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精舍饅頭的幸福滋味

E-mail 列印
每天早上六點,花蓮靜思精舍齋堂的餐桌上,一定擺上一盤盤溫熱又好吃的饅頭。每吃上一口,心裡就會有一種「好幸福」的滋味!

這幸福的滋味,是來自一群饅頭團隊愛的付出……

◎最佳的爐主

「嗶!嗶!嗶!」

精舍大寮的二樓,蒸箱計時器發出了聲響,慈濟志工即「一鼓作氣」打開蒸箱門。「碰――」如爆破聲的瞬間,一大團白色的熱氣煙霧,快速從蒸箱內竄出、升騰;撲鼻的饅頭香味也隨之飄送出來。

一顆顆胖胖、熱騰騰的饅頭,連同蒸架放上推車推往待涼區。這些陸續出爐的各種口味饅頭,每一顆都讓人垂涎欲滴!

如何蒸出Q軟好吃又漂亮的饅頭?

當三個大蒸箱在蒸饅頭時,蒸騰的熱氣呼呼作響著;蒸箱前方的空間,七、八臺的蒸車放滿做好、待「醒」、待蒸的饅頭。

「精舍沒有控制溫度的發酵箱。冬天,得在蒸箱後面放一臺電風扇,讓熱空氣吹向發酵中的饅頭,來加速饅頭『醒過來』。」志工陳秋元說。

為了讓每一顆饅頭,都能被熱空氣吹得「剛剛好」,李勇德、陳秋元、陳天賜三位志工,一邊守著蒸箱,一邊不停周旋在「待醒」的饅頭之間。

「哪一臺車要在溫度高地方?哪一臺車要在溫度低的地方?」有多年蒸饅頭經驗的李勇德,他將推車隨時轉動方向,及調整饅頭上下位置;再用目測及手的觸感,來決定進爐時間。

「在蒸箱一百度高溫氣壓下,蒸好了饅頭,若沒有一氣呵成打開蒸箱門,一爐三百顆饅頭,瞬間就會萎縮變形了。」陳天賜說。

因此,用心蒸饅頭的李勇德、陳秋元、陳天賜三人,被大家封為最佳「爐主」。

◎師父發老麵

每次到了精舍師父約定做饅頭的日子,來自宜蘭和其他地區的志工,大家就歡喜齊聚在精舍。

做饅頭的三天前,德宛師父先發老麵;前一天,德椒師父再發中種麵。事前,德曉、德宛、德椒師父和其他常住眾,要準備好各種口味的饅頭材料。

而打一盆盆的中種麵時,因不同口味材料,德椒師父要清楚算出幾盆是全麥麵粉,幾盆是全白麵粉;哪一盆要打十八公斤麵粉,哪一盆是十五公斤的……

發老麵也有訣竅。德宛師父說:「老麵長時間發酵四十八到六十小時,對胃比較好,也提香味,發酵速度很慢。老麵水量少、酵母少,讓它長時間、常溫發酵。若夏天,香味濃度夠了,就要放冷藏,不然會變酸。」

有一天,是發老麵的日子。德宛師父將一包(二十二公斤)中筋麵粉倒入攪麵機,只放少少十一公克的酵母粉,再加水攪拌均勻後,放入大型塑膠箱壓緊……這樣重複做幾次,兩大箱的老麵就完成了。等待它慢慢發酵後,就可作為讓饅頭提香、Q彈,吃了不脹氣的「老麵種」。

