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全球共善 永續經營

E-mail 列印
花蓮靜思堂舉行的2022年中彰投港苗雲嘉南高屏培訓委員慈誠尋根暨精神研習會,9月24日學員回到心靈的故鄉——靜思精舍。慈濟慈善基金會顏博文執行長,以「全球共善」為題,分享慈濟的慈善志業的現況。

◎永 續共善

顏博文執行長依據慈濟永續報告書,展開簡報大數據,揭示2020年至2021年慈濟在全球的慈善行動足跡。密密麻麻的統計數字,呈現實際的援助行動。

COV|ID-19疫情期間,慈濟的慈善工作依然沒有間斷持續投入,受益人次也持續增加。慈濟志工都是無償的付出,2021年慈濟志工的動員及服務貢獻,依時下時薪換算,高達一○七億臺幣。

疫情爆發以來慈濟就捐助許多醫療物資設備,兩年多來幫助九十七個國家地區,範圍擴及五大洲,超過五千兩百萬件的防疫物資。

2021年臺灣疫情嚴峻,慈濟提供醫療防疫物資,包括製氧機、呼吸器、快篩試劑等。開放全臺靜思堂,設置二十五座社區篩檢站,也提供三十六座靜思堂做為疫苗施打站,採購BNT疫苗五百萬劑。

針對弱勢家庭發放紓困金、生活物資卡、安心生活箱、安心祝福包、學童暑期營養等,也為弱勢家庭學子啟動安學計畫,提供無線分享器、新購或提供二手電腦,徵召大專青年在線上為弱勢學子伴學、全球線上伴學,現在仍持續在進行。

◎全球影響力

兩年來慈濟積極參與聯合國及跨宗教組織會議,發表慈濟日常投入援助的模式。與全球二十一個公益慈善組織聯盟,培養多位國際性的青年,其中兩位在聯合國大會上代表一千六百多位青年發言。

兩年多來因為疫情,加上戰爭及乾旱,導致物價上漲、能源短缺與糧食缺乏。慈濟持續在非洲關懷,至目前已援助十個國家。最重要還是教導他們自力更生的方法。譬如莫三比克開始經營大愛農場,協助烏干達職業訓練。他們漸漸發展成手心向下幫助貧窮的鄰居,或其他有災區的地區。

2019年伊代氣旋重創的非洲,莫三比克、辛巴威及馬拉威三個國家。其中慈濟在受創最嚴重的莫三比克,蓋了四座永久屋約三千戶,也規劃蓋二十三所學校。

2022年2月24日爆發俄烏戰爭,創下全球最大的一個難民潮,將近一千萬的烏克蘭難民逃到歐洲四十四個國家地區。慈濟結合十一個NGO組織,針對五個國家三十個難民中心,投入關懷、收容、生活物資發放、健康醫療的照顧等。

慈濟曾經在佛陀的出生地與發源地的尼泊爾,因為地震與洪水,投入糧食與經濟援助,也蓋了洗腎中心,以及才完工的義診中心、落實「為佛教、為眾生」的使命。

◎合作共善

2021年起慈濟與中央及地方機構,至目前與二十一個縣市簽訂合作共善備忘錄,便於推廣慈善、防災、環保及人文,並能與政府單位快速地結合共同投入。今年慈濟與政府機構進行防災士與關懷士的培訓,期許慈善關懷及賑災的效率可以更提升,且更有效地整合所有的資源,快速與政府單位連結。

2020年以來持續推動安穩家園美善社區計畫,主要針對弱勢的家庭、獨居長者及行動不便等,希望帶動整個社區,營造親幫親、鄰幫鄰的整體關懷。居家安全修繕,包括照明改善、止滑措施、無障礙坡道、安全扶手、改坐式馬桶、浴缸拆除,讓長者安心使用設施。提供環保輔具、電動床等。

2021年與PoGamO合作,舉辦環保、防災勇士PK賽,運用電競遊戲,設計闖關答題,灌輸環境與防災概念,讓青少年樂趣學習。目前全球有六個國家,超過九萬名選手,創下最多學子參與比賽的活動。

