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雪隆分會 發放現金券 舒緩難民生活困境

發放現金券 舒緩難民生活困境

E-mail 列印
慈濟透過聯合國難民最高專員署(UNHCR,簡稱聯合國難民署)提供的名冊,於2021年8月31日至10月23日,陸續在怡保路、士拉央區内為無法工作的難民發放現金券,舒緩他們生活的困境。

疫情當前,落入 貧窮線的新貧族倍增,流落在異鄉的難民們更是首當其衝。聯合國難民署向慈濟提報難民的困境,慈濟發起「慈濟難民Food Care關懷計劃」,根據聯合國難民署提供的名冊,發放現金券。

◎簷下溫情 愛不停歇

四場的發放行動,北區志工全體總動員,在不同的定點或挨家挨戶,逐一把現金券送到難民手上。

8月31日這一天,志工張福麟(本聿)和黃子娟(慮湉)來到怡保路發放現金券給難民路易士(化名)。路易士原本以撿拾資源為生,因為行動管制令,回收商無法營業,加上他擔心警察設下路障檢查來往車輛,不敢外出做回收,因而失去了經濟來源。

疫情期間,他向朋友借了一些錢周轉,現在還欠了一些租金,也拖欠醫院馬幣逾一千令吉(約合新臺幣六千六百四十六元),妻子剖腹生產的醫藥費。

他很高興今天拿到慈濟的現金券,可以用來買奶粉及尿片給剛滿月的孩子,及支付其它家裡必需品的開銷。

同一天(8/31),另一組志工則發放給住在怡保路的安德魯(化名)和弗蘭克(化名)兄弟倆。他們已經幾個月沒有工作了,欠下三個月的租金,而且沒錢購物。

之前曾向好幾個團體要求援助,慈濟是第一個來支援他們的慈善團體,現金券可以暫時減輕他們的生活負擔,兩兄弟當下也投了一些錢到竹筒撲滿行善。

趁著公共假期,志工在當天就發放了一百七十五份現金券。接下來9月19日、10月2日、23日的工作天或週末,志工持續分批發放,愛心不停歇。

怡保路通天廟附近住著一群緬甸羅興亞難民。難民尼馬爾(化名)在2010年,右腿因車禍被截肢,現在使用義肢。他的身體狀況很難找到工作,儘管如此,他從四年前開始為一家印裔雇主工作,收集舊金屬,該雇主自從5月12日至6月7日的行動管制令3.0後,就一直沒有恢復運營,因此而失業。

「後來我去當警衛,不久之後,那地方有新型冠狀病毒確診病例,我擔心傳染給家人,自我隔離後,也不敢去上班了。」由於沒收入,尼馬爾欠下兩個月的租金。這幾個月是靠一些善心人士,捐贈一些食物過生活。他謝謝慈濟在9月19日給予的現金券,可以幫助他的家庭度過難關。

◎涓滴善行 讓愛延續
 
10月2日,天空下著毛毛細雨,志工到士拉央穆里亞花園(Taman Selayang Mulia)多用途禮堂,準備把五十一份現金券發放給住在那裡的巴基斯坦難民。

卡迪加(化名)是這裡的社區領袖,由他代表將難民名冊提呈給UNHCR,再由UNHCR把名單轉交給慈濟,安排發放。

發放當日,為了避開擁擠的人群,卡迪加打電話聯絡當區的巴基斯坦難民,安排他們在不同時段前來領取現金券。他的兒子卡諾斯(化名)則和父親檢查出席者的名字,也幫忙講解現金券的使用方法。

疫情前,卡迪加從事電器安裝的助手和搬運的工作。去年(2020年)3月疫情後,偶爾週末做一點散工;最近失業三個月了,他也是當天的受惠者之一。今年4月至6月,他協助老闆寄送網賣化妝品、雜貨等訂購物。患有高血壓的卡迪加沒錢看醫生和買藥來治療,視線越來越模糊,志工莫澤文(濟冏)介紹他去不收費的難民人道主義診所(Klinik QFFD)就醫。

辛迪(化名)是士拉央巴剎的搬運工人。失業後的他靠一些慈善團體或社區領袖的接濟;拿到現金券後,他想去買一些家裡的日常用品和食物。

七十一歲的普特南(化名)是在地馬來人,常到Human Aid Selangor當義工。他覺得以他這樣的高齡,不知道是無常先到還是明天先到,所以他要珍惜時間走出來幫助人。他說幫助人是不分種族、宗教的,最重要是幫助到辛苦的人。他今天的崗位是指揮交通,確保經過的車輛行駛通暢,並確保前來領取現金券的難民安全進出。

同一天,志工也在士拉央寶石花園(Taman Selayang Permata)定點發放。當陳建銘(濟新)拿著竹筒向住在該處的維克多(化名)募款時,他說家有一個一模一樣的竹筒,之後回家拿著滿滿的竹筒再度前來。他記不起在那個場合,志工結緣給他,告訴他天天投一次竹筒做好事,漸漸地投竹筒成為他每日必做的善舉。

他希望自己的小錢,能幫助和他一樣面臨苦難的人,即使自己現在沒有什麼錢,也不會動用竹筒撲滿内的錢。他簡單地描述讓志工們都很感動,也非常感恩慈濟能伸出援手,解決當前生活上的問題。

◎感懷于心 行善助人

位於士拉央花園,成立六年的Human Aid Selangor是一個非政府組織。該組織主要是幫助沒機會受教育、生計有困難的緬甸羅興亞人,提供人道服務。疫情發生的這一年,該組織每個月向自己的族群收取每人馬幣五十令吉(約合新臺幣三百三十三元)的應急金,讓有需要的難民輪流支領,度過難關。

