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雪隆分會 義賣會籌款 照亮無國籍孩子的未來

義賣會籌款 照亮無國籍孩子的未來

E-mail 列印
天下的孩子都是我們的孩子,每個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權利。但是在馬來西亞,許多無國籍的孩子卻沒有上學的機會;沒有知識,孩子的未來就看不到希望,社會的未來更令人擔憂。

「我喜歡上學,因為可以獲得知識,將來可 以工作,養活我爸爸。」東馬沙巴州斗湖甘榜狄丁岸(Kampung Titingan)慈濟學習中心的學生艾曼(Aiman)説出了心聲。

「看到人家上學去,我也想要……」話未説完,琪琪(Gigi)掩面啜泣。

招收一百名學生,來了兩百多位孩子,突顯無國籍孩子們「我要上學去!」的渴望。

基於教育是孩子唯一的希望,慈濟雪隆分會在士拉央、安邦及東馬的亞庇、山打根、斗湖,成立五所非公民學習中心,提供超過八百名非公民孩子接受小學基礎教育,同時發動「給孩子一個上學的機會」募款,為無國籍孩子們籌措教育基金。志工積極響應,分別在各自的社區舉辦義賣會,所得悉數納入「國際基金」,許孩子一個希望的未來。

◎支持義賣 護持教育

連日來細雨霏霏,2022年11月13日一早,太陽難得露臉,附近的早市漸漸有了人潮。梳邦再也和布特拉高原社區的入經藏團隊,在梳邦大班鎮慈濟共修處進行一場「共善共伴」的義賣會,除了事前向親朋好友宣導外,當天志工也手持海報走入市集,向人群勸善,接引民衆蒞場一嘗素食的美味。

道地的美食、可口的飲料、精緻的甜點……既可當早餐,也可留作午餐。不同的攤位各據一角,現場沒有一般市集喧囂的叫賣聲,有的是一股為善競爭的祥和氣氛。

慈濟會員廖慧敏應志工之邀,送來四十份自製的黃薑飯和兩百個水果撻,因為賣相好看,很快就銷售一空。持素十七年的她,慈懷柔腸,不時到孤兒院、敬老院等慈善機構發放物資,網上捐款給慈濟,向親友勸素。對於義賣這回事,她說:「志工的付出讓自己感覺不該枯坐在那裡,什麽都沒做;我願意大力配合,盡一點力,履行公民的責任,做就對了!」

應同學之邀,就讀慈濟國際學校的鄭雯馨,第一次參加慈濟的義賣會,賣出了四十個她第一次和同學俞恩榕一起烘焙的曲奇餅。性格內向靦腆的她身歷其境,這才發現原來銷售是一件不簡單的事情。

雖然要把手上的曲奇餅售完是很不容易,不過這個付出的過程,她是很開心的,因為可以為無國籍孩子做一點有意義的事。對於無國籍孩子,鄭雯馨充滿著好奇,希望以後有機會多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態。

七十五歲的慈濟會員翁金玉,即便患有關節及脊椎疼痛,臉上卻是笑容不斷,在鄰居的載送下,老人家拄著拐杖來到現場,笑著說:「我買到了我需要的襪套啦!真的很好;我很開心,連身上的疼也忘了!」

一邊享受著在義賣會上購買的營養粥,一邊歡喜地指著購物袋中的食物,她分享:「我知道今天義賣的籌款,是要幫助無國籍的孩子求學,那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所以我買得很開心。」

翁金玉是素食者,過去不懂得選擇食材,一味吃加工的素料品,日久健康出了狀況,如今學會了多吃五穀雜糧。難得這一趟過來,她順便請購了好幾樣的淨斯榖粉帶回家。

印裔女士普斯巴(Puspha)向來都會捐款给慈濟。談到沙巴無國藉兒童的處境,她說:「任何信仰都是以慈悲為本,不應有國藉和種族的區分。所有的生物應該自然地共生共存;如同大樹可以無私地供給人們遮蔭,小鳥亦可自由地在樹枝上棲息。我們將心比心,試想想,如果孩子無法得到教育,他們會有什麼樣的未來?」