◎環保社會投資報酬

慈濟環保站基本上有垃圾減量回收、環境教育、長照C據點、環保志工健康促進、供餐服務、醫療輔具提供、弱勢關懷等。自2018年起由板橋靜思堂開始進行環保站SROI(社會投資報酬率)分析,結果投入一元的慈善資源,產生六點三四元的社會影響力的經濟價值。

2021年起推行永續地球解方高峰會,最高超過四萬人同步線上討論。顏博文執行長連續兩年在大會中發表環保與蔬食,最主要提倡環保的精神理念。其中慈濟回收的塑膠寶特瓶等,製作做成實用的衣物、毛毯及地板等,實際產生循環經濟。大愛感恩科技及慈悲科技研發的產品,也在國際舞臺上發表與展示。

慈濟接引青年族群共同推動慈濟,有六大具體行動,第一屆慈濟全球青年論壇、青年線上伴學全球擴大招生、青年投入環保站2.0設計及試點、青年公益實踐計劃2.0亞洲拓展、聯合國相關組織青年行動家倡議及第一屆國際青年領袖人才培育計畫,並參加國際氣候變遷等相關論壇。慈濟青年公益實踐計畫已進入第五年,已經培養出五十五個團體,五千四百多位年輕人,給予超過六百堂的培力課程。

◎廣為分享 增強信心

臺南學員王李錦鳳表示,顏博文執行長報告的數據內容包羅萬象,讓她很佩服。擔任居家清潔服務員的王李錦鳳,平常投入慈濟環保工作,更清楚回收的寶特瓶能製作成毛毯,送到國際上去救災。王李錦鳳由課程中知道慈濟付出的各項數據,她將廣為宣傳,讓更多人知道。也發心繼續在慈濟四大、八法上努力。

臺南學員吳怜瑩,由顏博文執行長分享的慈善經費,在臺灣支出的比例高於國際,她感嘆只是知道的人太少,造成社會大眾誤解「慈濟只救國外,不救臺灣。」吳怜瑩將所知道的內容跟親朋分享。

統一超商的負責人吳怜瑩,聆聽講座後更清楚慈濟志工平常出錢又出力,她感到不可思議,也於有榮焉,增強她在慈濟路的信心。

戰爭、瘟疫及氣候變遷是全球的三大問題,產生難民,造成能源短缺、糧食缺乏,導致物價上漲,經濟受到衝擊。顏執行長以上人曾提出虔誠、茹素及環保的良方妙藥,期勉大家,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難。

圖左 :2022年中彰投港苗雲嘉南高屏培訓委員慈誠尋根暨精神研習會約四百位學員,因應COVID-19疫情,分兩個場地聆聽慈濟慈善基金會顏博文執行長分享「全球共善」。[攝影者:林萬教]
圖右 :2022年中彰投港苗雲嘉南高屏培訓委員慈誠尋根暨精神研習會學員,端坐聆聽慈濟慈善基金會顏博文執行長分享。[攝影者:林萬教]

圖左 :慈濟慈善基金會顏博文執行長,以密密麻麻的統計數字,與文情並茂的簡報分享,呈現慈濟實際的援助行動。[攝影者:林萬教]
圖右 :臺南學員王李錦鳳,很感動顏博文執行長,將新發意學習做菩薩的學員,當作主人提出他嚴謹的報告。她將廣為宣傳,讓更多人知道。[攝影者:林萬教]

圖左 :臺南學員吳怜瑩,聆聽講座後更清楚慈濟志工平常出錢又出力,她感到不可思議,也於有榮焉,增強她在慈濟路的信心。[攝影者:林萬教]
圖右 :因應COVID-19疫情,學員分兩處聽取分享。透過雲端上課的學員,雖沒有講師在臺前,仍專注精神端坐聆聽。[攝影者:張美齡]
圖左 :透過雲端投射螢幕的資訊,讓學員一目了然,增強對慈濟慈善志業的了解。[攝影者:張美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