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30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菩薩舉足 步步生蓮

E-mail 列印
慈濟基金會於1992年在南非成立非洲第一個據點,落實慈善等志業推動,接引許多本土志工加入志工行列,至今已經三十一年,並陸續深耕多個國家。

6月18日於花蓮靜思堂舉辦的2023年【慈濟海外培訓委員慈誠 精神研習會】第一梯次,邀請辛巴威的朱金財、南非的袁亞棋及莫三比克的蔡岱霖,三位非洲慈濟志工,透過視訊連線分享如何翻轉非洲,及一路走來的篳路藍縷。

宗教處同仁闕瑜嫻引言,2019年伊代氣旋讓非洲有三個國家遭受非常大的災情。賑災團回來時,證嚴上人第一次提到「菩薩舉足、步步生蓮」。意思是說,當菩薩發願踏出一步,都會有善的影響。

◎以平等心真誠帶動

慈濟從南非開始,目前在九個國家都有慈濟志工的身影,不同國家因緣與推動的方式不同,真正就是無量法門,可是大家的方向始終如一,就是要翻轉非洲。

2007年慈濟走入辛巴威這個內陸國家,貧窮且極度缺乏水源。回眸來時路;一位工廠老闆,擁有多家商店的朱金財說:「想起來真的有很多的感動與感恩。」當時有很多非政府組織,希望能夠到辛巴威幫忙,卻沒有作為,結果都是不了了之,因此當地人並不相信所謂的慈善組織。

但是,朱金財依然在當地努力地帶動,他說:「真的就是要很真誠的待人,要親力親為,要平等心的對待,沒有分別心,如一家人。」當初,到每個地方,看到當地人用餐都是坐在地上,他也跟著坐在地上,用完餐以後站起來,穿的藍天白雲制服都是黃土。上人教導弟子,就是要放下身段,人人都是一樣的。一位大老闆都可以做到這樣,當地人覺得很不可思議,所以得到很多人的支持,進而加入志工行列。

朱金財接著說,十多年前,當地小朋友長頭癬,因此慈濟志工在首都哈拉雷,巡迴三十六所學校幫小朋友理髮。因為他們很貧窮,一個人的理髮費大概是美金一塊錢或兩塊錢,一般人是負擔不起的。慈濟人透過身體力行來帶動,本土志工與村民都很願意跟著做。

闕瑜嫻補充,辛巴威最為人所知的志工活動就是掘水井,從2013年到2023年的四月,已經完成三百八十六口的水井,一口水井可以幫助五百戶,加總近二十萬戶家庭得到了生活改造的影響。

上人說過「人人本具佛性」,人人都有可能是未來佛。身為靜思弟子,更應該把握種種因緣,用心把身邊可以影響的人,讓他們都能夠加入慈濟行列。

◎陪伴志工 建立正確理念

「勾勾」這個詞是南非祖魯族祖母(阿嬤)的意思。一些南非勾勾其實就是慈濟在非洲的第一代本土志工。他們除了照顧自己的家庭,更因為感受到慈濟與上人的愛,而鼓起勇氣走入人群,見到苦中還有更苦,知道自己也有幫助別人的能力。

南非德本的袁亞棋說到,今年3月1日,有一位資深的本土幹部慈蕾阿嬤離開了大家。近三十年來,因為有這一群人堅定走慈濟路及守慈濟十戒,他們打造了南非的慈濟。

現在地南非社會,物質醫療環境都比三十年前好太多,而人們正在失去信仰,這是個人心淪陷的時代。2021年的暴動,德本所有的大型商場和工業區,密密麻麻的人都在搬東西、搶東西。淨化人心為什麼這麼樣的難?袁亞棋自問:難道我們所付出的一切都會化為烏有?那是非常挫折的時刻。

2018年,資深志工潘明水帶著德本本土幹部們,前往馬拉威拓展慈濟志業。2019年伊代風災,潘明水在當地陪伴及指導完成災後的重建。2020年,志工遭受非常大的困難,因為新冠疫情,無法再走出國門去帶動鄰近國家,包括馬拉威。

志工在網絡非常不順暢,溝通困難,沒有辦法見面的情況之下,透過視訊,袁亞棋跟馬拉威本土幹部分享粽串的精神,要把這條粽串放到自己的心裡,樹立一個永續的目標;永續的粽串精神才能夠深入案家,串聯每個人的心。2022年,馬拉威本土幹部更有了大決心,他們獨立承擔一切關懷工作,到奇夸瓦(Chikwawa)、恩桑傑(Nsanje)做急難關懷。

2018年時,馬拉威的本土志工不到五十位,經過了疫情、氣旋和風災,現在已經有五百多位本土志工,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袁亞棋覺得:最重要的是要如何陪伴志工,建立正確的思維和精神理念,才是志業能夠成功的真正的關鍵。

