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走上棧板獨木橋 深入無國籍社區

走上棧板獨木橋 深入無國籍社區

E-mail 列印
2023年慈濟大專青年全球人文教育交流馬來西亞團,8月21日進入第三天,行程是亞庇沙嘉村慈濟無國籍兒童學習中心,入班教學、參訪無國籍村,然後參訪位於里卡士生命關懷之家,傍晚去欣賞世界三大夕陽之一的亞庇 夕陽。

◎教育不能等 有願就有力

沙嘉村的無國籍學習中心,這裡的孩子一出生就沒有國籍,無法就學,父母便求助於慈濟。慈濟志工因疫情來到這裡發放物資而結下的因緣,在志工們規劃兩年後,2022年5月開始招生,目前有一百五十幾位學生。

志工李永明說明當初建校有三大問題,第一這裡到處都是垃圾泥巴殘破的水上高屋,如何將建材設備運進去是的一大難題。在泥沼地形建橋鋪路,都是靠人工抬教室設備、器材進去。第二是老師甄選辛苦,因為這裡是亞庇的黑區,沒有人敢來這樣的環境教書。就在一次Sugud村水災,志工進出一個月,與當地居民有愛的存款,希望他們幫忙協助尋找老師,很快就收到三位申請者。從開始的三位到現在六位。李永明說:「未來希望孩子增加到兩百位,老師再增加兩位。有願就有力。」

第三個問題就是,很多小孩想來讀書,但礙於師資與設備目前都無法容納那麼多學生,只好限定一個家庭只能有一個小孩子來讀書。想到證嚴上人說教育不能等,志工李永明發願,希望學校能擴建,可以接受更多孩子來受教育。

早上九點多,慈青們在當地志工帶路下進入亞庇的無國籍村。沿途看到害羞又想打招呼的小朋友,「apa khabar」志工先送出問候語:「你好啊!」他們就會露出靦腆的笑容。再往裡面走,眼睛所看到的都是一間間架在垃圾和汙泥中殘破不堪的房子。走在高架棧板的橋上,每個人都必需用心在腳下走路,一條條木板裝訂的高架橋,如果不小心沒踩好,就會掉下又髒又臭、布滿垃圾和排泄物的沼澤地或黑水溝。學員們像闖關式的一段一段走過獨木棧板,尖叫聲不斷,路程本身就不容易走,再加上,還要搬運厚重的建材上去,大家更可以體會師兄師姊草創蓋學校之初的辛勞。

亞庇支會負責人張植青說:「在兩三年前疫情嚴重的時候,政府封鎖這裡所有的村莊,這裡的村民沒有飯吃也買不到糧食,所以居民打電話來求救。我們的志工曾經來發放好幾次,發現有很多小朋友沒有事情做,在賭博和爛泥巴裡玩水甚至吸毒等。」他很感恩這次臺灣來的慈青交流團,這對學習中心團隊及老師是很大的鼓勵,讓大家知道有這麼多人來關心。

第一位應徵的老師拉依兒,她會說一點華語。她說:「因為愛,想要幫助這裡的孩子。之前誤解,以為這裡的孩子很壞,可是幾個月以後,發現沒有想像中的壞,只是不懂條例規則而已。」應徵後因為疫情等了兩年,等學習中心建設好才加入,都沒有離開。

◎破除恐懼 入班教學

學習中心分為上午班與下午班兩個時段,每個時段各有三個班,每班二十五位。今天慈青準備了七十分鐘的課程,前十分鐘是衛教課程,教小朋友口腔保健,如何刷牙,後面六十分鐘安排人文課。備案多時的慈青,就等今日上場。

雪隆慈青黃瑋恩說:「剛開始有一點小恐懼,雖然我是馬來西亞人,但我沒有試過用馬來語教課。我要負責課堂上翻譯,很感恩臺灣的家人幫我一起彩排背稿。發現這裡的小朋友很可愛、很熱情,上課時也很配合。感恩有這次這麼好的經驗。」學習中心的孩子第一次看到那麼多大哥哥、大姐姐來互動教學,開心又歡喜。

