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30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親近法源 道心更堅定

E-mail 列印
慈濟以往每年都有舉辦「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因疫情睽違三年,終於在2023年6月15日恢復舉辦,第一梯次學員來自馬來西亞、新加坡共六百一十九位,在花蓮靜思堂進行為期五天的研習,並領受上人的授證 與祝福,開營次日早上的「法在生活中」課程,由德勘師父主講。

◎親近法源道心堅定

承擔隊輔的周秀芳,也坐在課堂中一起學習,課程之後分享心得:當隊輔要很早起床,感覺有點累,心想自己能做到這麼早起床陪伴學員,已是很不容易的事了。但是,聽了這堂課之後,瞭解精舍師父們經年累月實踐「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精神,覺得很慚愧,尤其上人年紀那麼大了,還要忍受身體的疲累,每天早起帶領弟子們學佛悟道的毅力,更是令人不捨。她表示,上人及精舍師父克勤、克苦不喊累的定力,一定要用心學習。

周秀芳感覺這次回來更親近法源,道心更加堅定,也多了一分靜思弟子應盡傳承靜思法脈的使命感,期許自己在這五天的學習當中,一定要戒慎虔誠精準的去領悟上人的法,回到馬來西亞再傳承給法親家人。

周秀芳接引的慈濟志工曾柔靜,回想二十年前隨經商的夫婿從臺灣到馬來西亞居住,初到馬來西亞時非常想念臺灣,接觸慈濟有種回家的感覺,便常常與夫婿到附近的環保站做環保,二十年來與慈濟的緣分一直延續著。

曾柔靜說,回來研習收穫很多,這堂「法在生活中」的課程,讓她更加瞭解靜思家風與淨斯理念,靜思是慈濟的思想的根本,是慈濟法脈的源頭,跟慈濟人的慧命息息相關。「要受證了,實際瞭解更深刻,知道慈濟一步一腳印走出來,慈濟在成長,我也成長。」

二十年當中,她都有回來精舍,看到精舍師父的日常真的很堅苦,一直為眾生的福與慧在努力、用心,令她很感動。例如:香積飯的研發,災難發生時不知道怎麼辦的時候,可以及時幫助受災戶不會餓肚子。這次馬來西亞的大水災,曾柔境也是受災戶之一,在沒水沒電的時候,很需要這麼方便的食物果腹。

除了感動之外,曾柔靜也期許自己將營隊所學習到的,回到僑居地之後,要去做上人的口跟手,宣導茹素、靜思家風、淨斯環保觀念去帶動當地人,一起做清淨在源頭的善舉,把佛法運用在生活中。

佛法能改變人生,劉新民聽完德勘師父說法之後,認為自己在佛法上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再多學習。這幾年來接受上人的法水,他認為自己改變很多,夫妻、親子、人際間的相處也很和諧,會以同理心去為對方想,以前的自己是不懂得這麼想的。

劉新民回想以前的自己,曾經因為母親要他看好小雞,不能讓小雞進屋子影響環境,否則要處罰。因此,他竟然設法將三百多隻小雞弄死,現在只要想起這件事,就感覺很害怕、很不應該,希望多做善事來懺悔。

透過課程,知道精舍師父的生活是那麼的克勤、克儉、克難,也看到上人以前的生活過得這麼辛苦,還是堅持做慈善,讓身為上人弟子的他,發願不論遇到任何好或不好的事,都要去面對,而不是選擇逃避,會跟隨上人的腳步,堅定地走在慈濟菩薩道上。

◎上人 您的孩子回來了

課堂上,德勘師父用心說法,學員認真聽法,課後也分享心得感受與自我期許,在他們的臉上,更是掩不住將要見到上人的喜悅。

今年二十九歲的吳安妮,2013年讀大學期間,同學邀約參加慈濟的淨灘活動,當時覺得這樣的活動很有意義,之後就經常參與慈濟的各種活動,也加入慈青學習佛法,因此改變生活方式。吳安妮說:在慈濟學會了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事情,更樂於幫助別人、歡喜付出。

大學畢業進入職場後,因忙於工作而懈怠慈濟事,2018年馬來西亞新山支會舉辦《水懺》經藏演繹,讓參與演繹的她拾回初心,重新歸隊回到慈濟。

今年能回來花蓮,接受上人的授證與祝福,吳安妮感到非常的興奮,老早就開始準備存錢買機票,期待能快點看到上人。吳安妮要跟上人說:「親愛的上人,您的孩子回來了,已經堅定的走在菩薩道上了。」

「法在生活中」課程結束前,德勘師父勉勵學員:學習佛法之後,還要將佛法確實運用在生活中,改變自己,利益他人,我們的人生就會有不一樣的呈現。

圖左 :來自馬來西亞、新加坡,共六百一十九位慈濟志工,開營第二天「法在生活中」課程,由德勘師父主講。[攝影者:楊文道]
圖右 :馬來西亞周秀芳,陪伴受證學員在研習營隊承擔隊輔,也坐在課堂中一起學習。[攝影者:鄧亦絢]

圖左 :劉新民表示,會一路跟隨上人的腳步,堅定地走在慈濟菩薩道上。[攝影者:鄧亦絢]
圖右 :曾柔靜期許自己將營隊所學,帶回到僑居地馬來西亞做上人的口跟手,將茹素、靜思家風、淨思環保觀念去宣導帶動當地的人。[攝影者:楊文道]
圖左 :吳安妮要跟上人說:「親愛的上人,您的孩子回來了,已經堅定的走在菩薩道上了。」[攝影者:楊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