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精雕細琢 讓法髓演繹精準到位

精雕細琢 讓法髓演繹精準到位

E-mail 列印
腳本就是故事,也是一齣戲劇的靈魂,扮演著整部戲劇能否成功的重要角色。由「優人神鼓」及「唐美雲歌仔戲團」結合的優美團,將聯手與慈濟法華演繹種子,共同演繹《靜思法髓妙法華》經藏,「唐美雲歌仔戲團」的莊士鋐 老師,則負責腳本的撰寫,他自喻這是一趟偉大而刺激的旅程,猶如在海上航行般,有時風和日麗,但有時又會遇上狂風暴雨。

◎劉姥姥進大觀園 處處是驚奇

2022年的《靜思法髓妙法華》經藏演繹,預計12月10日、11日在高雄巨蛋安排五場的演繹,也將在7月31日於花蓮靜思堂進行演繹,恭請證嚴上人驗收。這次演繹很特別,有「優人神鼓」的劉若瑀老師、「唐美雲歌仔戲團」的唐美雲老師及慈濟志工呂秀英(慈悅)三人,組成陣容堅強的導演組。慈悅在規劃中,將經文與慈濟五十六年來的法髓,巧妙的串聯,讓大家看到經文的內容,也能體悟到慈濟的法髓,兩者結合既豐富又有層次。

去年(2021年),慈濟五十五周年演繹,算是一點零版本,2021年年底,開始啟動了二點零版本的計畫,莊士鋐這時才加入,他對《靜思法髓妙法華》的內容是完全陌生的,莊士鋐說:「我覺得我有一點像劉姥姥入大觀園,處處都是陌生,但也處處都是驚奇。」他開始與團隊夥伴跟著導演組的老師們,一路往前進。莊士鋐曾好奇問過慈悅師姊,去年(2021年)的一點零版本,並沒有腳本組這個職務,為什麼來到二點零版,要特別找一個人來負責,慈悅師姊回覆的理由很簡單,就是為了記錄與傳承。

莊士鋐開始將原有的一點零版腳本,重新做了歸類整理,從第一個單元〈爐香讚〉,一直到第十一個單元,也就是最後的〈文殊答〉,一一的修正,跟大家討論到進入演員排練,看到三位導演跟演員們,真的都是全力以赴的精益求精,每個單元的修改都不下二十次,十一個單元加加總總已超過兩百次以上的版本,這歷程可說是相當的磨人。

修改的過程中,莊士鋐時常覺得好像有一點白做工的感覺,因為花很多時間整理出來的內容,三位導演常常是不夠滿意,就把它全部推翻,他就必須要再修改出新的版本,這過程並不容易,因為腳本涉及了演繹的內容、經文,還涉及到了音樂、舞臺、道具、服裝等等,所以只要腳本異動,舞臺上的螢幕畫面、演員動作,甚至道具、音樂……都會有影響,也需要在腳本上鉅細靡遺的做紀錄,還有會牽扯到很多幕後工作人員,整理的資料就要簡明扼要的列舉,讓做音樂的、做道具的、做服裝的、做影像的……都可以很清楚,這就是腳本比較繁雜之處。

◎二點零版本 深入慈濟法髓

過去,莊士鋐主要是寫電視劇的腳本,如《高僧傳》系列。但《靜思法髓妙法華》經藏演繹的腳本,跟寫《高僧傳》的劇本不太一樣。《高僧傳》劇本前期作業需要蒐集資料、開編審會議、確定大綱,然後開始執筆按照每一幕原先設定好的內容去撰寫,之後,再讓編審會議確認有沒有符合討論的大綱內容,如果有偏離或不足,只要微調即可。

但《靜思法髓妙法華》經藏演繹的腳本,是需與三位導演先做討論,導演只要發現內容還可以更好,他們真的完全沒有任何的戀棧,毫不留情的就整個推翻了。團隊中的每一個人也都會耐著性子,沉住氣得全力配合,目的就是希望這次的經藏演繹能夠更好,讓莊士鋐深感兩種腳本的撰寫是完全不同。

莊士鋐提起剛加入時,一直聽到慈悅師姊講法髓、法髓、法髓……他很好奇法髓這個名詞,它到底是代表什麼?他真的完全弄不清楚是甚麼意思?直到開了好幾次會議,跟著劇團彩排好幾次後,莊士鋐終於開竅了,他說:「哇!我知道了,原來法髓就是慈濟的四大志業、八大法印,也就是慈濟這五十多年來,所走過的點點滴滴,這個就叫做法髓。」一通百通順利多了,提到法髓大家都知道了,法髓的影像,是怎麼樣啦!法髓故事的內容,是怎麼樣啦!要如何來演繹法髓啊!所有面向就如此地串連在一起,他自覺在這過程中,自己是最大的受益者。

