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桃園 志堅菩提種子 續法脈誠度人

志堅菩提種子 續法脈誠度人

E-mail 列印
「大船師,運載群生,渡生死河,置涅槃岸。」隨著演繹的樂音,廖俞晴(法號懿晴)神情專注,昂首領航承擔大船師,發願要運載群生到彼岸!

自從桃園區啟動《無量義 法髓頌》經藏演繹後,三個聯區志工各自於桃園靜 思堂、八德靜思堂和中壢園區演練,但三處道場都能看到她認真投入的身影。

廖俞晴對入經藏的用心與認真,源自於大學時代就開始接觸經藏演繹,也讓她對於經文逐步有了體悟。

◎經藏演繹深信解 菩提種子蘊心田

高中畢業時同學在俞晴的畢業紀念冊寫下:「善心無弗屆,妳像是青春時期的證嚴法師一樣,朝自己的興趣走吧!」一席話,讓她對上人感到很好奇。

進入開南大學,在社團博覽會上看到身著「藍天白雲」的慈濟志工,也深深吸引著她,於是透過慈濟大專青年聯誼會(以下簡稱慈青)牽起她與慈濟的深緣。

2007年「全球慈青日」時,桃園區慈青演繹《三十七助道品》,其中〈四正勤〉提到「勤可助道展鵬程」,就讓她印象深刻,覺得自己應該要殷勤精進。隔年全球慈青日,桃園區再度演繹《無量義經》第三到第五功德,其中經文「『譬如船師身有病,若有堅舟猶度人』,這兩句話也深深烙印在我的心版裡。」俞晴深感從每次演繹不同的經文中,都讓她受益良多。

大學時代的她承擔慈青幹部,每每碰到挫折和考驗時,最常坐在靜思書軒飲品區沉思,並恭讀上人系列書籍,成了靜思書軒常客。2010年畢業之際,受邀到靜思書軒服務,遂成為志業體的一員,一開始於桃園靜思堂靜思書軒服務,現在則服務於中壢園區靜思書軒。

◎不請之師結善緣 把握機緣入經藏

三十五歲的俞晴,經藏演繹是屬於「A+年輕人」的區塊,平常都在桃園靜思堂練習。但因為工作地點在中壢園區靜思書軒,因此在不與桃園排練時間衝突時,下班後她就留在中壢園區參與共修,協助大種子陳寶娟。

「這一路走來受到很多師姑師伯、師兄師姊的疼愛和照顧,我覺得應該要回饋社區。」俞晴心裡想著,除了挑戰A+,還能多做些什麼?於是就主動向陳寶娟說:「雖然我報名A+,但如果第三聯區有需要協助的話,我願意學習。」

沒想到,陳寶娟立即回應:「太好了!可以來協助白衣彩排喔。」

於是,俞晴從七月起一週至少五天參與經藏練習。初期每週三晚間在桃園靜思堂種子共修,週六或週日再與A+年輕人團練;週一晚上陪伴中壢園區男眾練習,週二、四於中壢園區女眾練習,再加上有時候三個聯區一起到八德靜思堂結合彩排,以及偶爾還需到雙和靜思堂參與北區種子集訓。

身為種子,經藏共修前,自然要花比別人更多時間,本著自身願力,雖然忙碌,也會把握零碎的時間,去熟悉音樂旋律、記住拍點、背誦經文,才能為他人示範。也從熟悉每一段的經文,細細去品讀上人的法,一點一滴都能讓心沉澱下來,運用在生活中。

天天都浸潤在入經藏法喜中的她表示,「每一次陪伴練習,認真唱誦經文,讓心專注當下,誠意方殷,相信表達出來的虔誠,自然就會感動人。」

◎百千萬劫遇明師 生世緊跟不退轉

每次在演繹唱誦〈開經偈〉,總會將廖俞晴的思緒拉回到2013年。

那時她以志業體同仁培訓身分,在板橋靜思堂參與授證典禮,那年剛好有海外志工回臺讓上人授證。典禮即將開始,旁邊志業體同仁說上人今天身體比較不舒服……

當〈開經偈〉樂音響起,唱誦到「無上甚深為妙法,百千萬劫……」旁邊的同仁說上人來了,俞晴目光立即移往上人的方向,當她唱到「難遭遇」的時候,剛好看到上人,常住師父扶著上人,從階梯緩緩走下來的身影,一直盤旋在俞晴的腦海裡。

「那時候我心裡很捨不得……」她哽咽說道剎那間體悟,「原來『難遭遇』就是明師難遇、明師難求。」俞晴噙住淚水表示,今生可以成為上人的弟子,她要更堅定、要發心跟上人,為天下眾生付出。

爾後,每次唱到「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彷彿都是一次次地提醒她,已經發願要緊跟著上人的腳步,生生世世都不能退轉。上人怎麼說,弟子就該怎麼做,「雖然我沒有辦法做貼近的弟子,但是我要努力做一個很貼心的弟子!」

◎船師志堅掌穩舵 大風大浪都不怕

練習兩個月後,有一次經藏種子老師林淑惠,請承擔大船師船頭的慈青學姊,和俞晴交換位子。那時候她很緊張,換了位子就要承擔大船師的船頭,其實是很有挑戰性,「因為我一直都覺得,我是配合的角色,只要搭配學姊就行了。」

可是學姊說:「就換妳來保護我。」

聽到這句話,俞晴心裡暖暖的,心想著:「好,就由我來守護妳!」

但是,承擔大船師船頭的角色,初期她卻一直抓不到船頭的感覺。後來她想到在「大船師」這段經文的前段是「大導師」。上人一直都是她生命中的貴人,是人生的方向、生命的導師,「那時候,我就想說要把佛珠戴在我的右手,然後船頭每次手勢出去的時候,上人就在前面引導著我。」

