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睽違三年 花蓮靜思堂現說法臺

睽違三年 花蓮靜思堂現說法臺

E-mail 列印
「佛誕日,年年,這就是我們的一大事。」證嚴上人如是開示。若沒有佛陀出現人間,哪有佛法可以淨化人間?大家應以尊重虔誠的心,接受佛法,恭敬浴佛。人間不離佛法,上人更期許,人人日日都是在浴佛,浴自己內心這一 尊佛。「人人心中都有佛,心中的佛,要時時讓它清淨無染發光。」

自2000年起,慈濟基金會在花蓮靜思堂,年年不間斷舉辦三節合一的浴佛大典,因應covid-19嚴重疫情,睽違三年之後,於5月14日,五月第二個週日,終能再現眾人虔誠禮佛、人人步步生蓮的莊嚴景象與直達天聽的佛樂聲,一齊在祥和氛圍中祈願。

◎細雨紛飛 誠意方殷

「我們即將在 上人的帶領,展開莊嚴的浴佛大典。在晨光中,我們齊聚全球第一座的靜思堂。」浴佛大典司儀,大愛廣播電臺「藍天、白雲、好時光」主持人張嘉玲柔和的聲音,嬝繞於花蓮靜思堂空間,在此慈濟人精神堡壘,飛天菩薩環繞的飛簷下,開啟2023年慈濟慶祝「佛誕節、母親節、全球慈濟日」三節合一盛典。

「誠心誓願度眾生,正心誓願斷煩惱……」在〈勤行道〉歌聲中,靜思堂銅門前,靜思精舍師父們灰色僧服壟罩在透明簡便雨衣下,仍隨著堅定緩緩前行的腳步擺動,在煙霧裊裊中,輕輕前行。

在〈爐香讚〉唱誦聲中,人人齊心合掌,「廣邀十方菩薩雲來集」,並以〈讚佛偈〉感念佛陀恩典,讚仰佛陀智慧。大典在師父帶領大眾獻燈燭、香湯與法香後,人人禮佛足、接法香、祝福吉祥,道侶廣場上,約三千大眾以雨衣顏色排列出黃白相間的浴佛行動隊形,以同心圓及弘法利生的圖案,圓滿浴佛。

無論是綿綿細雨或千絲如簾雨勢,人人都身在寧靜中,透過虔誠唱誦、恭敬浴佛行儀,專注、誠摯祈願,一幅道氣莊嚴、靜肅祥和景象,浮現於人人眼前,烙印於心間。「繞佛繞法」人人向自身靈山塔下修,嘹亮〈祈禱〉歌聲,傳達天聽,最後大家行虔誠最敬禮,表達對宇宙大覺者最崇高的敬意,浴佛大典功德圓滿。

◎靈山法會 細緻莊嚴

在此時此情中,靜思精舍德宸師父感恩有此殊勝因緣參與浴佛。只要有浴佛大典,一定排除萬難參與的他表示,在花蓮靜思堂舉辦的浴佛盛典,因為疫情影響而暫停三年,更是把握此因緣前來參加,以報佛恩、師恩與眾生恩。

「今年動作比較多,隊形也比較複雜……」德宸師父雖未能全程參與彩排,卻堅信只要用心,也能和大家一起成就一場非常莊嚴盛典。他更特別提及,今年特別規劃繞著靈鷲山說法臺的繞佛繞法,就是異於往年的規劃。「在彩排過程中,都已經感受到很殊勝的因緣,很莊嚴。」

在慈濟世界這一感恩世界中,除了人人心中時時懷抱感恩心、道感恩,更是用心在每個當下。為了呈現盡善盡美、充滿道氣的浴佛畫面,精舍師父們把握分秒,一次次彩排,就連今日正式浴佛前的總彩已經獲得策畫的慈濟志工呂秀英(慈悅)滿分一百分的讚歎,仍繼續自行練習走位。

而同樣幾乎每年都參加浴佛的靜思精舍德宇師父也感到今年浴佛隊形變化比較大;然而,團體活動每個人縮小自己配合,只要大家同心協力互相提醒,都可以展現合齊之美。「今年主題不一樣,靈山法會為主。」人人依著團隊規劃,盡在配合。

「因為今年周年慶跟浴佛節只差一天,周年慶大家都很忙,可是大家都很配合。」精舍德勁師父則特別感恩,在這麼忙碌時刻,大家願意隨時接變化球,來到靜思堂熱心配合,為此,他向所有師父們致上感恩之意。