◎幸福玩麵人

做饅頭的工作間,二、三十位志工戴著口罩、廚師帽和穿上圍裙忙碌著。每個人好像「玩麵」人,圍裙、手上,盡是白色麵粉……

在大型攪麵機旁邊,志工林順發、白金峰和游秀山,分別將秤好定量的麵粉、油、糖、鹽、水和老麵、中種麵,一一放入攪麵機混合攪拌。

對第幾團麵要放什麼材料,林順發都排好順序;並在每一團麵攪拌差不多時,先抓起一小塊麵團,用手撕扯著,來感覺麵團的軟硬和Q度。

「可以了!」林順發說。

白金峰即彎下腰,將攪麵機裡重達二十幾公斤的麵團,分切成兩大塊,就輕易拿起來了。三人又繼續下一個麵團的製作。

兩年前來精舍幫忙做壽桃,而愛上精舍饅頭的白金峰,為了每個月能來精舍做饅頭,原本做建築模板工程包商的他,不做老闆,改當「工人」。

「打零工比較自由,時間才不會被綁住。」白金峰微笑說。也因為做模板工作,鍛鍊出好體力,所以他就守在需要體力的攪麵機旁。

當麵團攪拌好之後,志工把它分切成兩公斤一團。從高雄來的志工林炳章站在壓麵機旁,專注、細心地將每塊麵團放入壓麵機重複壓十幾次後,就成了細緻又Q彈的麵皮。

「這樣才能把麵團的空氣壓掉,做出來的饅頭扎實,口感更綿密好吃。」林炳章笑起來:「精舍饅頭吃不膩,就是想要回來吃饅頭。」

◎揉入芹菜香

忙碌中,除了麵粉香味,還有一股芹菜香飄來。德椒師父端著一盆切好、拌好鹽和胡椒粉調味的芹菜,要給大家做芹菜饅頭。

「這是精舍菜園種的有機芹菜喔!冬天才有芹菜可以做芹菜饅頭。但蔬菜不能放冷凍,會變黑。今天做的芹菜饅頭不冰存,明天早上就先蒸來吃。」德椒師父笑瞇瞇說。

志工蔡素琴和郭游來春是「一對手」(合作默契十足的夥伴)。蔡素琴將一塊壓好的麵皮,用擀麵棍擀成長片狀後,兩人在麵皮中間撒上芹菜粒,再一起合作將麵皮內捲、揉成長條。在捲的過程中,要一面緊捏讓空氣擠出來,並搓揉成約一百二十公分緊實的長條狀後才分切。

除了做芹菜饅頭,還有堅果、龍眼乾、咖哩、牛蒡、芋頭、南杏、紫米……不同口味的饅頭,就在大家分工合作中捏揉整形出來。站在工作檯兩邊的志工黃志清、葉東壬、陳春桂和其他人,手握切麵刀快速地切著;一顆顆大小均勻、待發酵、待蒸的生饅頭就做好了。

◎山東饅頭的心意

每個月做饅頭的第二天早上,會特別做山東饅頭。山東饅頭是要供養證嚴上人,也是精舍師父們對上人的一片孝敬心。

山東饅頭以米饅頭為主。做饅頭的前兩天,德宛師父先煮好紫米、糙米和十穀米飯,「這些飯煮好後放涼冷凍,做饅頭前再退冰,這樣才能破壞米飯的組織和麵粉混合。糙米是志學大愛農場種的。」

做山東饅頭時,人人低頭彎腰,雙手拱著小麵團,像呵護嬰兒般,輕柔地搓著。不一會兒,一顆顆圓潤、頭微尖的可愛山東饅頭就成形了。

有一次,黃志清拿到一塊分割好的麵團,他手掂一掂,說:「太重了!」馬上要求「減重」。大家驚呼他的手彷彿就是秤子,準確無誤。

顧前顧後,適時端出各種備料,並交代接著要做什麼口味饅頭的德椒師父,他對做山東饅頭有獨到的心得:「山東饅頭一定要在第二次發酵前把饅頭塑形出來,才不會在做的當中,讓麵團第二次發酵,會不容易成功。」

「山東饅頭非常柔軟、Q彈好吃。我們希望做到每一顆供養上人,讓上人吃得很健康、很營養。」德椒師父語氣中,流露出對上人誠敬的心意:「長時間發酵的老麵對胃比較好。我自己的胃不很好,先用自己的身體做實驗,以恭敬的心來供養上人。」

雖是一顆微不足道的山東饅頭,卻看見靜思弟子對上人的那分師徒真情!

