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關懷生命研習營 獲得生命領悟

關懷生命研習營 獲得生命領悟

E-mail 列印
「能活著,沒有任何病痛真好。」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四技一年級同學楊韶祺自「髓緣之愛」課程分享,看到講師慈濟志工黃采緹罹患血癌卻沒有放棄自己,他深受很感動。楊韶祺同時表達,置身於慈濟科技大學感到很溫暖, 尤其在校住宿更有家的感覺。「現在比較少回家,已經習慣在學校這一個很好的環境裡生活。」

「2023年慈濟科技大學春季關懷生命研習營」於03月17日、03月18日兩天舉行,一百五十多位四技學生參與,還有五專同學及四技學長學姊承擔工作人員,更有來自全臺各地慈濟志工陪伴。經過十多次籌備會一再討論,工作團隊規劃、設計並圓滿安排出精彩課程,讓學員不論是在動態互動中或是靜態的人生故事分享,都能印象深刻、收穫滿滿,為未來的日子埋下一顆善的種子,甚至因而改變一生的方向,對生命意義的詮釋有更美善的註解。

◎課程的領悟

第二天課程,從一大早的「薰法香」開啟。接著,由來自彰化童玩世家的慈濟志工梁國棟,以「靜思語創意教學」延續今天(3月18日)的課程分享。

透過精心設計,課程將童玩結合靜思語,讓同學在手腦並用的當下,感受靜思語內涵。「當你解不開『雙環扣』、『古門扣』、『鴛鴦扣』時,怎麼辦?」除了在臺上解說動作外,他並於學員間走動,親自一一教會學員解法。「遇到問題時候不是想辦法解決,而是要觀察知道問題在哪裡?」於動靜間,梁國棟寓教於樂,讓大家輕鬆又愉悅地動手、動腦又知理。

而花蓮慈濟醫院護理師,也是慈濟科技大學畢業校友的沈芳吉,以過來人的心情,分享「幸福在慈濟」敘述在慈濟大家庭中,有滿滿的幸福,更讓她體會人人不能輕忽自己的心念和一分力量,而且待人要多一分同理心。

慈濟志工黃采緹因為有愛心人願意慷慨捐獻而得以重獲新生,她於「髓緣之愛」分享中鼓勵學員要把握每一刻善待自己與家人「愛要及時」。因為來自他人的愛心,她得以重生,並發願要多付出,到處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讓骨髓成為法髓。靜思精舍德安師父則從「靜思家風」說起,提醒大家,自俄烏戰爭事端,人人更應省思,要珍惜身邊的幸福,惜福、造福,師父鼓勵同學日存「五毛錢」,啟發日日的慈悲心。

「無毒有我」也以「大富翁」遊戲方式,分組擲骰子,依智慧題、機會題、知識題內容及註解作答及前進或後退,傳遞防毒知識與如何辨別毒品,期望大家都要戒慎,遠離誘惑、拒絕毒品。「心素食儀」則教大家以香積飯做出可口的海苔素鬆料理,慈濟志工黃麗華也向學員們解說,香積飯緣自證嚴上人一分悲心,為缺電、缺水的災區,也能以冷水沖泡,讓鄉親有飯粥熟食,免於饑餓。

透過「天堂的媽媽」影片,傳遞父母的愛與身教,又在點點心光燃起的氛圍裡,點亮人人內心的盞盞心燈,人人低頭或奮筆直書或握筆長思,為傳達心中一分感念與思懷。演藝廳如此靜默,不時傳出啜泣聲是如此清晰,為遠方那一位心所惦記的親友,人人正一筆一畫寫下心中的傾訴。

◎一封愛的信

「每個人都不希望戰爭,要世界和平。」杜婕妤同學看到德安師父分享烏克蘭難民逃離家園的那一幕,既感動又難過。她更體會,平時就要好好愛家人,珍惜身邊的事物。從第一天「生命的意義」課程,杜婕妤體悟到,父母生養很不容易。她哽咽地有感而發:真的要好好愛他們,好好孝順他們。

「謝謝媽媽的養育之恩,現在我已經長大成人了,我可以自己照顧自己,媽媽,我愛你。」看了「天堂的媽媽」影片,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一年級陳昱翔覺得自己很幸福,寫信給媽媽,請媽媽放心。他表示,影片中小男孩勇敢和媽媽告別,並承諾媽媽會好好努力長大,請媽媽放心,令他很感動。「影片告訴我們要如何面對這必經的過程,也要懷抱著感恩的心,讓即將離開的人能夠安穩、順順地離開。」因此,他更提醒自己要盡孝道。

曾經身體健康有異樣的陳昱翔,感受更為深刻;他感恩,在人生最谷底時,有很多貴人的陪伴,發願有能力之餘要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從志工作起,做一些對社會有幫助的事情,這樣自己的心靈也會昇華。」陳昱翔很慶幸能有機會參加生命營,讓他更加了解生命的意義。「生命真的很可貴,要很珍惜。」

家住花蓮新城鄉的林芸安同學,也寫信給媽媽,希望媽媽可以勇敢活下去。媽媽身體出狀況,每次看著媽媽發病,她就很難過。同樣給媽媽一封信的劉亦芸,家住彰化。她說,第一次離家這麼遠,常想家。剛到學校時,每星期都回家;現在課業較重便不常回去。不覺中,聲音哽咽了,劉亦芸緩緩說著,此刻心情:成長過程中都一直很叛逆,很感恩媽媽這十幾年的養育之恩。

