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2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經藏演繹 地標為法

E-mail 列印
「最主要我們要用很恭敬的心,貼得很整齊來供養上人,用這樣的呈現表達對上人的尊重,就是用這樣的心態,來貼這些地標。」來自高雄的慈濟志工孫瑞澤,分享這次與團隊特地從高、屏地區前來貼地標的心情。

無形無影 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僅造成全球社會、經濟、交通……種種影響與隔閡,更阻礙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與交流,往日再稀鬆平常的日常活動及行動,突然變得困難重重,無奈被迫取消或延宕,不再是習以為常的垂手可及、輕而易舉;因此,一群慈濟志工與基金會同仁更為珍惜,迎接這一場得來不易的盛會,人人小心翼翼將手上各式各樣貼紙,如規如矩點落在各自歸處。

◎經藏演繹合和修行

「經者,道也;道者,路也。」佛教經典指引人們將佛法落實於生活中,慈濟人除了恪守身體力行外,更藉由品書會及音樂手語演繹,身、手共念,舉手投足皆妙法等方便法門,接引大眾透過日常、輕鬆平易方式接觸佛法、引起共鳴,繼而深入經藏,深刻體解佛陀本懷,看見自身心地風光,法入心、行。

經藏演繹不只是表演,更不只是展現形象之美,而是展現團隊合和互協,忘私我、合大眾的修行,近年來慈濟在各社區歲末祝福亦不斷推動入經藏演繹,以彰顯佛法並行以人間菩薩大招生。而繼2011年《慈悲三昧水懺》大型經藏演繹後,去年(2021年)值慈濟五十五周年之際,慈濟更展開《靜思法髓妙蓮華》四百餘人於花蓮靜思堂演繹。

為延續《靜思法髓妙蓮華》經藏演繹精神與影響,原擬於今年七月自高雄巨蛋揭開演繹序幕,無奈時疫加劇影響原定規劃,演繹被迫延至年底進行,同時也造成於正式演繹之前,全體表演藝術團體「優人神鼓」及「唐美雲歌仔戲團」等和一百多位種子志工,先行在花蓮靜思堂完整演繹,並恭請證嚴上人先行驗收的場次,從研訂五月間,延移至7月31日進行。

◎善用專才地標定位

7月22日,在花蓮靜思堂講經堂內,蓮花座椅已被清空,多了看臺搭設與為舞臺架起的框架,相較於平日莊嚴殿堂空曠不少。這一天,來自雲嘉南、高屏地區慈濟志工及慈濟基金會志業體同仁,共同為一個目標聚集於此,大家希望為即將於月底進行的演繹盡一分心力。

有一位頭髮花白,微駝身影不停在這偌大空間走動、探看,慈濟志工孫瑞澤為聚合在花蓮靜思堂裡,或站或蹲或跪卻同樣聚精會神的一群人,或指導或解說或親身示範。

承擔高雄活動幹事的孫瑞澤善用本身設計專才,又有強有力的美工團隊合作無間,令他在地標設計、規劃得心應手,自2011年《慈悲三昧水懺》演繹,孫瑞澤便開始承接「貼地標」工作,可算是老手,負責這次演繹貼地標窗口。

「做過水懺以後,就一直在想,演繹有好幾幕,怎麼讓演繹的人看了就會懂,能夠一看就知道,那他在走位的時候,就比較方便。」孫瑞澤有了經驗之後,總是為演繹者思索著如何設計出簡單易懂的圖形,讓他們能夠一目了然。「整個場地這麼大,他們要找地標有時候是真的有點困難。」他就將圖形具象化,並經過一次次改良、修正,並強化尺寸,讓地標完美流暢、無懈可擊。

今年演繹人數只有百餘位,較去年四百多位少很多,孫瑞澤認為雖然比較簡化,卻空隙大,在空處一眼望去,地標圖形清晰可見,無可遁形,更是要用心貼整齊。須臾間,講經堂地面,從淨白一片幻化出各種角度、不同顏色與樣式的線條,還有不同顏色標註不同數字及各式圖形的大小不一圓點,像極了一幅菩薩網絡,是不同膚色、種族及宗教的人間菩薩們循規蹈矩腳步,為人間撒播愛與善的足跡。

「一般到文具店買的貼紙要貼在地毯是貼不住的,我們現在是用3M強力貼紙,再去印刷再去裁,它的牢固性非常好。」指著地上點點地標,孫瑞澤說明,地標分為定位點、移動點及幕次點,各種貼紙代表不同幕次、組別、定位、走位……「有十幾幕,「八」是第八功德、「問」是彌勒問,「開」是開經偈……」

除了是貼地標工作人員,更是演繹人員的他,有更深體會。孫瑞澤表示,自身進入其中,更能了解演繹人員的需要,比較能做到符合大家的需求。「也因為參加演繹才發現,佛法是可以真正去實踐的。」在演繹幕次中,他深刻體悟「在《法華經》裡,印證慈濟正在做的;發現佛法,和現在上人要我們做的事是結合的,佛法它是可以實現的,不是只在那邊看而已。」