◎早餐的改變

十多年前,上人希望精舍早餐能簡單化,大家都來「薰法香」。隨著團隊研發成熟,有了好蒸箱,及饅頭的量也足夠上桌了,才漸漸將早餐改為以饅頭為主。

德椒師父回憶:「早期,輪執大寮的常住眾,每天早上三點就要起床,除了煮五樣菜,還要煮乾飯、稀飯。而那時是用大灶起火燒木柴,需花很多人力和時間來準備早餐。雖然後來改用蒸氣鍋煮菜,但隨著桌數增加,也是非常的『幸福』。」

「以前早餐只有三十桌,現在是五、六十桌起跳。以現在的桌數來算,若每天早上煮五樣菜和煮粥,每桌就有五個盤子、一個鍋子和公筷、湯匙等,就要花很多水來洗菜、洗餐具。早餐吃饅頭,也節省了很多水資源和清潔劑。」

德椒師父感恩道:「在慈濟做事做久了,也會有疲倦的時候,若入寶山空手而回,很可惜。來薰法香,聆聽上人的智慧法語,每一句話都讓人很受用。」

早餐簡單,除了省時、省水、省人力,也讓大家可以精進聞法,這是上人的睿智。

◎堅持的初發心

當上人提出要早餐簡單化的想法後,德曉師父和幾位師父為了圓上人的願,就去研究如何做饅頭。開始用直接法(當天發麵當天做)來發酵麵團,用機器切割饅頭,但做出來的饅頭不好看也不好吃。

「為何有時蒸出來的饅頭可以,有時又不行呢?」德曉師父每天絞盡腦汁,想著如何才能做出漂亮的饅頭。(那時不知是蒸箱的問題)

有一天,德曉師父在清潔壓麵機時,心裡一直在想:「我要如何做,下次才會更好?啊!」一個分神,忘了電源未關閉,德曉師父的左手姆指、食指和中指,跟著抹布捲進機器,當場血流如注。

經手術治療後的休養期間,德曉師父不顧手指傷口未癒,就急著請其他師父和志工來協助做饅頭。大家勸他休息,不要做饅頭了,但為了想完成上人的心願,他還是堅持做下去。

後來改為半手工,及用中種麵和老麵發酵法做饅頭。師父們很感恩傳授中種麵和老麵「真功夫」的志工許榮隆和李少邁。

有一年,某天。林順發和德宛師父在打麵團時,對打麵團很有經驗的林順發建議:「可用中種麵來試試做饅頭。」

「對喔!」德宛師父突然想起,臺北志工許榮隆曾來精舍教師父們用中種麵做鄉村麵包,在為阿富汗賑災義賣時,大受歡迎。「鄉村麵包吃起來很有Q度和嚼勁,我們來把『烤』變用『蒸』的。」試做之後,果然饅頭變好吃了。

之後,經營麵包店的高雄志工李少邁,向德宛師父分享「可以用老麵來做饅頭」的方法。經過精舍師父們研究試做之後,發現以中種麵和老麵做饅頭,出乎意料,除了提高饅頭香味,也讓饅頭更綿密、好吃又養生。

◎三人行之約

在精舍決定早餐改吃饅頭以後,宜蘭區志工就以「離花蓮較近」,歡喜承擔饅頭團隊的工作。這饅頭因緣,要從2009年說起――

這一年,住羅東、經營宜蘭餅的劉鐙徽去臺北看食品展覽。在展場中,他看見來參展麻糬的黃志清手上戴著上人法像的佛珠,遂驚喜「認法親」,兩人一見如故。

此後,住彰化的黃志清和葉東壬,每次要到花蓮慈大附中參加慈誠懿德會活動時,開車到了羅東,就會去劉鐙徽家喝茶敘舊、話慈濟,再轉搭火車到花蓮。

2010年,精舍主堂在興建。有次輪到宜蘭志工要回精舍大寮幫忙香積八天,因缺少男眾,劉鐙徽只好答應志工窗口的邀約。要來精舍做香積的前一星期,黃志清和葉東壬適巧又來羅東。

