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演繹幕後 點線面串聯慈濟法髓

演繹幕後 點線面串聯慈濟法髓

E-mail 列印
《靜思法髓妙蓮華》演繹是結合藝術、人文、音樂,呈現不同宗教、種族、語言的菩薩足跡,將經藏以戲曲及手語展現出來,讓它成為一部可傳承的經典劇作。繼2021年第一版的《靜思法髓妙蓮華》演繹之後,雖然面對嚴峻 的疫情,團隊在演繹總企畫呂秀英(法號:慈悅)的帶領下,依舊持續在線上或實體,進行企劃討論及彩排。

◎慈濟法髓 驗證經文 

今年(2022年)第二版的《靜思法髓妙蓮華》演繹,邀請到「優人神鼓」與「唐美雲歌仔戲團」合組的「優美團」參與演繹。演繹團隊原預計將初步演繹內容,於五月底在花蓮靜思堂呈現給上人指導,依上人指示修正後,將要在七月吉祥月於高雄正式演繹五場。無奈疫情來攪局,一切計畫順延。

6月19日起,疫情趨緩,優美團專業藝術表演團隊約八十位,於新北市雙和靜思堂二樓國議廳展開一連串排練。呂慈悅表示,這次唐團和優團合作演出,分別已經排練好各自負責的段落,從這天起,從〈開經偈〉開啟〈佛陀的故事〉,接著《無量義經》到《法華會上》,全部有十一段曲目兩團要一起排練。

當〈德行品〉歌詞響起「法身大士慈悲菩薩,其心禪寂常在三昧」舞臺上呈現證嚴上人當年在小木屋苦修的情景,接著演繹慈濟功德會成立,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四大志業的緣起,五十六年來,上人帶領著慈濟人行菩薩道,到今天慈濟人足跡遍布全世界一百二十八個國家的點滴故事,就是「慈濟法髓」,也就是慈濟人行經的過程,驗證著經文的真實意。

在排練現場,專業藝術表演人員的每個動作細節,都經過導演團隊的精雕細琢。導演團隊包括慈濟志工呂慈悅、「優人神鼓」創辦人劉若瑀及「唐美雲歌仔戲團」團長唐美雲,三位導演中,慈悅著重於慈濟法髓精神要呈現到位,優人劉若瑀老師將法髓以她豐富的舞臺經驗,用肢體及音樂藝術呈現;唐美雲老師則是以傳統戲劇的表現呈現法髓,各自發揮專長,合作彩排。過程中難免有不同的看法,不過彼此尊重,溝通協調,目標相同,為達到上人所期許的,為佛教留下一部「可以流傳久遠的經典劇作」一起努力。

◎臺上一分鐘 臺下十年功

導演組從去年開始,雖然一而再,再而三的開會討論劇情呈現內容,在彩排時為求盡善盡美,也是一改再改。來自劇團的四位年輕劇務人員,都是劇務專長者,各司己職。每次彩排,必定全員到齊,在彩排中隨時掌控並記錄每個拍點的音樂、動作、走位、臺詞、舞台甚至服裝、道具等細節。

其中負責寫腳本的莊士鋐,在彩排現場朗讀口白和螢幕上的文字,並隨時記錄調整腳本。士鋐曾經寫過大愛臺《高僧傳》的劇本,他表示過去的經驗,資料收集後,腳本很快可以定案,但這次承擔《靜思法髓妙蓮華》演繹腳本,至今每個曲目都改了不下二十回。配合導演,只要一改,牽一髮動全身,音樂、動作、走位、臺詞、舞台甚至服裝、道具等細節都必須跟著調整,一改再改,大家全力配合。

有別於去年,這次演繹有好幾項非常吸睛的道具,其中有栩栩如生的大象和大老鼠。大老鼠在〈德行品〉當中出現,故事呈現上人早年關懷照顧戶時,走進昏暗破舊的屋子裡,看到癱瘓在床上的案家,老鼠正肆無忌憚地啃食他的雙腳,讓上人非常震驚與不捨,發現貧與病就像是雙胞胎,如果沒錢就醫,就會拖垮全家,讓上人決心展開義診,進而後續籌辦蓋醫院。演員穿上大老鼠道具裝,演出肆無忌憚的大老鼠,加上背景道具燈光,真實呈現當時的情境。

在劇中雖然只有出現短短幾秒鐘,但是劇務人員非常用心地設計,請藝術家張忘老師花數十天製作道具。道具在彩排時讓演繹人員測試穿戴使用,務求讓觀眾對於法髓有更深刻的印象。

除了演繹人員演出、音樂、燈光、道具之外,還有舞臺效果非常重要的背後大螢幕的呈現,呼應每一則法髓故事的意境。慈悅師姊邀請到知名劇場影像設計師王奕盛老師當綱舞臺動畫設計,彩排過程,王老師也來到現場瞭解整個演劇呈現的狀況。

