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3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香港 環保共行館巡禮 感受創意綠意無限

環保共行館巡禮 感受創意綠意無限

E-mail 列印
座落在大圍山邊,結合自然生態,採用環保理念,予人淳樸、和諧、穩靜感覺的慈濟「環保共行館」,歷經一年多時間籌建,將於年底(2021年)正式啟動。為感恩社會各界人士的護持,以及讓大眾更了解成立共行館的初衷 與展望,慈濟香港分會在7、8月期間,硬體設施完成後,安排了三場展覽巡禮。

◎幼稚園變環保共行館

「環保共行館」的前身是1950年代初,由胡文虎、胡文豹兄弟捐資興建做義學、慈幼院,及後改為幼稚園。2000年幼稚園停辦,之後瑞融法師將它贈予慈濟。2003年香港分會將之用作「大圍聯絡處」,並在2009年成立分會「第一個環保教育站」,慈濟在本地的環保志業遂正式啟動。

為進一步推動本地環保,讓市民大眾更深刻了解環保的重要性,及身體力行在日常生活之中;分會在2018年決定進行大規模的修繕,整建為環保展覽館。此工程需要龐大的人力物力,為此,於當年(2018年)10月舉辦了兩場募心募款的素宴,得到眾多支持。

2019年12月,資深志工周玉蓮陪同「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幾位成員前往臺灣,參訪慈濟在內湖的環保園區。成員深受感動,希望將慈濟的環保理念帶給香港市民,雙方認同教育最為重要,尤其是學生。「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於是撥款資助,設立慈濟「環保共行館」。

◎共知共識共行為宗旨

有關「共行館」成立的宗旨,香港分會執行長施頌鈴說,就是要讓民眾在環保議題上能共知、共識、共行;希望透過展館的內容感動他們,繼而改變他們的觀念,願意身體力行,將環保落實在生活中,再慢慢一步一步影響身邊的家人、朋友。正如證嚴上人開示:「爲了天下平安,從改變生活習慣做起。人人見賢思齊,有共知、共識又能共同身體力行,就是一分很大的力量」。

共行館的建築師陳翠兒,在思考如何改建大圍聯絡處時,受到上人《清貧致福》一書的啟發。上人對生活主張「清貧致福」,是以清流歸樸爲生活中心,時時刻刻保持頭腦清醒,這將是勇於接受創意的、再生的、活力的life style。

對此,一直想做環保建築的陳翠兒分享:「共行館沒有太多預算,沒有太多預算就是『清貧』;沒有太多預算,還要有豐盛的感覺,這是很大的挑戰。」她續說,這就要保持頭腦清醒,要有創意,再生的、活力的life style,建築要表達的是與自然契合、找到新的平衡,關照自然環境、團體倫理、生活品味等多面向。

陳翠兒認為建築是「無聲說法」,她的設計盡量保留原有的結構,重用廢棄的建築物料,並透過窗戶把自然景觀和陽光引進屋內。建築物還採用了環保設施,如在屋頂安裝太陽能板,不但可以提供共行館所需電力,還有盈餘輸給電網使用,「建築物處處展現創意及綠色環保理念。」

「共行館」打造了一個以環保為主題、藝術為媒介,與社區互動的展覽空間。項目經理馮瑞琴介紹,策展團隊與創意及設計總監王文匯等,針對共行館的每個展館的定位,梳理出常設内容的脈絡,及豐富多樣的圖文資料,以簡約、乾淨和活潑的風格,配合環保物料,並以藝術裝置的形式呈現,其中《香港拾樽》更是與志工共同創作。

共行館分爲「地球館」、「蔬醒館」、「大愛感恩科恩館」,以及「賽馬會共創空間」。

「地球館」設常設展《共知.共識.共行》,以「今天,是歷史的結果」為開頭語,以「今天,是將來的歷史」作結尾語,強調了當下行動的重要。

「蔬醒館」裡,策展團隊打造了一個舒適、愉悅的環境,讓訪客可以放慢節奏,細細品味多元化且美味健康的素食。在「大愛感恩科恩館」,策展團隊在眾多的環保產品中,篩選了賑災系列作為展品,以彰顯慈濟將環保與賑災結合的用心。

「專題展」設在賽馬會共創空間,首個展覽將是木藝藝術家林池的《木末生風》。亦是這個專題展策展人的馮瑞琴說,現場展出由一百零八條木鯊魚組成「游」在半空的藝術裝置和其他系列,以及複製林先生工作室的一角,藉此讓觀眾體會,藝術家如何化無用為大用,和創造獨特又富人情味作品,其背後的理念。

