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22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推素不嚴肅 好吃不言素

推素不嚴肅 好吃不言素

E-mail 列印
2023年「慈濟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第一梯次,自6/15起展開為期五天的精進課程。來自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慈濟志工回到心靈故鄉,齊聚花蓮靜思堂;這一趟回家之旅因疫情的阻斷等了三年,終於成行,志工 們倍加珍惜。

◎災疫密碼 守好嘴巴

6月19日,研習課程最後一天,學員們把握時間,七點不到就在講經堂坐定,等待慈濟基金會執行長辦公室高專邱國氣前來分享「推素?言素?嚴肅?」課程。

「好久不見,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覺?像今天大家能齊聚一堂,已經是三年多前的事情了。」ㄧ開場的提醒,引起學員蹙眉反思。每年都回心靈的故鄉,很正常,但誰知因為這一波的疫情阻隔了回家路!邱國氣鼓勵大家重新思考,事情要從因去探究,而不是從果中去找答案。

邱國氣表示,過去逢人就推素,用道德勸說或是恐嚇威脅,「我們一定要吃素」,但都是無法帶動更多人。現在透過不同的面向帶動,對年輕人可以用保護動物概念,對中年人則用健康方式切入,對所有的人都必須要講大環境對大家的影響。

邱國氣發心推素,來自2006年看到紀錄片《 不願面對的真相》,深深撼動他。他挺身而出,開始講暖化跟茹素齋戒的議題已十七年,公開演說超過五百場,但是世界有沒有變好?要繼續?有用嗎?他說:「至少我們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所以要繼續,我們不能獨善其身。」

他提醒俄烏戰爭的源頭、氣候暖化的源頭和疫情的源頭等,一切都是吃出來的。原來「病從口入,禍從口出」這句話就是密碼。如何來減災,減災的源頭是什麼?當災難發生去救災,過程很感動,災難越多,需要幫助的人越來越多,但資源有限。

「果中尋解方?因地下功夫!」邱國氣提議把救災中一部分的錢提撥出來推素,「清淨在源頭,讓蔬食成為日常」。在他的帶動下,慈濟基金會在2021年成立推素團隊,是全球唯一真的有效率地在源頭開始思考減災並帶動的團體。「上醫醫未病」,蔬食是養生,是靈方妙藥,只要嘴巴守好不亂吃,就能夠止戰、止饑、止災、止疫和止滅。

全球人類生命共同體目標在2030年,要降低百分之四十五溫室氣體排放;2050年前要達到凈零碳排,這是全人類的共識。但要怎麼做?「環保愛地球的行動,最有效的兩種方法,一是節約能源,二就是蔬食。」節約能源概念已深植在國民心中,但蔬食卻是艱難。

◎複合式基地 一站式體驗

經過調查發現,現階段蔬食不普遍,主要有「不好吃、不方便、不營養、不便宜」這幾項原因。因此,如何讓蔬食好吃、方便、營養又便宜,每一個都跟生活有關,「好吃是王道,不好吃什麼都不用講。」基金會於焉整理出推素三大策略:「組建基地平台、落實人才培育、辦理推廣教育」,因有了平臺,才有根基才能紮根,紮根後樹才會往上長,枝葉才茂密。基地是匯聚一切能量的地方,團隊因此打造了「植境複合概念館」。

「這個複合式的概念叫『一站式的體驗』,解決了不好吃、不方便、不營養的這些問題;有了基地,就可以跟大家交朋友,就可以蓄積能量。」花了兩年多的時間打造出植境,邱國氣希望藉由這樣子的創意,能夠讓年輕人喜歡來感受茹素的美好。

解鎖「植境複合概念館」,先從餐廳開始說起,一般自助式餐廳擺滿琳瑯滿目的食物,激起貪心的欲念,一定要吃到肚子脹得都走不動了!但在植境用新臺幣三百八十元的價位,讓人吃得舒服,健康,最重要的不浪費。餐廳的負責人是上國集團的嚴心鏞先生,他是嚴長壽的侄子。有廚師才會有好吃的蔬食,所以要有人研究;蔬食店開越多,吃素就越方便。嚴心鏞發願,要培養一萬個年輕人投入推廣蔬食的行列。

