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20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健康調理營 遇見大自然美好

健康調理營 遇見大自然美好

E-mail 列印
「來到花蓮共學,同來找尋一個很天然的方法,讓自己身心都平衡。這三天兩夜,大家覺得如何呢?」淨饍食養創辦人洪友仕醫師問起來自臺灣高雄、桃園及雙北的學員,在透過「2022年淨饍食養健康調理營」,浸潤於花東 縱谷大自然清淨與美好之間的心感受;在人人的「幸福」聲中,此昇華之旅將告圓滿。

2022年8月6日至8日,「淨饍食養」跨越臺灣護國神山中央山脈,一行人拖著簡單行囊相偕來到臺灣後花園,享受花蓮這一片充滿青山綠水與陽光。遠離喧囂與繁華,慈濟科技大學靜僻清雅校園間綠草如茵、林密枝茂,各自展露獨有魅力,歡迎這一群貴客一起見證大自然美好。

◎創設因緣

「還沒認識淨饍食養的民眾,如果願意好好去認識大自然的陽光、空氣與水,可以發現它能讓我們身體有不同感受,還可以與家人朋友得到更好的昇華;我相信淨饍食養是一個正確的選擇。」洪友仕希望藉由淨饍食養,讓人人獲得更優質又健康的養生之法。

說起茹素因緣,他細細回味在醫學院就讀時,參加慈濟大專青年聯誼會,當時證嚴上人呼籲「心素食儀」,洪友仕便響應一起茹素並邀約醫學院同學一起吃素。「當時不知道優質蛋白質是什麼?吃進大量澱粉,缺乏優質蛋白質。」

具有中西醫學養的洪友仕,曾受證嚴上人鼓勵,以其專業並善用科學引證,推廣素食健康飲食,而又得以接觸到德國「自然治癒療法」,因緣合和他遂將此養生食療系統引進臺灣推廣。洪友仕如數家珍,細說這段「推素」歷程。猶記得在2019年的一個營隊,營隊中的實業家卻認為,吃素是女生做的事,更質疑著男生怎麼會吃素?此時,他意識到一個恰如其分的名稱,竟是如此重要。

如何命名,可以將上人的理念又有醫學背景原理結合,且能連結古字意涵,這想法在他腦中盤旋;「膳」與「饍」都是精心料理,古書云「食之為善」,善念可以共振,就連食物都可以受影響,感受以善為美,美化身體的組織與細胞,便決定採用這食之為善的「饍」,又友善農耕之清淨食材為之「淨」,乾淨、心的純淨。如同淨饍食就是一個很純淨的生活型態,幾經推敲「淨饍食」因應而生。「飲食只是生活型態的一個元素,饍食養很完整,有調食、調養、調身與調心。」

依據德國「自然治癒療法」原理,洪友仕連結科學家概念,設計為期二十八天調食歷程。第一週養成是為讓學員認識食材,認識中醫五行原理,如何尋找在地食材,摸索期。第二週,學員才進入完整系統,透過全球管理學家公認的完整二十一天習慣養成基準,以讓學員得以在完整二十一天養成好習慣。

◎期許展望

「感恩郭又銘國際長的邀請,才有這個因緣跟慈濟科技大學合作。」洪友仕說起與慈濟科技大學合作因緣,來自關注淨饍食養粉絲頁一年多的郭又銘誠意邀請。此行,「淨饍食養」團隊除了與學校簽約揭牌外,更藉由學理與實作並行的三天兩夜共學之旅,為在花蓮推廣「養生食療」跨出一大步。

「三天兩夜當中,都來自於上人的這句話,八分飽兩分助人好。」洪友仕憶起當時在德國體驗「自然治癒療法」時的經驗:「我餓到到護理站向護理師要香蕉吃,說我快暈倒,要放棄你們的療程了。」而就在極其飢餓狀態中,他竟然腦海中泛起這句上人慈悲利他精神的「八分飽兩分助人好。」

當護士給的「救命」蜂蜜沾到舌頭上,洪友仕感覺一股能量串流,從腦部到腳底串流到身體每個細胞,這令他好感動。他感恩父母,從未讓他體驗什麼是飢餓;洪友仕不禁也思忖著「八分飽兩分助人好」意義?;他也意識到欲望,當無食物可吃,食物影像竟全浮現腦中,不知不覺中誘惑現前。洪友仕感恩,正是如此因緣,「淨饍食養」得以成就,大家也才能共聚在此。

洪友仕希望藉由教育殿堂,未來朝向科學教育及學術研究兩方前進,和校方共同成就淨饍食養研究中心,以科學教育與科學理論,讓更多醫師參與並透過醫學會方式,再和國際醫學會生活型態結合,期望也能在臺灣成立生活型態醫學會。「大家共同來推動,讓更多世人找到健康的方法。」

又該如何擴及到社區?他表示,目前參與的學員身體變好後,都很樂於與人分享,甚至從自身轉好的氣色、身形改變,不必說旁人也會問;還有意外收穫,就是有人夫妻關係變得更加密切,婆媳之間也變得更加和諧,他們都能成為社區推動者。有人受益,研究端也做科學研究論證,就能將之結合再往前推進,如此有人受益、有人做研究,大家一起推廣,事半功倍。

