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5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見苦知福齊付出 募心募愛更募人

見苦知福齊付出 募心募愛更募人

E-mail 列印
新馬志工努力推動「竹筒歲月」,從村落走向市集,又從市集走回村落,幾乎是以「掃街」的方式,逐門逐戶地向村民和店家介紹「Bamboo Bank」,獲得熱烈回響,有拜訪過的區域,近乎家家戶戶都領有竹筒。

「我今天真的是太興奮了!」7月25日傍晚從牧羊女村市場區(Sujata Bazar)回到下榻旅館時,馬來西亞慈濟志工陳玉芳(慮詳)難掩欣喜的心情。

◎好事大家一起做

前一天(7/24),陳玉芳與新馬志工及人文老師迪帕克(Deepak)、本土志工阿瑪爾(Amar)和維克什(Vikash),去到菩提迦耶熱鬧的帕洽第(Pachhatti)地區,分二組介紹竹筒。

每到一處店家,陳姳樺(慮時)總會深深一鞠躬,先以「Namaste」(合十問候)向店家問好,再拿出證嚴上人法照,說明來自臺灣的慈濟基金會如何從「竹筒歲月」開始,在全球行善。能用英語溝通的,對新馬志工不是問題;不過大多還是仰賴迪帕克、維克什和阿瑪爾,幫忙用印地語解說,店家反應非常好。

有位老闆自己登記了一個,志工離開後,又跑過來表示要幫員工領一個;也有老闆覺得「好東西要跟好朋友分享」,熱心幫忙跟隔壁「推銷」。透過竹筒不但募到愛心,還募到人。一家賣醫療器材的高坦醫療中心(Gautam Medical)老闆是藥劑師,馬來西亞人醫會護理師黃玉蓮(懿穆)向他介紹國際慈濟人醫會(TIMA),他立即表示願成為TIMA的一員。

一位留著大鬍子的年輕人Manish Kumar,在了解竹筒「啟善心、存好念」,匯聚點滴助人,慈濟由此在全球行善造福後,除了認領,還留下名字和電話,希望成為志工,也願意一起愛灑竹筒。

◎生力軍依約前來

25日下午出發前,慈善組志工先為幾日之後的行程進行會議時,蓄鬍子的馬尼什出現了,還帶來一位鬍子比他短一點的年輕人Amit Kumar。他們毫不見外地坐下來,聆聽志工的討論,也提出如何做會更好的建議,也同意三點時跟著志工一起去牧羊女村的市場區(Sujata Bazar)愛灑竹筒。

仔細聊起來,才知道Manish Kumar有個中文名字,是他的華語老師幫他取的,叫「馬漢」,Amit Kumar的名字是「阿米」。馬漢的工作是導遊,會說多國語言,說英語能通,華語也能聽說,雖然稍微有印度口音。這真是太好了,因這樣就有更多溝通方式。聯想起《包青天》劇中威武出現的王朝、馬漢,大家笑說阿米應該改叫「王朝」,這幾句大熱天裡的玩笑話,讓大家輕鬆了起來。

才下嘟嘟車,只見商店門口有幾位婦人在聊天,迪帕克拿出竹筒開始說起竹筒的故事,她們聽了很歡喜,一下子就發出了八支竹筒,大家開心地一字排開合影。

幫忙顧店的十三歲女孩琵蒔卡(Pishika Kumari),一見黃玉蓮手上的竹筒,主動表示想了解。馬漢幫忙解釋竹筒意涵給她聽,她馬上說她想要,還用印地語念出上面的靜思語:「天天發一念『救人』的善心,就能結善緣,造福業」,並對著黃玉蓮說:「感恩師姑!」原來她就讀的學校有教育組志工入校,對慈濟人並不陌生。

「大家跟我一起來吧!」迪帕克邀請婦女們跟著他到對街的住宅區,只見一群人浩浩蕩蕩的過馬路。村民也是反應熱烈,才走到巷口沒多久,你也要,我也要,大家都說要,趕緊去將另一組的「調度過來」。