廖俞晴感恩說道:「如果我真的有做到那個力道,可以把這個角色承擔好,我覺得是上人一直在我心裡面,原來其實上人一直在引導我,讓我可以承擔好這個位置。」

因為林淑惠老師說大船師的角色,就是要想像大浪來時,要保護船上所有的人。俞晴覺得「平常都是她們在照顧我,這時候我要發揮我的力量去守護她們、保護她們。」

「我們一整艘船很有力道,可以一起承擔為天下付出。」俞晴感受到雖然身為船頭的她站在前面,但當往後退時,「是她們給我力量,讓我可以更有力去面對一切,無論什麼大浪大風來的時候,我都不害怕。」

◎船師自度又度人 一家四口同受證

上人曾慈示,以六度萬行成為船,而自己就是最好駕駛船的大船師,不只是自己能從煩惱、顛狂荒亂的此岸,一直能夠度到彼岸去,不只一個而已,還可以度很多人,「一生無量,無量從一生」。

廖俞晴大學畢業,隨即投入志業體服務,靜思書軒的環境讓她不斷薰習上人的法。2013年受證時,她在心裡發願希望能在五年內圓滿榮董,更希望能將身邊的人接引進慈濟大家庭。

意志堅定的她,每天省吃儉用,五年後終於存下她人生的第一桶金,而這第一桶金,她慨然捐出給更需要幫助的人。雖說俞晴一家都是積善之家,但爸爸對於她好不容易存下的第一桶金,有幾分的不捨,但還是尊重女兒的決定。

她的言行無形中也影響她的家人,像是每次活動後,她都會和家人分享法喜,也不斷將善法善行傳遞給家人,耳濡目染下,媽媽、姊姊、姊夫也同時報名見習、培訓。

「妹妹當初很努力邀約我們參加慈濟的各種活動,我們只要有時間都會去參加,久而久之也認同這個團體,所以就加入了。」俞晴的姊姊廖紫伶對於妹妹努力與堅持信念的精神很感動與讚歎。

2018年1月26日,是俞晴最開心的日子,一家四口同時受證;她圓滿榮董,媽媽、姊姊、姊夫受證為慈濟委員與慈誠,一家人同行菩薩道。

◎盡孝邀母入經藏 引導伴母入佛慧

陪伴社區入經藏時,俞晴有個心願,希望能邀請媽媽一起入經藏。八月初,有個「A藍」的空缺需要補位。她便趕緊詢問行政團隊:「我可以邀請媽媽來入經藏嗎?」她很感恩三聯區家人們願意給媽媽參與演繹的機會。

俞晴表示,媽媽這兩年必須照顧姊姊的幼兒,要出勤務很難,但是因緣很殊勝,回家後她努力說服媽媽:「要趕緊跟上深入法華的難得大好因緣,求法若渴的心境應該要把握,這才是上人要大家做的。」

因為A+和A藍的動作不同,為了陪伴媽媽練習,她開始去學藍衣的動作。她表示,藍衣的動作非常優雅,而且不用跪,對媽媽來說比較不會那麼吃力。

於是,每天趁著小朋友起床前,俞晴和媽媽一早五點半就起床,在客廳練習,先看〈行入經藏〉了解法義後,再針對演繹曲目經文一字一句的講解。她會先示範動作,再請媽媽跟著一起比,初期媽媽總是比得肢體僵硬,但在家裡持續認真聽歌曲、跟著唱誦、反覆看示範帶,把經文記熟,現在是漸入佳境。

上人曾說:「真正的盡孝,尚須顧及超越世間物的精神層面;引導父母力行善道,轉變凡夫的心態走入聖道,這才是最真切的孝道。」廖俞晴做到了!

圖左 :入經藏初期,廖俞晴(白衣)每週二、四,於中壢園區靜思書軒下班後,主動留下來協助大種子陳寶娟(藍衣),承擔白衣的彩排。[攝影者:温勝雄]
圖右 :10月7日桃竹區志工在雙和靜思堂,第二次接受經藏演繹總指揮呂慈悅師姊驗收。[攝影者:丘亭]

圖左 :10月7日桃竹區志工於雙和靜思堂第二次驗收,演繹第九功德難思議,所呈現的圖騰。[攝影者:丘亭]
圖右 :10月7日,廖俞晴和媽媽呂美霞於雙和靜思堂,利用演繹中場休息時合影。[攝影者:陳文宗]

圖左 :天天都浸潤在入經藏法喜中的廖俞晴(第二排左一)表示,每一次的練習,認真唱誦經文,讓心專注當下,誠意方殷,相信表達出來的虔誠,自然就會感動人。[攝影者:蔡沛昆]
圖右 :廖俞晴大學畢業後,投入靜思書軒服務,成為志業體的一員,現在服務於中壢園區靜思書軒。[攝影者:吳家山]

圖左 :每天早晨上班前,廖俞晴會在客廳,陪伴媽媽練習經藏演繹的曲目。[攝影者:陳秀貴]
圖右 :廖俞晴(前排左三)慈青時代,與慈青學長、各校慈青,以及慈懿爸媽,參加桃園區「慈濟好歌大家唱」活動合影。[攝影者:廖俞晴]
圖左 :2018年1月26日,是廖俞晴(右一)最開心的日子,一家四口同時受證;她圓滿榮董,媽媽、姊姊、姊夫受證為慈濟委員與慈誠,一家人同行菩薩道。[攝影者:魏岩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