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愛無國界拉長情 力行大馬 Go with me

愛無國界拉長情 力行大馬 Go with me

E-mail 列印
2023年慈濟大專青年全球人文教育交流馬來西亞團,在8月24日飛到了最早讓黑區變亮區的斗湖。近中午時刻,慈青團員一行人來到沙巴的斗湖聯絡處。為迎接臺灣和雪隆的慈濟家人,斗湖的志工準備了這裡傳統的迎賓舞 ,先跳一段「竹竿舞」破冰體驗,大家馬上就熱絡起來。

接著由斗湖聯絡處副負責人志工陳文忠為大家簡報。他說:「靠海的斗湖有四十三萬人口,其中六成是非馬來西亞公民,他們大都是無國籍低收入的人,負擔不起醫療和教育的費用。」2013年時,現任慈濟雪隆分會執行長簡慈露來此,進入無國籍村,看到貧困村民的窘境,輕輕的兩句鼓勵話,即帶著證嚴上人給的祝福,信心和毅力勇氣走進去,將慈濟人的愛寸寸帶入每個角落,把黑區變成亮區。

◎搶救教育 黑區變亮區

這個地方之前就常有火災發生,慈濟志工常會進入訪視,久而久之大家對慈濟人慢慢認同。慈濟人難行能行,把愛的種子撒播到每一個黑暗的角落,點亮每一個人的心燈。曾經在短短的二十六天,每天動員志工走訪黑區愛灑募心,總共募到二千一百二十六位會員。同時志工們也發現,這區的孩子有嚴重失學問題,要改變他們就要從教育著手。2017年終於找到地點開設學習中心,起初有五十位學生,兩位有愛心、耐心的老師。老師想法很單純,僅希望孩子受教育之後,將來被社會肯定和接受。

黑區學習中心在疫情籠罩下,老師和學生上課時間斷斷續續。孩子因為被迫停學出外打工,有些家庭付不起房租或為工作而搬遷,學生人數從一百零三人減少到七十五人。2022年疫情趨緩後,學習中心擴大招生,九月搬遷到新的地點,目前有一百四十六位學生,四間教室、一間食堂、一間辦公室。

下午一點半,慈青團隊到達最早開設學習中心的斗湖學習中心,可愛的孩子們穿戴整齊已經列隊排好,在長廊歡迎大哥哥、大姊姊的到來。上課之前,孩子會唸了一段可蘭經,就是希望接受老師所教知識,給自己有信心。有的班級大哥哥、大姊姊演示小動物帶動唱遊,教小朋友愛護動物不要殺生﹔或演一齣三代同堂的戲,教孩子對長輩要有禮貌﹔或用英文、中文唱遊認識數數,或指導孩子刷牙衛教。每一組都安排兩位會馬來語的大哥哥、大姊姊現場翻譯,讓教學過程順暢有趣。

◎陽光溫暖愛 圓緣之夜

晚上全體團員假飯店的宴會廳舉辦圓緣之夜。因為雪隆的慈青和志工們,明天中午過後就要跟臺灣的慈青團道別,臺灣慈青飛回亞庇,雪隆慈青則回吉隆坡,所以今天晚上是大家相聚的最後一晚,透過感性的惜別會,歡送雪隆團隊,同時也感恩斗湖志工為我們此行準備的一切。雪隆慈青熱烈歌舞跳進會場為圓緣拉開序幕,由臺灣慈青黃清翊,搭配雪隆慈青王慧縈一起主持。

首先一曲〈陽光希望愛〉手語獻給在場的每一位來賓。領隊也是慈青學長的李彞邦,最後在隊形中間現身跟著慈青們一起比手語,贏得滿堂彩,他說:「感恩斗湖的家人,給慈青帶來豐富生命學習之旅,希望未來慈青也會帶給這世界陽光希望愛。」

接下就是心得分享,來自臺灣臺南大學的王奕婷,很感性分享入班教學,她看到入班前,小朋友都很開心並有禮貌地列隊,感覺小朋友很渴望來上課。她說:「下課後換我們列隊歡送他們,小朋友還會牽我們的手碰他們的額頭,我每次都捨不得放手,不知道何時再牽起他們的手?希望他們之後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

