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2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行經五千公里路 願大愛撒播佛國

行經五千公里路 願大愛撒播佛國

E-mail 列印
「當年悉達多太子,辭親割愛為眾生,歷經萬千磨考驗,心智焦煎身如骨,瀕臨命終堅其志,夜賭明星證菩提,至今兩千五百載,娑婆依然少安穩;探尋佛蹤佛子之使命,如何踐行遺教大課題,啟航前進印度陌生地,考題艱深考 驗大願力,祝福題題答案好因緣。」

回饋佛陀故鄉,慈濟基金會林碧玉副總(靜憪)帶領同仁蕭靜湲、曹淑華,和新加坡、馬來西亞的志工們總共十二人,自2月11日到2月24日十幾天行程,經歷約五千公里路程,林副總寫下她從臺灣出發前的心情。

◎踴躍歡喜 追求佛陀的芳蹤

一行人到了佛陀的故鄉,從印度南邊的菩提伽耶,一路往北到靈鷲山、王舍城、拘尸那羅,一直到尼伯爾藍毘尼,這不是一般的朝聖之旅,而是要回歸佛陀本懷,開啟菩薩道,盡心力完成佛陀的遺願。。

來自馬來西亞的蘇祈逢,隨著林副總跟新馬志工團隊一起重返佛國。他依稀記得兩千五百年前,好像自己走過這一段路,「這一次有因緣,就像經典說的,『得未曾有』,那種感覺很難用字眼形容,就是非常地歡喜!」

這一趟路程,蘇祈逢覺得就是要去追尋佛陀的芳蹤,而不只是瞭解佛陀走過的足跡,「想到當年佛陀是赤腳,而我們也要爬高爬低,經過高山,走過很多石頭路,那種路程真的是很艱辛!」

短短幾天行程,已經走過佛陀出生、出家、成道,還有苦修及講經說法的地方。13日大家在菩提迦耶摩訶菩提寺,佛陀成道的地方,進行三步一拜,繞佛繞法,並在菩提樹下持誦《無量義經》。周圍有一些人正在打坐修禪,慈濟人也如規、如儀、如法誦經,很有道氣。

◎靈鷲山上 持誦《無量義經》

14日因緣殊勝,來自十四位新、馬及印度志工,將上人手抄的《無量義經》帶回靈鷲山上,並在佛陀說法臺前持誦《無量義經》。此刻,蘇祈逢感覺上人就在大家面前開示,如回到兩千五百年前參與法會一樣,很有感觸!

「平時有老花,那天感覺眼睛特別明亮,看得很清楚。」他感覺虔誠心淨時,五根也跟著亮起來,當下就自我發願,「一定要做上人的耳目,慈眼視眾生,安住願力,廣淨佛國,願把佛陀的精神帶回佛國,翻轉苦難眾生,讓愛的種子開枝散葉。」

大家在說法臺上全程跪著讀誦,前後大約一個小時。一位長者Arjuns維持道場莊嚴已經四十多年了,看到眾人以虔誠的心來敬佛,彷彿見到佛陀現前,也跟著一起繞佛,他感動落淚,覺得很不可思議。

林副總面對著Arjuns說,二千五百年前我們曾經相遇過,所以今生特別有緣,「當年佛陀沒有因緣照顧貧苦的人,現在上人正在照顧這些貧賤的人。」副總希望佛法能再次在印度興盛,人人得到安樂,最重要的是心靈的安樂。

◎訪山迪普 身體的狀況良好

隔天15日,團隊參訪了七葉窟,這裡是佛陀入滅後,佛陀弟子首次結集經典之處。大家或爬或蹲進入洞裡,體會五百阿羅漢的艱辛,為後世立經藏,傳法脈;而二千五百年後,大家有緣相約在七葉窟一起誦讀經典。

這一趟行經路,讓蘇祈逢學習良多,「在七葉窟可能因為地震的關係,所以石頭都壓了下來,看到林副總這把年紀能夠彎下腰,佩服她的體力,還有她那一分堅定的毅力。」

團隊一行人來到王舍城,決定探訪山迪普。山迪普自從到新德里的醫院治療「大肚子」後,第一次見到這麼多的志工來家訪,顯得有點靦腆。林副總仔細看看他身體恢復的狀況,發覺已經康復了,只是在背後留下一個小小的疤痕,很為他高興。

見他身體瘦小,蘇祈逢輕輕將他抱起來,覺得體重很輕,可能營養不良的關係;獲知他並沒有天天去上學,就跟他勾勾手指頭,要他每天都要去上學,這樣才能增長知識,將來做個有用的人。

