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1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大洋洲 紐西蘭 共善關懷社區 為街友發放熱食

共善關懷社區 為街友發放熱食

E-mail 列印
「慈濟是否願意關懷南奧克蘭帕帕庫拉(Papakura Auckland),為街友和低收入者提供便當?」2022年5月11日慈濟紐西蘭分會,接到紐西蘭未來社區信託(NZ Future Community Trust)主席彼得(Peter Chou)的電話。

紐西蘭未來社區信託成立於 2017 年,宗旨以幫助社區,為紐西蘭人創造更美好的未來,其目標是種族和多元化社區合作,為所有人確保一個可持續、安全、融合和充實的未來。該信託也在今年(2022年)4月提供消毒洗手液和快篩劑(Rapid Antigen Tests),和慈濟共善關懷社區。

◎共善共行 發放熱食

雖然紐西蘭是個福利很好的國家,但近年來因疫情的關係,導致經濟蕭條,通貨膨脹、失業人口率上升,尤其是奧克蘭南區居民,低收入家庭的比較多一些,街上遊民也隨之增加。

「可以聯絡年輕的上班族志工,星期六下午一起煮熱食、準備便當。」、「好棒啊!贊成贊成!」、「贊成!照顧街友,照顧社區!」經開會大家得到共識,決定從2022年6月開始,由紐西蘭未來社區信託提供發放場地和發放路線,慈濟提供人力和物力。

一月一次在每月的第三個週六,下午一點三十分備餐烹調三十個便當,三點前往帕帕庫拉區準備發放。

◎愛的飯盒 二手衣物

6月18日下午的廚房開始忙碌起來,年輕上班族志工們在慈濟志工的指導下,切洗材料,下鍋翻炒,順利完成今天的菜單:糖醋素雞塊、酥炸豆腐、咖哩彩豆、雙色椰菜。

「下午四點慈濟發放免費食物Tzu Chi Free Food Today 4PM」據點的門口掛著大大的的標語。十一位志工三點三十分,準時和紐西蘭未來社區信託的人員會合。

今天發放路線會以四個方向為主,第一個是主街上的遊民,第二是公園露宿者,第三是遊民收容中心,以及有精神疾病的遊民中途之家,第四個地點是在信託據點(1 Elliot Street, Papakura, Auckland),開放給遊民領取。溝通之後,志工分成兩路:一批出去送便當,一批在據點幫忙整理二手衣物。

志工看到紐西蘭未來社區信託據點裡面,地上散置一些二手衣,提供給有需要的人自己選取。據點工作人員表示,衣物有粗略分類,但不需要摺疊,因為等一下就又會亂成一團的。

可是慈濟人認為舊衣物也可以整齊有序,呈現出「感恩、尊重、愛」的慈濟人文精神。果然沒多久,有居民來找適合的衣服,看到疊放整齊,她也細心地翻找,並保持了整齊。

這讓一旁的志工感到非常欣慰啊!

◎走入社區 給予溫暖

紐西蘭的冬天雨水豐沛,在彼得的陪伴下,志工撐著傘來到圖書館旁的小公園。長期在此搭帳篷露宿的達門(化名),滿臉落腮鬍鬚和雜亂的長髮,眼神不安,不喜與人交談。志工善解的簡單表達來意,尊重地送上溫熱的便當之後,安靜的離開。

一行人來到第二個地點,政府和汽車旅館合作的收容中心。志工郭怡君輕敲每一家的門窗,溫柔地說:「你好!我們是慈濟志工,這是我們的簡介。請問您需要便當?還有毛線帽,您需要嗎?」

孩子的純真笑容有種無形的力量,可以很快拉近陌生的距離。一對年輕夫婦安德魯(化名)和阿萊雪(化名)暫居在此,門才一打開,滿一歲的男娃娃金恩(化名)俐落地爬出了房門,志工趕緊抱起他。

在得到媽媽阿萊雪的同意後,志工從袋子裡拿出一頂白色毛線帽為小金恩保暖,搭襯著他原住民黝黑的膚色和一雙大眼睛,實在是太可愛了,也成功打破了大家初次見面的尷尬氣氛。

◎關懷街友 暖心暖胃

接著志工來到同一條街上的遊民中途之家,每個房間安置兩個有精神疾病的遊民。基於尊重個人隱私,管理人員告訴志工,這裡不開放拍攝。遊民胡安(化名)神情恍惚的坐在房門口,志工一句溫暖的問候,輕輕放下便當,繼續前往社區的主要街道,尋找不定點的遊民。

因下雨的關係,志工在主街上沒有找到遊民的蹤影,於是回到了據點。一臺小白車停到據點前面,開車的媽媽搖下車窗問:「可以給我五個便當嗎?」很快三十個飯盒就圓滿發放。

臺灣鄉親彼得和紐西蘭未來社區信託的夥伴們,致力募集資源和物資,關懷帕帕庫拉社區當地街友和居民。他向志工道謝,感謝慈濟提供熱食關懷奧克蘭南區,讓有需要的人在冬天裡可以吃上一餐熱食,真的是暖心又暖胃。

本著 「人飢己飢, 人溺己溺」的同理心,慈濟紐西蘭分會希望藉由供應熱食來關懷街友,鼓勵他們日後也能勇敢走出陰霾,成為手心向下的有福之人。

圖左 :從2022年6月份開始,由紐西蘭未來社區信託提供發放場地和發放路線,慈濟提供人力和物力。一月一次在每月的第三個週六,年輕的上班族志工準備三十個便當,照顧帕帕庫拉街友。[攝影者:李建中]
圖右 :今天發放路線會以四個方向為主,第一個是主街上的遊民,第二是公園露宿者,第三是遊民收容中心以及有精神疾病的遊民中途之家,最後在信託據點開放給遊民領取。[攝影者:謝景志]

圖左 :一臺小白車停到據點前面,開車的媽媽搖下車窗問:「可以給我五個便當嗎?」,志工雙手送上,下午四點左右,圓滿發放。[攝影者:張麗禎]
圖右 :紐西蘭的冬天雨水豐沛,在彼得的陪伴下,志工撐著傘來到圖書館旁的小公園。長期在此搭帳篷露宿的達門(化名),滿臉落腮鬍鬚和雜亂的長髮,眼神不安,不喜與人交談。志工善解的表達來意,尊重的送上溫熱的便當之後,安靜地離開。[攝影者:賴奕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