◎何時再牽你的手

來自臺灣清華大學的卓祺恩說到,她以前也有看過垃圾山的影片,看過師姑師伯走木橋的驚險,但正如師公上人所說的「見苦知福」沒有親身體驗過永遠無法感同身受。這些天給她最深的感觸是「燙到了才覺得痛,看到了才知道苦」。
她很感恩每一位當地的志工,願意付出時間、精力關懷這一群人。感恩慈濟的大愛,把光送到每一處無人問津的暗角。

雪隆慈青蘇靖恩和大家分享,在這一次營隊中感動的小故事。一次的入班教學,有一個積極互動的小妹妹,她雖然有點靦腆,可是看得出來她非常的好學。就在課程快結束的時候,她問了一句:「你們下一次什麼時候再來啊?」蘇靖恩在臺上紅著眼眶說:「當時我真的很心疼,如果在雪隆,我可以和她說,我們一定會再見的,下個月我們會再來。可是我發現我沒辦法給她這個承諾。」

來自雪隆的志工呂婕綺很慶幸說,原本她的腳痛困擾很久,二個月前有志工問她,可否來參與慈青交流團?她正煩惱腳痛會給營隊帶來麻煩,這位志工即要她發大願,鼓勵她一定可以的。她便開始每天活動筋骨並吃保養品,兩個月下來真的好很多了,就可以和大家同行。對的事情做就對了。她說:「這次來讓我學習很多,也堅定了我陪伴慈青的這條路。」歷經一個半小時感動與感性時光,為今晚的惜別會畫下句點。

◎堅持看到希望 難行能行

隔天8月25日,一早依然還是進班為孩子上一節人文課,整個人文課程服務到今天圓滿,大家精神還是沒有放鬆,最後牽著孩子的手回家,才依依不捨的放開。

當地志工帶路,大家一起進入無國籍村黑區,那是緊臨海邊,蓋在一大片黃色汪洋之上的木造鐵皮屋。走在搖搖欲墜破損的高架木板上,戰戰兢兢讓人不敢前進,深怕一個不留意而掉入無底深淵。大夥手牽手但又不能同時太多的人站在一起,怕破損的木板不能承重。可見這段訪視的路是艱辛的,不得不佩服當地志工長期出入,不畏艱辛救拔苦難。因為有志工的深耕,站在木板旁的小朋友,和屋內的婦女、老人,都和遠來的慈青們善意地揮手打招呼。副負責人陳文忠說:「因為堅持才看到希望。」

走訪過黑區,這一趟生命體驗之旅即將進入尾聲。下午臺灣慈青團與雪隆慈青道別,各自搭機離開斗湖。幾天相處下來培養濃厚感情,大家依依不捨相約年底回臺灣見。回到亞庇會所用晚餐,領隊李彝邦特別請香積志工,為團員們準備無國籍孩子吃的鹽巴飯,讓大家體嚐嚐鹽巴飯的無奈。雖然同學說可以接受,但三餐都是鹽巴飯就搖頭了。

最後一晚在亞庇的感恩圓緣,首先邀請來自慈濟科技大學的張凱晴分享:「要做師公上人的手腳傳正法。」她說看到小男孩撿到一包只剩1/3的餅乾,居然是他今天第一餐,難過得掉下眼淚。她很心疼的說:「我們還有什麼不知足的?請記住自己的幸福。」每晚都在整理教具,就讀高雄醫學大學馬來西亞僑生陳可寧,自認是個感情遲鈍的人,但聽到〈給你〉歌曲中的一段歌詞「感謝你給一我片天空,給我溫暖的手」,她想到今晚少了雪隆慈青,心裡有點難過。從小馬來文沒有那麼好,感恩有雪隆慈青加入幫忙,有隊友組員互相配合完成教學。

