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5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馬六甲分會 發奮圖強 照顧戶孩子明天會更好

發奮圖強 照顧戶孩子明天會更好

E-mail 列印
中三那一年,疫情行管令還未解禁,中四直接依照過去成績被分班、或自選擇科系就讀。她們分別是理科及商科生,有者離校遠,有者面臨不同難題。兩年過去,成績放榜,沒有補習的她們,一紙在手,歡喜和感慨交加。

2 023年6月8日,2022大馬教育文憑(Sijil Pelajaran Malaysia,簡稱SPM)考試放榜,考生們紛紛回校領取成績;慈濟志工也很忙碌,他們引頸期盼,盼得照顧戶孩子領取成績歸來分享消息,聽見喜訊,他們的心雀躍不已;看見不盡人意的成績,志工比他們還自責難過。

◎脫胎換骨亮麗成績

余正雄(化名)重視孩子的教育。十多年過去,長子余國峰(化名)師訓畢業,二女兒在拉曼大學讀書,就連幼女余美華(化名)在SPM考試中也報捷!

社區志工和余正雄一家建立起深厚感情,志工吳秀娟(懿宜)等人特別造訪,余美華說,初見志工時只有六歲,當時奇怪怎麼有一群陌生人,常常來家裡和他們說說話,還帶來他們需要的幫助。

後來漸漸了解,特別在中二那年,父親因病入院,致電給志工說:「我在醫院留醫,我的女兒(余美華)星期一沒辦法上學……」志工二話不說:「你放心,我會安排。」星期一準時載送余美華上學、放學;其他社區志工接力載送長達三週,直到學校年末長假。這分來自不同志工陌生又熟悉的情誼,讓余美華非常感動,至今難忘。

當時有空檔就跟隨二姊腳步打假期工的余美華,心智慢慢成熟。看著父親因腎病經常入院很辛苦,志工載送她們一家購買日用品,及到醫院探望父親,她重新檢視自小學開始,就呈「不及格」的成績單,心想要「考好一點,為家庭爭光,不讓爸爸的付出白費,也可以報答志工的關懷;希望通過自己可以做到的事,來改變現況。」

於是打從中四開始,余美華一有時間就拼命苦讀,在不靠任何補習的情況下,趕上學習進度,終於考獲五科特優佳績,不僅志工開心,家人也為她感到驕傲;因為從小成績平平又內向的小妹,如今脫胎換骨,不僅自信兼侃侃而談,還成為家中成績最亮眼的孩子,她靠自身努力證明了自己。

「我最想要把這成績單獻給家人,還有曾經鼓勵過我的師姑師伯(志工),和身邊師長朋友,給予我很多正能量,如果沒有大家鼓勵和關懷,我可能會少了一些動力,去讀書和考好成績。」余美華說。

長兄余國峰為妹妹長大及懂事而開心,父親余正雄也說:「我們不是能力條件很好的家庭,孩子能努力讀書考取好成績,對我來說是一件很值得驕傲的事情。因為我曾經告訴孩子,爸爸生病無法工作,你們的未來,要靠你們自己去打拼創造, 孩子做到了,我為她高興,也祝福她接下來愈來愈好。」

◎有些失落的成績單

放榜兩天後,志工林秀珠(明誌)傍晚時分拜訪印裔家庭卡迪雅(化名),其長女安蘇亞(化名)方從一場升學講座回來,站在門口迎接志工。

安蘇亞取出SPM成績單給林秀珠看,十科裡有兩科特優,她很意外淡米爾文科取得特優,而且歷史和數學的成績比預期還好,奈何理科科目——化學、物理和高級數學成績不盡人意。

她有些失落地說:「很難趕上理科科目的進度,很多理論、新的知識需要學習,尤其是高級數學,我不斷練習,但最後還是不及格……」

母親卡迪雅(化名)趕快安慰說:「我們很滿意孩子的成績,我們知道你很盡力了。」讓安蘇亞轉換心情,展露微笑。

安蘇亞在淡米爾小學成績優良,中學轉到以馬來文和英文為媒介語的中學,好不容易趕上進度,就遇上行管令。

中四開學,老師依照過去成績編班,鼓勵她進入理科班。全然陌生的科目,她只靠自身學習;曾經動念想要補習,卻明白家裡負擔不起。她是家中長女,弟妹眾多,單靠父親散工收入和母親的福利金,維持一家九口的生活已經不容易。而且慈濟多年的援助,對她而言已幫助許多,不想增添負擔,隻字不提自身難處。

