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用愛與汗水 撐起鄉親的希望

用愛與汗水 撐起鄉親的希望

E-mail 列印
「天花板終於有著落了,之前還很擔心會掉下來,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修理,你們來,就安心了。」曾奶奶家的三層樓房,一樓的鐵門因地震擠壓門柱,無法下降,而三樓的佛堂和兩間房的天花板、輕鋼架嚴重脫落。工人也無法 確認何時可以來維修,只能慢慢等待。

這一天(10/3)上午,慈濟志工昨日在玉里鎮永昌里場勘時,已經確認協助修繕工序,首先要修復鐵捲門、再進行天花板的修繕。七十二歲的曾奶奶和兒子、媳婦一起住,年輕的兩夫妻工作忙碌,只有曾奶奶一人坐在客廳休息。「阿姨,我們今天要來幫忙修鐵門、處理天花板。」志工楊文豪親切地打聲招呼。

◎放下工作 歡喜做志工

志工先拆卸鐵捲門箱的鐵板,確認有無故障,接著將門柱牆壁打鑿,調整門柱,大家雙手撐扶鐵捲門箱,有人用丁字鎬撐住門箱細微縫隙,以對準螺絲孔拴緊螺絲,任何工具都可以發揮不同功能。就像水電專業也可以幫忙泥作;木工也可以敲牆、鋪土、裝輕鋼架。

志工林定義自認這個年紀已經學到很多,所以什麼都可以做,香積、掃地鋪水泥,能付出就是福氣。本身從事土木業,平日工作忙碌,知道要來幫忙受災戶,先把自己的工作暫緩。「我有告訴太太,她說好啊,所以我把案子先放下,來玉里幫忙,等回去再做。」

他認為自己的家若受到地震的災害,也會希望儘快恢復家園,回歸正常的生活。「每天面對牆壁倒了、牆壁裂掉了,或是天花板掉下,心情會很不好。我們用這種同理心看待,有能力就去幫忙。錢可以另外再賺,這個比較重要。」

平常工作賺錢有憂慮,也有壓力,做志工是歡喜做得法喜,林定義先放下工作做志工,心情感受大不同。

◎藍天身影 居民搏感情

同一時間,另一組人馬也在隔壁楊先生家的前庭,修繕裂開的地面,讓住戶及鄰居出入能更安全。當電鑽的聲音「答答……」震動耳膜,志工賣力地鑽鑿水泥,打掉裂開的地面。突然跳電了,原來電力只夠一臺電鑽使用。

志工蔡明鴻早已汗流浹背,放下電鑽又拿推車幫忙搬運敲碎的石塊,昨日因腰痛走路一拐一拐,今天卻也閒不下來。「沒問題啦,昨晚已經去慈院打了一針,那根針有這麼長……」蔡明鴻用手指比了大約四公分長度,一針扎下去,今天就好多了。他說既然出來做志工,當然要做夠本。

有位居民呂先生,特別騎摩托車送來一大袋的飲料,一臉笑嘻嘻地說:「天氣這麼熱,你們辛苦了。」志工委婉辭謝,跟他說我們自己都有備水,呂先生笑嘻嘻就騎車離開,沒想到一會兒,又送來一袋寶特瓶飲料。玉里純樸的熱情,著實令人難以推辭。

◎找回初心 植福續善緣

再往前一家住戶,一小組修繕志工正在賴先生的家,修補著一條從餐廳撕裂到廚房的裂縫,以及廚房牆磚的破損。只是敲除三塊廚房牆上的磁磚,也需花費半小時時間,志工細心與耐心十足。

而長長的一條地面裂縫,因下面水溝流過,成為脆弱之線,志工先以水泥補修。破損的磁磚昨日已經打掉,但泥面還需要有厚度,鋪上水泥、新磁磚,抓地力才能穩。志工從工程材料行搬來兩箱的磁磚,事先徵求賴先生的同意,找最接近的尺寸與顏色。賴先生年過七十,時而幫忙取水,時而幫忙遞磁磚,看到志工的辛勞,也想盡分力。

賴先生說地震當天,想要出去都沒辦法,因為搖得很厲害。也提及1951年時玉里也曾發生過大地震(縱谷地震系列),當時很多木造房子都倒了。其實十多年前,賴先生一家人就是「後山土地公」王成枝的會員,因為岳父曾在玉里慈院手術,出院後狀況不佳又轉至他院,最後往生。自此對慈濟有誤解,善款也停止了。

志工羅美珠以自身的經驗,分享慈濟的海外賑災、疫苗購買與施打站的成立。羅美珠說:「玉里地震,大家都能平安,這分福並不是天上掉下來,是人人平時植福的累積。」希望一家人的善緣不斷。

賴先生早已感佩慈濟的救災能力,「每次有災難的地方,慈濟都是第一個到。」他說自己家受災還算輕微,沒想到志工昨日勘災,今日就動工修繕,讓他很感動。

看著地面上鋪好的這一長長新舊交錯的磁磚,不但記錄著0918池上地震,也將慈濟志工的足跡,印記在這片經歷過震殤的土地上。

圖左 :用丁字鎬撐住門箱細微縫隙,以對準螺絲孔,任何工具都可以發揮不同功能。[攝影者:陳忠華]
圖右 :和室房受損嚴重,輕鋼架、天花板都掉落,燈具也危危可及,志工先拆卸。[攝影者:陳忠華]

圖左 :林定義(左)自認這個年紀學到很多,所以什麼都可以做,能付出就是福氣。[攝影者:羅美珠]
圖右 :用原本的輕鋼架,重新一根根裝上,「太幸運了,用得剛剛好」,志工裝上最後一根,終於把輕鋼架完整拼裝。[攝影者:陳忠華]

圖左 :置入一塊塊矽酸鈣板,重新裝上燈具,一間明亮的和式房復原成功。[攝影者:陳忠華]
圖右 :志工羅美珠(左)陪曾太太話家常,解心中的擔憂,並鼓勵她治療腳踝的氣血不通,出來多走動。[攝影者:陳忠華]

圖左 :楊先生家的前庭,志工修繕裂開的地面,讓住戶及鄰居出入能更安全。[攝影者:陳忠華]
圖右 :賴先生(右一)年過七十,時而幫忙取水,時而幫忙遞磁磚,看到志工的辛勞,也想盡一分力。[攝影者:簡惠雯]
圖左 :居民呂先生特別騎摩托車送來一大袋的飲料,一臉笑嘻嘻地說:「天氣這麼熱,你們辛苦了。」[攝影者:羅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