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郭嘉獎 演繹牽起慈濟情

郭嘉獎 演繹牽起慈濟情

E-mail 列印
在香港出生的菲律賓慈濟志工郭嘉獎,十七歲便前往菲律賓就讀。因為家境貧困,所以求學時期,就必須學業與工作兩者並兼。完成學業後,他曾有一個理想,希望能夠服務於人群,改變社會不公平現象。然而大學畢業後,郭嘉 獎為了生計便一路工作,每天埋頭苦幹。過程中從事了一些小型生意,接著之後成家,但心中那份助人的初衷,總還是深埋在心中。

◎父母恩重難報經 情牽慈濟法緣情

2012年因表弟的引領,而參加《父母恩重難報經演繹》的郭嘉獎,已經回到臺灣五、六次了,他細說著與慈濟的因緣及有多麼愛慈濟這個團體,他說:「我參與演繹一個小角色,第一次接觸到慈濟的人文活動,但透由角色,最感動的莫過於經文難以言喻的力量,那些深刻感動的畫面以及慈濟大家庭友善待人的方式。」手語演繹結束後,他感到特別失落與懷念。

郭嘉獎第一次跟著營隊來到花蓮,見到心目中敬愛的上人,因為上人一句:「你可以再回來!」他開始參加慈誠見習培訓。2015年,終於如願成為上人的弟子,在過去幾年,各項大小活動皆能見到他的身影。但精進的他,卻也深刻感受到自己的不足,於是再次參加委員培訓。因疫情之故睽別三年,6月21日回到臺灣花蓮參加「2023年慈濟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第二梯,將接受證嚴上人授證為慈誠委員。

◎行善行孝不空過 人生無常不等人

人生就是如此的無常,在事業與家庭看似順遂時,同修師姊於2018年因病離世。「當時尚未受證的我,為了一圓同修原要培訓的遺願,替她捐了一個榮董。所以每每回臺灣時,身上總是隨身攜帶著師姊的榮董證,就像總統帶著徽章一樣。」郭嘉獎哽咽地說道,對師姊的思念之情溢於言表。他說在痛失師姊的這五年,幸好有慈濟志工們貼心地陪伴,讓他渡過了難捱的時期,更體悟到上人常說的:「行善、行孝不能等。」所以他更積極投入慈濟各項活動,將對師姊的小愛化為眾生愛。

2013年,菲律賓接連遭遇各式不同的天災與人禍——海燕超級大颱風、保和大地震及三寶顏軍變三重災難。嘉獎除了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外,更感受到災民與人民的無助。因此他第一次參與海燕颱風街頭募款,之後更前往災區,幫助災民建造臨時簡易屋。在參與活動過程中,他見到許多來自臺灣的志工們與當地的志工,共同在炎熱的太陽下辛勤地參與建設工作。此外,來自世界各國的醫生和志工們也都前來協助,這讓第一次參與救災的他深受感動。因此,他知道無論來自何方,任何需要慈濟人的地方,慈濟人就會聚集在那裡。

◎此生有幸入慈濟 一圓兒時立願行

郭嘉獎慶幸此生能有機會加入慈濟宗門,踏上修行的菩薩道。籍由慈濟的培訓,學到很多有關人道援助的知識和技能,也結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親眼目睹慈濟人無私奉獻和努力,常常不分晝夜地工作,只為了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這樣的精神同時也感染了他。每每見到災民們因慈濟人提供賑災援助後滿足的笑容,更激發他更大的熱情和動力。

這不僅實現了郭嘉獎從小想帶給人們希望與溫暖的願望,也真切地感受到為他人奉獻的快樂和滿足感。他明白到,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唯有透過團結與合作,才能夠創造出更大的影響力,為社會帶來更多的正能量。他決心將慈濟的理念傳承下去,為更多人帶來希望和改變。他相信「只要大家一起努力,就可以改變這個社會,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改變習氣法喜滿 助人快樂幸福感

在這次海外培訓研習會課堂上,郭嘉獎印象最深刻、也最身體力行的就是精舍師父說的「善解智慧」。他自認在加入慈濟之前,脾氣比較暴躁。但是,自從進入慈濟後,他漸漸地改變了不好的習氣,也更積極參與慈濟的各項活動。2020年,當全球疫情爆發時,即使菲律賓封城,慈濟在當地的活動也從未停止。他們持續地幫助住在山上的弱勢團體,如失業的司機和盲人按摩師等等。連續三個月的援助,每個月提供二十斤大米和十多項家庭用品,幫助他們度過困難的時刻,這樣的援助也使得社會變得穩定。

「我發現做善事,本身就是一種武器,讓我感到非常幸福。當我付出的時候,內心的幸福感是無法言喻的。這讓我更加珍惜自己的生活。」嘉獎接著說:「我的家人看到我從慈濟獲得了更多的快樂和人生意義,因此他們給我許多的讚賞和讚美。我因此變得更積極向上,不再只關注賺錢和工作,而是尋找更有意義的快樂,我快樂因為我能夠付出。」這是郭嘉獎目前當慈濟志工,法心充滿最佳的註解。
圖左 :「當時尚未受證的我,為了一圓同修原要培訓的遺願,替她捐了一個榮董。所以每每回臺灣時,身上總是隨身攜帶著師姊的榮董證,就像總統帶著徽章一樣。」郭嘉獎哽咽地說道,對師姊的思念之情溢於言表。[攝影者:陳亞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