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25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美洲 美國 美國總會 科技作後盾 人醫年會雲端圓滿

科技作後盾 人醫年會雲端圓滿

E-mail 列印
2021年9月17至19日舉行的「國際慈濟人醫年會」,由於疫情仍然嚴峻,全球十九個國家地區,超過兩千五百位醫護人員及慈濟志工同時雲端上課,分享各地在疫情之下如何堅守崗位、守護生命。

◎方法改變 志業 不變

慈濟醫療中心於2020年10月通過聯邦認證,人醫年會特別邀請葛濟捨醫師、鄧博仁醫師、林佳佳醫師和四位志工蘇煜升、謝明晉、謝重輔及王誠駿在人醫課堂召開研討會,討論加入「聯邦認證健康中心」(FQHC)計畫的好處及運作機制,並回答學員的問題。

時代在變化,鄧博仁醫師在會議中指出:「我們一直在改變,是因為我們不想改變。改變的是方法,不變的是志業。」

此外,葛濟捨醫師說:「TIMA為社區提供最佳服務的三個關鍵因素是人力、金錢及付出無所求的服務意願。」

◎分組討論 欲罷不能

西醫組邀請到麗蓓嘉·埃奇沃斯醫師(Dr. Rebecca Edgeworth)、榮樂維醫師(Dr. Lok Yung)及施國政(Dr. Golden Shih)分享。

麗蓓嘉醫師分享了拉斯維加斯醫療志業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游醫師介紹COVID-19病人從確診、治療到癒後保養的注意事項;史醫師與團隊對接受過完整疫苗接種的人做研究,用科學態度建議是否應該接受第三劑疫苗接種。

麗蓓嘉醫師引用了證嚴上人的靜思語「事不做,才困難;路不走,才遙遠。」激勵大家投身志業、利益眾生。

牙醫組邀請到汪清炘(Dr. Ching Hsin Wong)、阮帆醫師(Dr. Phan Nguyen)、傑西·福爾克醫師(Dr. Jessy Falk)及Dr. Yen-Chiu Chen分享。阮帆醫師分享拉斯維加斯牙科義診,以及疫情時期為亞裔耆老爭取疫苗的過程;另三位牙醫師則透過照片,討論為病人治療的過程與效果。

中醫組邀請廖明煌、黃士紘(Jack Huang)、郭力凱(Ricky Kuo)三位中醫師分享治療COVID的案例,以病人的生理及病理結構圖,詳細說明針灸療法的療程。

陳恂滿醫師、拉斯維加斯高翠玲、鳳凰城劉人仰、西北區Samantha Mahaffey, 新澤西林偉如醫師、波士頓鄧淑芳(Shufang Dong)及紐約楊廉醫師,互相分享各地人醫會推動醫療志業的用心與努力。

◎醫療使命 五個目標

美國慈濟醫療副執行長溫俊強,談到了醫療使命的五個目標:
1.以患者為中心
2.借力使力,尋找合作夥伴走入主流社會
3.透過義診,塑造更好的自己及菩薩大招生
4.除了定時定點的義診服務,大愛車可以達到「病人出不來,我們走過去」的效果
5.推廣預防疾病的健康講座,相輔相成。

目前有四個地區設有慈濟大愛醫療車:紐約、加州聖荷西、佛瑞斯諾及南愛滿地,足跡遍布最偏遠的貧苦社區;溫俊強接著報告各地人醫會的醫療講座及服務項目。

◎醫療書會 突破百人

葛濟捨及孫慈喜於2020年10月從美國返回臺灣,受邀參加臺灣北區人醫會讀書會,當日遇到讀書會的靈魂人物許心煦,以及新發意菩薩郭碧娥,雙雙答應支持、陪伴開啟「美國醫療品書會」。

自2021年1月7日起,每週四下午四點四十五分至六點二十分的品書會,研讀《靜思法髓妙蓮華》。一路走來,醫療品書會成員已突破百人大關。

營隊尾聲,學員們守著電腦等候上人慈愛開示,人醫醫病之外,醫心更重要,期許大家隨時盤點自己的生命價值有多少,為人間付出,付出無所求,這就是最紮實的功德。期待大家日日要發心立願,日日都要投入人群,成為別人的貴人,做到「人醫如活佛」,做人間聞聲救苦的活菩薩!

圖左 :同仁游栢熙被資深志工們包圍,耐心指導如何上傳照片。[攝影者:駱淑麗]
圖右 :總協之一郭美娟(右)帶著音控組及翻譯組步步為營。[攝影者:駱淑麗]

圖左 :醫療董事會成員及醫療志工在現場參加年會課程。[攝影者:駱淑麗]
圖右 :行政隊輔隨時隨地應對各種突發狀況。[攝影者:駱淑麗]

圖左 :隊輔聽課之餘,也在為學員提供各項服務。[攝影者:駱淑麗]
圖右 :音控組耐壓性超強,面對鏡頭還笑得出來。[攝影者:駱淑麗]

圖左 :志工犧牲中秋佳節,在現場準備年會的大小細節,獲贈月餅一盒補過中秋。[攝影者:駱淑麗]
圖右 :生活香積組陣容龐大,提供貼心服務。[攝影者:駱淑麗]
圖左 :出席年會的志工攝影留念。[攝影者:駱淑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