師們在口罩掩護下,努力辨識著又長高的孩子。

◎搭乘慈濟列車的因緣

劉芯蕾是志工狄慈瑞的外孫女,從小就讀慈濟人文學校,也跟著外婆在慈濟進進出出。逢人就說慈濟、道慈濟的狄慈瑞,疫情期間,慈濟的「品書會」在雲端上舉行,她在家用Zoom參加品書會時,把聲音從電腦放出來,讓家人同時可以耳濡目染證嚴上人的開示,聆聽志工的分享。

劉芯蕾是個學音樂的孩子,對聲音的敏銳度很高,自然很快辨識出品書會志工導讀的聲音。

婚後在家相夫教子的志工狄慈瑞,一直被先生張華茂捧在手掌心,生活無虞,孩子也非常乖巧,從不讓父母憂心。隨著孩子的成長,她的個人時間愈來愈多,先生為了讓太太生活更充實,為她開了一家高檔的美容院,讓狄慈瑞打發時間,交交朋友。

「記得是1983年,我的工作夥伴也是慈濟志工洪千慧,邀約我去坐慈濟列車,說是去花蓮……我想這很不錯,去花蓮看看,就這樣第一次踏進了靜思精舍。」狄慈瑞憶起過往,當時證嚴上人的一句話,「現在慈濟以委員為榮,但是以後你們會以慈濟為榮。」在心中留下深深印記。

「我現在回想起來,真的,在慈濟團體中,我們不是個人,都是稱為慈濟人。」隨著慈濟志業全球化發展,狄慈瑞跟人家說在做慈濟時,就覺得好驕傲。

「慈濟功德會,隊伍浩蕩長……」每當〈慈濟功德會歌〉歌聲響起,狄慈瑞心中充滿感恩,「我真正體會到也看到,慈濟人隊伍浩蕩長了!」

◎上人親教募款的秘訣

大約一年後,有一次,狄慈瑞跟著洪千慧回精舍打佛七,打完佛七,洪千慧帶狄慈瑞去見上人,同時向上人推薦:「她應該可以當委員。」上人問狄慈瑞:「你的會員有多少?」當時狄慈瑞是洪千慧的幕後委員,有四十幾位會員。

狄慈瑞一直不願意接勸募本,洪千慧沒辦法就把她帶到上人跟前,上人說:「去領本子。」當時狄慈瑞直爽地請教上人:「上人,我當幕後沒有壓力,您現在叫我拿本子,這個本子拿了,那您也要教我怎麼勸募呀!」

上人說:「你就去說你所看到的,說你所做的,千遍萬遍都不會錯。你要開始去看貧戶,就知道怎麼去募款。」狄慈瑞領了募款簿,跟著資深慈濟志工紀靜暘、文素珍、魏滿子……去九份看貧戶,去陽明山訪視無依的老兵,一雙雙無助的眼神,啟發了狄慈瑞的悲心,她知道,多募一分善款,就可以多幫助一個苦難人。

◎感恩先生的全力護持

狄慈瑞做慈濟愈做愈起勁,逢人就說慈濟,話慈濟、滿口都是慈濟,在家也是電話接起來就是討論慈濟事。

曾經,因為募款的收據還沒有拿到,外出去募款的時候,剛好經過一位會員的家,狄慈瑞就想,既然順路,何不去問會員要不要繳當月的善款,會員的言語中,透露初懷疑的口氣,讓狄慈瑞的自尊心受傷,離開的時候,眼眶就紅了,很傷心。先生看在眼裡,說:「你幹嘛要做到這樣子,你收他臺幣五十元 ,計程車來回就要臺幣一百元,你就自己捐吧!」

為了這個問題,狄慈瑞回花蓮請教上人,上人說:「心蓮萬蕊造慈濟世界,福田一方邀天下善士;這畝田就是要大家來耕,不是你個人。」就這樣,狄慈瑞才釋懷,繼續走入人群募款。

眼看著太太愈來愈投入慈濟募款,張華茂心中不免疑惑,怕狄慈瑞被騙了。在狄慈瑞的邀約下,他也搭上慈濟列車。

張華茂到花蓮後,看了布告欄上慈濟救助貧病的故事,聽了上人開示,知道上人的宏願是蓋醫院,要幫助東部貧苦的人。當時沒有全民健保,生病就一定要繳保證金才能看病。因為慈濟醫院首開「免繳保證金」的先例,全臺醫院陸續免除了保證金。張華茂當時就覺得,這麼一個瘦弱的比丘尼,發這麼大的心願,這個太不容易了!當下,他認捐了一個「榮董」。

為了護持狄慈瑞做慈濟,張華茂時常開車送狄慈瑞參加活動,或到當時吉林路的臺北分會開會,他在臺北分會樓下很有耐心地等。一心想接引先生做慈濟的狄慈瑞,有一次忍不住向上人說,很羨慕別人夫妻檔一起做慈濟,為什麼她的先生每次都送她到樓下,請他上來,他都說不要,上人就說了一句話:「心到,不一定要人到,你不要強迫他,他能夠每一趟都送你,這一個『有心』最重要。」

