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苦既拔已復說法 洗足按摩心快然

苦既拔已復說法 洗足按摩心快然

E-mail 列印
6月28日,馳過僅容嘟嘟車通過的小巷子,轉進牧羊女村的街道,空氣中瀰漫著雨後放晴,蒸騰上來的氣味。那是沒有花香或青草香,夾雜著牛糞、泥土以及幾戶人家炊煙的味道,對新加坡、馬來西亞、臺灣志工來說,這個氣 味應該是兒時記憶中到農村才會聞到的。彷彿走入時光隧道,回到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的時代,這裡的土地和人民生活沒有太多的改變,街道上隨時可能會踩到的牛糞羊屎,還有泥濘的黃土。

繼昨天上午和下午的探訪,志工要關懷的是由甘滿季(Gaina Manjhi)帶著志工前去牧羊女廟,找他的乞丐老友,勸說他們不要再行乞時,發現有幾位身有病痛,所以今天特地要到他們的家中,做更深入地了解。

◎因病而貧 乞者的無奈

在甘滿季的帶路下,志工來到甘谷(Gangu Yadav)阿公的家。他住在一戶有好幾個房間的磚房裡,還有一處用來煮食的天井,三個小陶土灶煮著食物,天井內側及中間各有一張可乘涼、可睡覺的躺椅。甘谷阿公的房間沒有窗戶,擺著一張床後,大約只剩一個人身進出的空間。

甘滿季喚出老朋友,甘谷阿公腳一拐一拐地走出來,這是二、三年前他中風後留下的後遺症,右手右腳不靈活。同住的是他的兒孫媳,但是卻沒有人願意奉養他,他因為需要醫藥費,才走上乞丐人生。

聽著阿公的敘述,新加坡志工李國香(慈坪)很快蹲了下來,開始按摩他的腳,她發現阿公的腳有些腫,詢問家人得知他沒有糖尿病,但有高血壓。再往上按到臂膀,這裡的肌肉同樣僵硬,她請家人拿來熱水,從腳開始幫阿公熱敷。

熱敷後,一旁志工剛好隨身帶有治療痠痛和消腫的藥膏,李國香繼續幫阿公推拿,按著按著,感覺到阿公手腳開始放鬆。甘滿季也加進來了,使勁地幫老朋友的腳按摩,汗珠從他的額頭上滴了下來,慢慢地,甘谷阿公一開始因疼痛而緊皺的眉頭舒展開來。

復健需要時間,光靠別人不夠。李國香將先前在藍毘尼,從醫師處學到的加強手腳肌力的方法教給甘谷阿公,帶隊的馬來西亞雪隆分會副執行長蘇祈逢幫他把腳抬起來,老人家很認真地學著,看得出來,他也很想讓自己好起來。

經李國香和甘滿季按摩後,甘谷阿公感覺病痛好多了,志工告知後續將再協助他就醫,甘滿季也說每天早晚都會來陪他復健,他回應說:「我自己也不想當乞丐,但是要看病吃藥,又沒有收入,實在是沒有辦法,才會去行乞。未來只要身體能夠改善,我也願意走出來,跟甘滿季一樣,做一個助人的志工。」聽到甘谷阿公這麼說,蘇祈逢和甘滿季一起伸出手,跟他打勾勾為證。不虛此行,大家都很開心。

◎翻轉人生好典範

來到另一位乞者的家,房屋看起來新穎許多,這位阿公的房間有二扇窗戶,和太太各有自己的空間,原來這是他的土地,兒子在日本賺了錢回家鄉蓋的。他另有三個女兒,感覺應該是生活環境還不錯,怎麼會淪落到牧羊女廟去伸手呢?關鍵還是在兒女「一人一家代」(臺語)、「隨人顧性命」(臺語),他又有病痛要看醫生拿藥,身上沒有錢,去到牧羊女廟,有人願意給,他就拿。志工勸說他可以用走路運動或出來當志工,能付出心快樂,身體的病痛或許可以好得快一點。

「曾經有人要拿錢給我,但是我不願意再接受施捨,因為我已經成為慈濟志工,如果再拿別人施捨的錢,會破壞慈濟的名譽。」甘滿季告訴老友,希望能起一些鼓勵的作用。他指出,慈濟給了他很大的幫助,讓他走出來,「其實我以前也很想幫助我們社區,但是我沒錢又沒有能力,慈濟來了,讓我有機會去助人,我很開心。」說起能夠從一個手心向上的人,變成手心向下的人,慈濟對他所做的一切令他感動,他濕了眼眶。

甘滿季真的很有志氣,雖然接受慈濟的物資補助,自己還設法找工作來增加收入。只要志工進村訪視,他健步如飛地引領大家在巷弄裡穿梭,是志工的好幫手。未來,新馬團隊規劃用以工代賑的方式讓他幫忙做竹筒,他就不必去到處打工了。

志工在菩提迦耶(Bodh Gaya),還有一個得力助手,他是曾到臺灣學中文,能用本地語言跟村民對話,又能以中英文跟志工溝通的本土志工士楊。有他居中翻譯,志工才有辦法深入村莊,進一步去協助村民,許多村民對他感激在心。