◎慈善援助與淨化人心同步

上人稱蔡岱霖為文成公主,嫁到莫三比克就是為了要做慈濟。因為有了蔡岱霖的小愛化大愛,2012年莫三比克當地志工開始同步進行慈善援助與淨化人心。

莫三比克是一個重債窮國,全國有超過一半的人口,一天只有低於一美金的生活費。「感恩上人給予慈示,要把心靈的財富帶給族人。」蔡岱霖謹記教誨,在每一次慈善活動中,都不忘把上人的法帶入每個人心中。因應當地的教育背景與文化,開啟了歌唱與戲劇的傳法。

安排莫三比克志工透過科技連線聞法,時時刻刻不斷帶動與提醒竹筒歲月的精神;透過這樣的教法,讓很多的感恩戶變成志工,翻轉手心向上為手心向下的人生。

上人說要翻轉非洲,當地志工用心思考,要怎麼做?透過農業、透過教育,來翻轉當地。首先開始的急難救助就是要安心,以糧食種子、建材包來安心;中長期就是安身計劃--建設大愛村。苦既拔已復為說法,教導緬甸志工的米撲滿精神,讓志工們也帶動種子撲滿,讓愛循環。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靠教育,欣慰的是看著孩子從大樹下的上課,到現在可以走進教室。

這一切都要感恩發願移居中部的十八位馬普托志工,他們很用心朝著上人指的方向前進;很努力的付出一分愛,很努力的拍動著翅膀,希望能夠照亮這個苦難的人間。一步一腳印,從志工的精神理念開始,大家相信「不是因為看見希望才堅持,而是因為堅持才看見希望。」

◎時時聞法 增加善力量

朱金財、袁亞棋、蔡岱霖,三位分享中都提到翻轉非洲;翻轉的是心,翻轉的是生活,最後一起翻轉手心,一起增加善的力量,以減少社會的動盪。

來自馬來西亞雪隆分會的鄭屹娟,聽完這堂課後,分享:「在這麼貧窮、乾旱的地方,開了三百八十六口井,每個井可以讓五百戶人家有清潔的水可以用,這是我很感動的。」慈濟能夠從臺灣走到世界各地,連非洲這麼貧困的地方都有慈濟人。鄭屹娟期許自己在慈濟路上,能夠付出一分力。

2020年受證,現任馬來西亞雪隆分會協力隊長的許偉健,感動於三位資深志工在非洲這塊土地上的耕耘,把慈濟菩薩道鋪在非洲大陸。許偉健說:「他們發心立願,把上人的法帶到非洲,也帶動當地的本土志工,讓他們能夠一起來行菩薩道,這是自己需要學習的部分。」

他表示,要時時提醒自己保持初發心,因為當初發願的那一念心才是最貼近上人的心。所以要時時聞法,多聽上人開示,才能跟上師公上人的腳步。

許偉健在承接協力隊長的這一年半中,其實很挑戰,他感恩有資深的陪伴,讓自己能在過程中學習。在這幾天的營隊課程中,讓他更清楚要如何帶動社區;他有一個想法;上人不斷提醒要聞法,所以回到馬來西亞後,會與協力長們一起討論,如何將上人的法帶給隊員,讓大家可以一起聞法精進。

全球慈濟人如果願意多付出一些,翻轉非洲、翻轉世界的力量就會更加的大。願大家一起踏出這一步,學習翻轉非洲,讓步步長出的蓮花比比皆是。

圖左 :慈濟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第一梯,邀請辛巴威的朱金財、南非的袁亞棋及莫三比克的蔡岱霖,三位非洲慈濟志工,透過視訊連線分享如何翻轉非洲,及一路走來的篳路藍縷。[攝影者:何維美]
圖右 :朱金財師兄分享以平等心對待,透過本身身體力行來帶動,大家也都很願意跟著做。[攝影者:林家如]

圖左 :蔡岱霖分享十二年前開始,慈濟在莫三比克,當地志工開始了慈善援助與淨化人心同步進行。[攝影者:黃秀琴]
圖右 :袁亞棋師姊分享,近三十年來,因為有這一群本土志工堅定地走慈濟路及守慈濟十戒,他們打造了南非的慈濟到現在。[攝影者:林家如]

圖左 :馬來西亞雪隆分會鄭屹娟聽到,在非洲這麼貧窮乾旱的地方,開了三百八十六口井,每個井可以讓五百戶人家有清潔的水可用,非常感動。也期許自己在以後的慈濟道路上,能夠付出一分力。[攝影者:林家如]
圖右 :馬來西亞雪隆分會的許偉健表示,三位資深志工發心立願,把上人的法帶到非洲,也帶動當地的本土志工,讓他們能夠一起來行菩薩道,這是自己需要學習的部分。[攝影者:黃炳添]

圖左 :宗教處同仁闕瑜嫻表示,證嚴上人提到「菩薩舉足、步步生蓮」,意思是說,當菩薩發願踏出一步,都會有善的影響。[攝影者:林家如]
圖右 :學員們專注聆聽三位志工連線分享,在非洲推動慈濟志業的甘苦。[攝影者:何維美]
圖左 :由朱金財師兄、袁亞棋師姊及蔡岱霖師姊三位非洲國家的慈濟志工,透過視訊連線與大家分享一路走來的篳路藍縷,學員們用心勤作筆記。[攝影者:林家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