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1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新加坡 臥床病患走不出來 牙醫師走進去

臥床病患走不出來 牙醫師走進去

E-mail 列印
日出日又落,石叻街李亞妹安老院的長者們安然度過又一日。

院內正在忙碌的除了看護人員,還有來自慈濟的牙科往診團隊。林源旭牙醫師除下個人防護服(PPE)和面罩,露出了明顯沾滿汗珠的前額。對他而言,能在防 疫措施下和團隊分工合作,逐一到病床前為臥床長者服務,已是相當圓滿的一天。

◎發心要伸援 弱勢的群體

機構型牙科往診服務在新加坡並未普及。根據2019年林源旭醫師發布的研究報告,全島十一殘智障院和超過三分之一的療養院,幾乎不曾接受過登門牙科服務。

專注服務弱勢群體的CASA-MODAL牙科往診項目在2018年11月應運而生,由符合流動醫療服務規格的佛教慈濟義診中心設立,主要推手正是時任住診牙醫師的林源旭。

林牙醫師在新加坡國立牙科中心任職,也在南洋技術學院兼任教學工作。他曾聽聞友人敘述殘智障院的牙科醫療資源匱乏,院友求醫不易。發心伸援弱勢群體,繼而召集了幾名醫學生前往療養院勘察,自此義無反顧地為這群院友謀福。

◎疫情添變數 往診終複辦

「新冠疫情」無疑為往診服務的開展帶來種種挑戰。事實上,有將近一年的日子,因為療養機構謝絕訪客的防疫措施,這個項目近乎停擺。

好不容易解封後,又因為院內突發確診案例,而數次臨時取消往診。在漫長等待後,往診專案終於在2021年7月恢復辦理,每月五天登門服務,每次約八小時。

每次進入一所新的療養機構,協調和籌備工作費時二到五個月,在疫情下更添變數。

「有時不僅悶熱,行動也不太方便。儘管如此,我們還是儘量把握每次服務的機會。」林牙醫師坦言這兩年來挑戰不斷,這包括團隊全員提前一週自我隔離和通過快篩檢測,往診全程得承受身穿個人防護服的不適等等。

這一路波折,院方看在眼裡。往診項目為年長院友帶來的口腔健康改善,讓李亞妹安老院頗為感激。

院方因經費考量,長期以來缺乏類似的流動牙科服務。管理人員鄧金源表示,保持口腔健康對年長院友而言很重要,不然有可能引發肺炎和使人喪失食欲,繼而導致其他症狀。

「在疫情下,前往醫院或診所變得更困難。照護長者不只是我們的責任,也需要社區成員和不同團體的扶持。」鄧金源很感激慈濟將院方的需求放在心上,並主動支援。

◎醫人又醫心 能傳遞關懷

慈濟CASA-MODAL牙科往診項目是在夥伴療養機構內,設置臨時牙科診室,包括置入流動型牙科診療椅、牙科設備、輔具、耗材、急救用品等。

牙科團隊根據院方提供的名單,逐一為院友進行病史和家庭背景瞭解、內外口腔紀錄檢視、篩檢初診,再依據院友需求提供不同的口腔護理方案,如洗牙、局部表面塗氟等等。

受惠院友一般上分為兩大組,即長期臥床或不便於行者,以及能自行走動者。高齡重症臥床者被視為重點關注對象,口腔護理的重要性不亞於長者自身的原發疾病和褥瘡預防,否則容易衍生口腔相關疾病,甚至會侵入下呼吸道而導致肺炎。

因此除了直接服務院友,牙科團隊更傳授基礎口腔保健技巧,讓療養院工作人員在日常生活中,能接力照護院友。

其中護理助理Nang Nu Nu Aung就隨著牙科團隊出診,從旁觀摩和學習。這讓沒有太多相關知識的她,學到如何為院友清理口腔。「我很感激能向慈濟牙科團隊學習,期待接下來能活學活用。」

Nang Nu Nu Aung還透露,慈濟牙科團隊的到來,帶給院友的不止是口腔保健。「團隊還會和院友聊天,帶給他們心理慰藉。有一名院友知道有人來訪和檢查牙齒,興奮地一直詢問何時才輪到他。」