◎溫習體驗

三天兩夜營隊,讓所有學員親身浸潤在選用友善農耕無毒無農害、順應節氣的在地食材並結合漢方本草與漢醫養生概念,大家並有機會共同展現創意與協力合作精神,做出精心料理輔以健康攝取方式,人人獲取營養餐點。大家共同在營隊中,藉由「心生活型態」學習系統,從調食、調養、調身、調心運用「藥食同源」及「上醫治未病」等觀念與體現,以達身心靈調和。

在營隊三天團體生活中,人人溫習淨饍心生活,從產地到餐桌再到健康。學員們落實淨饍五行養生法及淨饍食儀,選用友善農耕的在地當季食材、五行飲食,運用八分心感受分格餐盤並日行一善。

除此之外,營隊更安排相關課程,帶學員一起進入科普,深刻認識大豆與語言的力量與神奇,透過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成大附屬醫院天主教若瑟醫院加護病房主任游群翔、臺北泰安醫院腎臟內科主任廖健富及大林慈濟醫院家醫部職業科主任張宏偉給與大家個別了解身體概況及健康保養建議,同時結合洪友仕示範指導的和敬膜絡導引及藥草球學習、體驗與製作,並邀請專家提供大家身體禪在青山綠水間感受大自然與身體和諧氛圍、身體律動及心靈舒放。

◎境中感受

「我現在的心情是感恩的、感動的。」在營隊即將圓滿之時,來自桃園的游子漩說起遇見「淨饍食養」的美麗經驗及看見「健康」的過程。一年前的際遇,改變她茹素近三十年的想法,也為大自然力量如此強大而大開眼界。自去年(2021年)5月至今,包括自身與家人約計超過三百人體驗過淨饍食二十八天,都從大家身體的改變得到見證。

去年參加「淨饍食二十八天」,短短二十多天期間,游子漩原本三百多的膽固醇指數便恢復正常。「上人告訴我們自利利他,茹素真的是靈方妙藥,這麼好的方法、對的方法就要分享。」她歡喜表示,只要吃對食物,心就清淨。如今她已找到方法,走向健康之路。

來自高雄的郭淑娟,無論斷食或瀉腹清腸,五、六年來四處尋求減重方法。加入淨饍食不到一年,她已漸見輕盈,已減去十五公斤。郭淑娟更明白除了吃也要動,要與天地合一,利用大自然與身體調節;這次營隊的環境與氛圍,更令她有深刻體會。而來自臺北板橋的楊淑芳,經過淨饍食心生活四週調養,改變生活形態,三酸甘油酯及血管硬化指數,都恢復正常。這次活動,她感覺身心很輕鬆,更了解生活形態要改善,飲食習慣一定要調整,身心靈就會很健康。

「淨饍食非常棒,結合醫療、科學的詮釋及體驗,讓大家對素食有新認知,從科學和醫學角度去真正了解素食對身體的健康。」松山游美雲分享對淨饍食的看法。在這三天學習體驗中,無論是用餐或做菜她認為都是課程。「老師在講臺講,我們在討論時,已經開始在review自己所吸收的、學習到的感受和認知。」透過大家一起討論過程中,大家得以在學習面向更寬、更廣。

而分組烹飪時段,令游美雲深深感受每一食材都有不同面相、不同功能,就如生活當中不要局限自我,人人都有多功能及多角色扮演。「而做菜的人也各有不同想法,大家合作要一起調身也是調心,就是「六和敬」,就如我們這組織叫『琉和敬』……」

「六和敬」,「琉和敬」透過三天淨饍食養健康調理,人人在團隊運作當中,深刻體驗到六和敬、琉和敬,身心就如琉璃光一樣清澈單純。大家在後花園花蓮體認大自然力量,感受淨、靜、敬與境的美好,在短暫充電之後,大家更加堅定為落實「敬天愛地」行動,善盡自己一分心力。

圖左 :洪友仕希望藉由淨饍食養,讓人人獲得更優質又健康的養生之法。[攝影者:李志成]
圖右 :廖健富醫師(左)透過諮詢與大家個別了解身體概況及健康保養建議。[攝影者:李志成]

圖左 :學員學習製作內有十二種中藥的藥草球。[攝影者:李志成]
圖右 :分組烹飪時段,游美雲(左二)體悟到大家合作要一起完成一道菜是調身也是調心,就是「六和敬」。[攝影者:李志成]

圖左 :和敬膜絡導引體驗課程,學員學習以膜絡板互刮對方的經脈。[攝影者:李志成]
圖右 :一年前的際遇,改變游子漩(右一)茹素近三十年的想法,也為大自然力量如此強大而大開眼界。[攝影者:李志成]

圖左 :學員在慈科大營養教室精心料理製作的五行飲食餐盤分享。[攝影者:蔡翠容]
圖右 :2022年8月6日至8日,「2022年淨饍食養健康調理營」於
慈濟科技大學舉辦。[攝影者:李志成]

圖左 :人人從臺前的展示溫習淨饍心生活,從產地到餐桌再到淨饍五行養生法及淨饍食儀,選用友善農耕的在地當季食材、運用八分心感受分格餐盤並日行一善。[攝影者:李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