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專業表演藝術 演繹加分

專業表演藝術 演繹加分

E-mail 列印
2022年新版《靜思法髓妙蓮華》,「優人神鼓」與「唐美雲歌仔戲團」合體成為「優美團」,優人劉若瑀老師及唐團唐美雲老師以及演繹總導演慈濟志工呂秀英(慈悅)分享合作心路歷程。

◎優美一家 相互成就

原 本預訂將於今年(2022) 7月底,即農曆吉祥月起,在高雄左營小巨蛋正式揭開全臺首場《靜思法髓妙蓮華》演繹活動的序幕。雖然疫情來攪局,打亂了的預定行程,但是演繹編導及排練工作,從去年起不斷藉由會議與網路視訊交換意見,籌劃彼此分工的方向與合作原則,然後各自展開排練。

鑒於去年共同參與演繹的合作經驗,志工呂慈悅再度邀請「優人神鼓」創辦人劉若瑀老師和「唐美雲歌仔戲團」團長唐美雲老師參與演繹,合作編排新版的《靜思法髓妙蓮華》。

由呂慈悅、劉若瑀與唐美雲三人所組成的導演組,也在排練過程當中,就《妙法蓮華經》與《無量義經》經文意涵,搭配慈濟的真實故事呈現方式,以及角色走位,現場音樂、燈光意境的表達,透過集思廣益取得共識。在彩排過程中,團隊成員猶如一家人般共處,為新團隊取名為「優美團」。

◎一團和氣 圓滿成就

團隊以專注靜定修行與鼓聲律動風格的「優人神鼓」,去年首度參與《靜思法髓妙蓮華》演繹,主要承擔〈佛在靈山〉、〈六瑞相〉與〈藥草喻〉等段落。創辦人劉若瑀老師分享,雖然其間與其他團隊合作共同呈現,但每個演繹段落再細分成許多小段落,所以保有各自的風格,舞臺上比較類似各演各的。如同一家人的合作模式,卻是今年兩個參與演繹團隊的共識。

由於一年多來的合作經驗,加上在確定繼續參與演繹之後,志工呂慈悅、唐美雲與劉若瑀所組成的「導演組」,以及「法繹組」等專業工作團隊,大家一起投入,事前多次會議溝通與協調,對於佛法與慈濟事能夠更深入的了解,彼此充分認知自己的工作目標。劉若瑀表示,對於故事的脈絡能夠完整呈現,團員融入故事意願更高,也更能呈現慈濟一路走來,四大志業、八大法印的足跡,更貼切法華的精神理念。

受到疫情影響,「優人神鼓」原本今年安排的五十多場公演被迫取消,劉若瑀對這一次合作則有另外一番體悟。公演場次減少,團員的生活些許受到影響,但是藉由參與演繹也有助於安定團員的身心。劉老師強調:「之前就像是在幫別人做一件事,這一次則是在完成自己的事。尤其彩排都在雙和聯絡處,場地與道具相對比較熟悉,志工無微不至的照顧,讓大家在生活上無後顧之憂,加上與唐美雲老師與慈悅師姊的合作,雖然每個人的個性差異,但是互動過程中,相互理解與體諒,反而能夠產生互補的作用,整體力量更能發揮。」

導演三人組已經非常「麻吉」,彼此都能了解對方所要傳達的意思,也能開誠佈公提出各種不同意見。以「優人神鼓」過去的表演形式而言,劉老師坦言參與這次的演繹,相對輕鬆多了。雖然這一次是由兩團共同合作,實質上則是以一個團的形式呈現。劉老師就以〈德行品〉為例,因為去年係由他團承擔,演繹的角色也與之前不同,但是藉由編導演的串聯,不同表演形式的結合,所呈現的效果,就能夠讓觀眾的印象更加深切。

劉老師另以演繹〈六瑞相〉為例,佛陀講述《無量義經》之後入定,眉間放白毫相光,遍照十方法界。此時大地六種震動,雨花隨風旋轉而下。去年演繹時,靈鷲山上眾弟子安祥席地而坐,呈現出靜逸的場景。今年經由團隊集思,優人團員各自以不同節奏,雙手高舉在原地迴轉,呈現出地動雨花的畫面。「由於慈悅師姊深入慈濟法髓,加上多年經驗累積,經常突發奇想,讓演繹能夠更完美呈現出其中之蘊含。」劉老師對慈濟也有更深入的認識。

◎行善行孝 專注恆持

唐美雲的媽媽年初生病,住進臺北慈濟醫院接受治療,受到醫護人員的全心照護,自然法則之不可逆轉,醫師告知媽媽的病,乃是身體正常的老化現象。住院期間,媽媽的心一直很安定,也很清楚唐美雲老師目前正在進行的工作,病榻中一再交待女兒要聽師父的話,用心做好每一件事,不僅要做一位好女兒,更要成為上人的好弟子。面對媽媽的往生,談起母女之間的種種過往,難以抑制內心的悲戚,淚水依舊不斷落下。她因而期許自己:「要用心做好每件事情,更要善用色身,投入利益人群的事,才是善盡孝順父母的職責。」