◎獲參訪嘉賓讚歎肯定

共行館第一場巡禮於7月24日舉行,出席的嘉賓有十六人,他們都是長期以來護持慈濟,有些在展館的籌備過程中曾大力協助,故分會先行邀請他們分享這分喜悅。

慈濟志工帶領嘉賓巡禮各個展館,以及了解採用的環保建材與設施。建材包括環保棕櫚板、用紙飯盒膠膜做成的淨斯福慧磚、由回收的膠樽(PET) 、牛奶瓶(PE) 製成的大愛環保塑木,以及用建築廢料黃花砂混合英泥製作的手工磚。環保設施,除太陽能板外,還有雨水收集系統等。

來賓除了分享共行館落成的喜悅,以及對採用環保建材與設施表示肯定外,還對將來展館的運作提出寶貴的建議。

長期從事教育工作、本身為地質工程師及水利專家的李焯芬教授分享,「教育」是環保工作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從小培養民眾的環保意識,環保就會變成他們生活的一部分,影響他們生活的每一個方面。

他建議慈濟考慮跟教育署合作,尤其在「其他學習經驗」(0ther Learning Experiences)項目方面,它是中、小學學習內容的一部分,其中包括環保。李教授說,通過合作,教育署可安排上千間學校的學生前來參觀,踐行環保,對他們建立環保意識、價值觀非常有用。

為大圍聯絡處後山斜坡的維修,提供了很多建議的李教授指出,斜坡也可提供環保教育。他說:「香港斜坡的維修最常見的是在斜坡打泥釘,再在上面種草、種樹,斜坡長出綠油油的一片,非常環保,這可以是『環保教育』的一部分」。

前香港食物及衛生局局長的高永文醫生說,他幾年前想過把這裡變爲提供義務臨床醫療服務的地方,但受種種環境限制未能成事,現在成爲環保教育館,他感到很開心。

他認為香港在環境保護、特別回收方面,做得不够,有了共行館,希望能讓下一代,特別是學生,明白保護地球母親的重要責任,也在知識、技術上充實他們。「讓他們知道有什麼方法可以達成目標,學到創意地利用回收廢棄物,像今天所見的環保建築材料、衣服、毛毯等。」

慈航淨院淨達法師分享:「建築物翻新以後,予人的感觀非常不同,覺得當年慈航淨院捐出這個地方是沒有錯的,希望以後這裡成爲環保教育的地方,影響到香港小學、中學的學生。所有教育都是從小開始培養。」法師對共行館整體十分滿意,並對志工鼓勵:「你們所做的事情,非常發心,大家都是義務的,你們的發心感動到我。」

對共行館,極地環保探險家李樂詩博士說出她的評價:每一個展廳有自己的性能,有固定的展廳,也有流動性的展廳,環境變化快速,這可以和年輕一代較好對接;展品方面考慮到家庭,老少咸宜;教導環保分類回收過程,讓民眾在觀看之餘,也可以身體力行去做,且有很多志工在協助……「我覺得充滿希望。」

◎設計簡潔與自然共存

共行館於8月7日迎來「第二場巡禮」,當天中午開始下起小雨,但二十七位嘉賓如約前來。他們大多是來自一行禪師梅村道場,其中有不少是從事建築設計,對這座老舊卻有新元素的建築,有更多的共鳴。

其中一位嘉賓張蓮芳說,從大馬路轉進一條小徑,有種別有洞天的感覺,特別是經過車公廟宏偉的紅色建築群後,眼前出現這樣一個樸素、簡潔的設計,呼吸頓時靜了下來,感覺很舒服。

「簡單的小院、清雅的布置,每一個空間都充滿了禪意,別具一格,但又和外邊馬路的喧囂非常的融洽,令人充滿歡喜。這是一個非常理想的修行道場。」另一位嘉賓林玉嬋一到達場地,就對共行館的環境讚不絕口。

分會執行長施頌鈴向來賓介紹慈濟,特別是環保理念。她指出,除了資源環保,心靈環保也十分重要;其中很重要的一項是「茹素」,全球暖化嚴重,加上持續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們要接受「大哉教育」,更加「非素不可」,大家要一起「共行」。

「共行館」的建築設師陳翠兒介紹,它之所以感動到大家,是因為在設計和維修的過程中,她用心去認識、了解慈濟,把慈濟的理念點滴地融入這座建築中。陳她說:「我們要懂得尊重生命、愛惜萬物,生活自然、簡單就好,所以設計要做到尊重、自然、共生共存的感覺。」

