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30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用心防疫覺有情 轉識成智愛如常

用心防疫覺有情 轉識成智愛如常

E-mail 列印
近二年疫情險峻,醫療人員及社區民眾身心健康遭遇空前挑戰。任職於臺北慈濟失智服務中心主任李嘉富醫師深感,「原本貧病交加的苦難人,面對疫情,處境更是雪上加霜。」因不捨眾生受苦難,北區人醫團隊提起守護生命守 護愛的使命,結合專業走入社區提供協助、關懷苦難。

◎疫情之下 人醫專業關懷

2022年TIMA國際慈濟人醫年會,9月10日「人醫紀實(一)課程」順序,新加坡、菲律賓、加拿大,最後由北區慈濟人醫會醫師李嘉富分享「用心防疫覺有情──轉識成智愛如常」。

北區人醫團隊包括醫師,藥師,護理師還有行政志工。當醫院量能不足時,人醫團隊主動補位支援防疫、疫苗注射、居家照護。關懷團隊平均每天有四至五位人醫志工前往矽谷防疫旅館二樓,親自電話關懷,直到7月初撤回臺北慈院,繼續關懷至7月底。

面對每位居隔民眾的無助、恐慌和害怕,都有滿滿的心疼與不捨,在互動中人醫會提供溫暖的關懷,與正確的面對疫情該有的醫療資訊。這期間,趙有誠院長、副院長徐榮源等人,多次親臨現場溫馨關懷人醫志工團隊。

人醫會張敏如支援防疫旅館期間,聽到民眾表示官方每天都有不同的方案決策,但相同的是志工熟悉又溫暖的關心與打氣。身為護理師,比別人更有機會接近苦難人,比別人更有機會成為苦難人的貴人,非常感恩自己是慈濟人醫會的一員,三個月來收穫最多的自己。

◎心創課程 預防失智照護

國際失智協會2021全球失智症報告,估計全球有四千一百萬失智者尚未被診斷出來。「失智診斷需求海嘯」以及失智確診後的照護的識能不足,引發家庭失調問題不容忽視。

北區人醫以環保志工為師,與臺北慈院合和互協,結合醫療專業,參考國際FINGER study架構,研發多元介入方案而開發「環保心創生命力」課程,把環保站當作最好的日照中心,舉辦高齡友善活動,提共長者免費健康檢查。結合健康促進觀念,讓環保志工創新利他,改善長者的衰弱,進而接引更多菩薩。

所謂「心創生命力課程」即是四大模組──樂活動健康模組、記憶保養模組、靜觀感恩好習慣模組、身心靈環保模組。透過肌力強化運動以及認知促進延緩失能、失智;將正念減壓結合日常生活中;統整個人一生中的寶貴經驗,藉此發揮長者所長;定期給予醫牙藥護等,並且與社區志工互相支援補位。

◎用心規劃 愛如常做好事

身心靈環保模組是課程的特色之一,李嘉富醫師以羅恆源師兄為例,分享羅恆源多年陪伴關懷環保志工的經驗,他將〈十八姑娘一朵花〉、〈四季紅〉等曲調填上歌詞,創作〈環保志工真可愛〉、〈香積菩薩之歌〉等多首好聽有意義的曲目,讓學員唱得開心又能淨化心靈。

「心中有法歡喜多,口中有德福報多,耳根清淨祥和多,目中有人助緣多。福從做中得歡喜,慧從善解得自在。一句好話傳千里,一件好事做得來,做好事大家來喔!」這首〈心創力〉由主演高僧傳的吳安琪老師指導動作,林玉燕師姊組合歌詞,學員們都朗朗上口。

從李嘉富醫師分享簡報,令人看見一張張手繪的插圖畫得生動細膩,這是社區阿嬤參加心創力課程,雖然不識字,但為了能記住歌詞,特別請孩子幫忙將歌詞以圖畫記下來讓她背誦,非常有心且用心。

課程執行一段時間後進行數據統計發現,疫情當下,環保志工的腳步並未停歇。環保志工天天做環保好處很多,增進認知功能、減少疼痛、穩定血壓,還能調節自律神經。

若每週至少二至三次,環保利他內化為日常生活,更可顯著減輕憂鬱程度。環保志工清淨源頭,如常力行的智慧生活,正是轉識成智,預防延緩失能失智的靈方妙藥。

「環保心創生命力」課程發想來自環保老菩薩利他的生活實踐。除了身體與記憶功能外,心的力量更為重要。透過慈悲利他,身體力行付出無求,心存感恩而發揮人生價值。「環保心創生命力」課程還獲得衛生局徵選與國建署認證核可,持續為社會盡一分力。

◎蔬食飲食 見證健康數據

李醫師也分享新竹人醫會范文勝醫師他們如何推動「健康挑戰21」蔬食飲食、如何藉由一年辦九梯次的活動,達到77%在參與挑戰後,由葷轉素的佳績。

新竹人醫范文勝醫師結合社區志工,由「點線面」推動健康挑戰21天,讓民眾體會全植物飲食對於身心健康的正面效益,影響不少家庭由葷轉素。

由八個和氣結合社區志工的力量輪流主辦,秉持廣結善緣和增加愛的存款精神,突破取餐點與餐廳及店家溝通送餐路線。並且每週線上活動討論工作、報告進度等。

將第一梯到第九梯次參加者做前後驗血比較,體重平均下降一公斤,血壓改善66.6%,血糖改善33.3%,總膽固醇改善71.4%,三酸甘油酯改善57.1%。由葷轉素的家庭從40%增加到68%。

◎法親關懷 人醫悲智運行

疫情中,新竹人醫會「法親關懷」互相補位,透過現代科技,讓關懷無礙,愛無距離。志工柯筱娟因參加第一梯「健康挑戰21」而檢驗出身體狀況不佳,血紅素低,醫生告知隨時有可能命危發生。她因而感恩能夠即時發現撿回寶貴生命,進而更加精進參加培訓。

健康茹素挑戰21第九梯的第一次交流會,輪到曾醫師分享但他沒有上線,得知在看診中昏倒送醫,法親們立刻前往關懷。6月19日經送當區醫院急診後,發現大腸癌第四期轉移肝臟,范文勝醫師馬上聯絡北區人醫會召集人徐榮源醫師,啟動關懷小組,經家人同意後安排進一步住院照顧。

北區人醫會在疫情下提供專業關懷病苦,在法親間彼此傳遞溫暖,推動長者減緩失智、失能課程,肯定環保志工發揮良能「心創力」,人醫志工在付出中增長慧命,法喜充滿。

圖左 :人醫紀實(一)課程,北區慈濟人醫會醫師李嘉富分享「用心防疫覺有情 轉識成智愛如常」。[攝影者:吳惠富]
圖右 :北區人醫會護理師許雪華,看到各地人醫會醫師的用心都讓人很感動。[攝影者:郭明娟]

圖左 :國際失智協會2021全球失智症報告,估計全球有四千一百萬失智者尚未被診斷出來。[攝影者:吳惠富]
圖右 :這首〈心創力之歌〉由主演高僧傳的吳安琪老師指導動作,林玉燕師姊組合歌詞,學員們都朗朗上口。[攝影者:吳惠富]

圖左 :李嘉富醫師分享新竹人醫會團隊及范文勝醫師如何推動「健康挑戰21」蔬食的效益,影響不少家庭由葷轉素。[攝影者:吳惠富]
圖右 :李嘉富醫師以羅恆源師兄為例,分享羅恆源多年陪伴關懷環保志工的經驗。[攝影者:郭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