一向行事低調的唐老師,由衷感恩團隊的善解與包容,因為照顧與陪伴媽媽,以及之後處理媽媽後事的過程,難免會影響排練的進行。再加上受到疫情波及,影響排練的進行。不過團隊不斷經由視訊會議交換意見,後續也各自先在不同場地進行演練,不僅逐漸趕上進度,也在現場看到實際的成果,她相信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尤其是慈悅師姊從去年就開始積極規劃,每當有一項發想,往往不論任何時間,就會立即發送訊息給大家。去年的演繹內容,比較傾向各自片段的呈現,所以每一個團隊都專注埋首在自己的部分,屬於表演的性質居多。唐美雲說明今年的演繹內容,慈悅師姊即早進行總體規劃,透過充分溝通,讓團隊能夠清楚自己的方向,也更加深入經典的法要與慈濟的法脈宗門,讓演繹內容不再是片段的呈現,而是更加流暢,她也希望讓觀眾能夠更深入慈濟的法髓。

人生萬般苦,然而上人一再告誡弟子,只要懂得轉念即能離苦得樂。唐美雲就以演繹當中,五毛錢的力量,志工擺攤賣水煎包募集榮董,一位師姊以每天清晨以清掃華江橋的所得,捐助花蓮慈院建院善款,這些真人實事的故事為例分享,團員們也同樣感動不已。因此就在劇團中,她鼓勵團員投竹筒,募集大家的愛心,讓每一個人的善念落實在生活中。她說:「從畫面中看到,每一個人能夠長久專注堅持於一件事,就是禪定的展現。佛陀一生故事中,悉達多王子出城看見生老病死,感嘆老病的無奈,以及死亡的無可避免,所以出家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而修行更是一件需要恆持的道路。」

◎專業演出 堅持到底

呂慈悅分享,去年參與演繹的四大劇團,皆是國內著名的專業藝術表演團體,由於彼此不熟悉,加上部分團體對慈濟的認識有限,加上都有各自的規劃,因此慈悅以尊重的態度陪伴,以致最後大家仍有些許隔閡與焦慮,也無法在演繹中融入慈濟的法髓,而讓她常常有力不從心的缺憾。經過一年多來的共事,從陌生到熟悉,不再區分各別,進而形同一個大團隊,再透過不斷的視訊溝通,排練過程就能迅速互補。「團隊的年輕導演們,對於一再更改調整呈現方式,並未產生任何怨言,反而更能了解調整就是為了更完美的呈現。」

縝密的分工方式,「導演組」除有穩定的力量外,「法髓組」、「道具組」、「音樂組」各以不同專業的角度投入,產生互補的作用,激盪出更好的呈現效果。「團隊的目標與方向清楚,演繹方式雖然一再調整,但是現場一團和氣,大家雖然很忙,但是不再焦慮。」呂慈悅就以〈佛陀的一生〉段落為例,一塊布就能呈現出生、老、病、死的意境,甚至還能表現出恆河流動,與無量恆河沙的景象,類似這些畫面,非一般志工所能達到的效果,非得借重專業表演團隊的襄助不可。

如何讓觀眾深入法髓,慈悅強調透過說故事的方式,就能讓人印象深刻,甚至產生共鳴。但是往往短短的兩、三分鐘,需要許多畫面搭配音樂呈現,因此這也是一項高難度的挑戰,所以也要讓演繹團隊深入其中,才能如實呈現。過去數十年來慈濟的經藏演繹,都是慈悅一個人在承擔編導,到今年成為導演三人組團隊的合作。她從唐美雲老師待人溫和的氣質,專業藝術工作者的和氣,劉若瑀老師觀察的細膩及敏感度,都是自己學習的典範。難掩心中的感恩,慈悅說出自己的心得:「大家相處愉快,透過團隊共同成就,個人的壓力就變小了。」

經者道也,上人期許弟子將慈濟法髓融入法華的精神之中。悉達多太子離開皇宮,前後將近十一年,參訪苦修幾乎看似一事無成,但是就是因為能夠堅持到底,最後才能成道帶領弟子走上修行之路,但是修行道途仍是危機四伏困難重重。「同樣在慈濟這一條路上,縱使遭遇任何困難,我們能夠不堅持走下去嗎?」慈悅以此自我期許。

經藏演繹從籌畫、彩排到正式呈現,經過無數個時日,加上團隊發揮合作的精神,漫長的過程就是一項修行的實踐,考驗著每一個人的毅力與耐力。專業藝術表演團隊的參與,也在實踐自我的修行方式。

圖左 :自從年初開始,志工呂慈悅(右)即不斷透過視訊方式分享法繹,也在線上或是與大家見面交換意見。[攝影者:陳何嬌]
圖右 :在雙和聯絡處進行彩排時,導演組、法髓組工作團隊,與動畫專業人員進行研商,演繹畫面完美融合。[攝影者:林家如]

圖左 :悉達多太子走出皇宮,見到生老病死苦,藝術表演團隊以肢體動作呈現,導演三人組則提出修正意見。[攝影者:羅景譽]
圖右 :導演組縝密的分工模式,大家各自以不同專業的角度投入,進而產生互補的作用,激盪出更完美的呈現效果。[攝影者:游濬紘]

圖左 :劉若瑀老師強調,這一次演繹就像是在完成自己的事。團隊合作產生互補的作用,整體力量更能發揮。[攝影者:林家如]
圖右 :唐美雲老師的媽媽在四月初往生,但是隨時謹記病榻中,媽媽一再交待她,要做上人的好弟子。[攝影者:羅景譽]

圖左 :修行道中困難重重,慈濟路上縱使遭遇任何困難,我們能夠不堅持走下去嗎?慈悅一再以此自我期許。[攝影者:林家如]
圖右 :真實呈現慈濟故事,慈悅與唐美雲老師就《靜思法髓妙法華》之中角色走位,音樂與燈光等取得共識。[攝影者:林家如]
圖左 :彩排過程中,呂慈悅對於慈濟法髓的呈現方式,親自示範傳達戲劇張力。[攝影者:林家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