◎珍惜好因緣

護理系四乙的懿德媽媽張智慧受「天堂的媽媽」影片及捧心燈的氛圍所感動,不斷拭著淚水。她想起幾個月前往生的媽媽,雖在媽媽生病期間,都是由張智慧照顧,媽媽的離世,仍令她不捨並難以接受。更而甚者是,媽媽是罹患新冠肺炎往生,連最後一面都無法見上,讓她很難過,至今都難以釋懷。

張智慧很珍惜這次營隊的因緣,說起媽媽告別式時,慈濟志工紛紛結緣,讓她很感動。而後,當受邀請承擔懿德媽媽窗口(班媽媽)時,張智慧便不假思索,一口答應。「這應該是在天上的媽媽希望我多承擔。」這次生命研習營,她便力邀班上六位懿德媽媽一起前來承擔隊輔。第一次參加,張智慧期勉大家,要把握當下,多結好緣;更要時時提醒自己,行善行孝不能等。

因為一場高中畢業旅行,讓吳璟德看見美麗的花蓮而決定到花蓮讀大學。德安師父的「靜思家風」課程,他領悟到,可以盡多少心力就付出多少心力,就算僅是一塊錢也可以救人,也可以盡一分心力。

第一次參加生命營,從八仙塵暴、土耳其震災的影片中,吳璟德體會到人生路很短,對人生路途的選擇要更小心、更謹慎,不要盲目做選擇。「可以更明確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可能有很多事情想要做,卻來不及了。人生真的很無常。」

◎深刻的體悟

人人親手做出可口飯糰,吃進口裡,「甜」在心裡。只見翟含薰與何紫瑗手捧著剛完成的作品,恭敬念著「感恩歌」詞,感恩眼前這集合眾人之愛的賜與。護理系四技一年級的翟含薰分享此刻心情:手作更幸福,大家一起做就更好,那個韻味就包含在這個飯糰裡。一旁來自馬來西亞,曾到校參與營隊而喜歡上學校又想學護理,便離鄉千里來到慈濟科技大學就讀的何紫瑗,則直讚歎:好吃、非常好吃。

護理系一年級的林玉茹吃到海苔香鬆飯糰直說:好吃。「真的很方便,只要熱水二十分鐘或冷水一小時就可以泡好,就可以享用了。」家住桃園的她,從一些影片中看到護士助人的訊息,及媽媽住院當時,受醫護人員細心照顧之情,影響林玉茹一直想成為那樣的人,要照顧更多的人,因而選擇護理科系。「尋找生命的意義」讓她有一個更明確的方向,更確認護理師是將來的目標。

而護理系的蔡宇翔看到「髓緣之愛」黃采緹面對困境的畫面,深深感同身受。「自己將來是護理師,在面對病人時,要盡量做到陪伴與安慰,減輕病人的痛苦。」已經參加驗血建檔的蔡宇翔認為,當別人有需要的時候,對身體又不會有任何傷害,他也很願意成為一名可以救人的捐贈者。

曾於2022年秋季生命營,為一名坐在臺下聽課學員的王韻如,是五專部一年級學生。因對課程很感興趣,也想為別人服務,便報名到春季班承擔隊輔。「髓緣之愛」是她印象最深刻的課程,可以因為自己的付出,幫助別人,甚至可以救他人性命,她感動滿滿,在心中埋下善的種子。「以前沒有想到這些,聽了課程之後,器官捐贈、捐髓(周邊血幹細胞)或捐血,都會去登記、去做。不怕,它就是一個小手術而已。」

「最近看到土耳其地震的賑災,就讓我想去當志工。」王韻如表示,「主播臺下生活更精彩」提及,媽媽出於母愛都願意捨棄自己的生命,把小孩生下來,她深刻體會到生命的重要,更加感謝媽媽。第一次離家這麼遠,王韻如有時候也很想家,每天晚上都和媽媽通電話。而課程中又說及家暴問題,因而社工也成為她將來想做的人生規畫。

堅持年年延續兩季研習營匆匆已過二十餘年的德慇師父,圓緣時刻再次叮嚀:「你們坐在這裡,你的心靈就受到了啟發,更激勵了你的人生……」他期待同學們從中收穫滿滿,人人內心能有所觸動,更加了解人生意義。德慇師父語重心長希冀同學們,從兩天的生命營,能在慈濟科技大學就學期間,留下難忘的回憶。「甚至在你的一生中,或許也只有這一次。」

圖左 :「無毒有我」以「大富翁」遊戲方式,分組擲骰子,依智慧題、機會題、知識題內容及註解作答及前進或後退,傳遞防毒知識與如何辨別毒品。[攝影者:薛崑城]
圖右 :看到黃采緹師姑面對困境時的畫面,讓蔡宇翔有很深的感同身受。[攝影者:薛崑城]

圖左 :德安師父鼓勵同學日存五毛錢,啟發日日的慈悲心。[攝影者:張清和]
圖右 :03月18日一大早,同學們坐在演藝廳「薰法香」,並分享靜思語勉勵同學要懂得自愛,切莫讓父母擔心。[攝影者:張清和]

圖左 :梁國棟以透過精心設計的童玩結合靜思語,讓同學在做的當下,感受靜思語創意內涵。[攝影者:張清和]
圖右 :黃采緹鼓勵同學要把握每一刻善待自己與家人,「愛要及時」。[攝影者:薛崑城]

圖左 :沈芳吉護理師分享自己的體會,人不能輕忽自己一個心念,一份力量,待人要多一份同理心。[攝影者:薛崑城]
圖右 :藉由寫給家人的感念關懷明信片,抒發內心的感動與思念。[攝影者:薛崑城]
圖左 :翟含薰(左)分享此刻心情:手作更幸福,大家一起做就更好,那個韻味就包含在這個飯糰裡。[攝影者:薛崑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