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5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人文教育在菩提迦耶 靜思語改變人生

人文教育在菩提迦耶 靜思語改變人生

E-mail 列印
6月26日上午,新馬慈濟志工團隊教育組一行九人,再度來到菩提迦耶(Bodh Gaya)曾入校帶動靜思語的佛陀教導寄宿學校(Buddha Gyan Niketan Residential School) 。今天是新學期的開始,不過有些學校仍在放暑假,對寄宿學校來說,則是沒有寒暑假,因放了假,學校所收容的孤兒和貧困人家的小孩就沒有去處了。

志工先拜會了行政主管迪爾昌德(Dilchand),說明今天要上的靜思語內容,他頻頻點頭。志工同時介紹下週要上的「竹筒歲月」單元,他也同意了,欣然收下給學校匯聚愛心的竹筒。

◎人窮志不窮 認真的孩子真可愛

這所位於批發市場樓上的寄宿學校由NGO贊助,目前有十個班、十位老師和二百三十位學生。孩子上課的教室,沒有課桌椅,他們坐著的木板,是桌子也是椅子,更是晚上睡覺的床板。

沒有多餘的空間,書包和簿本放在所坐的床板,衣服掛在牆壁上,床底下的鐵盒放著他們的私人物品。燠熱的天氣裡,只能靠著電風扇和窗外吹來的風帶來涼意。自己的衣服自己洗,就晾曬在二樓圍牆和一樓庭院裡,風一吹,好多都掉下來了。

志工分組進入四年級和五年級的班級,孩子們對志工並不陌生,志工也依例先檢查他們的服裝儀容以及指甲是否有修剪?大多數孩子都有做到,志工給予讚許。四年級的靜思語是「多做多得,少做多失」,由本土志工阿莉亞(Aliya Rahman)和羅茲(Rozi Parween)用印地語教授,志工黃嫊桃再從旁輔助說明;本土志工迪帕克(Deepak Kumar)幫五年級上的靜思語是「用心聽、用心看、用心做,終身都受用」,是上次課程的深化。

孩子們瞪大了眼睛,很專心聽講,並用志工送給他們的筆和筆記本作畫和抄靜思語。最後志工教他們用中文念靜思語,他們很大聲地跟著念。最後志工送給孩子每人一張靜思語小卡片,讓他們可以隨身攜帶,激勵自己。

環境很克難,卻絲毫沒有影響孩子們的學習態度,也都各自有目標。有人長大以後想成為他們最常見到的警察或軍人,有人想成為醫生、科學家或工程師。志工問有沒有人想成為老師?竟然都沒有人舉手,讓在一旁的老師有點尷尬,大家笑了起來。老師很和善,原訂只能有三十分鐘的課程,志工超過了,並沒有不悅,志工也把握機會多教一點,希望孩子內心的善種子能持續萌發。

班級裡有些孩子看起來像是中學生了,怎麼才念四年級或五年級呢?原來他們因為失學,到了九歲、十歲才入學,很像是在教混齡班。志工提醒孩子們珍惜手中的筆和筆記本,因為那是來自全球的愛,他們用天真可愛的臉龐點點頭。志工相信他們會的,也期許有更多互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未來展翅高飛、追尋夢想時更有力量。

◎村民活動空間 當學校教室

6月27日早上,教育組團隊來到如心法師(Ven. Rigzin Angmo)護持的牧羊女村塞納尼學校(Senani Samaj Seva Ball Jagrup)。「Good morning.」看到志工出現,在屋簷下上課的一年級孩子,有禮貌地用英文問候。

經過校本部,志工走到上課中的村民活動中心,說是活動中心,卻是一個只有磚塊和水泥砌起來、四面沒有窗戶的建築,可說是「通風良好」的環境。因為有法師的護持,孩子們有制服和書包,人文禮儀也被老師們教得很好,男女學生穿著整齊的制服,女生頭髮綁著紅絲帶;有多位老師小時候受惠於學校,學成後回來回饋母校。

二到六年級的五十九位孩子,每四個人坐在一張長條椅上,乖乖地排排坐,書包整齊地擺放在一旁的桌子上。因為志工先前的人文帶動,現在他們脫下來的鞋子,也就是夾腳拖,都會整齊地排放在外面的地上,志工看了很欣慰。

三月志工走入這所民營學校教靜思語時,發現學校只有兩間教室,學生卻有二百一十位,分成七班,多數學生只能坐在教室外上課,甚至是直接在大太陽底下學習,志工看了很不忍,孩子們卻一點也不以為意。

志工發現學校對面有一個村民活動空間,除非有節慶,大多數時候是閒置的,建議校長拉姆吉(Ramji Manjhi)向政府申請,很快獲得通過,他很感恩慈濟人提出這個想法,幫忙解決了長久以來困擾的問題。不過學校空間仍有不足,志工團隊持續克服困難,希望能有好因緣。

◎省下零用錢 可救貧窮人

今天(6/27)的主題是「竹筒歲月」,搭配的靜思語是「省下零用錢,可救貧窮人。」先由迪帕克、阿莉亞、羅茲三位人文老師以小短劇,舉孩子們常愛買來吃的小餅乾為例,引導孩子如果能省下零用錢,存入竹筒「bamboo bank」來助人,更有意義且健康。

孩子們乖乖地把「Save up money on snacks and you can help the poor.」的中文、英文和印度文抄寫在筆記本上,連老師都很認真地依樣書寫。有的孩子寫得很工整,完全看不出沒學過中文,「真不簡單!」志工讚歎孩子的可塑性,也發現未來帶動時不要自我設限,因為「人有無限可能」,特別是純真的孩子。

