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藍毘尼新進志工培訓 深入慈濟精神理念

藍毘尼新進志工培訓 深入慈濟精神理念

E-mail 列印
「2015年尼泊爾大地震造成加德滿都嚴重災情,2019年冠狀病毒在尼泊爾肆虐,疫情嚴重時慈濟伸出援手紓災解困,『慈濟一直都在』。」當時,除了多國慈濟人馳援,展開醫療援助,尼泊爾本土志工馬坤達(Muku nda Bista)更分享,2022年慈濟重返佛國,在藍毘尼有了新的會所,誓願改善藍毘尼村民的生活,完成佛陀未完成的遺願,慈濟的大愛在尼泊爾延綿不斷。

2023年7月8日下午,於2006年成立的藍毘尼佛教大學(Lumbini Buddhist University)舉辦「新進志工」培訓,全程以尼泊爾語進行,有來自馬來西亞、臺灣、新加坡及本土志工二十六位工作人員陪伴,四十五位不同身分及功能的學員、實業家、慈青、教聯會老師、縫紉班婦女、藍毘尼村民及兩位法師齊聚,參與今天的培訓研習。

◎前置用心準備

今天可說是工作人員「幸福」的一天,繼上午見習志工培訓結束,大家便迅速結束午餐,馬上投入下午新進志工培訓的準備工作。團隊立刻恢復場地,清潔餐廳,再簡單布置,讓齋堂再次呈現乾淨整齊的空間。戶外炎熱高溫,室內沒有空調只有兩臺吊掛式電風扇不停地轉動,每一個人都汗流浹背,志工的藍色制服不時滲透出白色的鹽斑。

下午一點開始,隊輔們已經在一樓登記處等待學員的到來,每組一滿七人,隊輔就帶領大家到三樓大禮堂,依不同組別入座。尼泊爾人出席任何活動都會有姍姍來遲的習慣,志工劉馬尼(Maniron,性駿)表示,這已是見怪不怪的事,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經驗,早已司空見慣。他認為,因為很多學員都是第一次參與慈濟的活動,還不知道守時的重要性,有參加過慈濟活動的學員,都會準時出席。。

負責這場活動,將播放證嚴上人《人間菩提》翻譯成尼泊爾語的本土志工馬努基(Manoj Dhawal),在事前準備上下足功夫,影片都要看過四次以上,再一次次修改後,他才放心定稿,為的就是讓學員看得懂。「翻譯一定要正確,有些學員英文程度很好,對照之下就知道翻譯得對不對。」除了怕出錯,也是負責的態度,看得出他戰戰兢兢,抱著戒慎虔誠的心在做這一件事情。

馬努基更分享翻譯《人間菩提》的法喜:「其實最大的獲益者是自己,從來不曾認真重複看同一則影帶那麼多遍……」他表示,翻譯過程,愈看愈明白,愈認同上人心懷慈悲的精神,對上人也更加尊敬。他也發願要繼續承擔翻譯工作,把上人的法分享給更多人。

◎深入了解慈濟

承擔司儀的劉馬尼,從早上「見習志工培訓」觀摩、學習後,很快就進入狀況。他帶動大家一起禮佛聞訊,也請不同宗教信仰的學員依各自的宗教儀式默念祈禱。〈慈濟功德會會歌〉和「慈濟十戒」的唱頌、誦讀聲,亦聲聲在佛國傳揚著。

來自新加坡的志工吳南凱代表慈濟致歡迎詞,並鼓勵大家一起來行善造福,進一步成為見習志工。他也向大家解說培訓過程,從參加新進志工培訓開始,期間要積極參與慈濟活動至少三次;完成此階段培訓三個月後,即能進一步為成為慈濟見習志工邁進。

「在成為見習志工後,還要繼續參加培訓……」吳南凱期待大家從培訓課程中,深入了解慈濟四大志業與精神理念;自參與各功能組的活動中,學習「做中學,學中覺」時時聞法入心;秉承「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不造一切惡,行一切善事。

馬坤達則為大家介紹慈濟和上人早期建醫院的艱辛歷程,從一灘血的故事、「竹筒歲月」到國際NGO,他更述及尼泊爾與慈濟的因緣。

1993年,尼泊爾發生世紀大水災,慈濟第一時間到達災區進行熱食發放與賑災。慈濟志工為救援尼泊爾災民奔走募款,而賑災人員更捱過攝氏四十五度高溫,忍受過長途顛沛跋涉……經勘察評估後,選定災情最嚴重、受助資源最少的薩拉衣縣(Sarlahi)、勞特哈特縣(Rautahat)及馬克萬普縣(Makwanpur)等三縣作為賑災區域,共興建了一千八百間的大愛屋,於1995年6月中旬全數交屋。

◎見習志工分享

2015年大地震時,就加入志工行列的本土志工攸尼斯(Unish Khyaju),分享在慈濟世界的法喜。現在是見習志工的他,是2015年加德滿都大地震時的災民,當時就住在巴塔普(Bhaktapur)古蹟區。「地震來時,四周很多建築物都一一倒下,頓時成為廢墟,死了很多人,很多人一夜間失去房子和家人。」說起往事,歷歷在目。

正當不知所措、無所適從時,他看到慈濟志工給予尼泊爾人關懷與溫暖,幫助災民,提供熱食、帳篷和醫療義診,攸尼斯深受感動。「聽說他們正在找義工,就加入慈濟志工行列。」他很篤定表示,從那天開始直到現在,都沒有離開過慈濟;期間參加過無數次慈濟活動,並積極參與志工培訓。看到慈濟已在藍毘尼成立會所,改善村民的生活與健康,攸尼斯發願,會永遠守護慈濟在佛國的長情大愛。