而經文的部分,因為之前曾經寫過《高僧傳》的〈智者大師〉,所以對於《法華經》就有一點點的瞭解,但是這次將經文配上音樂,加上慈濟的法髓,再加上演員的演繹,讓整部內容更加的立體而生動,不再只是平面的白紙黑字,他覺得這又是一番另外的收穫。

十年前,慈悅師姊主導一場非常成功的《法譬如水》經藏演繹,莊士鋐的內心對她非常的肯定,他相信慈悅師姊不只經驗豐富,對慈濟法髓的瞭解,絕對勝過於所有的人,所以只要慈悅師姊說,哪個地方演的不是很到位,沒有將法髓的精神呈現出來,大家都是絕對尊重的去做修正。

◎團隊陣容堅強 各司其職

「優人神鼓」及「唐美雲歌仔戲團」兩團的年輕演員,加起來超過六十位,分別由唐團的楊世丞老師及優人的賴奕杉老師負責行政協調,如何跟這群年輕人溝通,楊世丞就覺得這是最困難的。因為大家都有情緒,加上年輕人的反應都很直接,會認為不是昨天排演過,今天又要調整?又要重排?對演員或者是製作群都會覺得,怎麼今天的音樂跟昨天又不同了?每個星期彩排都不斷的修改腳本,所有的人都再問:「你們到底要哪一個版本?」楊世丞就需展現耐心,慢慢的跟團員溝通,因為他知道慈悅師姊是希望能更精準,既然方向目標一致,他很有信心能克服困難。

楊世丞的舞臺設計作品《子虛賦》,曾在2017年入圍「世界劇場設計展」新銳設計師組,他的作品並多次獲選國際學生設計獎。這次他與團隊中的沈致成,一起承擔協調舞臺的設計以及製作,真正能發揮他的專才。已受證慈濟慈誠的楊世丞說:「我培訓受證也才兩年,雖然錄製高僧傳很多年,但對慈濟五十多年的歷史了解並不多,尤其是法髓部分,但我是上人的弟子,我也希望能幫忙做些事情。」

「優人神鼓」的賴奕杉負責所有的音樂跟旁白,「唐美雲歌仔戲團」的楊世丞負責所有的道具跟舞臺,這樣的分工讓楊世丞要記住每個道具的上下場,以及每一個大型道具是誰要負責放上來,或者誰要推下去,或者是由團員推上來,還是由演員推上來,還是由技術人員推上來,這些細則他都要逐一記錄好,到了花蓮,基本上只有一個星期的時間,所有的物品都要到位,團隊中的每位成員都是非常專業,所以相信很快就可以上手了。

楊世丞回首這一年來,導演組跟劇團群組越加越多,一直都在進行慈濟法髓的討論,包括去年五、六月,疫情很嚴重,根本無法舉辦實體會議,但每一個星期的線上會議,包括導演、企劃、腳本、音樂及舞臺設計老師等團隊,都被慈悅師姊強迫要參與會議,其實就是在共同尋找正確的路,因為沒有人做過《靜思法髓妙法華》經藏演繹,慈悅師姊的壓力很大,團隊面對她,壓力也很大,但眾人心中都很明白,要把一部經典呈現在世人的眼前,是何等的不容易啊!一直到了7月的彩排進入尾聲,大家的心裡是愈來愈明白,愈來愈有信心,終於可以讓團隊共同努力的作品,精彩的呈現出來。

圖左 :莊士鋐老師在每次的彩排,總要把腳本修改的喬段核對清楚,才能提供給各相關人員。[攝影者:蔡麗瑜]
圖右 :彩排時,莊士鋐現場需順著演繹流程,朗讀口白和螢幕上字,掌控排演步驟,並隨時調整腳本。[攝影者:游濬紘]

圖左 :楊世丞(右)與慈悅師姊(左)討論舞臺展現的整體效果。[攝影者:蔡麗瑜]
圖右 :慈悅師姊(左)正在與飾演上人的曹雅嵐(右)溝通,如何將父親突然離世的哀傷無奈展現在肢體動作上。[攝影者:蔡麗瑜]

圖左 :楊世丞(中)正與優美團團員討論演出細節的修改部分。[攝影者:林家如]
圖右 :負責舞臺協調的楊世丞,與相關團隊正做討論。[攝影者:林家如]

圖左 :優美團來到花蓮,開始進行彩排,腳本也做了微修,莊世鋐老師(左)跟著彩排節奏,再複頌一次修正旁白。[攝影者:林家如]
圖右 :十多位工程人員於7月25日進駐,開始進行舞臺的地屏施工,裝設LED地屏的。[攝影者:白崑廷]
圖左 :經大家的努力,27日早上螢幕及地屏進行最後的測試階段。[攝影者:林家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