就在此時,馬來西亞志工黃釋玉(慮澤)發現之前送給學校的垃圾筒中,有許多小零食的包裝袋。拿起垃圾桶,她機會教育,「你們願意省下零用錢來助人嗎?」「願意!」孩子們舉起手來大聲地回應。黃釋玉再教孩子們用中文說出靜思語,第一次念就念得很標準,讓志工很是驚喜,下了課還津津樂道此事。

迪帕克帶動孩子印地語念口號,「50-50 money is enough. 50-50 money will enough.Little-Little will do is enough.Live long bamboo bank. Live long good luck. Live long TZU-CHI.」師生都熱情地跟著呼口號,課程在「感恩,感恩,無限感恩!」的手語帶動後告一段落。

「我們要投竹筒。」孩子跑到志工面前,拿出身上僅有的盧比,笑容滿面的投入。這是他們僅有的,孩子卻毫不猶豫地拿出來,「布施不是有錢人的專利,而是一分虔誠的愛心。」上人經常說「人人皆有佛性」,在牧羊女村就有這許多的小菩薩。

「覺得他們跟我們很有緣,希望可以複製在這裡的模式,推廣到菩提迦耶,灑播愛的種子到全印度。」自四月來到菩提迦耶的黃釋玉,對學生充滿人文氣息以及她來到學校時,剛好活動中心要啟用,師生夾道歡迎志工,以印度式方式歡迎的場面印象深刻。

當時校方準備了餅乾水果要獻給志工,志工不敢當,反過來請他們讓學生向師長奉食,以表感恩師長教誨之恩,這是他們不曾想過的方式,更是對志工感到信服,良好關係自此建立,合作愉快。

◎慈濟帶來改變

為加深孩子們對「竹筒歲月」的印象,思龍加村(Silaunja)的種子志工特地前來,以戲劇的方式演出,村中照顧戶甘滿季(Gaina Manjhi)和好朋友傑迪什(Jaydish Manjhi)也都來參與。傑迪什的孫子維克藍(Vikram)就在這裡讀三年級,先前他有中耳發炎,已經恢復九成了,近日耳朵又開始流膿,昨天(6/26)醫療組志工有帶他前去就醫,不過今天耳朵仍在流膿。不知是否受耳朵的影響,維克藍臉上少了笑容。他有學習落後的問題,抄寫有困難,黃釋玉請老師幫他加強輔導。

維克藍的媽媽往生了,爸爸再娶,帶著妻女離開,將他和姊姊留給阿公。阿公顧不得生活,遑論孩子的教養,維克藍愛打架,在學校的學習也不是很理想。志工來了以後,持續勸導他,他行為改善了,也乖乖吃藥。阿公很感恩慈濟的協助,只要有空,也都會跟甘滿季阿公一起來參與志工活動。

不善於表達的傑迪什告訴志工:「你們送的物資,喝的和吃的都非常好,我感到非常高興,也感到很溫暖。我希望以後如果有能力,我也可以幫助窮苦的人。」

慈濟在村裡有大活動,經常會來協助的拉姆吉校長表示,自從慈濟四個月前來到這裡以後,學生變得更有活力,成長了許多,連牧羊女村也改變了許多,令他非常高興。「我希望慈濟基金會能夠時常來到這邊,無論你們待在這邊多久,隨時都歡迎你們到訪。將來如果有時間,我將參與慈濟活動,貢獻我的一己之力。」

校長曾苦口婆心規勸村民,可惜言者諄諄,聽者藐藐,令他非常沮喪。慈濟讓情況改變,變得比較樂觀,他希望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能夠和志工一起完成。

拉姆吉校長肯定靜思語的教學方式,「以前我們也是這樣教,跟孩子講了很多,但是他們都不用心學習。但是你們來了之後採用新的方式,讓孩子更加容易明白,他們的學習態度變得更積極了。」

牧羊女村的改變,已經在發生,拭目以待佛陀的故鄉,成為人間淨土,美麗新境界。

圖左 :「你們願意省下零用錢來助人嗎?」「願意!」孩子們舉起手來大聲地回應。[攝影者:朱秀蓮]
圖右 :佛陀教導寄宿學校行政主管迪爾昌德(Dilchand,右),看到志工要上的靜思語內容,欣然同意志工入班教學。[攝影者:朱秀蓮]

圖左 :馬來西亞慈濟志工黃嫊桃教孩子用中文念靜思語「多做多得,少做多失」。[攝影者:朱秀蓮]
圖右 :本土志工羅茲(Rozi Parween)老師提醒孩子們珍惜手中的筆和筆記本,因為那是來自全球的愛。[攝影者:葉晉宏]

圖左 :佛陀教導寄宿學校的環境很克難,卻絲毫沒有影響孩子們的學習態度,認真學習。[攝影者:葉晉宏]
圖右 :孩子們乖乖地把「省下零用錢,可救貧窮人」中文、英文和印度文抄寫在筆記本上,有的孩子寫得很工整,完全看不出沒學過中文。[攝影者:葉晉宏]

圖左 :馬來西亞慈濟志工黃釋玉(左)發現之前送給學校的垃圾筒中,有許多小零食的包裝袋。拿起垃圾桶,機會教育孩子省下買零食的錢,用來幫助人。[攝影者:葉晉宏]
圖右 :為加深孩子們對「竹筒歲月」的印象,思龍加村的種子志工特地前來,以戲劇的方式演出。[攝影者:葉晉宏]
圖左 :牧羊女村塞納尼學校拉姆吉校長(前右二)和老師,與慈濟志工建立了良好的互動關係,也覺得學生變得更有活力,成長了許多,很支持志工進入校園帶動靜思語教學。[攝影者:葉晉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