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滿納海善念流轉 土耳其貧困家庭發放

E-mail 列印
「曾經在十多年前因為敘利亞內戰爆發,逃到土耳其落腳的難民,今終於能夠親手將這分愛的回饋送到土耳其人的手中,這條路走來不易。」滿納海發放現場,彼此真誠地擁抱裡,愛在蔓延,望著這一幕幕動人的畫面,慈濟志工 周如意娓娓地說出心底深切的感受,是疼惜是欣慰還有道不盡的感恩。

2023年2月6日一場毀天滅地的強震,震殤重創土耳其,各國救援如火如荼進行,慈濟土耳其發放,從2月17日展開,持續到3月27日,圓滿了四十場。重建路漫漫,緊急的發放暫告一段落,慈濟志工,關懷不遺漏,也在4月29日下午於滿納海國際學校,如常地為一百五十戶土耳其照顧戶舉辦發放。

◎急切的心 只想回報

土耳其大地震,臺灣的慈濟勘災團會同土耳其慈濟志工一起在災區哈泰省(Hatay)、加濟安泰普省(Gaziantepe)、尚內烏爾法省(Şanlıurfa)等,一個多月四十場的發放,每一場都貼近這些在震央附近的省份,都來到受災最嚴重的地方,發放38,926戶家庭,共計187,581人領到物資卡,救命稻糧有如及時雨解災民的苦。

「在土耳其南部重災區的急難救助發放,能達到如此規模及數量,除了有上人、常住師父、本會及全球慈濟人做後盾外,若無土耳其當地的本土志工團隊,是無法達成的。」慈濟志工胡光中多次表達內心的感恩。

他強調,發放志工僅僅二千零八十五人次,第一梯志工有四十五位、第二梯志工有四十三位、第三梯志工有五十三位。他們分別來自土耳其、敘利亞和巴基斯坦的本土志工。有許多都是原本接受慈濟幫助的難民或助學生,從一千多公里外的伊斯坦堡,搭了十一個小時的巴士才來到災區,一顆急切想為災民付出的心,一心只想回報,當初這片接納他們的土地。

「我們就如遊牧民族般地帶到每個發放場地。」胡光中輕歎著,這群在苦難中用愛滋養的孩子們,團隊從第一場發放開始,在災區使用的桌椅、電腦等器材,都是從千里之外的伊斯坦堡滿納海學校帶來的。

每一場大家都默契十足地依規劃完成場布,發放結束也迅速收拾所有設備,啟程到下一個目標,從村經鎮到省,不因路遙險阻而腳步停歇。

◎我很幸福 苦民所苦

一個多月的發放行程,中間也輪了不少梯次的志工,發放團隊其中很多是滿納海學校培養出來的孩子,如今都升上了大學,當初跟著家人從敘利亞逃到土耳其,接受土耳其政府和慈濟幫助,面對此次強震,他們選擇暫時放下課業,挺進災區一起付出,是發放現場非常重要的人才及助力。

四十場的發放資訊都是透過簡訊通知,許多人以為是詐騙訊息而錯過,發放中,他們發現收到通知的災民,因為沒有智慧手機或不知如何回填,於是利用時間為鄉親服務登錄。發放團隊用心、用智慧克服名單資料不完整的考驗,讓發放率創下新高。

「你們持續關注你們的簡訊,我們會另行通知。」敘利亞志工穆沙(Musa Al Ahmed)現今是電算工程的大二生,溫柔又有耐性地幫助災民,告訴他們,發放的訊息是以手機的簡訊通知,語氣、身段比任何人都還要柔軟。

「我很難過,看到災民承受如此的苦難,房屋也倒塌了,但我同時感覺我很幸福,能跟著慈濟的腳步來幫助他們。」 除了協助鄉親,穆沙手上拿的專業照相機,還記錄著現場溫馨的互動,過程中彷彿看見當年那個無助的自己,受創的心也一點一滴被療癒。

一路陪伴的志工余自成看在眼裡,感動在心裡,對穆沙讚歎有加:「他滿熱心的,剛剛我看到也滿感動,就好像上人講的苦民所苦,會主動去協助他。」

一樣令人感動的還有自滿納海學校畢業,現就讀大一室內設計系的敘利亞志工卡赫拉曼(Kahraman Muhammed),發放現場他也負責記錄。

「從我2013年來到土耳其,已經十年過去了,感謝慈濟照顧我們,也感謝土耳其政府接受我們,為我們敞開大門,而這次強震發生,是我們回報的時候了。」手機相簿裡的每張照片,承載著一段又一段的故事,鏡頭下的細膩心思,責無旁貸的使命,全源自於心中的愛。

