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5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真誠慈悲 有愛無礙

E-mail 列印
6月17日,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進入第三天,早上十點半這堂課「做慈濟 有愛無礙」,學員分為A、B、C、D四組,分別在四樓東向、地下二樓220講堂、感恩堂、講經堂四個地方。馬來西亞學員與隊輔,從七 到十一組及二十四到三十七組(雪隆),共一百五十多位齊聚地下二樓220講堂,向靜思精舍德勘師父 德淯師父請法。

「培訓的目的是為受證,受證的目的就是要承擔,承擔就是要信、願、行,同時要發願行菩薩道,菩薩在人間修,人間修菩薩道,而人間有事,我們用什麼來解惑?」司儀游美雲問。學員答:「用法來解惑。」游美雲補充說:「在行菩薩道的當中,有什麼樣的疑問,可以提出。」

◎世間善法 源於選擇

「師父,我有個疑問,每一天在社區有線上薰法香,我們有一個團隊以上人開示的靜思晨語重點做PPT,我負責其中一天。」通常他會從網路上人的靜思晨語剪輯,或者其它網頁上的資料再修改。黃金福心有疑慮的向精舍師父請益:「在慈濟世界裡,這種算不算是抄襲?」德勘師父說明在精舍、各區社區都有辦不同的讀書會,大家也透過不同的方式彼此共修,每個人整理法及分享的方式多元。德勘師父提醒大家:「需要註釋、標示來源,註明上人哪一天的開示,或是在哪一個月份的月刊的哪一頁?只要有註明就不算抄襲;自己生活體會分享也不算抄襲。」

本身是實業家的江錦興(誠欽),經常在企業帶動理財課程及在學校舉辦,如何不說慈濟兩個字,但分享慈濟事。德淯師父表示,就像以前說靜思語教學,現在改成好話教學,不提慈濟還是可以把法傳出去,以圓融的方式分享上人的靜思語。德勘師父補充道:對於宗教進校園,有一些國家是會有規範,像中國大陸基本上對靜思語不排斥,只要不涉及宗教,以好話教學的方式傳達,學校是可以接受。

曾任校長的莊淑珠十多年前接觸儒學〈弟子規〉。她說:「在學校董事會和家教協會的同意下,舉辦夜學班教導〈弟子規〉。」曾經有志工告訴她,不要活躍在兩個道場,要選擇其中一個,選擇慈濟還是在學校繼續推動中華傳統文化〈弟子規〉。令她疑惑:「我是要選擇嗎?還是繼續做我該做的事?」她恭敬的請師父解惑。

德勘師父稱許,兩者不衝突,反而是可以互相搭配,就看怎麼去串聯。世間的善法不會互相衝突,藉此因緣,更深入上人的法,可以接引他們融入慈濟,更加認識慈濟。

◎孝與順的智慧

吳詩韻年輕時很叛逆,參與慈濟後態度改變,懂得孝順父母、照顧父母。「但是不知道如何拿捏孝與順,女兒會覺得我對媽媽是愚孝。」德淯師父回應:不是孝與順的問題,而是缺乏溝通和協調。很多事情都需要溝通,譬如外出用餐,當意見不同,避免把決定權放在自己身上,可以公開與大家討論,即便是和父母、和孩子都應如此;處事需要溝通的技巧,家人就不會覺得不被尊重。德淯師父接著說:妳母親的要求是不是不好的事?如果是,順著她去做才算是愚孝順。

譚國漢忙於事業,無法和在鄉村的父母同住,父母逐漸年長需要人照顧;想到舅母年長,表哥、表姊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把父母送到老人院。他問:「這樣子算是孝順嗎?」德淯師父說明:對得起良心,就是孝順;不一定什麼方法才是對或者錯,因為每個人、每個家裡有不同的情況,還有人與人之間的緣分也不一樣,父母跟我們的緣分也會不一樣,所以尊重父母和對得起良心,溝通得很好就OK了。

