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20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滿納海凝聚愛 救援土耳其刻不容緩

E-mail 列印
「真的不覺得累,做得很開心很快樂,希望分享幸福的感覺。我們團隊都認為,能夠服務人的人就是最幸福的人。」第一位爬上大貨卡車卸貨的,是校長主麻教授,大家頂著冷冽寒風愛心接力,但心是溫熱的。

2023年2 月15日運載毛毯的大車抵達滿納海國際學校,慈濟志工們主動出擊,學校男性志工也全員出動,各自站好預備位置,打從地震災情傳出,滿納海全校師生就盼著能為受災鄉親盡一分心力。

◎先遣部隊 為愛再踏上土國

為了讓土耳其大地震的災民安心、安身,臺灣慈濟基金會勘災團在地震後第五天,2023年2月11日到達伊斯坦堡,當地有慈濟長年駐點救助敘利亞難民,並為敘利亞孩童開設滿納海學校。土耳其慈濟志工們到機場相迎,感謝證嚴上人和慈濟在地震後快速支援,派遣勘災團作準備緊急搜救工作結束後的人道救援行動。

勘災團每日和土耳其慈濟志工胡光中,周如意、余自成討論災情和後續發展,為救援土耳其大地震,滿納海凝聚每一分力量。

特別的是,1999年土耳其發生百年一遇的強烈大地震,死亡人數超過一萬七千多人,當年志工謝景貴參與災區大愛屋、帳棚援建。然而時隔不過二十多年,土耳其再次遇到規模更大的地震,謝景貴再次隨團來相助,重新踏上這片土地還是為了地震;為了救援苦難,錯綜複雜的情緒令他感概萬千。

在滿納海會議廳,經過幾天密集的討論與溝通,並與土國副總統歐克台(Fuat Oktay)見面協調後得到的支援與許可,2月15日兵分兩路,一團前往土耳其南部重災區哈泰伊省(Hatay)等地,共四省進行勘災。

而另一團則留在伊斯坦堡,定於2月17、18、19日舉行第一次地震災民急難救助發放,有面值兩千里拉(土幣)的購物卡(約合新臺幣三千多元)讓災民購買生活物資不致於挨餓;毛毯及床墊、圍巾等禦寒衣物,讓災民可以保暖防寒,最重要的是這份禮物代表了遙遠國度的溫暖與祝福,願災民能夠平安度過這段艱困的日子。

◎依親發放 物資卡緊急備妥

地震造成千萬多棟房舍倒塌,受災居民流離失所,天倫夢碎,幸運的,可以投靠鄰近的親友,但在深夜地震中倉皇逃生的災民,身無長物也是一無所有,基金會副執行長熊士民說道:「流離失所投親靠友的這些災民,到了蘇丹加濟,到了伊斯坦堡這邊來,我們就近發放,從2月17日起三天,預計發放大概是四場、五場左右,預計是一千多戶家庭,最重要的是發放物資卡。」

「因為很急所以來不及印刷,我們只能在它舊卡的上面,貼上慈濟LOGO的貼紙。」為了因應即將到來的發放,滿納海的教室宛如一條愛心加工生產線,由志工將印有菩提葉透明的慈濟LOGO,黏貼在物資卡上。

胡光中拿著這等同現金的物資卡,細細說明這分匯聚所有人來之不易的愛:「兩千塊里拉,就是一百多美金的概念,大概是三千多元新臺幣,連鎖超商都可採購。」

發放金額依人口數,三人以下家庭能夠領到八千里拉(約新臺幣一萬三千多元)人數越多的家庭,物資卡的張數就再往上加。而為了讓愛能及時送達,志工整理一張張物資卡,手從沒停歇過。

◎慈濟毛毯 溫暖增添大助力

土耳其強震,震碎無數家庭,截至臺灣時間2月18日晚間,土、敘兩國罹難人數合計逾四萬六千人,逾十萬八千人受傷及逾三十四萬五千棟建築物倒塌或毀損。除了慘重的災情,還有嚴寒風雪夾擊,災民的生存備受考驗。

為了應急,大部分毛毯就在土耳其當地採購,第一批兩千六百二十件毛毯已經到貨,滿納海學校男性志工,四個人一組搬運毛毯,一袋毛毯重達八十公斤,大家分工合作,只花短短半小時就把毛毯全數搬入倉庫。

「二十三年前土國大地震,當時要付訂金,要在這之前有很多的動作,手續,可是這一次完全沒有,不需要。現在已經收到毛毯,還沒付錢,這就是信任,他知道慈濟在做什麼,而且還這樣子,我沒有要求他,他還自己降價。」胡光中娓娓道出心中的感恩。

此次發放的毛毯全在當地採購,而且是和1999年土耳其大地震,慈濟當年採買毛毯,同樣的供貨廠商。也因曾經合作過,那分情一直都在,採購過程相當順利。

寬兩百公分、長兩百四十公分的毛毯,足夠雙人使用,志工期盼溫暖有需要的地震災民,也為他們在寒凍中拮据的生活,增添一分助力。

◎一連三天 滿納海七場發放

集結眾多人的心力,終於來到發放當天,當地時間2月17日上午9點,滿納海國際學校首場發放準時啟動,志工一一向災民介紹慈濟前來發放與援助的因緣,希望能安住災民的心;但經過強震的侵襲,創傷依然留在臉上,揮之不去的驚恐,讓志工們尤為不捨。