精舍德杰師父也認為今年浴佛最大的不同便是隊形變化。「以往會為了動作一致、整齊,只是一些簡單的步驟……」他分享,今年調整動作變化,呈現更莊嚴、更細緻。今年計有九十六位靜思精舍師父參與浴佛,德杰師父認為,要帶領這麼多人從不熟悉,較凌亂情形,呈現整齊一致又莊嚴的隊伍,非常不容易,他特別表達對德禪師父帶大家彩排的感恩與感動,同時表達對志工的付出。

◎親身踏尋 佛陀蹤跡

「我還記得,去年在我們精舍浴佛也是非常莊嚴……」靜思精舍清修士林靜憪提及,受到全球新冠肺炎covid-19病情影響,慈濟已經三年未在花蓮靜思堂浴佛;儘管如此,為感念佛恩、親恩及眾生恩,慈濟改以從慈濟人心靈故鄉靜思精舍出發,與臺北臨濟寺連線,同時進行線上直播,全球同時透過科技線上浴佛。

親身踏上佛陀足跡,林靜憪以這身歷其境的感動分享深刻的感觸,更分享對「浴佛」的體認。「浴佛,最重要就是要滌自己的心垢,自己可以在浴佛當下,學習佛陀堅韌不拔的毅力與精神。」她感佩佛陀放下富貴,走入苦行之道,無論路途再崎嶇難行,從尼泊爾到印度,赤足踏遍石頭山。「在這一路上,我感覺良多,第一,如果沒有堅忍的毅力,就沒有辦法走;第二,佛陀為了眾生而去追尋如何求得解脫之道,才走這一趟路。」

「我想到菩提迦耶和我們的精舍是同一緯度,佛陀是面東成佛,我們上人從過去到現在,也是向東面,東來教導眾弟子們……有非常多相似之處」林碧玉分享,證嚴上人歷經五十餘年的努力,終看到無量法門,悉現在前;從每一人一部藏經當中,體會佛陀的教法,證悟人生,這也是今年浴佛的特色。此時,再佛陀說法臺上,她與慈濟志工跪誦《無量義經》情景盤旋腦中,當時一朵祥雲浮現之境如臨眼前。

「一朵祥雲,讓我們覺得不熱。」她泛起一絲歡喜笑容說起,不熱,原來是那位看顧這座山的老人家,看到慈濟人的虔誠,不由自主地撐起一把傘,為他們遮陽。「忽然感覺到現場如沐春風,佛陀的德香忽然在那邊瀰漫。」

如今浸潤於人人共聚同沐佛恩當下,她感恩因緣和合,今年在花蓮靜思堂浴佛的一刻,同步也在佛陀出生地尼泊爾藍毘尼及成道的地方,同時浴佛。從出生、成道到靜思堂展現慈濟的實踐精神,此三處同步浴佛,更顯意義非凡,於未來或許對佛教或學佛的弟子都有非常深遠的影響。「很期待這個基因,經過了兩千五百多年的沉澱,如何讓這基因真正活化過來?這就是未來很重要的佛法的生命力。」

面對浴佛現場布置的說法臺模型,勾起種種親臨現場的回憶,林靜憪不由得歡喜說起此刻浴佛的心境。「這邊的說法臺,它只是讓我們去緬懷,當年佛陀就在這個地方說法。」藉由這佛陀開示法華經之處,讓人人真正能體會並學習大乘佛教的精神,「回歸佛陀故鄉與佛相遇,弘法利生」;同時也為菩薩道鋪路,一棒一棒接一棒地往前走。「浴佛,就是讓一顆種子埋在心頭,希望每一顆種子都能萌芽。」

◎道侶廣場 浴佛體驗

在花蓮靜思堂,隨著精舍師父莊嚴隊伍緩緩步出銅門的精舍清修士同樣踏出堅毅腳步前進。潘靜涵與梁靜樂於隊伍後段,雙手恭敬合十,一步步虔誠。

在特別日子,總是會分工承擔功能組工作,因此,潘靜涵先前並未有機會到靜思堂浴佛,她感恩主管與同事們的成就,這次才得以補位前來浴佛。「之前都在精舍參加浴佛,疫情後回到道侶廣場感覺又不一樣。」5月14日浴佛,前一日恰值慈濟五十七周年慶,大家都很忙;趁著空檔,她算是忙裡「求」閒,一起來浴佛。「感覺這是一個很殊勝的日子,大家都很歡喜聚集在這個地方。」