已是多年素食者的她,開心地享受義賣會裡的素食,因為都符合她的口味,普斯巴說:「人類不應該因為口欲而對動物做出傷害,所有生物都有生存的權力。」

義賣會上,人人臉上都是喜悅之情,讓普斯巴感受到滿滿的正能量,讓義賣的食物、物品變得更加物超所值。

◎凡事用心 必有收穫

「很少人可以吃到印度羅惹(Rojak),應該會有人喜歡。」抱著一顆「讓孩子有機會上學」的心念,烹飪好手謝曉秋(慮實)決定義賣這道印度傳統小吃。可是食材的採購、舌尖的口感,在在考驗謝曉秋拿捏的準確性;沒有頭緒的她,為了呈現最好的,預先嘗試掌控所需的材料分量和食物的品味,以達到食品的水準。

烤花生、刨黃瓜、切沙葛、蒸南瓜、攪香料……預定五十份的印度羅惹,準備功夫繁瑣,耗時又耗力;義賣會前夕,動員七、八位社區志工前來「幫手脚」,從下午一點到晚間十一點才完工,義賣當天早早售罄。

在準備過程中,食物品味上的挑戰、時間上的消耗,讓人會有一點點挫折感,不過謝曉秋强調,慈濟是一個美善的世界,大家都能善解、包容,面對問題,都能很快轉念,最後還是圓滿地完成了任務。她說:「這場義賣不但發揮抛磚引玉的功能,吸引更多人來關注無國籍孩子的教育問題,更讓大眾有機會付出,也成就志工造福的機會,翻轉這些弱勢群體的人生。」

志工黃建基臉上盡是滿足的笑容,為了要達到更理想的號召力,他在兩個星期前便在公園邊做運動,邊宣導義賣會籌款的意義。當天現場購買的人潮中,至少有五成是公園民眾,讓他好欣慰。

「義賣會前,我擔心是否有做足籌備工作,但是這些憂心被現場人群那股熱烈的響應和大驚喜給蓋過了!」他所說的驚喜是:「我們勸募的贊助商,即大班鎮一家素食館和一家西式蛋糕店商,都親自把所贊助的食品送到現場,確實難能可貴;另一個驚喜是我們的攤位所售賣的四十份 Asam Laksa(亞參叻沙)酸辣麵食,一個小時便被一掃而空。」,真的是買的人開心、賣的人更歡喜。

為了達到更好的響應,義賣會協調葉謀添(本戒)特別製作了一則短片,介紹無國籍孩童的背景和志工們的關懷。他説:「這些無國籍的孩童生長在我們的國土,無奈的是身無國籍。每當我在螢幕上看到他們,與自家孩子相比之下,他們真的需要幫助!」

他強調:「這一場義賣會很有意義,為他們籌款可以說是我們的一分責任,也是我們的福報!所籌獲的款項遠遠地超出了我們的預期數額,可以讓更多的無國籍孩童有就學的機會。」

一隻螢火蟲的光很微弱,但是一群螢火蟲飛起來,無數光點閃閃發亮,就能構成一幅美景。人人的心中都有像是螢火蟲所發出的微光,點點微光會合起來,也可以成為在黑暗中指引方向的一盞燈。因此,只需要付出那一點點時間,去為這些孩子做一點點事,就可以給他們的人生帶來一個轉變,真的是很美好的一件事。

圖左 :七十五歲的翁金玉,即便患有關節及脊椎疼痛,仍拄著拐杖來到現場,笑著說:「我知道今天義賣的籌款,是要幫助無國籍的孩子求學,所以我買得很開心。」[攝影者:吳志忠]
圖右 :就讀慈濟國際學校的鄭雯馨(右)第一次參加慈濟的義賣會,賣出了四十個她和同學俞恩榕(左)一起烘焙的曲奇餅。她很開心可以為無國籍孩子做有意義的事。[攝影者:顏興都]

圖左 :持素十七年的廖慧敏(右二)送來四十份自製的黃薑飯和兩百個水果撻。她說:「志工的付出,讓自己感覺不該枯坐在那裡,我願意盡一點力,做就對了!」[攝影者:顏興都]
圖右 :義賣會協調葉謀添開心地說:「為無國籍孩童籌款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的福報!所籌獲的款項遠遠地超出我們的預期數額,可以讓更多孩童有就學的機會。」[攝影者:顏興都]

圖左 :除了事前向親朋好友宣導外,當天志工也手持海報走入市集,向人群勸善,接引民衆蒞場一嘗素食的美味。[攝影者:顏興都]
圖右 :黃建基(左一)為了要達到更理想的號召力,他在兩個星期前,便在公園邊做運動、邊宣導義賣會。當天現場購買的人潮中,至少有五成是公園民眾,讓他好欣慰。[攝影者:顏興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