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1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教師退休再出發 德澄師父勉為人間導師

教師退休再出發 德澄師父勉為人間導師

E-mail 列印
「要退而不休,大家還有很多生命的能量,正等著要去發揮。」2022年10月21日至23日,在花蓮靜思堂舉行的退休教師研習會中,靜思精舍德澄師父以上人對退休老師的期許,勉勵來自全省各級學校的二十五名退休老 師。

◎讓生命再次發光發熱

德澄師父尚未出家前,是一位國中英文教師。同樣從事過教職,師父對在場老師們的期許,自是更為懇切,因此他以「退休『心』生活,盤點生命的價值」為題進行分享。

「當我們發心立願要當老師的那一刻到現在,我們這一生在追求的是什麼?這一生所要追求的價值,跟所要追求的人、事、物,都已經追求到了嗎?大家是否都滿足了?」德澄師父提出一連串的問題,希望在場老師們靜靜思惟。

德澄師父接著引用證嚴上人的話說,若談到了家庭,人人都有一本經,有的是很快樂的歡喜經,有的是很困難的經,但是總是脫離不了「纏」。「很多的煩惱,總是纏繞在我們的心中。」

不能否認的,身體的、生命的形態,總是隨著時間在產生微細的變化,德澄師父說,這些「行蘊」看不見,卻是很真實地存在。「行蘊的真諦,就是要告訴我們,時間在生活中悄悄地流逝,我們唯一可以把握的,就是『現在』;在這個當下,我們可以為自己做些什麼?」

上人在精舍的會客室桌上,有一個用小實孔雀豆做成的小算盤。德澄師父提到,上人把小算盤放在桌上,就是要提醒大家,要好好地盤點生命的價值。「一天有八萬六千四百秒,我們有沒有好好地運用每一秒?各位老師們退休後,有沒有好好運用每一秒?」

今年(2022年)是慈濟教師聯誼會(簡稱教聯會)成立三十周年,來自全省各地的教聯會老師,一梯接著一梯與上人溫馨座談,德澄師父幾乎都隨侍在側。他說,上人是最好的生命導師,因為上人告訴退休老師們,「要退而不休,大家還有很多生命的能量,正等著要去發揮。」因此,他也看到上人給退休老師很多的「突破」跟「期許」。

很多老師可能會想,退休了,就可以擺脫老師的身分,自由地去做想要做的事情。「可是上人告訴我們,我們以前在學校是教書的老師,現在退休了,要做人間的導師,要以身作則作人生的典範。」德澄師父以上人的開示期勉大家,要把心胸擴大,自許為天下人的老師;現在所教育的對象,要擴及到社會、人間的所有人。「我們可以做一個典範,來引導每一個人。」即便已經退休了,在生活態度的身教中,還是可以成為別人的典範。

退休老師到底還可以做些什麼呢?德澄師父告訴大家,「上人給我們一個很明確的目標,就是希望老師們要再次入校,當不請之師。」要怎麼做呢?「再回去招呼還在職的老師,跟他談談靜思語教學,談談我們曾經怎麼跟學生互動,也分享跟學生之間刻骨銘心的回憶。」

德澄師父進一步談到,「不請之師」是起自於人的一念心,是不是願意下定決心在人間社會多付出?他期勉大家,要珍惜跟上人的緣分,同心同道同志願,同行在慈濟的菩薩道上。「靜靜地思惟,怎麼樣善用生命的良能,再次創造生命的價值,讓自己的生命再次發光發熱,一起做人間眾生的導師。」

◎真的想再做些什麼

「德澄師父的一番話,我覺得好像是說到我的心坎裡去了。」今年(2022年)2月1日從內壢高中退休的施小玲,聽了德澄師父的分享後,有感而發地說。

施小玲是第十一屆(2011年)受證的教聯會老師,在公私立學校服務的年資,總計有三十年。教職期間,因為身體健康因素曾經請長期病假,銷假返回學校上班後,又遇到課綱調整,為了適應課綱的挑戰,有一段時間脫離了教聯會。

退休後,同為教聯會的賴桂蘭一直邀約她重返教聯會。已經離開這個團體一段時間,要再重新融入,她一開始還是有點猶豫。適逢慈濟「教聯三十」,她跟著賴桂蘭回到花蓮參加活動,一次、兩次之後,她覺得當初那種「感覺」又回來了。

施小玲正式加入教聯會的時間,算起來已經有十多年了。當年受證的因緣,是社區一位慈濟志工的接引,施小玲到中壢的慈濟靜思堂參加活動。在那裡,遇教聯會的邱玲美的邀約,施小玲逐漸參加教聯會的活動,也隨順因緣受證。

回想起剛退休那段時間,施小玲訴說她心中的無助,「自己這輩子在教育界認真地付出,每天早出晚歸;退休了,不用再去學校了,感覺人生就在一夜之間變了樣。」雖然她每週兩天還是回到學校的圖書館當志工,可是跟學生的接觸並不是很多,所以她總是覺得不夠。

「再回來教聯會,我也有很深的感動,覺得那是我最初最初,想要的那種感覺。」重返教聯會後,施小玲找到當初受證的感覺,也期許自己在健康狀況能夠負擔的情況下,多出來參與活動。因此她加入了「大愛媽媽」團隊,到小學對一年級的學生說故事。

一個高中老師,一下子要面對六、七歲的小學生,剛開始施小玲也是有點猶豫。因為孩子年紀太小了,她不太有信心,以致第一次去說故事的時候,感覺好像沒有抓到那種節奏,有點挫折,很想跟負責的窗口說,不要再去了。

不過,第二次施小玲還是去了。她帶了一本繪本,發現孩子比較容易溝通了。即使在語言上也許還有點隔閡,但是孩子們看繪本的反應,比她預期的好多了,「或許我可以繼續再做下去。」

加上在第二次講完故事之後,志工召開了小小的座談會,請其他的大愛媽媽分享她們的經驗。志工後來又送她一本《大愛引航》,更加強了她說故事的信心。

「德澄師父說的,真的觸發了我的動力,那也是我現在最想要的。」她要把從前加入教聯會的那一顆心,找回來、拉回來,「就像師父說的,我覺得我應該可以再做一些事情。」

圖左 :「德澄師父說的,真的觸發了心的動力,那也是我現在最想要的。」高中退休老師施小玲說:「就像師父說的,我覺得我應該可以再做一些事情。」[攝影者:林萬教]
圖右 :德澄師父提到,上人時常提醒大家,要好好地盤點生命的價值,「一天有八萬六千四百秒,有沒有好好地運用每一秒?」[攝影者:楊凱誠]
圖左 :退休老師到底還可以做些什麼呢?德澄師父告訴大家,「上人給我們一個很明確的目標,就是希望老師們要再次入校,當不請之師。」[攝影者:楊凱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