◎從心之年克服困難

曾是屏東地區布展組成員的慈濟志工張永墻,這次應孫瑞澤邀約一起加入地標組。「今天是第一次,比較不熟,有困難一點;第一次,就要師兄說,這邊貼什麼,就拿什麼,這樣就他們說什麼,我們就做什麼。」在社區承擔環保工作,為志業忙不過來的他,泛起笑意表示,為下次年底高雄場《靜思法髓妙蓮華》經藏演繹,他仍會到場貼地標,對心心念念環保工作,張永墻靦腆說著:「我就盡量跑,收不完,就先請師兄、師姊跑。」

「因為年紀已經七十幾了, C組都不用跪。」繼十餘年前《慈悲三昧水懺》演繹,他這次也參與演繹,並分享演繹心得:「這個演繹蠻不錯的,因為上人的法真的很棒。進來慈濟就是做,對的事,做就對。」

同樣來自屏東的慈濟志工陳瑞進承擔此次演繹屏東地區貼地標窗口,在社區活動都參與其中,貼地標對他而言並不陌生,卻是第一次有機會為這麼盛大演繹場次貼地標。「這是難得的機會,像十多年前,我也有參加經藏演繹,可是沒有機會貼地標。」

「七十二歲了,有機會做,是我們的福氣,喜歡做這有意義的事情。」陳瑞進表示,貼地標真的很累,尤其在高雄靜思堂場地很大,貼地標全身痠痛,但他卻以一句,做得很高興,呵呵分享。

做為屏東地區窗口,陳瑞進感到這工作確實不簡單,尤其是大家各有事業,要招集所有人出席,全員到齊是一困難。然而,他更想鼓勵團隊成員,有這機會很難得,大家就盡量奉獻時間出來。「好難得,十幾年才有這個機會,一定要把握。」

◎年輕新血 體會法華

隨著時間過去,講經堂內悄悄匯聚更多男女老少,一起加入貼地標行列。來自北區企劃團隊與演繹種子,為明日起兩天彩排提早到來,把握付出機會,為貼地標工作也盡己一分心力。

「我們是種子,不只要熟悉自己的位置,還要去帶別人,我們要很清楚、了解每個人的站位……」加入經藏演繹企劃團隊已經一年多,身穿白衫的黃怡嘉,在一片藍衣身影中已格外顯眼,而年輕、高挑身形更是引人注目。「這個豆豆圖畫得很清楚,很用心,都有分顏色、畫角度,不同曲目有不同記號,我們就按照這個圖去熟悉我們的地標,像A白、D藍、D白,我們就照這個站位。」以手中的圖紙對應地上地標點,她詳細說明不同地標各自代表的意思。

也是慈濟鼓隊與慈優成員,從小參加慈濟兒童班、慈少……一直浸潤在慈濟的黃怡嘉,亦是受證慈濟委員。在鼓隊演繹〈靜思勤行頌〉,又從讀書會中深刻體認《法華經》,她歡喜分享,將經典運用在日常生活中。「以往她常常以煩惱障礙自己,品《法華經》之後,黃怡嘉對『斷煩惱』這件事,有了改變。她嘗試著當別人聲色不好時,或是在職場遇到不開心事情,就換一個念想。「就是一念之間,改變一下思考方式,就會豁然開朗,也不會因自己的煩惱而情緒很不好。」

來自雲林,也是白色上衣的年輕身影,在虎尾科大學校任職的陳柏亘感恩表示,因為雲林地區多為長者,願意讓年輕人學習機會,而成就他成為社區手語窗口,也成為演繹企劃團隊一員,至今也有一年多。

學生時代加入慈濟青年聯誼會,他在年紀輕輕二十四歲時便已受證慈誠,一直留到慈濟不退轉。說起因緣,陳柏亘分享,一開始是為了想要找到自信。以往總是很害羞的他,看班上慈青同學,在臺上非常有自信,又在宣傳慈青社活動,便想著也學學看。「這樣的社團非常願意包容,給我們機會,那就是愈來愈有自信,自然而然就覺得這個環境是和善的,就想要再一探究竟。」

而在慈濟,他不只累加自信,更深一層發現,在助人當下,是讓人印象深刻,會感動的。「那時候,可能看其他同學都在玩,自己沒去玩會覺得有點可惜,但是靜下心來再回想,會發現助人這件事情還是比較有印象的。」種種感受,促使陳柏亘於學業完成之後便培訓受證。