醫人、醫病,更醫心。透過牙科往診項目,即便只是短暫的人際互動,牙科團隊依然希望能傳遞關懷。

林源旭牙醫師表示:「我希望往診不是速戰速決,而是能花點時間和長者聊聊他們的生活。畢竟相逢就是有緣,希望有機會向長者汲取他們點滴的人生智慧。或許這些智慧之語,就在那個當下,會帶給我們一些啟發和改變!」

◎傳授衛教知識 接力照護弱勢

走入人群,即是為有心付出的人開闢福田。牙科往診團隊的固定班底除了牙醫師和助理,也需要醫療志工的投入。

這些志工的背景各異,有專業牙醫,也有新手醫學生。其中一名牙科醫學生劉凱傑認為,在李亞妹安老院做志工雖有挑戰但絕對值得。

「這裡的院友不同於我們在一般診所或醫院接觸到的病人,拓展了我們的眼界。平常都是病人來找我們解決口腔問題,在這裡則是我們採取主動,因此少數院友不見得都樂意讓我們幫忙解決問題。」

二十歲的劉凱傑說:「總的而言,這次的經驗別具意義。儘管我個人的參與不多,但最重要的是能將我們的口腔保健知識傳授給安老院護工,讓他們繼續為院友服務。」

CASA-MODAL牙科往診項目的英文全稱是「Clean And Screen All Mouths Of Disability facilities And Long-term care facilities」,而CASA的字源是西班牙語「家」,MODAL則有楷模的意思。

截至2022年3月末,此牙科往診項目已嘉惠十二家療養機構、超過八百一十名院友。隨著本土疫情趨緩,往診專案預計將加速推展。林牙醫師直言期待擴大服務規模,並在往診的基礎檢查和保健後,能銜接後續跟進作業或轉介服務。

一般,每名院友的牙科篩檢大約費時十五至三十分鐘,洗牙等護理程式則需要更長的時段。

基本的牙科團隊配置包括一名牙醫師、一名牙科助理和一到兩名志工。「目前主要是我一人(做往診),希望能找到另一名牙醫師,可以開設兩班往診,同步進行。當服務效率倍增,我們就可以服務更多療養機構。」 林牙醫師說明。

「在完成牙科篩檢後,若接到需要後續服務的轉介案例,我們就會回到療養機構。一般上一百名院友的初診大概需要三個月,然後我們會再跟進他們是否已經接受進一步治療。若還沒有,我們會向院方瞭解原因和商討解決方法。」

「新冠疫情」考驗各行各業在變數中迎難而上的韌度。CASA-MODAL牙科往診專案熬過了疫情高峰,這一路上林源旭牙醫師和團隊始終堅定助人的信念,不輕言放棄。

「口腔疾病的潛在風險不容輕忽。每時每刻,在我們看不見的療養機構內,可能就有一個病人因此喪失生命。」

「如果我們時刻銘記於心,就不可能停下腳步。」透露了林牙醫師的堅持。

圖左 :在新加坡智障人士福利促進會設立的職能發展中心內,林源旭牙醫師蹲下身向一名院友宣導正確的刷牙方式。[攝影者:曾美珍]
圖右 :緊湊的往診服務結束後,醫護人員終於能夠脫下個人防護服和面罩。[攝影者:曾美珍]

圖左 :在李亞妹安老院服務時,牙科往診團隊也會協助清理長者的假牙。[攝影者:曾美珍]
圖右 :李亞妹安老院管理人員鄧金源(左)表示目前流動牙科仍有相當大的服務缺口,因此相當肯定慈濟牙科往診團隊的熱心支援。[攝影者:曾美珍]

圖左 :參與李亞妹安老院往診服務的牙科醫學生劉凱傑,躬身將一支刻有姓名的牙刷遞給院友。[攝影者:曾美珍]
圖右 :慈濟CASA-MODAL牙科往診服務主要和療養機構及殘智障院合作,為弱勢群體把關口腔健康,及早發現和治療,避免引發更嚴重的病症。[攝影者:曾美珍]
圖左 :完成牙科篩檢後,林源旭牙醫師一一記錄和建檔。每一筆資料背後,都是一個個他所關心的院友。[攝影者:曾美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