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新加坡 新加坡首次英文培訓課 跨越宗教和語言同精進

新加坡首次英文培訓課 跨越宗教和語言同精進

E-mail 列印
慈濟新加坡分會歷年來每月舉辦一次英文共修活動,隨著菩薩大招生深入社區,福田日漸擴大,參與共修的志工越來越多。因此,慈濟新加坡分會決定于10月16日舉辦第一次的英文培訓活動,讓不諳中文的志工,不再只是通過翻譯,而是直接瞭解慈濟的精神。

培訓課程中,志工分享和深入淺出介紹慈濟的影帶等,讓許多第一次參與培訓的學員,收穫滿滿。[攝影者:蔡長盛]
擁有五百萬人口的新加坡是一個以英語為主要媒介語的國家。雖然人口中百分之七十是華人,但是由於處於中西方的交匯處,來自全球各地的外籍人士在新加坡和諧共處。

慈濟新加坡分會歷年來每月舉辦一次英文共修活動,隨著菩薩大招生深入社區,福田日漸擴大,參與共修的志工越來越多。因此,慈濟新加坡分會決定于10月16日舉辦第一次的英 文培訓活動,讓不諳中文的志工,不再只是通過翻譯,而是直接瞭解慈濟的精神。

八十五位學員當中,要數回教徒的妮莎(Badrun Nisa Sheriff)最為特出了。在四個小時的課程中,只見妮莎拿著小本子不斷地做筆錄,記下慈濟的辭彙和活 動。已經是六個孩子媽媽的妮莎,其實腳部剛動完手術,本應在家好好休息,但為了想更瞭解慈濟的精神理念,說什麼她也要全程參與課程。跨越宗教的藩籬,佛教和回教向上向善的 教義,並無差別。

妮莎表示,雖然自己是回教徒,但是她覺得慈濟所做的一切志業,都和她的宗教教義不謀而合,而且真正實踐到生活當中,讓她覺得不能錯過這樣的一個志工培訓課程。

「有些人知道,他們有讀過這樣的道理,但不見得有在實踐。在這裏,我看到你們每一個人都很友善,就像一家人,我在這裏感覺很好。」妮莎也期待,下次能和丈夫一同來參加培訓 課程,以及加入慈濟的大愛行列。

來自印度的雷文(Revanth)是一名印度教徒,他說自己比較不熱衷於宗教活動。目前在新加坡國立大學裏專研生物醫藥研究的他,覺得行有餘力,也必須參與慈善活動,而且 希望趕快穿上慈濟制服,投入慈善,回饋社會。

「我真的很感動,我希望在未來能更活躍於活動,包括捐血活動、環保等等,而且我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穿上制服成為志工。」

活動協調李明慧(慈慧)師姊表示,在新加坡分會,共修和培訓一般都以中文為主,不諳中文的志工能夠接觸慈濟的機會比較少。她發現很多非中文源流的志工,因為無法更進一步瞭 解慈濟理念,參加一兩次活動後很容易就流失了。

「我們藉這個機會,讓更多人瞭解慈濟。英文源流的,比如外籍人士、印度人、馬來人,或者新加坡完全不懂中文的一些華人也有機會接觸慈濟。」明慧師姊很欣慰獲得學員的正面回 饋,讓她有繼續舉辦更多英文培訓課程,接引人間菩薩的動力。

四個小時的培訓課程中,有慈濟儀規、志工分享和深入淺出介紹慈濟的影帶,讓許多第一次參與培訓的學員,收穫滿滿。學員對於志工活動的提問,也獲得分會執行長劉濟雨師兄以自 身經驗分享與回應。

邱恩妮從慈濟社區健康檢查活動中,認識慈濟這個團體,主動上慈濟的英文網站瞭解,發現新加坡靜思堂就在住家附近,只有四個巴士站的距離。她二話不說,馬上加入志工活動,從 中秋月餅製作,到每週兩次到靜思堂做環保分類,她直說因緣殊勝。

「剛才的志工分享都很棒,因為我覺得那是真正的志工精神。人們當志工不只是為了自己而已,而是為了服務大眾。」邱恩妮雖然患有眼疾而提早退休,但是這一切無礙她一股助人為 善的熱忱。

英文培訓的一小步,也許就是慈濟志業的一大步。英文培訓課程雖然是第一次舉辦,但是輕鬆活潑的團康帶動,以及溫馨的小組學習,讓學員們在愉悅的氣氛中,法喜滿滿走入慈濟的 大家庭,成為推動社會清流的新生力軍。 .

圖左 : 妮莎(左)腳部剛動完手術,但為了想更瞭解慈濟的精神理念,全程參與課程。[攝影者:蔡長盛]
圖右 : 在小組交流中,來自印度的雷文(右)表示自己行有餘力,必須參與慈善活動,而且希望趕快穿上慈濟制服,投入慈善,回饋社會。[攝影者:蔡長盛]
圖 : 邱恩妮從慈濟社區健檢活動中認識慈濟,發現分會靜思堂就在住家附近,馬上加入志工活動。圖為志工在教導恩妮如何打正確的毘盧印。[攝影者:蔡長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