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2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德宣師父籲六和敬入心田 菩薩道有妙方

德宣師父籲六和敬入心田 菩薩道有妙方

E-mail 列印
「宗門要優化,法脈要永續;相對的,宗門也要永續,法脈更要優化。」德宣師父期待,慈濟人也都要跟著時代脈動,在「變」與「不變」間,調整腳步,在該做與不該做之間,拿捏分寸,清楚明白。

2022年中彰投港苗 雲嘉南高屏培訓委員慈誠尋根暨精神研習會,9月23日開營後第一堂課,由德宣師父為學員講授「宗教人文與接待禮儀」,讓學員清楚了解佛教儀軌,於道場人我互動中更具人文,分寸拿捏得宜。

◎分秒精進 終生教育為目標

首先,德宣師父以上人的話開場,「宗,是人生的宗旨;教,是生活的教育」,然而宣師父特別強調,不只是生活的教育,更應是「終生的教育」。師父提醒說,不只每年有新進志工培訓,精舍師父每天也都在培訓,資深慈濟人也要時時精進培訓,跟緊上人的腳步和慈濟的脈動。

德宣師父舉例,最近上人一直期待,希望能回歸佛陀的故鄉,讓當地落後的醫療和教育,能跟得上世界的腳步。苦難的國度,孩子能受好教育,就有遠方的希望。所以,每位慈濟人要日日精進,必看〈人間菩提〉、〈靜思晨語〉、〈衲履足跡〉等節目,才能真正生生世世跟緊上人做慈濟,發揚佛教精神。

「宗門要優化,法脈要永續;相對的,宗門也要永續,法脈更要優化。」德宣師父說,精舍師父跟隨上人的腳步,與時俱進,他希望慈濟人也都能跟著時代的脈動,在「變」與「不變」間,調整腳步,不脫離慈濟軌道。

上人傳承印順導師的「為佛教、為眾生」開創慈濟世界的四大志業,對於靜思弟子,上人改以「以佛心為己心,以師志為己志」,然而,不變的是「佛心師志在心中、感恩尊重愛、自身就是道場」。

德宣師父強調,身為慈濟人,右肩要挑起佛教精神(如來家業),左肩擔慈濟形象,最重要的,在社區菩薩招生,個人修為和儀軌就是代表慈濟,所以胸前需時時呈現個人的修養。總之,慈濟人在這變化萬端的複雜世代,應學習上人,拿捏分寸,清楚明白該做與不該做的原則。

◎食儀行儀如法 互護道心與道風

佛門弟子,以和為貴,上人不接受供養,但弟子間的合和互協就是對上人最好的供養。因此,德宣師父鼓勵學員將「六和敬――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落實於日常生活中,以身示教,彼此互護道心和道風。

宣師父說,「龍口含珠、鳳頭飲水」是佛教食的威儀,慈濟的餐具是「環保餐具」,非三寶餐袋。拿餐袋要如法,用餐時,勿幫人挾菜,但老人、小孩、病人就不在此限。

佛門中左邊為大,若與法師同桌用餐,左側是主位。當法師蒞臨各地區靜思堂或聯絡處,務必馬上接駕並有人作陪。比丘由男眾接待,比丘尼則由女眾接待,不宜與僧眾有肢體接觸。比如南傳佛教的出家弟子,雙眼以垂視為儀,在家居士要交給法師任何物品,就放置他看得到的地方即可。

與法師交談,應合乎禮節,適可而止。與法師同行,不可在正前或正後;引導時,宜在左前方或右前方;隨師時,則在右後方或左後方。當法師抵達,「接駕」與「送駕」的禮儀,德宣師父也有很明確的指導。

「接駕」時,代表者排列整齊,由一個人負責高聲呼班,「向法師接駕,頂禮法師」;送駕亦然。呼班者要注意起落動作合齊,向法師頂禮時要合掌。頂禮前不問訊,頂禮後再問訊,這是慈濟人共有的默契。

德宣師父強調,「頂禮法師三拜,敬僧如敬佛。」法師通常很客氣地說,「一拜就好。」若皈依儀式時,就需行三跪拜禮。但法師在進食或平躺或戶外公共場所不方便時,只行問訊禮即可。於洗手間時,見到師父的默契,以合掌為宜,不必再稱佛號。倘若法師有任何指導,也應虛心受教,廣結好緣。

◎佛門應對有默契 行儀即氣質

尊稱法時的禮儀,德宣師父提到,對外「請問法師上下怎麼稱呼?」「請問您的上人上下如何稱呼?」「請問您的皈依師父如何稱呼?」對內,「我的師父是上證下嚴上人或家師是上證下嚴上人。」

若要尊稱印順導師,佛教界稱「導師或印老。」慈濟人稱「師公」,宣師父說:「上人」是對直系長輩的尊稱,即使對自己的父母,也可稱為「上人」。對自己的直系師父稱上人,是一種尊稱,但對一般來訪的法師或貴賓來說,他們可稱稱師父或法師即可。

德宣師父再次的提醒大家,在家居士不可稱比丘尼為「尼姑」,也不可直呼「僧侶」名號。「末學」是居士對居士的稱呼,居士對法師不能如此稱謂。對法師也不宜以你或他稱之,不當以「漂亮」稱佛像或佛殿堂,而以「莊嚴」來形容。

若是寫信給法師,開頭以「上下法師道鑑」;給自己的師父,稱「上人尊前慈鑑」或「上人慈鑑」。假設寄任何包裹給出家師父,不宜將師父的法號直接寫在箱上,避免箱子被廢棄回收而有失尊重,而是另貼一張紙再書寫而上。