除了餐廳外,植境有全臺灣設備和師資最好的料理教室跟烘焙教室,不只是教導怎麼做素食,而是從食材的認識開始,讓人了解每個食材,學習飲食跟生活如何結合。裡面還有「樂覓未來超市」,「樂覓」是從西班牙文「無肉」的發音而來,是全臺灣唯一純素超市。蔬食好吃,很想買回家,就可以到另一邊的樂覓未來超市選購。

想吃好吃的蔬食到植境吃,不知道怎麼做來植境學,學完了需要材料試作,就可以到樂覓超市購買,一次滿足所有需求。同時還有靜思書軒,脫掉重包裝,用簡約的概念,節省地球負擔。書軒讓年輕人可以到那邊去閱讀、辦公。另外植境還有特別為了青年所創設的策展區跟工作房,椅子都不收,只要想發表,約個三五好友,就可以站在臺上開始自己說話。「植境複合概念館」在那裏?邱國氣邀約現場學員,回國前可以到松山車站對面的慈濟東區聯絡處地下一樓體驗。

除了「植境複合概念館」,還有正進行的「VO2的蔬氧訂餐平台」,以及「花蓮友善國際觀光城市」和「好食力——全植飲食的推廣」,人才培育、未來市集、講座論壇和專案募款,都是現階段推素團隊分頭進行的事項。

◎健康與蔬食結合 蔬食與日常結合

新受證的吳振民目前在馬來西亞經營蔬食餐廳,對於邱國氣的講說不斷點頭贊同。過去他曾在馬來西亞的一家經營海產買賣的大型企業工作,公司有意培養他為接班人,派他到緬甸的子公司服務。十四年來馬來西亞、緬甸兩地跑,負責管理公司業務工作,內容都與海產買賣有關。

2008年他認識慈濟並加入慈濟,曾在人文學校活動裡碰到一位志工,志工知道他做海產業,建議他不要再做殺生的行業,跟萬物結惡緣,應盡快離職。他的太太平常就喜歡蔬食,藉此機會請他好好思量未來,「我在大集團工作,董事長培養我為接班人,這麼多年來我也一直往這個方向不斷走去。」多年心血豈能輕言放棄,為此他心中忐忑不安,猶疑不決!

恰巧遇見一位蔬食餐飲老闆,太太就加盟經營蔬食餐飲店。多年耕耘好不容易得來的美好前景,令不想放棄海產業的吳振民覺得這樣配合剛好:「一邊做海產買賣,另一邊開一家蔬食店,可以減輕業障。」他以為這樣可以平衡內心的不安。

一個契機轉變吳振民的生活。以前公司所有的生鮮魚貨都是在大海中打撈完送過來,到公司大都已經沒有生命狀態。但後來公司新增養漁業,從小小的魚苗養大,等到魚長大後,用魚網撈起。吳振民說:「看到大量的魚在漁網裡掙扎,為了生存衝過來撞過去,帶給我很大的衝擊,那一刻我決定離開。為了人類的口慾而讓動物的生命受苦,很不捨更不安。」

雖然太太在經營蔬食店,但吳振民覺得沒有把推動蔬食的力量凝聚起來,一年前他開始想組成一個推素團隊,大量培訓年輕人做蔬食餐飲,也希望能鼓勵葷食餐飲店推出更多蔬食佳餚,讓民眾有更多選擇。他發現邱國氣所說的,完全符合他想要:「我要找邱師兄一起商量,學習他的經驗,帶回到僑居地之後,開始著手來進行。」

「好吃不言素,好玩不嚴肅」,擺開過去的束縛概念,傳達健康要與蔬食結合,蔬食能與日常結合,要健康生活,蔬食就對了。
圖左 :「我要找邱師兄一起商量,學習他的經驗,帶回到僑居地之後,開始著手來進行。」來自馬來西亞、新受證的吳振民希望也能在當地組織推素團隊,大量培訓年輕人做蔬食餐飲。[攝影者:林家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