「我是上人的好弟子,我要做上人的眼和上人的手。」士楊不假思索地說。出生在距離摩訶菩提寺不到一百公尺的地方,菩提迦耶真真實實是他的故鄉,「我是佛陀的弟子阿難。」他以此自居。疫情期間,因為封國封城,仰賴觀光的菩提迦耶人民沒有工可做,生活更苦了。

「上人一直告訴我們,別人有困難,我們一定要幫忙。很感恩志工在疫情困難期間給予的協助,現在海外志工來到這裡,他們帶來希望和愛,成為這邊居民的精神支柱,鼓勵大家靠自己的雙手,不管是做手工還是農耕,自食其力;又到學校教授靜思語,讓孩子懂得以笑臉迎接人生。」改變不是一朝一夕可成,但他願意和所有慈濟人共同努力,讓自己故鄉的鄉親離苦得樂。士楊把握因緣募心募愛,每到一處,拿出竹筒,勸募村民的愛心。

◎視長如親大無畏

「師姊,你怎麼會蹲下來幫那位阿公按摩和敷腳?」李國香毫不猶豫為長者所做的一切,令來自臺灣的志工葉晉宏感動也覺得不可思議,因那是長期沒有穿鞋、又黑又髒的赤腳。

「我就聯想起自己的媽媽,她也是中風,我有照顧過她。想說天下的長者就如我們的父母,沒有想太多,就幫他做了。」李國香「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為阿公洗腳、熱敷的當下,她有一種供養菩薩和浴佛的感覺,再看到他從剛開始的皺眉頭,慢慢地露出了舒服的神態,她自己也很歡喜。

謹記上人和精舍師父的交代,懷抱「翻轉佛國」使命,從藍毘尼做到菩提迦耶,她虛心學習,隨處補位,雖然兩地的生活條件跟新加坡有天壤之別,「想到自己已經發願,一定要好好地在這裡付出,不管是訪視個案、到學校、到醫院,我就是一步一腳印,步步踏實過,希望能夠翻轉他們。」

「《無量義經》經文中有『苦既拔已,復為說法』、『未能自度,已能度彼』,我覺得他就是最好的例子。」蘇祈逢副執行長這麼形容甘滿季阿公。幾個月來的相處,甘滿季可以說是最「受教」的,說到做到,還能跟著志工現身說法,付出無所求,令人讚歎!

蘇祈逢昨天早上前去牧羊女廟,曾與管理員馬諾傑(Manoj Pathak)互動。馬諾傑表示,不樂見村民在此行乞,但外國人來到這裡,尤其是佛教徒比較慈悲,看到村民乞討,就會憐憫施捨,造成他們變得懶惰,只會乞討維生。

他一個人力量有限,慈濟願意來協助是好事。聊表心意,他拿出白圍巾送給行乞的村民,祝福他們。下午再去關懷時,就遇上一位來廟裡朝拜的「善心人士」掏出錢給村民,「這對他們不是好事!」蘇祈逢上前跟對方溝通。因為這樣的布施,不是真布施,是造福或造業,各人心中自有一把尺。

據說印度是萬物皆神的國度,有三億三千三百萬個神,不知眾神俯視這塊土地時,有沒有看到他們的苦,派出救世主來解救苦難蒼生?在那一天到來前,上人看到了,靜思弟子聽從上人的慈示,從新加坡、馬來西亞和臺灣來到這裡,結合本地志工,牽起跟慈濟有緣的人的手,做他們的依靠,希望能讓他們可以自己站起來,走出有尊嚴的人生。

「你預計要待多久?」志工投宿的旅館老闆問來此的新加坡副執行長邱建義。他回答:「至少二年囉!」幾千年根深蒂固的文化,不是一時半載可以改變的,他早有「長期居留」的心理準備。「你們都從那麼遠的地方來這裡,幫忙我們的鄉親,我也要盡可能的協助你們。」老闆告訴邱建義。如果本地有更多人像老闆這般發心,村民生活的改善指日可待。

圖左 :6月27日上午,甘滿季帶蘇祈逢副執行長到牧羊女廟去探視仍在行乞的老友。[攝影者:葉晉宏]
圖右 :邀集慈善組和訪視組志工,蘇祈逢副執行長於27日下午再次前往牧羊女廟,更進一步了解他們的情況。[攝影者:葉晉宏]

圖左 :新加坡慈濟志工李國香幫甘谷(Gangu Yadav)阿公按摩,疏通他的血路,以減少疼痛。[攝影者:朱秀蓮]
圖右 :本土志工士楊把握因緣募心募愛,每到一處,拿出竹筒,勸募愛心,阿公的家人跟著響應。[攝影者:朱秀蓮]

圖左 :「我是上人的好弟子,我要做上人的眼和上人的手。」士楊不假思索地說。[攝影者:葉晉宏]
圖右 :甘滿季幫志工引路,前往甘谷的家。除了泥濘,地上還有隨處可見的牛糞和羊屎,得小心不要踩到。[攝影者:葉晉宏]

圖左 :甘谷願意走出來,做一個助人的志工,蘇祈逢副執行長和甘滿季一起伸出手,跟他打勾勾為證。[攝影者:葉晉宏]
圖右 :甘滿季雖未自度能度彼,苦濟拔已,復為他人說法,是很好的例證。他要每天到甘谷家,幫他推拿復健。[攝影者:葉晉宏]
圖左 :蘇祈逢副執行長勸長者放棄乞丐人生,讓自己成為手心向下的人。[攝影者:葉晉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