「下星期,我要到精舍大寮做香積,但只有我一位男眾。」劉鐙徽無奈表示。

「我們挺你,陪你去吧!」黃志清和葉東壬熱心說。

「真的?」劉鐙徽喜出望外:「可是要去八天呢!」

「沒問題!」

這三人行之約,讓精舍師父要做饅頭的心願,有了譜。

◎NG的饅頭

那天,三人如約到精舍大寮。第二天,大寮香積指導師父――德宿師父問劉鐙徽:「劉師兄,你家在做餅啊!你會做饅頭嗎?」

「做食品的怎不會做饅頭呢!太簡單了!」劉鐙徽自信滿滿地回答。

聽到劉鐙徽說「太簡單了」,德宿師父非常高興:「好,那我來準備一些材料,明後天你做饅頭給我們吃。」

當年,精舍大寮還未改建遷移,在空間不大的舊大寮地下室做饅頭,但蒸箱放一樓,需跑上跑下的。

「奇怪?怎麼會這樣呢?」劉鐙徽第一次在精舍做出來的饅頭,像洩了氣的皮球般塌陷,連著再做幾次也一樣。

「NG饅頭不敢上桌,怎麼辦?師父把它切一半,沾粉去炸,炸出來很像『擲筊』,我們稱它是『擲筊饅頭』。」黃志清回想和劉鐙徽初次做饅頭的經驗,忍不住哈哈笑起來。

劉鐙徽也笑起來:「我們就一直找問題、請教人。研究結果,才知舊蒸箱無法達到一百度,只能蒸飯、蒸粿,不適合蒸饅頭。」

經改良蒸箱後,還是會有小部分失敗。最後是承擔壽桃團隊的高雄方漢武(方師傅),發心捐一臺蒸饅頭的蒸箱,才順利做出漂亮的饅頭。

◎我吃定你了

當蒸箱進來,饅頭試做了一年,也越來越順之後, 欣逢一年一度的歲末祝福,上人行腳到羅東。在志工和上人溫馨座談時,劉鐙徽請示上人:「上人,我饅頭做得怎樣?好吃嗎?聽說臺北師兄要來跟我們搶去做。」

「饅頭很好吃。真的這樣嗎?我回去問問看。如果沒有,你就繼續做下去。」上人笑著幽默說:「我『吃』定你了。」

上人這句幽默話,讓劉鐙徽安心了。他很感恩宜蘭團隊有機會能耕耘這塊「饅頭福田」。

◎開心的同學會

饅頭團隊,除了劉鐙徽帶領的宜蘭志工十五、六人,和彰化的黃志清、葉東壬之外,還有來自臺北、臺中、臺南、高雄、臺東、花蓮等志工。大家都很珍惜這「做饅頭供養大眾」的好因緣。

被大家暱稱「饅頭三寶」的劉鐙徽、黃志清和葉東壬,他們不只出力,也出錢;蒸饅頭的第二臺蒸箱和攪麵機、蒸車,就是他們發心結緣的。(幾年前,周年慶做的壽桃數量太大了,方漢武再發心捐第三臺蒸箱。)

一路走來,黃志清很感恩:「做饅頭要感恩師父,師父的材料準備很齊全;宜蘭的師兄、師姊很護持,都隨傳隨到。所以師父通知什麼時候到,我們就來了。」

「早期,在地下室做饅頭只有十一、二人,現在人增多了。雖然大家都六、七十歲以上,也有八十幾歲的,但是大家來做志工很法喜。」宜蘭志工陳春桂說。

同是宜蘭的蔡素琴也開心道:「我們回來精舍做饅頭,好像在度假和充電。每次回去,就開始期待下個月了。」

花蓮志工顏素美覺得來精舍就像回家,感到很幸福。她說:「每次來做饅頭,曉師父幫大家準備茶水和好吃的點心。尤其他親手做的油飯和湯頭,最讓人懷念;還有炒麵、麵線,也非常好吃。」

善於廚藝、精於調味的德曉師父,有感團隊多年來的辛勞,常準備美味點心,不只暖志工的胃,也暖志工的心。

而多年來,陪伴饅頭團隊的德曉、德宛、德椒師父,看到大家做饅頭告一段落,休息喝茶水時,都聚在一起歡喜聊著,也感染到這分歡喜心。

德宛師父笑著說:「每個人都很期待來心靈故鄉做事。每次回精舍做饅頭,好像開同學會,大家一起話家常、聊慈濟事,非常溫馨又開心。」

◎做雙份來付出

2021年5月,臺灣新冠疫情嚴重時,饅頭團隊停止來精舍做饅頭。住宜蘭冬山鄉、七十幾歲的志工郭游來春,她的先生郭金順,也是饅頭團隊成員之一。沒想到這年五月間,郭金順確診新冠肺炎,一星期就往生了,郭游來春也被居家隔離十二天。