◎恆持誠與情募款不難

在募款的過程中,很多人都說,募款很難啓口,狄慈瑞覺得要從自己本身發心起,不是自己能幹,會講話。其實發多大的願,就有多大的力,是龍天護法護持。
從先生第一個榮董捐出來以後,狄慈瑞連續募了七個榮董,她謙說自己也不知道怎麼來的,只是用誠懇的心說慈濟。

例如,在美容院工作時,客人會問,你怎麼一天到晚都不在,跑到哪裡去了?狄慈瑞就說我去花蓮,因為花蓮的師父要蓋醫院,要救濟貧苦的人,就這樣很自然地講。

講者用誠與情,聽者有意,就會問,那這個募款要怎麼捐呢?狄慈瑞就跟客人描述慈濟從濟貧開始,現在要蓋醫院,可以捐病床、捐病房,有分建院基金或救貧基金,就這樣子跟每一個客人講。

◎擴大愛漣漪與善效應

1998年,狄慈瑞隨著丈夫舉家移民美國,孫輩從小就讀爾灣慈濟人文學校,中文流利,慈濟理念深植心中。

為了實現環保與助人的理念,從2020年7月起,外孫女劉芯蕾在網路賣個人小時候的二手衣、還有一些個人收藏的物品,所得的金錢希望捐為善款。

2021年10月30日,橙縣聯絡處舉行「陳健師兄--情牽海地分享會」上,請慈濟志工陳健分享十一年來,進出海地七十九次的心路歷程,同時也募心募愛,為慈濟買BNT疫苗、海地地震賑災、美東水患、北加州山火等災民募款。

劉芯蕾把前一年開始在網路上賣二手衣的所得捐出來,她謙卑地說:「雖然錢數不多,我選擇給了慈濟。」

「我在慈濟家庭長大,從小看著外婆、舅舅、哥哥甚至小表妹都在慈濟,我認為慈濟能夠把我小小的錢,在世界上發揮最大的影響。」劉芯蕾也希望在網站上買的人,在學校知道她在做這項目的人,都能夠一起幫助這世界!

「過程中,外婆和媽媽給我很大的支持,還把自己的衣服捐出來賣。」劉芯蕾再強調:「其實我們做的沒有甚麼,但是我們要站出來,讓大家知道慈濟,讓我們分享愛,分享所有的幸福與快樂!」

劉芯蕾的美金二百五十元(約合新臺幣六千九百元)善款都是在網上賣物所得,美金十元、二十元累積而來,媽媽張國齡與外婆狄慈瑞幫她加碼到美金一千元(二萬七千七百三十二元),媽媽更是當場為劉芯蕾捐了一個榮董。

劉芯蕾的媽媽張國齡說:「今天來這裡很感動,我今天發個願,讓劉芯蕾做榮董,希望可以拋磚引玉,讓每一個慈濟人,因為劉芯蕾的分享,共襄盛舉,人活在世界上,不只是活著,而是為了能夠做一些事情,感恩所有的人,感恩世界,讓我們有能力分享。」

讓狄慈瑞最感欣慰的是兒子張國龍、媳婦黃培欣,也因此受證慈誠、委員,全家都是慈濟人,走入慈濟,讓狄慈瑞以一個平凡的家庭主婦,從做慈濟中書寫以善以愛傳家的詩篇。

圖左 :在「陳健師兄--情牽海地分享會」,劉芯蕾分享在網路上賣二手衣的心得:「我在慈濟家庭長大,從小看著外婆、舅舅、哥哥甚至小表妹都在慈濟,我認為慈濟能夠把我小小的錢,在世界上發揮最大的影響。」[攝影者:駱淑麗]
圖右 :劉芯蕾分享時,把外婆、媽媽介紹出來,「過程中,外婆和媽媽給我很大的支持,還把自己的衣服捐出來賣。我們要站出來,讓大家知道慈濟,讓我們分享愛,分享所有的幸福與快樂!」[攝影者:駱淑麗]

圖左 :劉芯蕾的母親張國齡說:「今天來這裡很感動,我今天發個願,讓芯蕾做榮董,希望可以拋磚引玉,讓每一個慈濟人,因為芯蕾的分享,共襄盛舉,人活在世界上,不只是活著,而是為了能夠做一些事情,感恩所有的人,感恩世界,讓我們有能力分享。」[攝影者:駱淑麗]
圖右 :爾灣慈濟人文學校新春園遊會上,擅長烹飪的狄慈瑞,在園遊會上承擔臺灣小吃—「米粉湯」的主廚,大受歡迎。[攝影者:林綺芬]

圖左 :狄慈瑞(右一)參加手語演繹《人有二十難》第二難 –「富貴學道難」。[攝影者:蘇慧情]
圖右 :狄慈瑞(前坐者)參加社教課靜思花道,滿心歡喜,與學員一起切磋花藝。[攝影者:林綺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