負責人拉菲克(Rafik Shah Bin Ismail)知道在疫情期間,本地人很多都沒工作,更何況是緬甸羅興亞人,所以他尋求一些非政府組織的幫忙,而慈濟就是其中之一。「我認識慈濟已經十年了,在這疫情期間,有看到慈濟時常有提供難民食物,很感動。」

從事燕窩生意的他,因為疫情一年多來沒有收入,儲蓄只夠他一個月的生活費而已。疫情期間,他只好和家人吃少一點,節約用度,減少開支。

拉菲克欣賞慈濟不分國界、宗教援助弱勢群體,也非常感謝慈濟的協助,亦讚歎慈濟設有義診中心。他表示要向慈濟學習行善的精神,希望日後可以一起合作做善事。

這次的發放造冊是緬甸羅興亞義工馬哈茂杜拉 (Mahmudullah Mohammad Tahir)用了三個星期,到附近一戶一戶蒐集難民資料而取得。10月23日發放那天,他還幫忙打電話,提醒受惠者過來領取現金券。當天共有一百四十七位難民受惠。

他分享,今天的付出,是因為以前辛苦時受人恩惠,所以一有機會就要回饋。去年(2020年)因為行動管制令,導致他的工作斷斷續續,今年也失業了五個多月。

之前沒工作時,他有傷心哭泣過,也有尋求協助,甚至向朋友借了馬幣三千多令吉(約合新臺幣一萬九千九百六十一元);現在有工作了,他每個月會攤還馬幣兩百(約合新臺幣一千三百三十元)或三百令吉(約合新臺幣一千九百九十六元)給朋友。今天看到同胞拿到現金券,可以買家裡的必需品,他非常高興。

二十六歲的欣蒂亞(化名)剛生產十二天,抱著新生女兒過來領取現金券。丈夫因為疫情,已經兩年沒有工作了。慶幸的是最近丈夫剛找到工作,然而卻擔心會被解僱,而不敢請假過來領現金券。欣蒂亞唯有抱著孩子前來領取現金券。

患有糖尿病的蘇姍(化名),因經濟問題,沒有就診和服藥,導致病情加劇,視線開始模糊,經常感到頭暈而臥床,且因疏於照顧,導致右腳潰爛而必須截肢,從此更無法出外工作賺取生活费。

因孩子在外地工作,這一年多來,慈濟每個月都提供她糖尿病患食用的米,也補助屋租。坐在輪椅的她,當天是由義子推著她過來領取現金券,她很開心拿到現金券,因這現金券正是她迫切需要的。

◎把握因緣 履行善法

志工王康健(本睿)去年(2020年)參與難民現金補助計劃(CBI,Cash-based Interventions)專案的電訪,今年參與難民現金補助計劃;9月19日難民Food Care現金券的發放,他也不缺席。雖然邀約難民過來領取現金券時,面對言語溝通上的障礙,不過都成功邀到他們來現場領取。

他形容大部分難民領了現金券後,都會道謝。王康健希望疫情快點過去,讓難民可以盡快找到工作。「其實他們都想自食其力,只是目前的工作機會太少了。在逼不得已的情況之下才需尋求幫助……」現金券可以照顧到難民的日常需求,他覺得很欣慰,也希望這樣的幫助,可以讓難民留下一個美好的回憶,藉此帶動善的循環,以後他們也會幫助苦難的人。

這次現金券的發放協調之一──陳威翰(誠翰)說,活動前,大家只在雲端開一次會議,討論當天的議程、動線等。也因為發放人數眾多,所以他請Human Aid Selangor負責人拉菲克,安排每三十分鐘的梯次,讓難民過來領取現金券,避免造成人潮擁擠。他分享難民是社會最底層的一群,因此有機會協助這群弱勢族群,就要把握機會付出。

陳威翰說:「如果今天不來參與,或許往後就沒有這機會了。」雖然他有家業、事業,還是可以擠出一點時間來參與。「一星期用兩個小時出來參與活動,是沒有問題的。」

家有老中幼,陳威翰並不擔心在疫情間出來付出,會讓家人受到感染。他覺得,只要做好標準作業程序(SOP),茹素、勤洗手、噴灑消毒液等措施,做好自身防護就不用害怕了,他覺得如果太久沒有出來參與活動,人反而會變得懈怠了。

看到難民的焦慮,志工疫情送援,把現金券送到需要的難民手中,幫助他們度過艱難時期。匯聚的愛心多了,難民就能挺過這次的疫情。

圖左 :失業了好幾個月的安德魯 (化名.左)和弟弟弗蘭克(化名.右),曾向幾個團體要求援助,而慈濟是第一個來支援他們的慈善團體。[攝影者:劉美賢]
圖右 :維克多(化名).在志工陳建銘向他募款時,馬上回家帶竹筒折返發放現場。他堅持一天投一次竹筒做善事,而且不會動用竹筒裡的錢。[攝影者:劉美賢]

圖左 :活動當天,卡迪加(化名.右)分批打電話給五十一位巴基斯坦難民,安排他們在不同時段前來領取現金券。[攝影者:劉美賢]
圖右 :馬哈茂杜拉忙於協助發放。因他辛苦的時候,有人協助他,所以有機會,他也要回饋。[攝影者:劉美賢]

圖左 :拉菲克(右)是非政府組織Human Aid Selangor的負責人,主要幫助有困難的羅興亞難民。[攝影者:劉美賢]
圖右 :獨居老人蘇姍(化名)因嚴重糖尿病而截肢,今天她很高興拿到非常需要的現金券。[攝影者:劉美賢]

圖左 :志工恭敬地將現金券遞給受惠的難民。[攝影者:劉美賢]
圖右 :丈夫不便過來,擔心會被解僱。二十六歲的欣蒂亞(化名)剛生產十二天,抱著新生女兒過來領取現金券。[攝影者:劉美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