◎如常發放 愛不遺漏

「地震發生時,證嚴上人希望志工們及時到達災區給予救援,所以我們就去了,在最困難的時刻我們與你們站在一起。」一路走來,初心不變的周如意,說起心中恆持的信念,眼底的光始終燦燦。

她真心感恩,在臺灣的慈濟志工們站在街上、商店前面,抱著募款箱為土耳其募款,即使遠隔八千公里以外,愛仍不間斷,也是土耳其志工們身後最堅強的支柱。周如意強調不管是土耳其人、敘利亞人或是哪一個地方或國家的人,只要是災民大家都願意幫助,因為這就是「大愛無國界」,而且付出無所求。

一場突如其來的強震,讓土耳其境內不管是慈濟志工或本土志工,心緊緊相繫,愛更加凝聚。土耳其慈濟基金會自2014年以來長期關懷敘利亞難民事務,每月都有定期的發放活動。

災民的發放剛告一段落,志工旋即於4月29下午,在滿納海學校為一百五十戶的照顧戶舉辦如常的發放,幫助土耳其貧困家庭,緩解他們因為通膨及地震影響所帶來的經濟困難。

「慈濟是有心的團體,證嚴上人提倡竹筒歲月,希望大家能『日存五毛錢』,每天發一個善念,匯聚起來就可以變成很大的力量來幫助大家。」發放現場胡光中總不忘告訴鄉親那一念,可以翻轉手心甚至反轉命運的善念。

◎感恩的心 圓滿回饋

「當天發放了購物卡和毛毯,毛毯是由當地的廠商製作,配上慈濟的標誌非常好看又實用。」志工歡喜地說著這份匯聚眾人愛心的禮物,就盼能暖入鄉親的心。

教土耳其文的澤赫拉老師(Zehra )對著臺下的大家說:「這裡有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學生都是敘利亞學童,因為慈濟基金會的幫助讓這些孩子可以獲得教育的機會,翻轉人生。」滿納海是一所有臺灣人愛心支持的學校,澤赫拉老師語意堅定地告訴每一個人:「我以它為榮。」

接著敘利亞籍志工們排著整齊的隊伍,將手上裝有購物卡的信封袋,一一雙手奉上給鄉親。這群在苦難中成長、茁壯的志工,曾經的難民,不管是對地震災民或照顧戶,心一樣熾熱,能親手將愛回饋,感恩的心,感恩的力量,在這個時刻得以實現,圓滿完成!

當天前來領取補助的蘇納,她激動說道:「願真主阿拉賜福予你們,你們是如此的親切,與我們的心在一起,我還能說什麼呢?」

另一位婦女德瑞亞也感動莫名,她說:「不管是對敘利亞或是土耳其,對土耳其所有人民,我都真誠的感謝你們,有你們真好!」因緣微妙,善念流轉難思議,無私的愛,融化所有也溫暖彼此。

圖左 :土耳其震殤,團隊從第一場發放開始,在災區使用的桌椅、電腦等器材,都是從千里之外的伊斯坦堡滿納海學校帶來的。[攝影者:Mohammad N. Aljamal]
圖右 :滿納海學校培養出來的孩子,如今都升上了大學,面對此次強震,他們選擇暫時放下課業,挺進災區一起付出,是發放現場非常重要的人才及助力。[攝影者:Mohammad N. Aljamal]

圖左 :4月29日發放當天,領取補助的一百五十戶照顧戶,先在滿納海學校一樓等待確認身分及領取卡片。[攝影者:Mohammad N. Aljamal]
圖右 :井然有序得發放,土耳其志工向前來的鄉親,宣導注意事項。[攝影者:Mohammad N. Aljamal]

圖左 :志工細心地幫忙確認照顧戶的身分,讓愛落實在最需要幫助的人身上。[攝影者:Mohammad N. Aljamal]
圖右 :確認身分後,鄉親到地下室等待領取購物卡,並觀看賑災活動影片,進而了解慈濟的慈善脈絡。[攝影者:Mohammad N. Aljamal]

圖左 :發放現場胡光中(左)總不忘告訴鄉親那一念,可以翻轉手心甚至反轉命運,「日存五毛錢」的善念。[攝影者:Mohammad N. Aljamal]
圖右 :土耳其老師澤赫拉(左一)語意堅定地告訴大家,她以滿納海為榮,並與志工周如意(右二),和鄉親留下感動的身影。[攝影者:Mohammad N. Aljamal]
圖左 :苦難中成長、茁壯的敘利亞志工,曾經的難民,今終能親手將愛回饋,感恩的心,感恩的力量,在這個時刻得以實現,圓滿完成。[攝影者:Mohammad N. Aljam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