人與人之間,特別是婆媳、親子問題總是很糾結。「婆婆迷信,如何改變婆婆?」林佳敏問。有人告訴她,無法改變婆婆,只有自己能改變自己。改變看法和做法,林佳敏又覺得自己很委屈。德勘師父說明:「的確是需要從自己先做一些調整,老人家不容易改變。上人教導我們要柔和善順,也就是調整自己的習氣,當作助人的工作,轉換一個心情就不會覺得是委屈。」

胡競康(誠昇)靦腆地說:「慈濟十戒中的第八戒孝順父母、調和聲色;孝順父母弟子已經做到了,但是調和聲色這一方面有一點疑惑;因為老人家的耳朵不太好,講話會大聲一點,卻被鄰居認為我是在罵他們,請師父指點。」語畢,笑翻全場。德勘師父幽默地說:「你這個問題比較好解決啦!老人家重聽,所以不得不用高音量,但是高音量不要帶有責備喲!高的音量也可以很柔和,頻率、聲波是不同的,鄰居聽到也能夠很明白。」

◎時間 空間 人與人之間

「今天就要受證了,受證之後就是承擔的開始。」洪健發的問題是:要承擔就要更付出,需要時間;有心承擔,但時間上難以安排,請師父指導。德勘師父回應:「這個年紀還有事業、家業要照顧,這是很正常的,但是怎麼分配時間很重要,自己要有規劃。上人教導我們,要做慈濟,要先把家庭照顧好;也要對得起你的事業、你的工作。好好的規畫,更要學習的是人生經濟學,自然可以挪出時間做慈濟,只要有願力,就會有助緣。」

德淯師父勉勵大家:要深入經藏、要了解法,使用方法處理問題;人與人的淵源,有些時候溝通的好、緣好,大家都會成就你、認同你;心要穩、心很定,才能把事情處理的很好。

溫馨座談圓滿時刻,德勘師父期許學員:對家人,對眾生,無論是有形或無形的,包含自己,往往都忘了那分真正的慈悲和愛。愛的力量最大的,只要人人心中有愛,總是會想辦法把彼此的障礙調順;用真誠的心、真正的慈悲,就沒有過不去的關卡。

圖左 :「培訓的目的是為受證,受證的目的就是要承擔,承擔就是要信、願、行,同時要發願行菩薩道,菩薩在人間修,人間修菩薩道,而人間有事,我們用什麼來解惑?」司儀游美雲問。[攝影者:孫保源]
圖右 :黃金福分享社區進行線上薰法香心得。他表示:每個參與者輪流準備簡報分享,他則負責其中一天PPT。[攝影者:孫保源]

圖左 :德勘師父:在精舍的品書會,彼此共修,大家整理分享簡報的方式多元化。但是在簡報需要註釋來源,譬如註明上人哪一天的開示,或者是在哪一個月份的月刊的哪一頁。[攝影者:孫保源]
圖右 :吳詩韻年輕時很叛逆,參與慈濟後態度改變,懂得孝順父母、照顧父母。「但是不知道如何拿捏孝與順,女兒會覺得我對媽媽是愚孝。」[攝影者:孫保源]

圖左 :曾任校長的莊淑珠十多年前接觸到儒學弟子規。曾經有志工要選擇慈濟還是在學校繼續推弟子規,令她產生疑惑。她恭敬的請師父解惑。[攝影者:孫保源]
圖右 :譚國漢忙於事業,父母在鄉村沒和父母同住,他考慮到父母逐漸年長需要人照顧,把父母送到老人院。譚國漢問:「這樣子算是孝順嗎?」[攝影者:孫保源]

圖左 :「婆婆迷信,如何改變婆婆?」林佳敏問。別人告訴他無法改變婆婆,只有她自己能改變自己,林佳敏改變了看法和做法又覺得自己很委屈。[攝影者:孫保源]
圖右 :胡競康(右)表示慈濟十戒中的第八戒孝順父母、調和聲色;孝順父母弟子已經做到了,但是調和聲色這一方面有一點疑惑。[攝影者:林莉玲]
圖左 :洪健發的問題是:要承擔就要更付出,需要時間;有心承擔,但時間上難以安排,請師父指導。[攝影者:孫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