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印尼 安寧療護培訓 人生一大功課

安寧療護培訓 人生一大功課

E-mail 列印
2022年5月至7月,印尼慈濟醫院舉辦一系列的「安寧療護培訓」。7月8日來到最後一場的培訓,共有五十三人參與,今天培訓主要課題是「如何處理癌症病患的傷口以及淋巴水腫的各種療護」。

◎學習新知識 利己 也利人

進入第一堂課,安寧病患的癌症傷口處理,由講師伊蕾娜博士(DR. dr. Irena Sakura Rini Sp.BP-RE (K), MARS)為大家分享。伊蕾娜博士說:「在治療慢性病傷口當中,我們必須先喜歡這樣的工作,因為遇到這樣的病患需要更大的耐心。我們不只是專注在如何治愈,而且也需要處理傷口,讓傷口不要有異味,不要再流血或者瘙癢。」

在這次培訓,伊蕾娜博士也說明處理傷口需要用到的設備,也教導學員如何接近身上有慢性病傷口的病患。

志工廖美蘭(明迪)從第一場的「安寧療護培訓」參加到現在,她表示自己學到許多新知識,「今天伊蕾娜博士的課程真的很棒,從如何照護病患的傷口到如何接近病患。」

除了給與知識,與會者也有實際操作的機會,廖美蘭分享:「如果我們害怕的話,就不要去掀開大的傷口,先從處理小傷口開始,我們也學到用各種紗布,處理各種傷口。」

對於廖美蘭而言,參與「安寧療護培訓」是一個十分特別的經驗,她除了自己受益,也可以幫助慢性病病患,「想要幫助慢性病病人,幫助他們接受病情並且再次振作。而且我也可以分享給其他志工,鼓勵大家來當醫療志工。」

◎兩個月全勤學習不間斷

另外,當格朗志工陳恆傑也是從來不缺席每一場培訓,「我想在安寧療護的挑戰是非常重大的,所以在培訓當中接收到的知識,對未來我們在安寧療護中服務,非常有用。」

陳恆傑也非常感恩可以學到各種知識,從與病人或家屬溝通,安寧療護管理,以及較技術性的知識,比如如何處理傷口等等。「即使未來我們不會去處理醫院病人的傷口,但是這對我們而言也是很有用的知識。」

緊接著,由護理師麗亞(Ria Andjarwati SKp. ETN)與大家分享「人工造口(stoma)」與「淋巴水腫」相關知識。「人工造口」指的是當人們因某種原因,無法正常使用肛門排便時,就必須以人工手術的方式,由另一個出口來排泄,排泄出口就由原本的肛門改放在腹部上。

另外,「淋巴水腫」是指因淋巴的回流變慢或受阻,而使身體組織淤積過多的淋巴液而產生腫脹。在這次機會,課程當中也邀約學員實際裝置便袋,如何使用壓力繃帶來幫助淋巴水腫的病人。

◎兩個月培訓 畫下完美句點

於印尼慈濟醫院化療科服務的護理師提亞拉(Tiara Setia Ningrum)認為實際操作可以增加大家的知識,「基本的知識,我作為護理師都知道了,只是在培訓當中,教我們一些安寧療護相關知識,未來我服務的病人也會偏向安寧病人。」

提亞拉希望未來慈濟醫院開啟安寧療護服務之後,護理師與志工可以配合一同陪伴病人,「所以我才會知道化療之後,我需要做些什麼,如果未來安寧療護服務已經開啟了,不管是護理師還是志工,都可以按照培訓中獲得的知識,好好地配合。」

安寧療護培訓負責人周美齡十分感恩,五月至七月份這一系列的培訓,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都能順利完成。

「大家終於可以學習,如何做一位安寧療護的護理師,因為我認為安寧療護是一門很複雜的功課。」周美齡表示,如果志工也了解了,那也是對自己本身很有用的知識,畢竟不管是本身或者家人都要面對人生最後的時刻,所以這也是給大家的一個功課。

圖左 :共有五十三位學員,參與慈濟醫院舉辦的「安寧療護培訓」當中的最後一場培訓。[攝影者:Arimami Suryo A.]
圖右 :講師伊蕾娜博士(DR. dr. Irena Sakura Rini Sp.BP-RE (K), MARS)正在說明傷口的痊愈過程。[攝影者:Arimami Suryo A.]

圖左 :志工廖美蘭(明迪)從第一場的「安寧療護培訓」參加到現在,她表示自己學到許多新知識。[攝影者:Arimami Suryo A.]
圖右 :培訓當中,學員也學習如何處理各種傷口。[攝影者:Arimami Suryo A.]

圖左 :當格朗志工陳恆傑(中)也是從來不缺席每一場培訓,他認為參與「安寧療護培訓」是一個特別的驚艷。[攝影者:Arimami Suryo A.]
圖右 :護理師麗亞(Ria Andjarwati SKp. ETN)教大家如何使用壓力繃帶。[攝影者:Arimami Suryo A.]
圖左 :周美齡醫師正在說明「壓力繃帶」的使用方式。[攝影者:Arimami Suryo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