發放物資包含物資卡、毛毯以及圍巾。除了幫助災民禦寒,志工與BIM連鎖超市合作的物資卡可讓災民安心購買生活必需品。由於許多人湧入安全區域,發放主要對象為受災後前來避難的災民,志工親自拜訪登記,了解有哪些家庭需要幫助。

「我們總共有兩百到三百位的志工,在當地一戶一戶調查,每天的工作都要去拜訪受災家庭,幫助他們登記填表,我們才能在很短的時間裡就找到一千一百戶需要幫助的家庭。」胡光中說明幸有本土志工發揮螞蟻雄兵的精神,大家同一心念,為災民資訊造冊,發放期間只要憑著簡訊通知,就能來到現場領取物資。

孩子們在老師的引領下,以可愛的律動甜美的笑容,一字排開,手上的字卡連成「WELCOME」,也帶來竹筒和親手畫的圖畫,將平安和祈願輕輕飄送,純真的童心,真摯的心意讓發放現場溫馨處處。

熊副執行長代表上人傳達關懷與祝福,志工恭讀證嚴上人的慰問信。這分來自遙遠的愛,不分種族、宗教、沒有藩籬,一字一句膚慰苦難,在災民流淌的眼淚裡,受創的心一點一滴被療癒。

◎安住願力 愛將會一直都在

現場整齊有序的發放儀式,志工九十度的彎腰鞠躬,彼此都感恩,「他們心裡的傷痛,不是一般人能夠承受的,但他們依然要承受這樣的痛苦。」周如意心疼地說著,在擁抱中期盼:「藉由物資支持,還有我們給他的擁抱,能帶給他們一些溫暖。」

「也許志工和災民的相遇也就是這麼一次,但是他們不會忘記在最困難的時候,有個來自八千公里以外的臺灣以及當地的慈濟基金會,有一群穿著『藍天白雲』制服的志工們,陪伴著他們度過最困難的時刻。」天災無情,人間為愛聚光,百感交集中,周如意紅了眼眶。

志工看見年邁的歐瑪爾獨自來領取物資,擔心他一個人無法搬運這沉甸甸的毛毯,於是體貼地開車幫他將物資運回住處。關懷中得知,歐瑪爾的親族有十七人在這次強震中罹難,他帶著家人來到伊斯坦堡尋求安全的落腳處。

當志工來到歐瑪爾一家的臨時住所,眼前的景象著實讓他們難過,狹窄的小房間,只能勉強塞下一張雙人床與一張沙發,卻是歐瑪爾一家五口每天生活的地方。歐瑪爾悲傷地向志工訴說地震帶來的傷害:「會住在這裡,是因為我的家倒了,我們真的一無所有了。」

歐瑪爾的遭遇不是特例,是震災後土耳其與敘利亞災民都必須面對的艱難處境,苦難示現,讓志工愈是明瞭身上的責任與重擔,這分愛將如如不動堅持著。

三天來,發放場次增加到第七場,超乎原本的計畫,總共發放了五萬零五百八十五張物資卡,兩千九百九十八件毛毯及兩千九百九十八條圍巾,這厚實的愛真實有感的發放,嘉惠一千零四十八戶,四千九百四十七人。志工還帶動「竹筒歲月」,苦難中凝聚的愛心彌足珍貴。

而馳援還正如火如荼的前進,胡光中與周如意在發放後即刻啟程進入災區,與勘災團會合,這漫漫的救援之路,一刻也不遲疑。

圖左 :為了讓土耳其大地震的災民安心、安身,臺灣慈濟基金會勘災團在地震後第五天,2023年2月11日抵達伊斯坦堡,土耳其慈濟志工們到機場相迎。[攝影者:慈濟基金會]
圖右 :為了因應即將到來的發放,滿納海的教室宛如一條愛心加工生產線,由志工將印有菩提葉透明的慈濟LOGO,黏貼在物資卡上。[攝影者:慈濟基金會]

圖左 :五千條圍巾載運抵達滿納海,團隊歡喜合力搬運,志工胡光中(左)將送給災民的溫暖扛在肩上。[攝影者:慈濟基金會]
圖右 :除了發放以外,重要的是微笑的交流、說感恩,讓災民了解志工們的關懷與尊重。[攝影者:慈濟基金會]

圖左 :志工恭讀上人的慰問信,這分來自遙遠國度的愛,不分種族、宗教、沒有藩籬,一字一句膚慰苦難,災民在流淌的眼淚裡,受創的心一點一滴被療癒。[攝影者:慈濟基金會]
圖右 :周如意(右)和宗教處同仁林裴菲(中)心疼災民的遭遇,在擁抱中就盼:「藉由物資支持,還有我們給他的擁抱,能帶給他們一些溫暖。」[攝影者:慈濟基金會]

圖左 :現場整齊有序的發放儀式,熊士民副執行長(中)九十度的彎腰鞠躬,愛在流淌,彼此都感恩,感動中鄉親送上最敬禮。[攝影者:慈濟基金會]
圖右 :滿納海學校的學生們帶著一個個存錢筒來響應竹筒歲月。[攝影者:慈濟基金會]
圖左 :滿納海的孩子帶來竹筒和親手畫的圖畫,將平安和祈願輕輕飄送,純真的童心,真摯的心意,讓發放現場溫馨處處。[攝影者:慈濟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