嘉賓張蓮芳回應:「整個建築用很多環保的物料去做,我覺得已經是以『景』說法,去講環保可以怎樣做。」

竹板供應商王琮淳,為大家說明「竹」的特性,指出它的堅硬度跟環保性都是高的。當知道共行館想使用竹材時,他感覺好開心。看到多處使用竹板材料,如外面的圍欄、室內的地板、牆身、門框、窗框、屏風,樓梯的板、樓梯的扶手,他感到非常驚喜,也感謝有這個機會,讓這些物料發揮它的最大特性。

經過一個下午巡禮,來賓對環保有了進一步了解,其中有十多位參訪者有意要加入慈濟志工行列。

多位嘉賓分享了自己的心得。譚寶蓮說,自己斷斷續續地做環保,很讚歎慈濟從來沒有停止做。她就讀國際學校的侄女譚臻儀說,只要回收一點點膠樽、紙,已經產生很大影響,希望大家都做回收,保護地球。

鐘秀慧分享:「慈濟很入世,不只做慈善工作,去探訪、派發物資,還做環保。環保連鎖磚給她很深的印象,磚是用膠膜做出來,但卻有很大的承受力。慈善組織可以與時並進,希望我將來有機會參與這方面的工作。」

「了解到慈濟會找些婆婆很細緻地做分類,像把一些印刷品的空白與有字的部分分開,充分利用物料,我覺得非常好。」李淑敏讚歎。嚴鳳喜則分享,共行館許多東西都是回收重複使用,且跟大自然完美地結合,布置得很有藝術、用心,從如何擺放一朵小花,也能看得出心思。

◎推廣環保的重要基地

共行館於8月14 日早上舉辦「第三次巡禮」,嘉賓包括沙田區的村長和村民,以及專業人士,如律師、老師、室內設計師。

分會副執行長梁榮錦介紹,共行館前身是所義學;曾在該校讀書的李文敬村長稱,推行環保教育的共行館,讓他大開眼界,並希望日後自己與其他居民多參與。資深志工周玉蓮講述慈濟的環保緣起,特別談及香港分會的環保志業,「共行館」是最新的項目。

建築師陳翠兒敘述,在花蓮靜思精舍向證嚴上人匯報設計概念時,上人慈示:跟著建築師的意見去做;她感恩上人對她的信任和尊重。其後與慈濟人的接觸交流中,她體會到他們對大圍聯絡處的建築、環境、物料,以及建築團隊的尊重,並處處表現愛心及關懷。

陳翠兒分享,把竹材用於修繕,靈感來自於慈濟人的「蘿蔔七味」,即將竹材善加利用及發揮,用在門、地板、窗框等處。分會執行長施頌鈴補充說:「蘿蔔七味」,不單將蘿蔔入饌時,發揮它的食材特性,做成多樣化美味的菜色,最重要是落實「零廚餘」,物盡其用。

施頌鈴還帶領嘉賓參觀共行館,並介紹其特色。之後,嘉賓在齋堂用餐,享受香積志工用恭敬的態度,所料理出營養豐富的素菜,加上精緻的餐具,讓用餐成為一件賞心樂事。

認識慈濟及支持環保的毛錫強律師,讚歎共行館的設計體現環保精神,相信它日後會成為香港推廣環保的重要基地。

當教師的嚴惠英說,作為老師,她期望來參觀的學生和家長,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恩惠,學懂珍惜大自然的給予;若他們看到志工如何將回收物料製造成新建材,將是一個「很震撼」的教育。

「環保共行館」,凝聚了設計師、慈濟志工和無數大德的愛心與用心,這裡將肩負起宣導環保、愛護地球的使命,這裡也要肩負起傳播愛的種子的使命。期待參訪者能共知、共識、共行,一起守護我們大地的母親。

圖左 :淨達法師喜見「共行館」的設立,希望這裡成為環保教育的基地,接引多些學生來參訪。[攝影者:盧志德]
圖右 :嘉賓對展館的綠建築元素,深感興趣與讚賞。[攝影者:盧志德]

圖左 :嘉賓在聆聽「共行館」設立的初衷與願景後,皆表示肯定與讚歎。[攝影者:盧志德]
圖右 :館內設有資源回收區,志工定期在此做分類的工作。[攝影者:盧志德]
圖左 :嘉賓對將舊水井,改成洗手區的設計,表示讚賞。[攝影者:盧志德]