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日本 「親親」我的愛 找回愛的原點

「親親」我的愛 找回愛的原點

E-mail 列印
有風!天空如魚肚白,來自不同的地方卻有一個方向——日本分會。而今早上每層樓早已湧進人潮,一樓的講座、二樓的善款區、三樓的人文教室發表會、四樓的入經藏、五樓的香積,每個人盡心盡力守崗位,自得其樂各有收獲 。2023年9月24日日本分會的整棟樓層,宛如移動房子般,動中有靜,靜中有動。

「社會的希望在孩子,孩子希望在教育。」證嚴上人的叮嚀不敢忘,在臺北的「快樂兒童精進班」就由兩位慈濟資深委員楊茹云與李佳穎,於1993年邁向ㄧ大步,在臺北是一個月上一次,課程主要以孝順與行善為主軸。歷經二十年頭再由社區接手傳承至今。好的教育要愈早開始愈好!

◎善解需要善知識

一人多功能的志工黃韻璇,母親楊茹云是萬華區資深委員,趁著母親人在日本,便邀約她與人文教室的家長們分享「親親我的愛」。

由人文教室的志工劉桂英引言後,楊茹云接著以反向思考與大家分享,親親是什麼呢?就是我們的寶貝孩子。而愛的詮釋又是什麼?因不善於表達感情「愛」被扭曲,但只要愛的原點找出來,行為就改變。

在生活中可看到親子關係的相處模式。楊茹云分享一段在超市,她看到別人家的孩子不見時,媽媽的情緒是焦急的,這時什麼也不要了!但找到孩子馬上「賞500」。楊茹云感歎天下父母愛孩子都是一樣,但要如何詮釋愛的方式,也是要通過學習才能用言語、動作表達。

對於楊茹云而言,每次參與慈濟的慈善,她都有特別深動的感覺,有一次她去石牌榮民總醫院,關懷一個十四歲罹患血癌孩子的時候,當她要離開病房時,他們的眼神在一瞬間交會在一起,這一眼喚起楊茹云對自己孩子在學校成績的執著,「碗有碗的功能,筷子有筷子的功能,何必一定要讓碗去做筷子呢?」在內心深處已經點亮了一盞光——只要孩子健康就好。

說到快樂兒童班的疑難雜症見多了,處理的方式也會跟著開花結果。楊茹云記得有一期的一個小男生,一到教室就躺在地板上,這樣會影響其他孩子,所以課務就想到一個好方法,就是讓這位孩子坐在最後一排 ,滿足他讓他躺,整整躺了一年,最後孩子坐起來了,課務團隊大家高興地互相擁抱。

團隊的處理方式,讓我們更明白,對於孩子的教與導,不是沒有辦法,只是還沒有找到方法而已。

一對一的愛很辛苦(男女朋友),有位慈青的孩子去見證嚴上人,她分享:「我的師大同學因過不了情關而輕身,我後悔沒有帶我的同學進慈濟。」楊茹云很感恩她自己這一路來,走慈濟道路四十餘年,將自己的私情小愛轉為長情大愛。帶著歡喜且肯定的話語:「我把愛分給很多人,所以我很幸福!。」

◎做善事「知」多少

楊茹云也提及她的一位幕後委員,她的先生在一天的午餐時間,因為很有責任心,大家都去用午餐,只有他一個人巡工地,不小心從三樓工地掉下來,頭部血流不停,照道理應該沒有人會來工地,但是不知道從哪裡來了一個不認識的人,幫她先生叫救護車,撿回了她先生的一條寶貴生命。

結果這位幕後委員對楊茹云說:「我要參加培訓當委員。」楊茹云也回饋:「平常您募款說慈濟,當您要用的時候,就會出現一善破千災。共善業!保護自己就像是護身「福」一樣,平常您也不知道您幫助了誰,只要善款入功德海,所結的緣不是只有一個人,而是千千萬萬的好因緣。」