在企劃團隊中,他學習如何思考法髓的深度、演員的互動和畫面的廣度,而不是只想動作,只想舞臺。而在演繹過程,陳柏亘認為自身學習、演繹都是順利、無礙的,然而教學過程卻是最感困難。「因為每一個人聽得懂的語言不同,年輕人可能聽得懂一定的頻率,但對長者又要用不同的方式。」卻也因此,他覺得學到最多的,應該就是溝通。

今天第一次貼地標,陳柏亘表示,這是靠非常專業的團隊,自己也很想學習。從中,他也觀察到每個團隊有不同角度的貼法,都有不同方式。「我是配合角色就是聽,就是聽指令並不斷確認這樣做對嗎?」在這樣工作中,陳柏亘也學到去觀察,他認為,配合角色就是做好觀察的角色。

◎在地志工 充分配合

今年未參與演繹的花蓮慈濟志工也把握機會,加入演繹前置作業工作人員,除了協助貼地標,為成就經藏演繹,他們與志業體同仁更盡地主之誼、行地利之便,先行於7月18日起,從清空靜思堂講經堂內蓮花椅,並進行清潔消毒,將原排定18、19兩日搬移工作流程,竟在大家協力發揮螞蟻雄兵力量下,半天內就將椅子悉數移挪至智慧外迴廊。

接著,在7月19日,由同仁協助寮房防疫清消工作;7月20日大家為靜思堂搭架舞臺工程先行鋪設地毯保護木質地板及7月20、21日,進行靜思堂及全球寮房兩地寮房內務整理工作等。

「去年我們是入經藏,同時因為是在地,就很有福報也有貼地標;那今年我們是純粹來協助貼地標。」花蓮慈濟志工陳俐芬與團隊拿著捲尺與弧形水管丈量並貼著線條。蹲身摸著不同地標貼紙,她讚歎起地標團隊:「感覺到這個地標團隊很棒,每一年都一直在進步,比往年更細緻。」

看著地上一張張各有特色與不同意義的貼紙,陳俐芬不禁又指點著它們分享:「像這個,以前都不會有外面這些線出來,現在把這個米字做出來,讓我們貼的時候就可以沿著這些線貼。」如此一來,就如座標,無論直線、橫線或斜線都有所依據,就能貼齊,品質更好。即便是來協助貼地標,她認為一樣可以感受到,也學習到透過每一次經驗累積,就能一直進步,也能實務學習如何丈量、看圖……

「去年參加經藏演繹,我們花蓮區種子也都來幫忙貼地標。大家接到訊息,今天種子可以來幫忙貼地標,大家都很踴躍來參加。」和同行團隊一樣配合北區志工,花蓮慈濟志工周雅琴雖然也已有為經藏演繹活動貼地標經驗,仍用心聽、小心貼。她也歡喜表示,「儘管未參與演繹,能來協助貼地標,能來做、有參與就是能成就一件事情,就很好、很開心。」

「這都是要很專業,我們就是配合。」周雅琴深感貼地標不是一人可以完成,是要大家一起互相合作,有人畫線,有人貼點,各自只要聽從分工窗口的分配執行工作就對了。

而在慈濟醫院人文室服務的李念慈,也是去年參與演繹的團隊,今天下班後隨即前來加入貼地標行列。第一次貼地標,她抱著學習心態而來。李念慈想要多參與,她認為能來體驗前置作業很殊勝。

為弘揚佛陀教法,傳達法華精神,慈濟人發揮團隊力量,成就一場莊嚴殊勝的經藏演繹,無論臺上臺下、幕前幕後,大家不分你我攜手協力,朝共同目標盡一分心力。

圖左 :孫瑞澤認為「也因為參加演繹才發現,佛法是可以真正去實踐的。」[攝影者:柏傳琦]
圖右 :「七十二歲了,有機會做,是我們的福氣,喜歡做這有意義的事情。」陳瑞進(右一)表示,貼地標真的很累,但他卻以一句,做得很高興分享。[攝影者:柏傳琦]

圖左 :在大家協力發揮螞蟻雄兵力量下,半天內就將講經堂內蓮花椅子悉數移挪至智慧外迴廊。[攝影者:廖文聰]
圖右 :前置作業進行靜思堂及全球寮房兩地寮房內務整理工作。[攝影者:吳亞馨]

圖左 :先行鋪設地毯保護木質地板。[攝影者:吳亞馨]
圖右 :米字的貼紙,貼的時候可以沿著線貼,就如座標,無論直線、橫線或斜線都有所依據,就能貼齊,品質更好。[攝影者:李志成]

圖左 :張永墻(左)靦腆說著:「上人的法真的很棒。進來慈濟就是做,對的事,做就對。」[攝影者:蔡麗瑜]
圖右 :陳俐芬認為協助貼地標一樣可以學習到透過每一次經驗累積,就能一直進步。[攝影者:柏傳琦]
圖左 :黃怡嘉歡喜分享,將經典運用在日常生活中,當別人聲色不好時,或是在職場遇到不開心事情,就換一個念想。[攝影者:柏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