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4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日本 日本分會 社區志工之緣起與發展

日本分會 社區志工之緣起與發展

E-mail 列印
證嚴上人在1997年推動「社區志工」概念,希望慈濟志工回歸落實所居住之社區,鄰幫鄰、里幫里,並在2003年開示「合心、和氣、互愛、協力」,立體琉璃同心圓的四合一組織架構。

日本分會1991年成立初期 ,人力單薄,不管是個案、機構關懷等慈善志業,或是社區茶會,都是分會委員志工們一起互相配合支援,一一圓滿成就。

◎驚世之震 愛心從地湧出

1999年九二一臺灣大地震,震醒了許多富有愛心的有緣人,認識慈濟並參加志工。2000年首辦祈福感恩會,2001年搬到現址的新會所,2005年首辦《父母恩重難報經》經藏演繹,上人慈示的「行善行孝不能等」,啟發了更多志工加入,日本慈濟委員人數也從1998年的十八位委員,增長到2006年的七十位委員,十四位慈誠。

2006年,在慈濟志工逐漸增加的因緣之下,日本分會也跟緊腳步,開始分組落實社區志工的概念。第一次分組共有九組,其中東京、神奈川、埼玉及千葉四個都縣重新劃分四組,加上群馬、山梨、愛知、關西及九州四國地區等五組。

組名單純稱為第一組、第二組⋯⋯依序到第九組。前四組除了在各自社區展開機構關懷、個案關懷之外,也會輪流承擔分會的值班、香積、企劃帶動聯誼會等勤務。而其他組別,因地理位置與分會相距甚遠,簡稱為「外縣市」。

2008年,在兩年的社區分組實務經驗之下,東京、神奈川、埼玉及千葉四個都縣重新劃分五組,並利用社區的主要地名為組別名稱,諸如南關東協力組、首都圈協力組、品川協力組、新宿協力組及神奈川協力組。當時各組還各設有活動幹事、總務幹事等功能。

2010年,在花蓮本會宗教處的指導之下,日本分會更進一步將這五組,加上外縣市的山梨協力、群馬協力、關西協力,擴編為八個協力組。依地理位置以二或三個協力為一個互愛組,再以兩個互愛為一個和氣組,而南和氣、北和氣兩個大組結合起來,就是日本分會一個大合心組。

◎合心和氣 互愛協力在地

配合志工人數的流動,每兩年日本分會都會評估做調整。不只每一組的人數,還要考量縣市的地理位置,因為志工們幾乎都是以搭電車為主要交通工具,所以要考量同一組組員之間的交通便利。而四合一社區的分組方式,也在每兩年的調整之下,這十年來也逐漸穩定,調整幅度也減小了許多。

2021年目前,包括外縣市,日本分會共分有十二個協力,各組也依循著當地志工特色及當地的需求,辦理茶會、讀書會、機構關懷、街友關懷、素食料理教室等,在社區灑播愛的種子。

四合一組織架構,是為了落實「小組關懷,多組活動」,一個協力組一、二十位的志工,大家平時可以互相關懷,凝聚力量落實關懷當地的社區。而一旦有需要更多人力的活動或救援工作,就要多組合心協力,一起圓滿成就。

最典型的例子是,每個月兩次的代代木公園街友熱食發放,單一協力組的力量不足,所以每一次的熱食發放活動,是以和氣為單位來承擔:有的協力承擔煮飯,有的協力做事前準備,或負責現場發放,或承擔發放後的清洗收拾。

而且因為這個活動是在星期一,每個協力可以出來支援的人數不一;人力不足時,或以互愛為單位承擔,甚至以和氣或跨和氣組共襄盛舉,相互支援。

◎社區分組 造善因結善緣

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在全球蔓延,日本也不能倖免。在疫情籠罩之下,出門到分會參加志工活動等,變成比較困難的事。這個時候,更彰顯了社區四合一組織架構的重要性。

在本會的宣導之下,各社區以協力為單位,辦理線上讀書會,猶如遍地開花,既能受到法雨滋潤,更能增進同組社區志工之間的相互關懷。這一波疫情,看似拉開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但在上人慈示的四合一組織架構之下,同一個社區志工之間的互動,卻是空前的熱絡。

依社區分組,不外是個方便法門,在自己觸手可及之處,走入人群,就近關懷付出,造善因、結善緣。期許可以接引更多有緣人,將慈濟大愛的觸角伸展到日本每一個角落。

圖左 :依社區分組,不外是個方便法門,在自己觸手可及之處,走入人群,就近關懷付出,造善因,結善緣。圖為2021年新開始的社區川口街友關懷。[攝影者:井田音心]
圖右 :2021年包括外縣市,日本分會共分有十二個協力,各組也依循著當地志工特色及當地的需求,辦理各種活動,在社區灑播愛的種子。(圖為群馬縣志工早年老人院關懷互動)[攝影者:吳惠珍]

圖左 :分會所在地新宿區,每個月兩次的代代木公園街友熱食發放,單一協力組的人力不足,所以發放活動以和氣為單位來承擔,大家分工合作,共同圓滿活動。[攝影者:布施惠]
圖右 :在疫情籠罩之下,出門不便。這時,更彰顯社區四合一組織架構的重要性,許多課程改為線上進行,大家能受到法雨滋潤,更能增進同組社區志工之間的相互關懷。(圖為日語線上培訓課程)[攝影者:吳惠珍]

圖左 :配合志工人數的流動,每兩年日本分會都會評估做調整。不只要每一組的人數,還要考量縣市的地理位置與志工的交通工具,還要考量同一組組員之間的交通便利。[攝影者:吳惠珍]
圖右 :大型經藏演繹需要動員許多人力,長時間練習,但也是社區志工大招生的方便法門。[攝影者:水谷瑞芳]

圖左 :一個協力組十多、二十位的志工,大家平時可以互相關懷,凝聚力量落實關懷當地的社區。大活動時聚集到日本分會,群策群力,完成任務。[攝影者:朱家立]
圖右 :就近在所在社區付出關懷,是最基本而重要的志工活動。圖為公園掃街,落實社區志工在社區灑播愛的種子。[攝影者:吳惠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