德宣師父說:「佛子年小不可欺。」佛門弟子沒有師弟之稱,都尊稱「師兄」。所以,了解適宜的佛門稱謂,也是慈濟人應知的威儀和氣質,代表著慈濟的形象。

◎口和無諍在於戒 維護靜思家風

至於人的這張嘴巴,更需謹言慎行,讓道場「口和無諍」。德宣師父以靜思語「心地再好,嘴巴不好的人,也不能算好人」,要大家養成時時雅言、處處雅言,提升慈濟人言談格局。他舉例有慈濟人以「不說是非、不聽是非、也不傳是非,聽聞是非傳言,自動消音,分享法喜」為願,就是時時警惕自己,防非止惡。

人生在世不能時時只為自己,但是不能沒有自己,德宣師父以此靜思語叮嚀學員,門內對錯可說,門外是非莫傳。傳Line的公德心,要分內外,勿隨興即傳。與居士間保持距離,即使夫妻檔在道場,小動作也不宜太多,以維護道場道氣。而且,言談間慎勿流俗,特別是公共場合,人我是非應避免。

德宣師父說:「法喜,就是歡喜沉澱中也有法的成長,不求表面的歡喜,應體會深刻的感動。」然而,若「不常互動,如何互愛?」師父認為,人人公關,於選舉期間,更應謹言慎行,慈濟人應守住「選賢與能」的原則,秉持「愛慈濟、護慈濟,愛上人、護上人,人人有責」。尤其,在言談中,不宜說,「上人寫錯了,或上人講錯了」或直接批判,這是不孝的行為,以佛門來說,是輕法慢教,必須付出因果代價,所以不要人云亦云,當明辨是非,謹言慎行。

不管出家或在家,都應守該有的戒律。戒就是戒律、規矩,也是慈濟人的默契與共識,是你我應遵循的事,也是一種禮貌。德宣師父特別強調,培訓的志工更須遵守戒律,以「戒和同修」,成長慧命。

在大團體中,應少數服從多數,如上人所言,「慧從善解得自在」,做到「見和同解」。「慈濟人應日日薰法香,以人事物為鏡,不輕易批判亦勿隨意讚歎,取中道即可。」宣師父說,慈濟人都修讚歎法門,但不知道的事,也不要隨意讚歎。

靜思堂是講堂,非寺廟,所以帶動活動、帶動唱等等皆可,但若於寺廟中,就不宜高聲暢談或嬉戲。公共東西,也不當隨意送人。勿因物緣財緣,汙染清淨法緣。盡量不用不可回收的物品,作為結緣品或場地布置。應珍惜資源,有環保回收概念

◎六和敬釋疑 說慈濟不再怕

綁著兩條小辮子,目前服務於臺中慈濟醫院靜思書軒近二年的蔡孟諼,生長於慈濟家庭,小時候上過社區親子成長班、慈少班,大學是慈青社社員,因此略知許多慈濟禮儀。

以前看到法師來訪,比較不敢接近或溝通,也不知道該聊些什麼。聽過德宣師父講授的內容,對於法師的接待和稱呼,比較有概念,將來若遇到法師,就不再擔心接待與交談的話題了。

德宣師父於課堂上提到餐袋的提法,也讓蔡孟諼更清楚明白,對她來說都很受用,也能適當地的運用於日常生活中,成為一種習慣。

來自臺中市西屯區的學員嚴碧茹說,近日媒體針對慈濟人稱「上人」提出質疑,今日經過德宣師父講解,「上人即是對師門直屬長輩」的稱呼,讓她更清楚上人就如自己的父母,將來若有會員問起,就能明白告知對方。經過課程的薰陶,嚴碧茹對日常禮儀更有信心,就敢與人開口說慈濟了。

最後,德宣師父以「八識田中早授記,跟隨上人志不移,靜思法脈難思議,連花朵朵寫傳奇,菩提種子已林立,慈濟宗門擎大旗」勉勵大家,「因為有各位出來培訓,讓社區的責任減少,因為有你們,讓社區慈濟愛之光增加,期待人人經營慈濟歷史,增長自己的慧命。」

上人說,食事為大,素食非單指宗教,是一個時代的方向,德宣師父以《無量義經》的「安住願力,智深志固」期勉人人,自今而後以全素為目標,期待各位能安住願力,智深志固,不管人在哪裡,都與上人心連心,堅定道心志不移。

圖左 :培訓學員專注聆聽德宣法師講授「宗教人文與接待禮儀」,了解「六和敬」以維護道場道氣與道風。[攝影者:林萬教]
圖右 :因應COVID-19疫情,降低彼此感染風險,在花蓮靜思堂採部分學員及工作人員至國議廳,透過連線聽講的防疫原則。[攝影者:張正佳]

圖左 :行動不便的學員,坐在輪椅上專心聆聽,並寫下重點,刻入心版。[攝影者:管海玲]
圖右 :在花蓮靜思堂國議廳透過連線螢幕學習的學員,猶如在現場,聞法如獲至寶,儘速寫下重點。[攝影者:管海玲]

圖左 :講座結束前,德宣師父調查學員素食狀況,並提醒大家素食是健康飲食,也是貼上人的心。[攝影者:管海玲]
圖右 :臺中慈濟醫院靜思書軒職工蔡孟諼,聽德宣師父講授後,從中學習如何稱呼法師,將能不畏懼的與來訪的法師,有交談的話題。[攝影者:管海玲]
圖左 :臺中市西屯區的學員嚴碧茹,經過課程的薰陶,對日常禮儀更有信心,比較敢與人開口說慈濟。[攝影者:管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