之前,夫妻倆常一起到花蓮慈濟醫院當醫療志工,也一起到精舍做饅頭。誰知無常來臨,連見先生最後一面都不可得,讓郭游來春非常悲痛。

因為疫情,精舍師父、志工們用視訊及電話關懷郭游來春;精舍寄給她防疫包、安心生活包;方漢武也寄本草飲、麵包、水果給她;離郭游來春家最近的蔡素琴,每天將自己種的青菜挑好、洗好放在她家門口,再電話通知:「我把菜掛在妳家門口了。」

「那時鄰居們怕我怕得要死,幸好我進慈濟,不然我不知該怎麼辧?很感恩有師父和師兄、師姊給我滿滿的愛,陪我走出傷痛。」郭游來春回想往事,不免又感傷起來:「因為先生走得太突然,我每天哭,什麼都不想做,也想放棄做饅頭了……」

2021年8月疫情減緩,饅頭團隊再回來精舍。做饅頭前,德曉師父打電話給郭游來春:「你不能放棄做饅頭啊!你要來做雙份(也做先生的份)。」

從此做「雙份」的郭游來春,把握當下,很精進、快樂去付出。她說:「饅頭做得很漂亮,大家都稱讚好吃,我就很高興、很有成就感。」

✽✽✽

曾有人問,精舍饅頭這麼好吃,有義賣嗎?

「精舍的饅頭,不是為了做饅頭而做饅頭,是因上人要常住眾和志工們把握因緣,來薰法香的啊!」幫忙後端饅頭打包冰存工作的德(耒童)師父笑著說。

這揉入精舍師父心意和志工情的饅頭,它養生,也養慧命!

圖左 :每天早上六點,花蓮靜思精舍齋堂的餐桌上,一定擺上一盤盤溫熱又好吃的饅頭。每吃上一口,心裏就會有一種「好幸福」的滋味!(攝影:德宛師父)[攝影者:王鳳娥]
圖右 :陳秋元用手觸摸,去感覺饅頭表面的溼度和發酵程度,來決定進爐時間。[攝影者:鄭啟聰]

圖左 :饅頭要出爐了。用心蒸饅頭的志工李勇德(右)、陳秋元(左)、陳天賜(中)三人,是最佳的「爐主」。[攝影者:鄭啟聰]
圖右 :穿著護腰的林順發,多年來守著攪麵機,對麵團攪拌很有心得和經驗,每次攪拌好的麵團,都是軟硬剛好又有Q度。[攝影者:鄭啟聰]

圖左 :來自高雄的林炳章,專注、細心地將每塊麵團放入壓麵機重複壓十幾次,把麵團的空氣壓掉後,就成了細緻又Q彈的麵皮。[攝影者:鄭啟聰]
圖右 :蔡素琴(左一)和郭游來春(左二)是「一對手」(合作默契十足的夥伴)。兩人在做芹菜饅頭的麵皮中間撒上芹菜粒,一起合作將麵皮內捲、揉成長條狀後才分切。[攝影者:王鳳娥]

圖左 :做山東饅頭時,人人低頭彎腰,雙手拱著小麵團,像呵護嬰兒般,輕柔地搓出圓潤、頭微尖的可愛山東饅頭。[攝影者:王鳳娥]
圖右 :被大家暱稱「饅頭三寶」的劉鐙徽(中)、黃志清(右)和葉東壬(左),他們護持精舍,出錢出力,並陪伴饅頭團隊,做出好吃、養生,也養慧命的饅頭。[攝影者:鄭啟聰]
圖左 :黃志清(左)、葉東壬(右一)手握切麵刀,將揉入材料,搓成長條狀的麵團,切成一顆顆大小均勻的生饅頭。[攝影者:鄭啟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