除了祈願天下無災,潘靜涵更希望大家了解佛教,年輕人也能傳承,一起參與。「在一年又一年的浴佛中,看到大家年紀愈來愈長……」她心中不免慮及,是不是有下一代來傳承?透過浴佛,讓大家了解佛教的意義、浴佛的意義,就像這次布展導覽,也是為讓眾人更了解浴佛繼而參加,讓年輕人不再認為浴佛是屬於老人家的一個宗教活動。

潘靜涵也和大家一樣,最期待透過這次浴佛能看到上人親臨,看到上人在靜思堂四樓帶領大家浴佛的一刻。「我想每一次浴佛都是要珍惜那個剎那,我們還有機會可以一起浴佛。」她繼而分享,浴佛那一刻,是最清淨的時刻。「畢竟在精舍負責會務都是在事項上,怎麼樣從事項上去體會一些需要調整心態的地方,我想這是我們要去學習的。」而浴佛是大家真正清淨,在這一刻,大眾同一心為天下祈福,大家共聚的氛圍,是凝聚善及清淨的力量。

到精舍後,因為勤務未能參與浴佛的梁靜樂,開朗笑聲傳達寬廣心量及豁達。「因為大家都出來,我就是守在家。今天我們是臨時補位,是第一次來這裡浴佛。」有幸能夠參與此次靜思堂浴佛大典,她有深刻的體會,無論是與佛相遇或是回歸佛陀故鄉,都是上人給大家的很深的期許及叮嚀,希望人人每一天都將佛法放在心裡,效法佛要行動付出。「用這麼多時間與人力在這裡浴佛,無非是提醒我們,日日都是在滌心裡的煩惱,而不只僅是在今天這重大的日子。」

自馬來西亞渡洋到精舍修行的她,以往在家鄉都有參與浴佛。「第一年,我怎麼沒有參加到這麼盛大的浴佛!」到精舍後,卻未能參與,當時初到精舍的梁靜樂心中不免有些許小失落。這樣的心情,在她洗碗的當下,一念清朗升起:現在,我不就是在浴佛,只是以不同的形式,做不同的事情。

浴佛大典流程中,精舍師父及清修士於各點浴佛臺繞佛繞法。當看到『靈鷲山』說法臺意象模型,梁靜樂泛起深刻體會,雖然沒去過靈鷲山,事實上,佛弟子就都是在靈鷲山下,只要心中有佛,人人就是在佛的懷抱之下。

她認為,透過浴佛提醒大眾要懺悔,更是提醒人人要時刻把握佛法,珍惜聞法的機會。「從2500多年前到現在,我們不希望有一天,佛法是在我們手裡遺失掉的。」梁靜樂深覺大家更要把握佛的精神,傳承給更多人;藉由浴佛,喚醒大家,更了解佛法;浴佛,也是接引大眾的一個法門。

證嚴上人於大典中勉眾,要感佛恩,更要感父母恩。「今天不只是佛陀的誕生日,同時也是母親節,我們要感恩父母恩、生育之恩,培養我們大家能平平安安、能通情達理。」除此之外,還要感恩師長恩,也要感恩眾生恩。上人慈示:能有這樣祥和人間,所需要的是人間人人淨化,除掉了無明,接受佛法造福人間。

圖左 :浴佛現場布置的說法臺模型,為緬懷佛陀開示法華經之處,讓人人真正能體會並學習大乘佛教的精神。[攝影者:徐政裕]
圖右 :約三千大眾以雨衣顏色排列出黃白相間的浴佛行動隊形,以同心圓及弘法利生的圖案,圓滿浴佛。[攝影者:徐政裕]

圖左 :師父帶領大眾禮佛足、接法香、祝福吉祥。[攝影者:羅明道]
圖右 :靜思堂銅門前,靜思精舍師父們灰色僧服壟罩在透明簡便雨衣下,在煙霧裊裊中,堅定緩緩前行。[攝影者:邱繼清]

圖左 :林靜憪(前右)分享對「浴佛」的體認。「浴佛,最重要就是要滌自己的心垢,在浴佛當下,學習佛陀堅韌不拔的毅力與精神。」[攝影者:羅明道]
圖右 :潘靜涵(前)更希望透過浴佛讓大家了解佛教,年輕人也能傳承,一起參與。[攝影者:詹進德]

圖左 :精舍師父帶領大眾,以最虔誠恭敬的心,繞佛、繞法。[攝影者:廖文聰]
圖右 :梁靜樂(中)認為,透過浴佛提醒大眾要懺悔,更是提醒人人要時刻把握佛法,珍惜聞法的機會。[攝影者:徐政裕]
圖左 :今年計有九十六位靜思精舍師父參與浴佛,,呈現整齊一致又莊嚴的隊伍。[攝影者:陳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