有人向上人請法:「飛機斷成三截,其中有一截二十幾位毫髮無傷的逃出來,而且還是在溫度一千度,其他人都被燒焦了。這是為什麼?」上人:「他們過去生共善業。」

◎教育是愛與榜樣

志工李淑娟:「小孩哭得很大聲時如何處理呢?」楊茹云:「先離開,不要讓他影響其他孩子。一對一處理,安撫他的情緒。」結好緣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楊茹云分享兒子小四時候的排名,因為她放下成績,所以跟四十位同學、四十位家長結一分好緣。教育之道無他——唯愛與榜樣。

志工慈芬回憶兒子小時候,在日常生活中的語言交鋒字字玄機句句金句。兒子:「媽媽妳可以用一種溫柔態度跟我講話嗎?相對的我也可以用溫柔的態度回答你。」二歲兒子:「媽媽妳不可以打我,你打我就是虐待兒童。」現在孩子已成年出社會,親子的關係密切不分,無所不說無所不談。

文字(靜思語)是如此療癒,在我們需要時,發揮了最大的功效,是我們生活中最踏實的好伙伴。

志工鄭文秀翻開她手上的靜思語小冊,她說:「與家人同在一起享受快樂時光,但無常常在我們的身邊,我們都不知道,要有『吃苦了苦,苦盡甘來;享福了福,福盡悲來。』這個心念,我們才不會苦在其中無法自拔,也不要過於放縱自己。」

家長李聖蘭分享靜思語:「能忍而不計較,則再大的困難也能克服。」可以用在工作上、生活上,凡事先忍一下,對方才會願意打開耳朵傾聽,這樣大家都是Win-win。

最後楊茹云勉勵大家,要共善業,善的事要匯聚,慈濟有任何活動真的歡迎大家都來參加。有很多機會跟大家共善業,保護自己就像一個護身符一樣,一定要走入人群跟大家結善緣。今年上人送給大家的一句對聯與大家分享,希望大家帶回家放在心上,共聚善業—— 「慈悲行善福滿門,智慧處事德傳家。」

風,依然輕拂;光,依然和煦。驀然,在一片歡樂聲中,楊茹云那親切的笑容,以及柔軟的聲音,在一個鐘頭裡帶給家長的「親親我的愛」,有Q&A、有禮物,還有分享靜思語的時間,在座的家長、慈濟志工,相信都帶著歡喜心滿載而歸。

圖左 :慈濟志工劉桂英介紹志工楊茹云於1985年加入慈濟後,步步踏實耕耘社區,也因為曾任臺北兒童精進班班主任的因緣,有許多經驗可以分享。[攝影者:李淑娟]
圖右 :志工楊茹云分享一段在超市,她看到別人家的孩子不見時,媽媽的情緒是焦急的,這時什麼也不要了!但找到孩子馬上「賞500」![攝影者:李淑娟]

圖左 :楊茹云勉勵大家,要共善業,善的事要匯聚,慈濟有任何活動真的歡迎大家都來參加。有很多機會跟大家共善業,保護自己就像一個護身符一樣,一定要走入人群跟大家結善緣。[攝影者:李淑娟]
圖右 :志工陳麗芬認真的抄筆記禮多情就薄,愛是要能讓孩子感受到。口說好話祝福,壞話詛咒。理多情就薄,愛是感受,不是認知而已。[攝影者:李淑娟]

圖左 :志工羅文伶認真的做紀錄,家長們也認真地聽志工分享,做好事其實就是在為自己消災。[攝影者:李淑娟]
圖右 :碗有碗的功能,筷子有筷子的功能,何必一定要讓碗去做筷子呢?在內心深處已經點亮了一盞光—只要孩子健康就好。[攝影者:李淑娟]

圖左 :鄭文秀家長分享「享福消福,福盡悲來。」這個心念,我們才不會苦在其中無法自拔,也不要過於放縱自己。[攝影者:李淑娟]
圖右 :李聖蘭家長分享受用靜思語 :「能忍而不計較,則再大的困難也能克服。 」可以用在工作上、生活上,凡事先忍一下對方才會願意打開耳朵傾聽,這樣大家都是雙贏[攝影者:李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