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20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嚴師和慈父――寫病理科許永祥醫師

嚴師和慈父――寫病理科許永祥醫師

E-mail 列印
慈濟大學病理學科副教授──許永祥是出了名的嚴師。

對病理醫學一絲不苟的許永祥常對學生說:「做一位醫生,一定要腳踏實地、札實學習,因為這是攸關人命的工作!」所以他的學生沒有人敢遲到或翹課的。

但是課 堂外的許永祥親切又風趣,和上課時的「嚴師」態度,是截然不同的人。

從醫學院第三屆開始就是慈誠爸爸的許永祥,每天在忙碌的教學和病理判讀、解剖工作中(他也是花蓮慈濟醫院病理科主任),他仍然以身為老師、慈父全方位的角色,去關心與了解他的每一位學生。

私底下,他和學生情同父子,又像是好朋友般無話不談的打成一片。有空時,他會邀學生到家裏吃飯、聊天,聽聽學生的想法和未來的方向。包括哪位同學家裏發生了困難、誰有了女朋友等等,他都瞭若指掌,讓學生們對他又敬又愛。

曾有學生問:「為什麼學校要我們穿制服?」

「制服是代表一個人的形象。」許永祥笑著回答:「比如以後你們當實習醫師時,開始會緊張、害怕,可是白袍穿起來,病人就尊重、信任你,稱呼你『醫生』呀!」他的巧妙說法,讓學生不得不信服。

當年以推甄第一名成績進入慈濟醫學院,現在是台南奇美醫院急診住院醫師的楊子孟,在他讀完四年級時,卻因病理解剖學考不及格被當了。

「怎麼辦?」楊子孟很難過,內心掙扎著要重讀一年,還是辦休學?

「我可以給你一個補考的機會!」許永祥嚴肅的說:「不過,以後你要面對的是活生生的病人,在求學階段踏實的將基礎學好,是很重要的!」

那一年暑假,楊子孟沒有回家。

他留在學校病理學科的實驗室裏,許永祥用心灌輸他病理的基本觀念,要他扎扎實實的研讀。單就「細胞病變」,許永祥足足花了四個星期陪伴楊子孟重新學習。

原本活潑愛玩的楊子孟,重讀四年級後發奮用功,竟然把「病理學」讀出興趣來,那年他是系上第三名。

之後的兩個暑假,楊子孟都留在許永祥的病理學科實驗室幫忙做病理標本、標本的拍照及影像處理工作。

嚴師出高徒,談到學生,許永祥一臉慈祥、笑呵呵說:「子孟這孩子電腦很厲害,他和孔睦寰幫忙把標本做成光碟,目前巳超過四百個案例,是我很重要的教學檔案。」

在楊子孟的宿舍裡,書架上幾乎都是病理學的書籍,他想畢業後就留在許永祥病理科當住院醫師。可是他的父親卻反對他走病理的路,讓他很沮喪。許永祥安慰他:「沒關係,以後還是可以再接觸病理呀!」

和楊子孟同學的吳懿峰醫師(現為花蓮慈濟醫院內科總醫師),在學校時,也對病理學這門課非常喜愛、認真。

2006年,花蓮慈濟醫院有一位病人往生後捐大體作病理解剖,發現是罕見的「自體抗體」疾病(註)。這位病人住院時,吳懿峰為他抽血,就覺得疑似是「自體抗體」疾病,只是等到檢查報告確定出來,已來不及救治了。

2007年,花蓮慈濟醫院神經外科邱琮朗醫師的母親,因咳血被送進花蓮慈院加護病房。她的症狀和前者相似,醫師確定就是「自體抗體」疾病;於是在及時、正確的治療下,四十幾天後,邱醫師的母親痊癒了。

這個案例,要感恩的是大體老師的大愛捨出,他幫助醫生找到病因,讓以後「同病相憐」的人可以活下來。

正如許永祥說:「病理,對醫生的第一個病人而言也許太遲,但對下一個相同疾病的患者,卻是救命的機會。」

熱愛教學的許永祥,課餘很喜歡帶學生打壘球,但是他堅持學生的品德教育比球技更重要。

2007年,他帶領慈大二十名壘球選手參加台北各大醫學系的壘球比賽。最後雖然輸了,但是比賽結束時,慈大學生排成一直線縱隊走出去,很有風度的脫下帽子,感謝在場的觀眾、裁判、對手和場地。學生謙卑、有禮貌的態度,感動了很多人。

這就是慈濟的人文教育,也是慈誠爸爸、懿德媽媽們愛的付出。

(註):「自體抗體」是一種會破壞人體內皮血管細胞的疾病。

後記:本文收錄於2007年8月出版的《慈懿父母心――慈誠懿德會的故事》內。

圖左 :在靜思精舍舉辦的醫學人文共識營暨授袍宣誓典禮中,許永祥醫師為慈濟大學醫學系第二十一屆即將到醫院實習的學生們,分享行醫的初衷和心得。[攝影者:柏傳琦]
圖右 :在2006年歲末祝福暨授證典禮前,花蓮慈濟醫院孫宗伯醫師為新受證慈誠的病理解剖學科主任許永祥別上「佛心師志」。[攝影者:程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