大家為什麼那麼喜歡竹筒?上面貼有印地語「Good Luck」,一見就令人心生「好運」的歡喜。年長的阿嬤香恰拉(Chanchala)說:「人往生了,什麼也帶不走。錢是帶不去天堂的,不如將錢一點一滴存入竹筒,來得更有意義,我們一定要把握今生去助人。」鄰居古麗婭(Guriya Devi)更是主動分享,她很支持存下一分一毫,累積起來去幫助有困難的人。

就如迪帕克有時會跟村民們提到的,「我們兩手空空來到這個世界上,什麼也沒帶來;當死亡後,也是兩手空空,什麼也帶不走,我們應該要及時行善。」竹筒募的是大家的善心,「慈悲行善福滿門」行善造福,看似助人,自己和家人受益更大。

連同志工背包裡的都拿出來,一共四十三支竹筒都還不夠發,「供不應求」,大大鼓舞了團隊的士氣,陳玉芳答應向隅的大人小孩,「明天我們一定會再來。」同一時間同一地點,我們再見面,別忘了喔!

◎歡喜領竹筒 一起來造福

26日下午,烈日當空,志工們熱切與村民見面的心,就如同氣溫那般高。再度來到村裡,順著住家拜訪村民,小孩們也一路跟隨,與志工們互動。學著道「感恩」、比手語,要拍照時,全湧上來,場景非常熱鬧。小孩開心,志工們也深受感染和感動。

有好幾位孩子會對著竹筒上念靜思語,念完後都表示很喜歡。有一位就讀尼然加納公益學校(Niranjana Public Welfare School)五年級的孩子蘇拉吉(Suraj Kumar)還會叫「師姑」,也會講中文的「感恩」。他問志工:「你們為什麼沒有來教我們靜思語?」原來他很想學靜思語。可是學校安排上的是七、八年級,真的是抱歉了,孩子。他於是主動爭取要竹筒,還念竹筒上的文字給媽媽聽,媽媽很是開心。

迪帕克說「竹筒歲月」故事的魅力吸引人,馬漢和阿米也搭配志工宣導,愈說愈流利。村民希望做好事的渴望被點燃,都想要有帶來好運的「Bamboo Bank」。馬漢和阿米才認識慈濟不久,卻彷彿是失散多年的家人,自然地融入團隊。

馬漢說,慈濟的理念深深打動他的心,阿米的信仰是印度教,但他願意跟隨佛陀行菩薩道。他們堅持要把帶去的竹筒都送出去,精神可嘉,也真的如願讓每一支竹筒都有了新主人。

本地人士不是沒有善心,也不是不了解生活在底層的村民生活,只是少了人登高一呼,互助合作來幫助苦難的鄉親。慈濟人從新加坡、馬來西亞和臺灣飛來佛國,結合本土志工的力量,用親民的方式去鼓勵大家,每個人、每一天出一點力,受苦的人就有重生的機會。他們深受感動,對於「五毛錢也能助人、救人」感到不可思議,願意一盧比、二盧比、五盧比的存下愛心。

「今天好有成就感!帶出去的五十五支竹筒都發完了,也沒有存貨,明天我們要趕工製作了。」愛灑了兩個星期的竹筒,這兩天是陳玉芳最開心難忘的。「明天再加碼十支!」馬六甲志工陳聯喜(惟勤)發下願力,期待能繼續創新紀錄。

◎見苦知福 親身體驗更有感

菩提迦耶推動「竹筒歲月」採用真正的竹子,要鋸、要洗、要刷,還要買布、剪布、綁布,這一切都是陳玉芳沒有想過的,「在馬來西亞,我們只要把蓋子蓋上去就可以了。所以我很佩服這裡的團隊很不容易,一路克難走過來。」