領隊李彝邦在結語時,先感恩亞庇的家人溫暖的照顧,給我們慈青孩子機會,到學習中心和無國籍的小朋友結緣,這是個難忘的人生經驗,生命學習之旅,在歷史上留下腳步。他很用心引導慈青孩子們:「如果學習中心需要經費,你願意捐嗎?」鼓勵孩子錢要用在更需要的地方。會後,慈青孩子們陸續將身上的錢投進竹筒,將愛留在沙巴。

◎功能分工 共同圓滿

一個團隊要快樂出門平安回來,協助行政規劃的同仁陳立芳與曹芹甄,扮演著吃重的角色,與海外慈濟家人行程安排聯繫,統籌旅行社機票、住宿、交通等確認,線上開會不下數十次。出發前在桃園機場,因行李過重馬上機智交涉解決,危機處理過關。偶而還要板起面孔給同學一點規定,同學們也都很配合。

負責課程設計的同仁陳立芳說:「一開始對於教案的設計沒有方向,經過多次和有經驗的學長姐討論,大家集思廣益。這幾天同學的表現,流暢自然融會貫通,真的很棒!」也曾經是慈青的志工黃思維負責物資總務。他要將送給小朋友的文具用品和上課用教案文具、結緣品、醫藥箱一一打包。他很高興有機會請假來參與,成就慈青同學的慧命。

一路上幸福照顧,陪伴慈青的還有兩位孩子口中的媽媽,她們是來自中區的志工高惠珍和北區的李美瑜。同學需要整理服裝儀容綁辮子,或有想吃點心的,還有需要舒緩壓力提神等,各種小問題,都是由她們協助。長期陪伴耕莘護專慈青的美瑜媽媽說:「用媽媽的心去愛天下的孩子,在這幾天的行程裡把她們照顧好。」除此之外,隨時給她們一些慈濟的法,可以將愛擴大無限。經驗豐富的惠珍媽媽說:「一回生二回熟,看孩子有何需要就主動觀察。有些孩子神色不對,就主動去問問是否需要刮痧舒緩,幫孩子適應環境,解除壓力。」這幾天有她們細心觀察,呵護著慈青,這群慈青是幸福快樂的。

感動化為行動,透過此行的人文生命體驗,希望讓這群慈青把握當下付出機會,學習關懷弱勢,將陽光溫暖愛傳遞到世界任何一個角落。

圖左 :為迎接臺灣和雪隆的慈濟家人,斗湖的志工準備了這裡傳統的迎賓舞,先跳一段「竹竿舞」破冰體驗,大家馬上就熱絡起來。[攝影者:林家如]
圖右 :斗湖聯絡處副負責人志工陳文忠為大家簡報黑區變亮區的經過[攝影者:林家如]

圖左 :斗湖學習中心可愛的孩子們穿戴整齊已經列隊排好,在長廊歡迎大哥哥、大姐姐的到來。[攝影者:林家如]
圖右 :領隊也是慈青學長的李彞邦,最後在隊形中間現身跟著慈青們一起打手語贏得滿堂彩[攝影者:林家如]

圖左 :斗湖黑區緊臨海邊,蓋在一大片黃色汪洋之上的木造鐵皮屋。慈青們走在搖搖欲墬破損的高架木板上,戰戰兢兢讓人不敢前進,深怕一個不留意而掉入無底深淵。[攝影者:周慧文]
圖右 :來自臺灣清華大學的卓祺恩(左) 分享這些天給她最深的感觸是「燙到了才覺得痛,看到了才知道苦」。[攝影者:林家如]

圖左 :來自慈科大張凱晴感動分享,遇到一個小男孩撿拾垃圾的故事,難過得掉下眼淚。[攝影者:林家如]
圖右 :協助行政規劃的志工曹芹甄(左),扮演著吃重的角色,與負責課務設計的志工陳立芳(右)就像大姐姐一樣愛的叮嚀。[攝影者:林家如]
圖左 :領隊李彝邦很用心引導孩子,錢要用在更需要的地方。會後,慈青孩子們陸續將身上的錢投進竹筒,將愛留在沙巴。[攝影者:林家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