參加慈濟已經八年的尼爾(Dr.Nirdesh Shakya)醫師,回憶起以前還是一位年輕醫師時,參與慈濟賑災,看到來自海外的年長醫師那麼真誠關懷傷患,非常感動;他同時發現,慈濟和其他慈善團體不一樣,也為他多年來處理醫生與病人之間關係的困惑釋疑。「原來病人的笑容,才是醫師真正的快樂。」

參加慈濟義診多年來,尼爾醫師認為在慈濟能夠學習到很多,而且因為透過慈濟,他能幫助更多人,讓他感到非常快樂。

◎因感動而行動

課程規劃有分組討論,每位學員依所分配到的組別,圍坐成圓,由隊輔陪伴一起參與,大家共同討論今天的主題:是什麼原因激勵你要成為慈濟志工?人人踴躍分享,熱烈討論,隨後更由代表上臺分享。

甘尼什(Ganesh Bishwokarma) 是比什努法師(Bishnu)的朋友,因看見慈濟在藍毘尼做了這麼多好事,激勵他下定決心參加慈濟。甘尼什分享,為了想要多多了解慈濟,便透過手機上網找到慈濟網站。

普珈(Puja Khadka)是慈濟縫紉班老師,因先生的介紹而認識慈濟。她很歡喜能夠教導村里婦女們縫紉手藝,讓她們自力更生,改善家庭經濟狀況。

2023年6月慈濟在庫達巴卡學院(Khudabagar Adarsh College)舉辦愛灑活動,身為該校學生的虔蒂尼(Chandani Chaudary)因而認識慈濟,繼而牽起她與慈濟的因緣。而後志工邀約虔蒂尼參加培訓,她也就欣然答應,「感恩慈濟啟發愛心,今天尼爾醫師的分享,更激勵我要成為慈濟志工。」

而洛基(Rocky)則分享,在covid 19 疫情期間,他看到一群穿著藍色上衣和白褲子的人,到處奔波,提供醫療防疫物資,他深深受這群人的善行感動。當下,洛基就想著,如果有機會再遇見這群人,他也要加入這樣的團體,去行善、去幫助苦難人。如今,這一天終於到來。

◎美來自法入行

臺上由教聯會志工透過短劇,呈現「衣的威儀」與「行的威儀」,從錯誤的示範請大家指出哪裡不妥,讓大家體會到衣冠不整,讓人產生厭棄感;而另一方面呈現標準的穿著與深具人文又整齊的行走、舉止,體現團體的美,來自個體的美。

「慈濟不只是一個慈善團體,也是一個修行團體,我們的言行舉止都要有威儀。」司儀劉馬尼提醒學員,當穿上慈濟制服時,說話要輕聲細語,不要大聲喧鬧;行進間,要抬頭挺胸;穿上制服時,一定要茹素,培養慈悲心;用餐也要坐姿端正,夫妻要互相尊重……

靜思精舍德淵師父預錄一段課程與大家分享,師父勉勵大家:「父母生我,老師育我。我們要對老師起尊敬心,感恩他教導我們走上一條正確的道路,我們要回報師長的恩德。」師父提及,佛法教導我們人生的正確方向,而人生很無常,所以要珍惜。他更以上人的三願與大家共勉:「淨化人心、祥和社會、天下無災難」;而這也是靜思弟子們共同的心願,在修行路上要力行菩薩道。

「我的心在靜思中感恩,我的心念充滿虔誠……」在〈祈禱〉歌聲中,大家一起合掌祈禱,用虔誠的心祈願天下無災。最後,學員由隊輔引領到齋堂用晚餐後,工作人員也開始收拾場地,圓滿今日「新進志工培訓」。

圖左 :教聯會志工呈現的短劇「衣的威儀」與「行的威儀」,從錯誤的示範體會儀軌的重要。[攝影者:攸尼斯]
圖右 :志工馬坤達(站)為大家介紹上人早期建醫院的艱辛歷程,從一灘血的故事、竹筒歲月到國際NGO。[攝影者:攸尼斯]

圖左 :重新整理恢復場地,生活組快速清潔餐廳,簡單布置。[攝影者:RajKumar]
圖右 :志工劉馬尼承擔下午課程的司儀,在觀摩過早上見習志工培訓的流程,很快的能進入狀況。[攝影者:攸尼斯]

圖左 :普珈(Puja Khadka)是慈濟縫紉班的老師,她說能夠教導村婦們縫紉手藝,讓她們自力更生,改善家裡的經濟狀況,心裡很高興。[攝影者:攸尼斯]
圖右 :洛基(Rocky)在covid 19 疫情期間,看到一群穿著藍色上衣和白褲子的的善行,他深深被這群人的善行感動。[攝影者:攸尼斯]

圖左 :志工馬努基分享翻譯上人的《人間菩提》的法喜,「其實最大的獲益者是自己」。[攝影者:攸尼斯]
圖右 :在〈祈禱〉歌聲中,大家一起合掌祈禱,用虔誠的心祈願天下無災。[攝影者:黃瑞燕]
圖左 :2023年07月08日,於2006年成立的藍毘尼佛教大學舉辦「新進志工」培訓。[攝影者:黃瑞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