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桃園 穩定就學方案 培育YOUNG善青年

穩定就學方案 培育YOUNG善青年

E-mail 列印
為了讓慈濟長期照顧戶學子能穩定就學,慈濟慈發處(慈善志業發展處)與訪視團隊集思廣益,發起「YOUNG善青年」方案,藉以培植善苗為核心理念。2023年8月6日於桃園靜思堂,舉辦招生說明會,共有三十八位學 員及家屬(十九戶家庭)在二十七位志工陪同下,聆聽培育方案的說明,期望透過活動參與,涵養「軟實力與人文精神」為自己創造更有價值的人生。

「YOUNG善青年」的培育,以慈濟長期濟助或居家關懷戶之高中學子為對象,培育計畫除了擴大善的影響力外,也培育對社會具有使命感的年輕人,增加弱勢學子的社會能力,也讓慈濟關懷弱勢學子,於各年齡層都能無縫接軌。

◎以善為導向 孕育善的種子

活動開場,在志工張惠雯帶動探索活動中,學員們紛紛尋找與自己拿到相同靜思語的人,來尋找自己的組別。「誰是7月分生日的﹖」感恩堂內,此起彼落的呼喊聲,大家正進行著認識你真好的相見歡,在互相尋找的過程中,霎時讓活動現場熱鬧滾滾,也順利進行了破冰之旅。

接著,由桃園靜思堂社工劉禎,為大家詳細說明培育計畫及內容,從9月開始,每月安排一日的培育活動,將帶領大家參與義診、關懷社會暗角、環保教育等活動,以善為導向,從「自力精神、慈濟人文、增能課程、慈善服務、團隊合作」等面向,來啟發善的潛能。

期望透過活動建立善的團體,成立家族,邀請有意願長期關懷培育生之中新生代志工承擔隊輔(即懿德爸媽)來陪伴,讓他們有溫暖的關懷與正向的楷模。而每個月的培育金則是支持學子,能安心求學及穩定參與培育活動,補貼其交通費用或購買文具書籍、規劃未來等等的補貼,以期待孕育善的種子,將來成為年輕有活力的揚善志工。

◎同儕力量大 善環境來薰陶

「希望自己以過來人的身分,透過陪伴,能給予一些方向,希望給他們有不同的啟發與引導。」在桃園靜思堂擔任社工的陳品梧,主動承擔隊輔來陪伴學員,他說自己曾經也是苦過來的孩子,很能同理這個年齡層,需要更多的陪伴及引導,來啟發機緣,開發潛能,或許會因此而改變他們未來的人生。他以自身的經歷,有感而發的說著。

今年二十五歲的陳品梧,曾經也是慈濟的照顧戶,如今是一位充滿愛心的年輕社工,他回想自己當初也曾經彷徨失措,跟錯了朋友,一步之差險成了壞孩子,所幸在遇到社工老師的陪伴下,而改變了他。所以他認為社工這個角色的陪伴,是相當的重要。因此他想以感恩的心,來回饋社會,也是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

陳品梧求學階段原本就讀建築系,後來就讀慈濟大學兒童發展與家庭教育學系,因為他對兒童家庭和特教區塊很有興趣,想要去陪伴弱勢家庭的孩子,當初也是經過社工的引導,才順利找到自己職志合一的目標。而今,如願成為了社工,更希望自己能發揮所長,貢獻己力。

而陳品梧也從社工經驗發現,一個家庭的成員,都是同樣的樣態在迴圈,想要改變大人不容易,需要從年少孩子去引導,他覺得這個方案是一個契機,雖然不一定百分百可以改變,但至少能提供想法與陪伴去影響他們。他覺得這個年紀,同儕的影響力很大,多接觸好的同儕,才會帶著你往好的方向走。YOUNG善青年,就是藉由同儕的力量,善的環境來薰陶。

從事社工二、三年來,陳品梧體悟到「用生命影響生命」這句話的意義,才知道說原來自己的工作這麼重要,這也是他願意奉持一生的願行。

◎慈善專案接軌 照顧弱勢無缺口

同樣奉持慈善,保有源源不絕動力的志工貢文國,由於他熱愛助人的心,特別喜歡在慈善訪視的區塊,他說「做慈善可以直接幫助到人,幫助到整個家庭,看到別人受到幫助,內心就非常歡喜」這就是他的動力來源。

合心訪視幹事貢文國,承擔訪視已八年,經手的個案,從個位數累積到目前同時服務四十三個個案。他謙虛地表示,感恩同組隊師兄師姊給予支持,大家是很合作的團隊,一路走來雖然有壓力,但是也做得蠻幸福的,大家一起討論個案,也因為有團隊一起走,就可以走得更遠。

「這是我們第一次對高中生做一個完整的專案活動」,緣起於北區平溪國中照顧戶,國中畢業就學意願低,探究原因是經濟、家庭問題所致,因此研擬此新方案。貢文國覺得這是一個好的開始,慈濟照顧弱勢家庭,培育各年齡層的孩子,都能「連續性」的接軌上了,讓他們都能夠安心的就學。未來希望把這個方案做好,這裡將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園地,對個案家庭而言,真的很有幫助。