山迪普在七個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么,林副總見到家裡有三個男生都已經長大了,卻未外出工作,問起他們父母:「為什麼他們沒有去工作?」媽媽回應,因為工資很少,所以兒子都留下來幫忙務農。林副總鼓勵父母,要讓兒子出去工作,這樣至少每天都有工資,也會認識很多人,工作的機會就會更大。

◎探訪村民 談起面對的困境

探訪了山迪普的行程後,大家一起前往距離山迪普家一公里的「賤民村」,這是前一天和縣府官員約好,要一起下鄉探訪村民。

大家來到一間較寬大的庭院,那裡早已集合了二十位村婦和村領導,準備向慈濟提出他們生活上面對的困難。一位穿著黃衣的婦女桑蔓蒂,是婦女協會的財政,她非常積極想要翻轉賤民的生活,而去向銀行貸款買木材,讓村民學習建屋子及買車子以載遊客,很努力要幫村民脫貧,不要讓他們再當乞丐。

現場有許多婦女踴躍發言,希望慈濟能夠幫助他們。他們提出,希望賤民的孩子也能夠上學讀書,及提供房子給沒有房子的居民居住。另外村婦們強調,缺水是最大的問題,他們要向地下挖掘很深,才能找到水源;平時水的來源都是政府每天派人,從王舍城載水過來,當天若沒有水車來,大家就沒有水喝了。

談到教育,婦女們表示都不願意把孩子送到政府的中、小學,他們反應那裡教學不認真,稍有一點錢的父母,就把孩子送到私立學校唸書。副總表示,村婦們的想法都很正向,「自己努力工作,讓孩子讀私立學校,不是政府沒有提供,而是她們很清楚要什麼。」

◎不請之師 願大愛灑播佛國

和村婦們面對面接觸後,團隊成員之一雪隆志工李麗心,發現他們都很勇於付出與承擔,也希望讓社區更好。

她去年(2022年)有一個很好的因緣,去了一趟藍毘尼,深刻體會到上人要翻轉佛國的心願。今年她感到因緣更加殊勝,跟隨林副總到印度與藍毘尼,對上人廣淨佛國的願力,更加清楚了。

當一行人離開山迪普所居住的konara Nagar村後,又有一位區代表Sanjay帶團隊去Srinagar村,那是另外一個賤民村。當天也集合了十一位村婦,主動說明他們生活的困境,強烈希望能獲得改善。Sanjay補充說明,「這裡方圓十哩,沒有一間診療所,如果遇到緊急的事,就救不到;這裡也沒有醫生,要到大城市聘請。」

期間,勘查團隊拜訪了很多的政府單位,包括里長、縣長、市長、省長等,但林副總沒有因語言障礙而卻步,反而充滿信心、毅力與勇氣去面對,真的是關關難過關關過。

這一趟行程讓林副總等人更清楚上人的方向,本來以爲守住藍毘尼就好了,原來上人的心願,是要把大愛撒播在每個有佛陀足跡的聖地,而由佛陀誕生地藍毘尼開始。

圖左 :2023年2月13日團隊在菩提伽耶摩訶菩提寺,菩提樹下誦《無量義經》。[攝影者:慈濟基金會]
圖右 :七葉窟內,林碧玉副總的毅力與決策力令人佩服,或爬或蹲入洞,團隊體會到五百阿羅漢的艱辛,為後世立經藏,傳法脈。[攝影者:慈濟基金會]

圖左 :2023年2月15日,團隊參訪七葉窟,在外面繞佛繞法,誦經,三皈依,禮敬阿羅漢,讓後世有經可讀。[攝影者:楊文輝]
圖右 :林副總面對著Arjuns說,二千五百年前我們曾經相遇過,所以今生特別有緣,「當年佛陀沒有因緣照顧貧苦的人,現在上人正在照顧這些貧賤的人。」[攝影者:楊文輝]

圖左 :獲知山迪普(中)並沒有天天去上學,蘇祈逢(右)就跟他勾勾手指頭,要他每天都要去上學,這樣才能增長知識,將來做個有用的人。[攝影者:李麗心]
圖右 :一位區代表Sanjay帶團隊去Srinagar村,那是另外一個賤民村。當天也集合了十一位村婦,主動說明他們生活的困境。[攝影者:吳南凱]

圖左 :林碧玉副總帶領團隊來到王舍城,探訪山迪普,副總仔細端詳他的身體,已經康復,留下一個小疤痕。[攝影者:楊文輝]
圖右 :林碧玉副總(左)鼓勵山迪普的父母,要讓年紀長一點的兒子出外工作,這樣每天都有工資,好過坐吃米空,沒有收入反而製造消費。[攝影者:李麗心]
圖左 :團隊勘查第二個賤民村Srinagar村,那裡集合了十一位村婦,等待與團隊說明她們所遭遇問題與困境。[攝影者:李麗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