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菩提迦耶人文共修 志為天下聚善力

菩提迦耶人文共修 志為天下聚善力

E-mail 列印
「為什麼好好的人間可以造就天堂,也可以造就地獄。為善的、有愛的,總是就是天堂之福;過去曾經累積的苦因,總是會成為這樣的苦果。」2023年7月24日的《人間菩提》,證嚴上人感慨同樣在人間,因為人心的不調 和,領導者的一念之偏,導致發生戰亂,國家不安定,人民流離失所,上人為此憂慮不已。

遠在三千多公里外,和花蓮靜思精舍在同一緯度上的印度菩提迦耶,於26日,選擇了這一天的《人間菩提》來讓全體本土志工做「人文共修」,這也是一週來早上的例行活動。

◎深入宗門法脈 入於心利於行

教育組志工黃嫊桃(明嫊)表示,原本會透過《證嚴法師說故事》與人文老師共修;後來慈善組希望讓全體志工也能夠一同聞法精進,特別是本土志工已經跟著走在菩提道上,但對慈濟宗門、靜思法脈並不熟悉。

因此決定從7月18日起,改利用每早出門前的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透過《人間菩提》來讓本土志工對慈濟的「四大志業、八大法印」有更多認識,做慈濟時能法入心,法入行。

黃明嫊也提議在最後加上〈祈禱〉,就如同每次活動前,都會有的儀式,讓大家帶著上人的法,用虔誠心念祈求接下來一天的活動順利,並使菩提迦耶的志業更加開展。

「志為天下聚善力,開道鋪路勤造福;弘揚宗門擴大愛,延續慧命拉長情。」上人以「志工」的「志」字是「士」再加一顆「心」為「志」,期勉慈濟人共同一志業,要守在地獄門口,鋪就人間通達天堂的路,讓苦難的人莫再造惡,不再生生世世受苦。

上人開示中提及,行菩薩道是慈濟的不二法門,慈濟人要秉清淨無私的法脈精神,不分你我他,在人間樹立「慈濟宗門」。共修後馬來西亞志工陳姳樺(慮時)有感而發,「我們不要讓上人憂慮和煩惱,我們要聽得到上人的心聲,要用心互相配合,要有自律能力。」

昨日(7/25)剛抵達此地的馬來西亞志工石慧麗(懿濡)以上人三願:「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無難」與大家共勉,來到這裡彼此相互學習。不管是教育組的入校帶動靜思語,慈善組的「竹筒歲月」,或是醫療組的「視病猶親」,若能匯聚每個人微薄的力量,如螢火蟲的微光,成群就能在夜空中閃耀,使人間更美麗。

◎分享交流 各有吸收

那麼本土志工是否吸收了呢?第一位分享心得的維卡什(Vikash Kumar)表示,他理解到慈濟有四大志業,也就是「慈善、醫療、教育和人文」,「做好事能造就天堂,如果做壞事會造就地獄,就在我們『人』的一念之間。」

他理解到每個人都要行菩薩道,證嚴上人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希望能夠做到更多利益眾生的事。「在全球各地有很多的慈濟志工,他們不論國家、宗教和膚色,就是去到有需要的地方,去幫助更多的人。」

從七月正式加入志工行列以來,維卡什覺得自己學到了很多,像是口說好話,盡可能去幫助人。志工行程滿檔,他抽空幫忙做印地語的翻譯,是真善美志工的好幫手。「我非常感謝能成為這個基金會的一員,尤其要感謝證嚴上人。」珍惜與慈濟的緣,也希望這分緣能長長久久。

阿比(Abhishek Kumar)老師接著說出他的看法,「證嚴上人說我們應該經常行善,因為先要行善,在生活中才能有所成就。我們雖然沒辦法馬上翻轉村民的生活,但從思想開始,一個人影響一群人,結合大家一點點的力量,就能夠幫助更多的人。」他希望在自己專長的教育上,教導學生正確的觀念,尊師重道,對長輩和家人以禮相待,更希望讓孩子們知道,讀書能夠改變自己未來的生活。

人文老師阿莉亞(Aliya Rahman)在前幾天的《人間菩提》曾看到去到尼泊爾的新馬志工帶動當地民眾「見苦知福」,讓他們知道比自己更需要幫助的人還有很多,有能力就要自力更生,手心向下去付出。

今天她則體會了「慈善是給予物資上的資助,以教育組來說,現在很多學生負擔不起學費或買不起學用品,慈濟就會資助他們。」靜思語入校,帶給學生許多改變,她覺得有了人文教育,有共同的語言,就能夠很容易的實行一切事。

在醫療部分,則是因為有慈悲的心,不忍心別人受病苦,會希望幫助他們解除病苦。「證嚴上人一直要我們行菩薩道,要邀約更多的人一起來行菩薩道。」她要繼續鼓勵學生一起行善,相互分享善行。

◎更多你我他 人多力量大

主責在醫療組的本土志工恩德拉吉(Endrajeet Paswan)感受到慈善、醫療、教育和人文各有功能,「就好比人的手指,長度不同,但都各有自己的功能和長處,缺一不可,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團結。」

他很感恩人醫會林金燕(慮燕)護理師的指導,跟著她的這段期間學到並累積許多經驗,更懂得如何去協助有病苦的人,「我們不只是膚慰人的身,還要膚慰人的心,身心兼顧地幫助他們。」他也認為,在慈濟人人平等,沒有說誰做得比較多、比較累,大家都一樣在付出。