臺南大學慈青廖婉伃驚訝地說:「跟我想像有很大不同,一開始接受的資訊是,這邊發展較慢,有一點點落後。小朋友接受教育沒有很多。但進班後,老師帶著小朋友問好,用中文說感恩,讓我超級感動,感受這裡的老師、師姑、師伯,對小朋友的愛跟教育,教得很有禮貌,真是太厲害了。」

中午下課後,安排慈青學員分組陪孩子回家。雖說是簡單家訪,但也是考驗大家走獨木橋。學員們勇往直前,每一個家庭都是建築在木板和鐵皮搭建的水上人家,要走過一片一片的高架木板橋才可以到達進行家訪。

第一組分配到造訪Putra的家。Putra在馬來語是王子的意思,十一歲的Putra與弟弟和曾祖母同住。營養不大好的他,看起來比一般孩子瘦弱而安靜。他們大部分都是多重家庭組合或是隔代教養,因為沒有身分出不去,親戚彼此都住在附近,也比較有照應。父母離異的他,其實是有身分,可以去外面的學校讀書,但Putra喜歡我們慈濟的學習中心,因而留下來讀書。他們雖然住的地方外表看起來破舊,裡面卻是打理得很整潔乾淨。在日常生活上,水電來源比較有問題,會被不知明的外人剝削,是他們最大難處。

◎守護健康 守護愛

離開無國籍村之後,慈青們來到提供癌症電療病人住宿的里卡士慈濟生命關懷之家。這是跟政府醫院福利部合作,經過福利部核准,醫院會介紹電療的癌症病人,來慈濟中途之家住下,免得往返勞碌奔波。慈濟用租來的房子,免費提供病人住宿和晚餐。參訪同時正好有一個來自山打根無國籍的三歲小孩,一出生就是眼睛癌-視網膜母細胞瘤,害羞趴在媽媽肩上,一動也不想動。在這裡服務七年的Yenfeh Steven女士說,自己和家人都很健康,看到這裡生病的人,讓她感到自己很幸福,是讓她堅持在這裡服務的動力。

傍晚當地志工帶大家去欣賞了世界三大夕陽之一的亞庇夕陽。學員們開心極了,面向大海望著橘黃色的太陽緩緩落入海中,一轉身抬頭時又看到天空中出現一道美麗的彩虹和它的分身霓,結束這天的行程。

圖左 :慈青人文團在當地李永明等志工,帶路進入亞庇的無國籍村。[攝影者:林家如]
圖右 :眼睛所看到的都是一間間架在垃圾和汙泥中殘破不堪的破房子。[攝影者:林家如]

圖左 :慈青團員一行人爬上小山丘來到亞庇無國藉學習中心[攝影者:林家如]
圖右 :沿途看到害羞又想打招呼的小朋友,「apa khabar」志工先送出問候語:「你好啊!」他們就會露出靦腆的笑容。[攝影者:林家如]

圖左 :雪隆慈青黃瑋恩(中)與 臺灣慈青廖婉伃(右)入班上課情形,對自己成長都留下生人初體驗。[攝影者:林家如]
圖右 :因為愛,想要幫助這裡的孩子。等了兩年,亞庇沙嘉村無國藉學習中心第一位應徵的老師拉依兒。[攝影者:林家如]

圖左 :亞庇沙嘉村慈濟無國籍兒童學習中心星期一是學習中心的週會,學生齊聚中庭開週會。[攝影者:林家如]
圖右 :第一組分配到造訪Putra(中)的家。慈青團員和Putra的曾祖母、姑姑、合影[攝影者:周慧文]
圖左 :海邊觀賞亞庇有名的夕陽,結束今日行程。[攝影者:李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