◎回饋社會 學習服務別人

「看到招生的 DM就充滿了興趣,參加活動可以走入人群、幫助社會弱勢,我希望能為社會盡一分心力,我就決定報名來參加。」就讀高一的阿棋(化名),在媽媽及阿嬤的陪同下來報名參加。

媽媽覺得這活動很好,除了可學習很多知識、不同的能力,還可以去服務社會,她很感恩慈濟人,「因為慈濟幫了我們家很多,以前先生生病,又要扶養三胞胎子女,那時候慈濟給予幫助很多,金錢各方面都有,也有送東西。」所以她很希望三個小孩都能學習去服務別人,也是一種回饋。

阿棋認為來這裡可以學到知識,也可以藉由這個機會去幫助更多人,能在活動中學習成長。「我覺得世界上有很多弱勢的人,我希望能夠自己去幫助他們,因為他們一定都是很辛苦的人,希望能夠用自己的力量,稍微幫助到他們。」阿棋希望透過學習,讓自己變得更無私去奉獻,當然也希望訓練自己變得更外向。

除此之外,他對自己的未來,想往哪一個方向,目前還沒有很確定,希望來這裡去探索,發掘自己的興趣。

◎體貼父母辛勞 用自力來盡心力

同樣希望自己可藉由活動,學習社會服務,更能貼補家用的高三學生育彣(化名),貼心懂事且在校成績優異。他知道家裡金錢壓力大,因為爸爸生病,需要媽媽照顧,加上媽媽是外籍嫁來臺灣,適應上比一般人更辛苦。所以這一筆培育金,還是會先給家人補貼家用為主。

希望來這裡學習不同面向的課程,學習師姑師伯們助人的方法,以前遇到同學有困難的時候,自己不知道該如何去幫助他們,希望將來能學到方法去幫助別人,也包括學習管理金錢理財。希望自己可以外向、大膽一點,來這裡可以認識更多人,改善自己的缺點,育彣談及對課程充滿著期待。

目前就讀高中二年級的曉勤(化名),分享自己家中經濟狀況不好,感謝慈濟來幫助,由於阿嬤有失智的症狀,生活無法自理。所以她的爸爸沒辦法正常上班,必須在家裡照顧阿嬤,除非她在家顧阿嬤,爸爸才可以去打工一下。當聽到慈濟志工介紹此活動時,她想趁這個機會,幫助爸爸來賺一點錢。

也希望能學習關於心靈成長方面,順便體驗打工的生活,學習團體生活及人際關係。對於培育金的運用,在購買文具用品之餘,會慢慢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將來有能力的話,她希望像慈濟一樣,可以去幫助有困難的人。

新的希望,新的開始,期望藉由課程與互動,培育生能為慈濟注入年輕活力,成為志工的好幫手。也讓年輕人更了解慈善關懷與志工團體的角色,培育出「YOUNG善」青年,為新世代付出一點心力。

圖左 :就讀高三的育彣(化名,左一),希望自己藉由活動學習社會服務,因為爸爸生病,媽媽遠嫁來臺灣,家中經濟壓力大,希望能幫媽媽分擔,也希望自己能學習更多元的軟實力。[攝影者:楊淑惠]
圖右 :帶動認識你真好的相見歡活動,在互相尋找的過程中,霎時讓活動現場熱鬧滾滾,拉近了距離,也順利進行了破冰之旅。[攝影者:楊淑惠]

圖左 :就讀高一的阿棋(化名),在媽媽及阿嬤的陪同下來參加,希望藉由活動可以走入人群、幫助社會弱勢,以回饋的心,為社會盡一分心力。[攝影者:楊淑惠]
圖右 :成立善的家族,訪視志工長期關懷陪伴培育生,彼此建立情誼,讓他們有溫暖的關懷與正向的楷模。[攝影者:楊淑惠]

圖左 :就讀高中二年級的曉勤(化名)分享,由於阿嬤失智生活無法自理,爸爸因為照顧阿嬤,無法正常上班,貼心的她想藉由這個機會,來幫爸爸貼補家用。[攝影者:楊淑惠]
圖右 :承擔訪視八年的貢文國,經手個案從個位數累積到目前四十三個個案。表示「做慈善可以直接幫助到人,幫助到整個家庭,看到別人受到幫助,內心就非常歡喜」這就是他的動力來源。[攝影者:楊淑惠]

圖左 :桃園靜思堂社工陳品梧(前排灰衣),曾經也是慈濟照顧戶,主動來陪伴學員,希望以自身的經歷來陪伴與引導,啟發機緣開發潛能,期許他們改變未來的人生。[攝影者:楊淑惠]
圖右 :學員們紛紛寫下對自己的期望,期待未來培育活動,能孕育出年輕有活力的YOUNG善青年,為新世代付出一點心力。[攝影者:楊淑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