把孩子的懂事聽在心裡,志工感動也自責不已。林秀珠說,慈濟2017年起援助生活,每年提供她和好幾位弟妹獎助學金、課業輔導,及行管令期間的平板電腦等,致力想透過教育,幫一家人脫困;卻沒想到平時較少接觸、常到朋友家溫習功課的安蘇亞,沒能及時拉她一把。她和小組志工很快檢討:「這樣的扶持還不夠,以後還要更細膩、更用心,不要漏失看見孩子的困境。」

◎拼命讀書換來笑容

志工來到亞羅牙也(Alor Gajah)縣一家店屋樓上,其家具甚少、燈光昏暗、風扇也不多,單親媽媽塔蒂(化名)和五個七歲至十八歲孩子就住在這裡。沒有手提電話、也沒有電視節目可觀賞。難得的是,孩子們都乖乖待在家。

塔蒂的婚姻不美滿,2021年從普羅士邦(Pulau Sebang)搬來現址。志工回憶2022年初見面時,居家可說是空空如也,只有一臺煤氣爐供煮食。身為一家之主的她,在路程遙遠的餐館工作,每月只獲得馬幣五六百令吉(約合新臺幣三、四千元)。

過去曾因「慈濟獎助學金」和慈濟結緣,如今來到馬六甲,看見熟悉的「藍天白雲」身影造訪,她彷彿看見親人,淚流不止。志工很快開案補助生活,搬來家具,讓環境像個家;同時勸她轉到附近工廠工作,月薪提升至一千五百令吉(約合新臺幣一萬元)底薪;先求孩子溫飽,再申請其他政府資源。

轉眼一年多過去,長女妮娜(化名)這次考獲四科特優成績,其他保持B或C等,對志工而言已是值得讚許的表現。

原來妮娜每天清晨五點起身,由舅舅載送到鎮上搭巴士,到十三、四公里外普羅士邦小鎮的一間馬來中學讀書,抵達學校已接近上課敲鐘時間;放學時間若遇上課外活動,傍晚五六點到家是平常事。媽媽塔蒂說,女兒不肯缺席上學,空檔時間都在讀書。七年來也獲得慈濟獎助學金的肯定。

妮娜說,她明白身為長女的責任,唯有教育能改善一家人未來的生活。早期看見媽媽經常哭泣,心裡很難過,一心只專注用功讀書。為了減少開銷,她沒有補習,靠自身努力,經常讀書至深夜,清晨三點再起身用功直到出門上學。期間,在一位馬來老師悉心教導下完成課業,還提供她參考書練習,影響她甚大,促使她日後也想投入老師行業。

看見妮娜的刻苦學習,塔蒂曾經不捨地勸說:「你沒考及格也沒關係。」但是妮娜馬上信心滿滿說:「請相信我,媽媽,我會考過的。」言猶在耳,她果然帶回了不錯的成績,塔蒂開心地哭了起來。

看見媽媽開心分享的模樣,志工郭玟蓮(慈讚)、劉成利(惟利)也很歡喜。劉成利繼續檢視其他孩子的助學金小冊子,郭玟蓮則從聊天中見證媽媽過去的憂愁轉成開朗:「孩子的懂事是媽媽最大的推動力,女兒請媽媽相信她,沒想到真的換回這麼好的成績,單親媽媽辛苦的付出,一切都值得了!」

扶持幼苗這一條路,沒有康莊大道,只有設法移開一路上的絆腳石,才能讓孩子的求學路上更平穩。見證孩子放榜成績,志工更珍惜孩子刻苦學習、認真負責和有禮態度。

未來將面臨更多的選擇,志工相信,人生不是只有一條路可以通向康莊大道,只要選對路,繼續認真學習,假以時日,她們一樣可以發光發熱。

圖左 :安蘇亞(化名)拿到成績,有意外、驚喜等,百感交集。[攝影者:羅秀蓮]
圖右 :孩子的日漸懂事,展現在優良成績上,令患病的余正雄(化名.右二)感到欣慰。[攝影者:黃玉花]

圖左 :志工欣喜見證,含蓄懂事的妮娜(化名.右一),即使深知求學路不容易,依然堅持努力,終於考取好成績。[攝影者:羅秀蓮]
圖右 :志工劉成利抽樣查閱妮娜弟妹的課業和獎助學金小冊子,看看是否如期完成作業。[攝影者:羅秀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