不只是透過《人間菩提》來了解慈濟,人文老師迪帕克老師(Deepak Kumar)也會上網去看慈濟的影片,像是「竹筒歲月」,也因此他向鄉親介紹竹筒時,格外能說出打動人心的故事,讓鄉親開開心心收下竹筒。

除了理解「從出生到死亡的期間,我們會經歷很多事情,會做很多好事和壞事。如果我們做壞事就會造就地獄,成為人間地獄。」對於團結一致他也印象深刻,「慈濟的成立是『我』和『你』和『他』一起成就的,『你我他』也就是我們。所以證嚴上人也不是一個人,而是有我們一起,才能把慈濟做得更好。」

「慈濟已邁入第五十八年,我們該如何讓慈濟永續發展?上人教導我們需要團結和用愛去付出。」菩提迦耶第一位本土志工士楊(Vivik Kumar)在幾天前的共修時也曾提出團結的重要,「看到當災難來臨時,在各個地方慈濟人盡自己的能力做出貢獻,每個人都匯聚小小的愛心,匯聚力量,讓慈濟永續。我們要團結,這就是上人在教導的。」

士楊體會上人很想翻轉尼泊爾和菩提迦耶窮苦人,然而本土志工的力量還是太少,「我們需要再邀約,就像上人說的,本土的力量很重要,我們要邀約身邊的朋友一起進來做志工,用一點的時間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人多力量大,菩提迦耶還需要更多的你我他。

◎弘法傳法 慈青使命

《人間菩提》有中英文字幕,對新馬志工來說不成問題。但本土志工呢?連著多日幫忙把《人間菩提》字幕翻譯成印地語,以及將他們的分享翻譯為中文,好放進日誌的慈青林宛詩,幾乎都在熬夜,可說無比「幸福」。

「原本只是觀察到本土志工有人似乎看得很茫然,就想說是不是可以幫忙翻譯成印地語,讓所有的本土志工能夠更了解?」對慈青「傳法弘法」使命念茲在茲的林宛詩,沒想到這一念,讓她吃足了苦頭。短短十二分鐘的《人間菩提》竟讓她從白天翻到黑夜,又因怕干擾到同房的「師姑」,她摸黑做到破曉,終於在第二天早上的最後一刻做出來,心血派上用途,她跟自己說:「感恩菩薩保佑」。

人文共修後,她還跟著入校帶動靜思語的行程,也要整理活動紀錄,時間根本不夠用。幸好後來她向真善美「師伯」葉晉宏請益,總算把複雜的翻譯時間從八個多小時縮短為五個小時,但還是很費心力,尤其印地文有其特殊性,「不同於一般的複製貼上,或是我們熟知的宋體,必須轉為那個文字的字體才能放進去。」這是一段特別的學習經驗,林宛詩期待未來有更好的因緣,能由本土志工自己分工合作來做。

因為上人「翻轉佛國」的願,慈濟人走進不同種族和宗教信仰的菩提迦耶,藉著人文共修,讓本土志工除了跟著慈濟人一起造福行善外,也能深入宗門法脈。

或許短時間內他們還不能完全領受,「是經若一轉,若一偈,乃至一句,得勇健想,雖未自度而能度他,與諸菩薩以為眷屬。」從每一天上人的智慧法語中,只要他們有一句植入心田,依法奉行,拉長情,擴大愛,必能福慧雙修。

圖左 :本土志工維卡什(中著志工背心者)協助真善美志工葉晉宏(右),將印地語翻譯成英語,志工郭玉梅(左)再將英文翻成中文。[攝影者:朱秀蓮]
圖右 :從7月18日起,在菩提迦耶的慈濟志工,透過《人間菩提》共修,希望來讓本土志工對慈濟的「四大志業、八大法印」有更多認識,做慈濟時能法入心,法入行。(著灰衣者為本土志工士楊)[攝影者:葉晉宏]

圖左 :本土志工恩德拉吉(中)感恩林金燕護理師(左)的指導,讓他學到並累積許多經驗,更懂得如何去協助有病苦的人。[攝影者:葉晉宏]
圖右 :馬來西亞慈青林宛詩協助將《人間菩提》字幕翻譯成印地語,付出許多時間和心力。[攝影者:朱秀蓮]

圖左 :7月26日早上八點,全體志工透過《人間菩提》共修。(右二為教育組窗口黃嫊桃)[攝影者:葉晉宏]
圖右 :本土志工勤做筆記,希望能多吸收宗門法脈。[攝影者:葉晉宏]

圖左 :共修後馬來西亞慈濟志工陳姳樺(左)有感而發,「我們不要讓上人憂慮和煩惱,我們要聽得到上人的心聲,要用心互相配合,要有自律能力。」[攝影者:葉晉宏]
圖右 :馬來西亞慈濟志工石慧麗(懿濡)以上人三願:「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無難」與大家共勉,來到這裡彼此相互學習。[攝影者:葉晉宏]
圖左 :全體虔誠祈禱,祈求接下來一天的活動順利,並使菩提迦耶的志業更加開展。(右前為本土志工維卡什,後為人文老師阿比,著教聯會制服者為迪帕克)[攝影者:葉晉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