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雪隆分會 電話線的那一端 牽起了人間情

電話線的那一端 牽起了人間情

E-mail 列印
一通電話、溫暖守護,爲您解決民生問題;一條網缐,聲聲問候,牽起了慈濟人間情。疫情下,落入貧窮線的新貧族倍增。

2021年7月間,慈濟雪隆分會發起「慈濟Food Care社區關懷計劃」,願做弱勢群體的 靠山,携手「疫」起挺過去。發放物資前,志工撥電叮嚀提醒;發放後,電聯貼心關懷,了解受惠者的需要。

◎一覺醒來笑了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家中米糧用罄,一位媽媽用僅有的麵粉,烹調不同口味的食物,讓孩子充飢;奈何不論厨藝有多精湛,還是變不出什麽可口的佳餚,想吃一碗香噴噴的白米飯,彷彿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

那天,領回慈濟發放的生活物資包,内中的一包五公斤白米如久旱逢甘露,讓全家人竊喜在心。志工後續電話關懷,電話的那一端,傳來媽媽喜悅的口吻:「小女兒高興地以『白米包』當作枕頭沉沉入睡。」

或許一覺醒來,睜眼就有白米飯吃了,相信小女孩夢裡也會笑。

◎認識慈濟真好

「Aunty,saya masuk wad。(安娣,我進院了。)」

「Jaga baik,cepat sembuh,rumah ada masak,tak?(照顧好自己,快快好起來,家裡有煮嗎?)」

線上的一問一答,建立起跨越種族的一分大愛。

慈濟志工馬麗華(慈婃)發現單親媽媽欣雅(化名)缺席了這一次生活物資包的發放,拿起手機撥過去,才獲知欣雅確診了,目前人在隔離中心。考量到兩個分別十五歲及九歲的女兒在家中,沒有大人在身旁,三餐恐會成問題,忐忑不安的馬麗華緊急聯絡村長、福利部、警局求助,但都不得要領。

再回頭電聯欣雅,知道十五歲的女兒會煮簡單的食物,例如煎蛋、煮飯、燙快熟面等,而生活包内的新鮮蔬菜,不適合欣雅家目前的處境,於是另外張羅「方便食物」應急。

很快地,志工們各從家裡拿出一些乾糧、素快熟面、餅乾、罐頭,再添購美祿(Milo)飲料、雞蛋、水果等直接送上門;再通知欣雅食物已送到家,並承諾會繼續關心她的女兒、爲她祈禱,請她安心養病,讓病中的欣雅連連感恩:認識慈濟真好!

◎我開心地哭了

年近七旬的蘇素貞(化名),兒子在外地工作,她獨自一人照顧患有老人癡呆症的丈夫,吃力又勞累。

通過網上的預約,志工電話問候,得知蘇素貞不便出門,於是安排將物資送上門去。從電訪的閒聊中,蘇素貞談到曾經嘗試向福利局申請一臺輪椅,以方便照顧丈夫的生活起居。但程序上的繁瑣,加上管制令不方便出門處理,申請輪椅一事遲遲沒有進展。

電話中的一番對談,志工把蘇素貞的話聼進去了,當下承諾將為她送上輪椅,她有點不敢相信,反問:「我去政府機構申請都沒下文,你們真的可以幫我找到輪椅?」

才過了幾天,志工真的把輪椅及生活物資一併送到她家,她喜極而泣:「我開心地哭了,感謝上天!非常感恩你們所做的一切。」

為了答謝志工的幫忙,蘇素貞特別烹煮了美味的印度佳餚,請志工們品嚐。

◎這可是真的嗎

全面行動管制令下,當建築工人的丈夫因手停口停,沒了收入;身為七位孩子的母親黛布拉(化名)爲了孩子的溫飽,硬著頭皮隨朋友四處尋求食物援助。

她說:「大人不吃,小孩可不能不吃。我告訴自己既然不是做犯法的事,應該鼓起勇氣到油站、商店等食物銀行領食物,不讓孩子挨餓。」

黛布拉透過友人申請「慈濟Food Care社區關懷計劃」,讓她連續四個星期獲得生活物資包,無需為三餐擔憂。尤其在兩名孩子不幸確診,一家人居家隔離期間,物資包發揮大大的作用,她說:「隔離的十天,幸好有慈濟提供的食物度過難關,真的很感恩慈濟。」

有一次,志工從手機傳給黛布拉一張「大嘴巴」勸素的宣傳卡,她領悟到它所要表達的意義,她說:「這數字讓我很難過,其實動物和人類同樣有感情,我們不應該殺生。我也從中明白原來植物性比動物性食物的好處更多,對身體更健康。」