大螢幕法髓故事呈現的幕後,還有幾位北一區真善美志工承擔法髓組。在疫情嚴峻的五、六月期間,由慈悅師姊主導無數次的線上討論,說明每一句歌詞背後的每一則故事內容,然後讓志工針對每一則故事,在海量的圖庫中找出最精準、最具代表性的照片或影片,依曲目的每一句歌詞拍點整理資料,交給動畫製作的王老師創作。在雙和聯絡處每一次的彩排,法髓組的真善美志工也不曾缺席,不僅隨時提供劇組需要的圖影,同時圖文影記錄劇組彩排的過程。

圓滿劇團彩排,還有一群幕後默默耕耘的志工。今年初起,戲團演繹人員不定時在雙和聯絡處進行演繹彩排,當區的志工們隨時為大家提供豐盛好吃的素食餐與精美的點心水果,讓辛勞的團員們,隨時都能有豐沛的精神與體能,接續後續的彩排。

◎劇團結合法海演繹 震撼人心

這次唐團全部重新設計戲服,不求戲劇性的誇張,但求平實穩重地呈現法髓,7月9日起兩天,劇團穿上戲服彩排,法海區演繹的志工也有五十二位種子參與。

法海區的演繹種子,是來自全省各區活動組窗口,他們身負重任,未來回到社區帶動經藏演繹。劇團演員和法海區的志工們,原先都是分頭練習,這天大家相見歡,合體搭配並調整。演繹的呈現愈來愈成形,愈完整。

法海區志工王宣方分享說,平常練習完全沒看到劇團,是沒有演劇畫面,更沒有意境。今天和劇團搭配,原來法海伸出手,劇團演繹人員是在同一個畫面裡,他們也是用不同的肢體呈現,整個意境就出來了,好像真的置身在法華裡面。這次彩排結合劇團、結合優人的鼓聲鑼聲,震撼人心的頻率,一瞬間振奮起精神,因為就是讓人觸動、感動。

體會到原來儘管或只有三分鐘,背後大家的辛苦,其實是團隊絞盡腦汁而來,即使是瞬間的一個動作,有可能是團隊已經想了二十幾種不同的動作,最後總結出的精華。整個演繹團隊,是由每個小團隊,透過不同的點線面去串聯出,一個讓大家很感動、很攝心的成果。

10日下午六點左右,彩排謝幕曲〈慈濟小行星〉。慈濟小行星是臺灣第一顆以宗教團體命名的小行星,希望無私奉獻的精神能恆久傳遞,於天上、人間相互輝耀。〈慈濟小行星〉是一首新譜的曲子,呼應整個《靜思法髓妙蓮華》演繹內容,兩千五百年前佛陀傳承下來的法華精神,在兩千五百年後,慈濟法髓真實實踐,為整場演繹畫下圓滿的句點。

全體演繹人員在聆聽曲子之後,彩排謝幕,在〈慈濟小行星〉歌曲聲中,結束將近一個月的密集彩排,接下來將在七月底,在花蓮靜思堂上場,恭候上人驗收成果。

圖左 :彩排時導演團隊呂慈悅(中)、唐美雲(右)、劉若瑀(左),後排四位劇團年輕劇務人員隨時掌控音樂、動作、臺詞、燈光等狀況。[攝影者:游濬紘]
圖右 :為能完整如實呈現法髓,在排演過程當中,呂慈悅會隨時與劇務團隊年輕劇務人員討論,瞭解實際狀況,並隨時修改腳本。[攝影者:林家如]

圖左 :劉若瑀(左)老師以豐富的舞臺經驗用肢體及音樂呈現法髓,彩排時她與黃誌群老師(右)討論,如何才能展現文殊菩薩的智慧。[攝影者:游濬紘]
圖右 :7月9日五十二位演繹種在雙和聯絡處參加彩排,他們是來自全省各區活動組窗口,身負重任,回到社區要後帶動經藏演繹。[攝影者:蔡麗瑜]

圖左 :第一次合專業劇團合併,演繹種子隨著劇團演繹內容,用心做筆記,必須瞭解演繹每個細節和拍點,才知道如何搭配演繹。[攝影者:林家如]
圖右 :唐團特別重新設計製作的戲服,終於在雙和彩排時亮相。〈佛陀的一生〉段落中,悉達多太子誕生,皇宮裡出現歡喜景象。[攝影者:林家如]

圖左 :雖然出現在場上只有短短幾秒鐘,劇團委託藝術家張忘老師精心製作的大老鼠道具終於登場亮相,製作手工精緻,栩栩如生。[攝影者:林家如]
圖右 :《靜思法髓妙蓮華》經藏演繹,劇團和法海區種子在雙和靜思堂進行在臺北最後一次的彩排,種子團隊搭配演繹大地園丁。[攝影者:林家如]
圖左 :每逢彩排期間,新北市雙和聯絡處生活組志工們,為大家準備各式各類的水果與茶水,為辛苦的劇團成員,隨時補充體力。[攝影者:林家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