「上人說竹筒是讓貧苦人的『致福之道』,只有讓他們從這樣的小錢行大善,讓他們轉變好的因緣。」曾赴緬甸、寮國勘災、發放,陳玉芳表示:「都沒有這邊的克難和辛苦,我們到這裡,必須很快地適應這裡的環境,看到他們的生活,更慶幸自己所擁有的。如果可以的話,我也想讓孩子來『見苦知福』,他們才會知道自己太幸福了。」

無論是市集的商家或村莊裡的村民,「竹筒歲月」的推動,出奇的順利,陳玉芳很感恩本土志工的付出。受限於簽證和工作等諸多因素,新馬志工只能來來回回菩提迦耶,最終還是要本土志工扛起印度「為佛教為眾生」的重責大任,志工們邊走邊教。陳玉芳教本土志工建立資料,把每天回收的善款及發出去的竹筒建檔,能夠讓善的力量更強大,「只有善的力量加強,超越不好的力量,才能夠使他們擁有幸福人生。」

很多還沒有來佛國的馬來西亞志工聯繫陳玉芳,詢問此地情形,也期待能前來,「我都有告訴他們,我們的生活太幸福了。即使我走了這麼多國家,覺得這裡環境的惡劣,超乎想像,比如人畜共居這樣的生活,好像只有在這裡看到。」縱使參加旅遊團來到菩提迦耶,也不可能如此深入村民的生活和環境,

「我不知道他們的心理苦不苦,但我看了他們環境很骯髒,屋子很陰暗,進去的時候呼吸都有點困難。但他們卻必須每一天都生活在這樣的地方,我覺得是有一點像人間地獄。」陳玉芳希望能先安定村民的生活。

「還有教育是最重要的,才能夠慢慢改善。」不同於原來在社區的耕福田,這裡很多事另成一運作模式,陳玉芳已能掌握如何讓人力做最好的結合和溝通,她想要一來再來,發揮自己的良能。

「今天的感受特別歡喜,開始講竹筒的時候,村民就圍攏過來,聽了『竹筒歲月』的涵義,讀了竹筒上的印地語,大家會開心地笑,會想要有一個竹筒,把幸運領回家,每天可以行善做好事。」帶著成就感和歡喜,陳玉芳要繼續把「竹筒歲月」的精神在菩提迦耶發揚光大,共善聚福緣。

圖左 :陳玉芳(右二)感恩二位年輕人阿比(左一)和馬漢(左二)加入推動竹筒,認真向村民介紹,讓竹筒能順利送出去。[攝影者:朱秀蓮]
圖右 :本土志工維卡什向帕洽第(Pachhatti)的商店老闆介紹竹筒。[攝影者:朱秀蓮]

圖左 :7月24日,新馬慈濟志工及人文老師迪帕克(右一)、本土志工阿瑪爾(左一)和維克什,前往菩提迦耶熱鬧的帕洽第地區介紹竹筒。[攝影者:葉晉宏]
圖右 :香恰拉阿嬤(右二)認為人往生了,什麼也帶不走。錢是帶不去天堂的,不如將錢一點一滴存入竹筒,來得有意義,一定要把握今生去助人。鄰居古麗婭(左一)很支持存下一分一毫,累積起來去幫助有困難的人。[攝影者:朱秀蓮]

圖左 :迪帕克(穿教聯會制服者)說竹筒故事的魅力吸引人,大人小孩都圍過來聽。[攝影者:葉晉宏]
圖右 :領到竹筒,大人小孩歡喜合影。向隅的別擔心,明天志工還會再來。[攝影者:葉晉宏]

圖左 :五年級的孩子蘇拉吉(右)會叫「師姑」,他念竹筒上的靜思語給媽媽聽,媽媽聽了很是開心。[攝影者:朱秀蓮]
圖右 :孩子們比出快樂的表情,讓志工深受感染和感動。[攝影者:朱秀蓮]
圖左 :陳聯喜(後排左一)發下願力,要繼續加碼送出竹筒。[攝影者:葉晉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