黛布拉亦藉機教育孩子,指著大嘴巴裡滿是病菌的畫面說:「看看嘴巴裡的這些病菌,若是進入人體,將會變成怎樣呢?動物帶有很多病菌,而蔬菜卻很有營養!」

媽媽的一番話生了效,啟發孩子愛護動物的善心,自此孩子把她煮的蔬食吃光光,黛布拉開心地說:「我的孩子向來不愛吃蔬菜,沒想到一張照片改變了他們的飲食習慣。慈濟真的讓我學習很多,我希望一家人健康又強壯,會繼續吃蔬食。」

行動管制令期間,學生停課不停學,需要在家上網課,對黛布拉六名孩子是一大挑戰,六人需輪流使用兩臺手機上課。志工透過電話關懷,不捨孩子無法全程上課,於是請維修電腦高手──志工張祥開組裝二手電腦,並安排電召車,前後送了兩臺電腦到她家。

當電腦擺在眼前時,她感到不可思議:「我不敢相信在我眼前的一切,我問自己,這是真的嗎?因為我從來沒接收過這樣的恩惠。」

◎你的苦我來幫

德士司機法蘭克(化名)在環保站對面的德士站看到慈濟張貼「慈濟Food Care社區關懷計劃」的海報,順道走來發放現場觀望。由於錯過網上的登記,他當天在德士站苦等兩個小時,才得以領到別人申請又放棄的物資。

志工事後致電關心物資是否適合、家裡狀況等,他提到鄰居有位獨居老太太阿萊雪(化名)有物資上的需要。他透露,阿萊雪之前是臨時清潔工,持有紅色身份證,由於不是合法公民,因此到過多個其他單位主辦的發放活動,都無法領到物資,每次總是哭著回來。

志工於是安排阿萊雪在第二場發放來領物資,法蘭克說,只要可以發放給老太太,他願意充當司機載她來領取。

◎送上物資應急

新冠確診者安蘇亞(化名)有六名從一歲到十二歲的孩子。當她從沙登隔離中心回家後,丈夫接著確診,孩子也連二接三身體微恙;當保安人員的丈夫,因為確診也暫時無法工作,導致家裡收入驟減。

安蘇亞在確診前,供應午餐飯盒給一個非營利團體,賺取微薄收入補貼家用,但目前暫停了,家裡經濟可説是捉襟見肘。不過她慶幸透過睦鄰管理層的協助,申請了「慈濟Food Care社區關懷計劃」,領取了兩次物資,讓她一家暫時不至於挨餓。

早在領取物資前,志工侯秀葉(慮芃)在電聯中,安蘇亞告訴她,隔離在家,家中幾乎斷糧了,侯秀葉二話不説,隔天便為她送上蔬菜、奶粉、尿片和孩童營養飲品等應急,還一併送上孩童退熱貼,給正在發燒的孩子。安蘇亞隨後告知:「孩子貼上退熱貼,舒服多了!」

對於慈濟不分宗教種族,為陷入困境的家庭給予物資上的援助,安蘇亞非常感動,也感恩自己有這樣的因緣認識慈濟。在志工的解說下,她願意嘗試茹素,由一日一餐素開始。

一通通的電話關懷,志工看見了弱勢群體的需要,確保盡力做到全人、全家、全程的慈善關懷。

圖左 :法蘭克(化名.右)說,只要可以發放給老太太,他願意充當司機載她來領取物資。[攝影者:鄭寶達]
圖右 :志工知道欣雅(化名)十五歲的女兒,只會煮簡單的食物,而生活包内的新鮮蔬菜,不適合欣雅家目前的處境,於是另外張羅「方便食物」應急,並直接送上門。[攝影者:鄭寶達]

圖左 :志工把輪椅及生活物資一併送到蘇素貞(化名)家,她喜極而泣:「我開心地哭了,感謝上天!非常感恩你們所做的一切。」[攝影者:侯秀葉]
圖右 :志工承諾會繼續關心欣雅的女兒、爲她祈禱,請她安心養病,讓病中的愛達連連感恩:認識慈濟真好![攝影者:鄭寶達]

圖左 :確診者安蘇亞(化名)隔離在家,家中幾乎斷糧了,侯秀葉二話不説,隔天便為她送上蔬菜、奶粉、尿片和孩童營養飲品等應急。[攝影者:侯秀葉]
圖右 :當電腦擺在眼前時,黛布拉(化名)感到不可思議:「我不敢相信在我眼前的一切,我問自己,這是真的嗎?因為我從來沒接收過這樣的恩惠。」[攝影者:趙漢源]

圖左 :發放物資前,志工撥電叮嚀提醒;發放後,電聯貼心關懷,了解受惠者的需要。[攝影者:黃建基]
圖右 :志工從手機傳給黛布拉(後排左三)一張「大嘴巴」勸素的宣傳卡,她領悟到它所要表達的意義,黛布拉亦藉機教育孩子:「看看嘴巴裡的這些病菌,若是進入人體,將會變成怎樣呢?動物帶有很多病菌,而蔬菜卻很有營養!」【照片提供:哈雅蒂】[攝影者:陳思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